科學家發現π行星,跟我們地球好像!

2020-12-20 鋒哥社會人

外媒消息,科學家發現了一顆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近,而在公轉周期上,它是3.14天一周,因為它與我們的圓周率π一樣,所以網友把它戲稱為「派大星」。

一、它的大小與地球相近。

這顆行星的正式名稱是K2-315b,在科學家計算之後,發現它的半徑為地球的95%,是與地球的大小最為相近的行星。不過,它所圍繞公轉的恆星,卻比我們太陽系的太陽要小,它的恆星K2-315恆星,是一顆紅矮星,只有太陽的20%大小。它離我們地球有185光年,算得上離我們比較近了。

二、它繞著它的恆星公轉速度為81公裡/秒,自轉周期為3.14天。

據科學家觀察,它在自轉的時候,周期大約為3.14天,而這個數據是經過多人無數次觀察而得出的結論,而它圍著恆星公轉的速度,卻是比地球要快,公轉速度為81公裡/秒,而地球轉著太陽轉的速度則是29.79公裡/秒,因為剛剛發現沒多久,所以還沒有計算出它轉恆星公轉一周的周期。

三、與地球一樣,這顆行星上面存在大氣層,科學家在確認大氣細節。

這顆行星是存在有大氣層的,但是因為它離恆星太近了,它的表面溫度很高,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具體看它的表面溫度就知道了,它的溫度是450開爾文,很多人對這個溫度沒有沒什麼概念,但換成攝氏度就好理解了,換成攝氏度它就有173攝氏度,若是沒啥意外的話,在它的表面,可以把雞塊烤成兩面金黃,撒上孜然就可以開動了。

