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黃帝是軒轅氏,炎帝就是神農氏。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陝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陝西寶雞清姜河)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歷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炎帝,我們怎麼稱呼他呢?他姓姜+烈山氏+號神農+名石年,如果用現在的稱呼,他應該叫姜石年。他是姜姓的始祖。
古代偉人的誕生,那是一定要賦予神話色彩的。關於神農氏,請聽這段傳說:在一個普通的黃昏,殘陽如血。在姜水河畔站著一位女郎,她多愁善感,滿腹心事。突然之間,一條赤須神龍騰空而起,目射神光,與女孩兒的目光相接。就在這一瞬間,女孩突然感到了一種難以言傳的氣息(後人稱作神龍之氣)。女孩就此懷孕,一個月之後產下一子。這孩子天生異相,長著人的身軀,但是頭上長了一對牛角。這個孩子就是南方火德之帝,號稱炎帝的神農氏,他以姜水的姜為姓。
神農剛剛誕生的時候,身邊的大地上就湧出了九眼井,這九眼井的水彼此相連,如果取其中一口井的水,那麼其他八口井的水也會跟著蕩漾起來。他出生三天就能開口說話,第五天就能自己走路,第七天牙齒全部長齊!他用7天做了普通人7年做的事。還傳說他身軀凜凜,儀表堂堂——請看下圖。
簡直帥的一批!
1.名號的由來
在神農氏主政以前是沒有農業的,人們只能靠打獵,捕魚,採摘野果為生。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但是隨著人口的快速繁衍,原始的遊牧生活已經養活不了那麼多的人了。人們經常挨餓受凍。
神農氏也在苦苦思索解決溫飽的問題,有一天,他走在山間的小路上,突然一隻滿身通紅的神鳥,銜著一顆五彩的九穗谷從天空中掠過,在經過神農的時候,九穗谷掉在了地上,神農氏以為這是上天的恩賜,所以捨不得吃,隨手埋在了土裡,沒想到半年過後,穀子竟然長成了非常茂盛的一大片。神農氏摘一粒谷穗嘗了嘗,覺得味道非常好,就把族人招來,讓他們採集九穗谷種植在地裡——最早的農業產生了!
神農還發明了斧子,鋤頭,耒等農業生產用具,提高了翻土的效率。
神農繼而想到天下許多植物,除了這個穀子之外,應該還有其他的適於種植的作物,於是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他從數千種植物中,篩選出了五種:稻、黍、稷、麥、菽
並稱「五穀」,成為華夏先民的基本糧食。後人尊稱他為五穀爺、農皇爺。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神農也」——神農氏因此得名。
從此,人們春季播種穀物,秋季便可收穫糧食,把糧食集聚起來就可以供一年食用,人們再也不用愁找不到食物充飢,生活開始富足,五穀豐登。
2.嘗百草
吃飯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有一件事困擾著人們,那就是生病。神農氏巡視四方,看見百姓飽受各種病痛折磨,於是決定解決這個問題,他發現一些動物受傷後會自己找草嚼碎,然後塗抹在傷口上,幾天之後傷口就好了,於是神農意識到草是可以作為治病的用品的。他立下宏願,要親嘗百草、定藥性,為大家消災除病。他打點行囊,踏遍了三山五嶽,採集天下異草。
這一路,神農發生了很多的故事。
據史書上記載,神農氏「一日而遇七十毒」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被毒了70次,可見他用功之勤。
神龍手裡有一條神鞭,名叫赭鞭。世上各種植物,只要經過赭鞭抽打,無論有毒無毒,屬寒屬熱,各種性質都會顯現出來。有了這條神鞭,神農氏辨別藥草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這條神鞭不但能辨別藥草的屬性,還能防身!有一次神農氏上山採藥,在山谷中躥出一群狼蟲虎豹將他圍住,他揮舞神鞭向野獸打去,一直打了7天7夜才把野獸全部打跑,從那以後虎豹蛇蟲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條條的傷痕,就變成了皮上的斑紋。
還有一次,神農氏遭遇一群毒蛇的圍攻。在生死存亡的時刻,他高喊一聲:西王母,快來救我!遠在千裡之外的西王母聽到之後,立刻派她的青鳥帶著救命仙丹去解救神農氏。青鳥雖然找到了神農,但是一不小心把仙丹掉到了地上,仙丹遇土而入,立刻生根發芽,長出了一顆青草。這種草頂上有一顆紅色的小珠子,神農氏摘下珍珠放入嘴中,治好了毒傷。於是神農氏給這顆藥草取名為「頭頂一顆珠」——就是「延齡草」。
