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奇妙的星球,和地球大小差不多,每3.14天繞主恆星一圈,這數字會讓人想起什麼?
通用數學常數π。
2017年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2任務收集的數據發現π行星的信號。經過今年SPECULOOS地面望遠鏡網絡確認,研究小組證實這是一顆行星繞恆星運行的信號,且發現這顆行星似乎以每3.14天、π周期規律繞著主恆星旋轉。
研究人員估計,編號為K2-315b的π行星半徑約為地球半徑0.95,大小與地球差不多,每3.14天繞行大小約太陽五分之一、溫度較低的低質量恆星,速度高達每秒81公裡。因繞行軌道距離恆星很近,表面溫度高達約華氏350度,所以儘管尚不能確定質量,但π行星應不適合居住。
SPECULOOS是「The Search for habitable Planets EClipsing ULtra-cOOl Stars」縮寫,以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四個1米望遠鏡組成的網絡,可掃描整個南半球天空,最近增加了第五臺位於北半球的Artemis望遠鏡。
SPECULOOS望遠鏡網絡目標是搜索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繞行冷矮恆星的行星,因為少了大恆星產生的眩光,小而昏暗的恆星讓天文學家有更多機會發現繞行它的行星。這些超冷矮星傳播整個天空,SPECULOOS可逐一查看這些超冷矮恆星,尋找遮掩現象或恆星光周期性下降的信號,代表行星可能在恆星前方穿越並短暫屏蔽光芒。當系外行星凌掠過較冷的紅矮星時,提供下一代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研究系外類地行星大氣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