雖然不適合我們人類居住,但是也不排除有其他的物種跟我們地球生物不一樣,他們的適應溫度或許是在那個高溫的,而這些方面,則需要科學家進一步觀察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網友稱之派大星:這是未來的地球嗎?
    網友們的一種戲稱罷了,因為叫π行星,然後體積還那麼大(沒地球大,半徑是地球半徑的0.95倍),自然外號也就成了派大星,當然,被命名為π行星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公轉周期是3.14天,與π值相同。不過與地球不同的是,地球所圍繞的太陽目前還是健康狀態,而π行星所圍繞的卻是已經變成白矮星的恆星。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
    科學家發現π行星:和地球差不多大,地表溫度約176攝氏度在天文學和數學的奇妙結合中,麻省理工學院和其他地方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π星球」——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每3.14天繞它的恆星旋轉一圈,其運行軌道讓人想起宇宙數學常數。
  •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或成為人類新家園,上面有外星文明嗎?
    自從上個世紀開始,地球環境持續惡化,人類開始尋找第二家園道路,截止到目前為止,宇宙中發現和地球相似的星球不低於1000顆,可是這些行星要麼距離地球太遠,要麼空轉時間特別短暫,真正和地球一樣的星球在宇宙內幾乎很少見前段時間美國研究團隊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π行星,為什麼會給他取這樣的名字呢
  • 麻省理工科學家發現π行星 「π行星」有多大?上面會有生命嗎?
    據報導,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們,於近日公布了一項最新的觀測成果,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大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這顆行星的公轉周期為3.14天,因此,科學家們又稱它為「π行星」。
  • 科學家發現神秘「π星球」:公轉周期3.14天,還與地球同一個size
    天文學家熱切研究星球,渴望在茫茫的宇宙中,找到與地球相近的行星,找到生命,甚至找到外星文明。近年,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一顆體積與地球相近的「π星球」,它的公轉周期為3.14天,因此被研究團隊暱稱為π星球。研究團隊將發現發布於《Astronomical Journal》。
  • MIT科學家發現「π星球」:近似地球大小,3.14天公轉一圈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星球」。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每 3.14 天圍繞其恆星公轉一圈——這與圓周率π恰好吻合,「π星球」的暱稱由此而來。有關該行星的數據是在 2017 年被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獲的,當時望遠鏡正在執行第二次觀測任務(K2 任務)。
  • 發現π行星:天文學和數學的美妙契合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奇妙的星球,和地球大小差不多,每3.14天繞主恆星一圈,這數字會讓人想起什麼?通用數學常數π。2017年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任務收集的數據發現π行星的信號。經過今年SPECULOOS地面望遠鏡網絡確認,研究小組證實這是一顆行星繞恆星運行的信號,且發現這顆行星似乎以每3.14天、π周期規律繞著主恆星旋轉。研究人員估計,編號為K2-315b的π行星半徑約為地球半徑0.95,大小與地球差不多,每3.14天繞行大小約太陽五分之一、溫度較低的低質量恆星,速度高達每秒81公裡。
  • 科學家又發現雙星系統的行星
    因為在星球大戰中也有類似的行星存在,它的天空中擁有兩顆太陽。科學家一度認為雙星系統中的行星是罕見的,甚至是不可能存在的目前我們已經確認的雙星系統行星已經達到兩位數,這是第十顆類似的行星被發現。雙星系統內的行星被發現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科學家認為雙星系統的引力環境比較混亂,擁有此類行星是個有趣的故事。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我們知道了飛向星空也不一定能找到家,登月成功反而更加證實那裡容不得人類安家落戶。不過在對太空的探索中,當代科學家也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雖然門前的月球不能居住,但只要我們能走得夠遠,就能找得到一個新家。其他星球上有沒有生命?
  • 罕見「π行星」被發現,它和地球太像了,上面會有生命嗎?
    銀河系中的行星數量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其中能像地球那樣擁有合適自然環境的星球又有幾個呢?因此每當科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時,都會引起公眾的關注。根據報導,前段時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支天文研究團隊公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該團隊指出他們在觀測太陽系外空間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長相」類似的行星,並將其取名為「Π星球」。
  • 186光年外,天文學家發現一個奇特的「π地球」
    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奇特的系外行星——它的大小與地球相當,公轉周期為3.14天,該數值恰好約等於圓周率π,因此喜提「π地球」的光榮稱號。需要指出的是,「π地球」只是一種有趣的巧合,或者說是人類對數字遊戲的執念,並沒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實際上,這顆系外行星名為K2-315b,距離地球約186光年,緊密環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
  • 科學家發現兩顆最像地球行星 或存在海洋和生命 - 河青新聞網...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八顆有望支持生命的星球,其中兩顆是迄今發現最像地球的行星》的文章稱,這項發現使體積較小、直徑不到地球兩倍、據認為處於母星宜居帶的行星數量增加了一倍。天文學家說,在這八顆行星當中,兩顆是迄今發現的最像地球的行星。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流浪地球》非常受歡迎,它還被拍成電影在春節檔放映。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太陽進入快速膨脹期,為了逃離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在地球上安裝了行星發動機,推動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此後,地球不再繞任何恆星旋轉,成了所謂的流浪地球。
  •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目前,科學家最新觀測發現一顆地球體積大小的流浪行星正在穿越銀河系,此前從未觀測到該現象。
  • 冥王星之後,第九行星有了新線索,科學家發現一顆軌道異常的行星
    你看除了冥王星以外,我們還在海王星軌道外,也就是柯伊伯帶附近發現以上的一些矮行星。如果不貶冥王星的話,太陽系的行星數量現在已經飆升到了兩位數了。所以說就目前我們所知,按照我們對行星的新定義,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不過,喜歡天文學的你應該也聽說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當然這不賴大家,NASA先前的預告「……天文學家們已經接近幾千年來我們所夢想的目標:發現另外一個地球」實在是太容易讓讓人思維奔逸,再加上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不斷失真,公眾設想和期待的東西,跟科學家們要說的東西,完全是兩回事。
  • 《流浪地球》在上演?科學家:銀河系內流浪行星可能有幾萬億個
    但是科學家的發現,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根據科學家的推算,在我們銀河系內到處流浪的行星數量可能達到數十億顆甚至多達幾萬億個。也就是說,「流浪地球」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既然有這麼多流浪行星,我們人類現在已經發現了它們嗎?
  • 科學家發現一顆奇怪的行星,運行軌道怪異,連天文學家也沒見過
    而到了近現代以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天文學家對於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各種神秘的星體不斷被發現,無論是行星還是恆星,都是千奇百怪的,正應了那句話,「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過,前段時間天文學家們卻發現了一顆令他們驚掉下巴的行星,雖然閱星無數,但是科學家們卻表示,像「HR5183b」這樣的行星,他們也都是頭一次見過,這也表示我們對於宇宙的了解,真的是太少了
  • ...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
    【科學家發現π行星:每3.14天繞恆星旋轉一周,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π行星」,它的大小與我們的地球相仿,距離我們大約185光年。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周。這一軌道周期不禁讓人聯想到數學常數圓周率π。網友:就叫它派大星吧。
  • 31光年外,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本來不應該存在的行星,怎麼回事?
    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科學家發現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一類恆星,約佔恆星總數的70%以上。這些恆星又小又冷,質量通常只有太陽的五分之一,亮度更是只有太陽的1/50。低質量的紅矮星,它身邊形成的行星質量應該都不大,一般只能形成類似地球或海王星這樣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