還還有一次,神農嘗到了一片鮮嫩的綠葉,這片綠葉落進肚子裡以後,上下來回清洗神農的腸胃,把肚子裡的各個部分都清洗的清清爽爽,神龍十分舒暢。因為這片綠葉在肚子裡來來回回就像巡查一樣,神農稱之為「查」——這就是茶的由來。
雖然神農有赭鞭在手,但是有一些複雜的藥性還需要自己品嘗。有一次他嘗過一種植物以後,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腸子斷裂成很多段,沒來得及吃藥解毒,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這種植物因此被叫做——斷腸草。
3.神農架的由來。
有一天,神龍來到鵝掌嶺採藥。這座山高聳入雲,四周是懸崖峭壁。瀑布一瀉而下,遍布青苔,溜光水滑,無法攀登。神農看見幾隻金絲猴順著懸掛的古藤爬來爬去,他靈機一動,於是帶領百姓割藤條,搭成架子。這是一個大工程,他們從春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無論風吹日曬還是飛雪滿天從來不停工,就這樣整整搭了一年,總共360層才達到山頂。
到了山頂一看,神農瞬間放飛了自我,僅僅從這一座山上他就發現了365種藥草,比其他所有地方加起來都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裡,瞬間天旋地轉,大頭栽倒,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已經不會說話,他指了指一旁的靈芝草,又指了指自己的嘴巴,臣民們立刻醒悟,馬上掰下靈芝草,放到了神農的嘴裡。神農解了毒,逃過一劫。從此人們都說靈芝草可以起死回生。
等到山上的草全部嘗遍以後,神農氏以為可以下山了,這時他突然發現,當初搭的架子沒有了,正在這個時候,天空飛來一群白鶴,把他接上了天庭,而後來這些大的架子落地生根,長出了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海,後人為了紀念神農氏,把這片地方取名為——神農架。
後來三國時期的曹子建,來到這裡拜訪之後,寫下了著名的《神農贊》
少典之胤,火德承木。
造為耒耜,導民播谷。
正為雅琴,以暢風俗。
晉代文學家摯虞也有《神農贊》曰——
神農居世,通變該極。
民眾獸解,乃教稼穡。
聚濟交市,草木播植。
務濟其本,不通其飾。
4.神農四女。
神農氏生有4個女兒,大女兒命最好。神農手下有一個名叫赤松子的掌雨官。赤松子喜歡煉丹,常常服用一種水玉的丹藥。他的身體變得很輕,能夠隨著風雨到處飛行。大女兒自幼十分崇拜赤松子,在他得道之後,跟著到了崑崙山,在西王母住過的地方修仙,最後也脫了凡胎修成神仙,一直跟隨赤松子四海雲遊。
二女兒就沒那麼好運了。她住在南陽的桑樹上,她的身軀有時化為白鵲,有時仍然保持女子的姿態,神農看到她舉動怪異,十分心疼,於是千方百計想把她引下來,但是神農絞盡腦汁都沒有成功,後來乾脆讓人在桑樹下放一把火,想把她逼下來。但是在滔天的火光中,年輕的二女兒反倒蛻去了肉身,冉冉上升,到了天國。從此以後,人們拿這棵樹上的雀巢燒成灰,調和之後餵蠶,這樣孵化出來的蠶可以吐出很多絲。
三女兒名叫瑤姬,據說瑤姬非常漂亮,可是剛到出嫁的年齡就夭折了。她的靈魂飛到姑瑤山上,變成了一株瑤草,這瑤草具有非凡的魔力,誰要是吃了它的果實就可以得到異性的愛。
神農氏心疼女兒,就封她做巫山的雲雨之神。清晨,姚姬化作美麗的雲霞,在山谷間飄蕩,黃昏又化作瀟瀟的暮雨,傾瀉著滿腔的怨愁。就是所說的朝雲暮雨。楚懷王曾經遊覽雲夢澤,住在一座名叫高唐的宮殿中,午睡的時候夢見了這位雲雨之神。楚懷王醒來之後又歡喜又惆悵,就為瑤姬建立了一座廟,名叫朝雲。後來懷王的兒子楚襄王也來到了高唐,他做夢的時候又夢見了瑤姬。醒來之後,楚襄王命令宋玉記下這兩段奇遇,宋玉就寫出了著名的《高唐賦》和《神女賦》。
神農最出名的還是他的小女兒,她叫女娃,而她的事跡最為悲壯。有一次她前往東海遊玩,不幸遭遇風浪,她不幸被淹死,女娃心中憤懣,靈魂不滅,變成了一枝花頭、白足、紅嘴的小鳥,名字叫做精衛。
精衛居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她深怨大海吞沒了她年輕的生命,發誓要把大海填平。她不斷去西山銜取石子和樹枝去填海。靠一隻小鳥微薄的力量要想填平大海是不可能的,但是精衛填海這個成語代表著的是堅強不屈的毅力,千古以來被人們傳頌。
陶淵明《讀〈山海經〉·精衛銜微木》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5.發明商業。
神農氏治天下的時候,男耕女織,衣食富足,大家沒有相害之心,不用刑罰而天下大治。土地肥沃的地方出現了剩餘物品。為了將剩餘物品相互交換,互通有無,神農氏想出了集市交易的方法,他設立市場,將彼此剩餘的東西,通過市場來對等交換。他還設立交換的時間,就是在太陽當頂的時候。太陽如果開始西斜,就散市。人們覺得非常方便,於是學會了利用太陽來確定和計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