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狀元抑鬱,2020高考終於來臨,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孩子的命運?

2020-08-28 曉敏青春說


距離6月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今年的高考終於姍姍來遲。


你的孩子還好嗎?你還好嗎?


每逢高考,很多人會說:「高考是孩子們改變社會階層,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特別是前一段時間,山東高考頂替事件被曝光後,高考對命運的影響這個話題的關注度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可是,高考真的能決定孩子的命運?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她叫遊安,是某省的高考文科狀元,最近在我的朋友圈裡刷了屏。


作為一個高考狀元,遊安覺得自己成績有一半是媽媽給的。


遊安的媽媽是全職太太,她把人生全部託付給了孩子,她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就是把孩子送進名校,過上理想中卻沒過過的生活。


遊安是一個乖小孩,整個中學期間只能前進不能後退,為了學習,暑假不能和朋友出去玩,進入高中後甚至花3分鐘洗個頭腦子裡也過著數學題。


終於,遊安以省第一的成績進入了北大光華。可是她卻發現,大學並不如自己的想像一般。


以高考為最終目標的學習,註定會犧牲生活。


她不會使用微信,也不會使用地圖導航,當別的省的狀元們保持著清晰的目標在為了未來的人生奮鬥時,她卻開始對自己的專業不敢興趣,找不到自己未來的方向感。

在學習成績下滑,擔心保研和就業無望後,大三時她徹底被焦慮和迷茫吞噬了,她覺得自己配不上北大,玩過自殘,也鬧過自殺,心態崩了,身體也隨之垮了。直到一年後,在大家的關心和專業心理諮詢之下,遊安終於慢慢走出來了。

遊安說,進入北大以後她發現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高考只是其中的一個站點。她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探索自己要的是什麼。


決定命運的並不是高考


那麼,如果高考並不能決定孩子的命運,到底是什麼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呢?

我特意採訪了身邊幾個過得還不錯的小朋友,想看看他們對此的答案是什麼。

答案有一點出乎意料。在短暫的思索後,他們的回答不約而同地指向了父母,他們告訴我是父母的理解讓他們不一樣。


剛子博士畢業於美國Top級大學,現在在一家中型公司擔任CEO。直男風的他總是雷厲風行,不愛說話,但一說起中學時代,說起自己的爸爸媽媽,他的話匣子打開了就停不下來了。

初中時,剛子因為轉學成績退步,經常曠課去網吧打遊戲,再之後他甚至為了初戀女友去讀職高。

可是他的父母並沒有為此而數落他、打擊他,嘲笑他。反而是花了很多時間陪他玩遊戲,聽他說心裡話。高一的第二學期,他和女友分手了,痛定思痛,他從職高退了學。

一旦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方向,剛子的成績就再也沒讓人擔心過了。之後,在市裡讀重點高中,去清華念本科,去美國讀博士,一切水到渠成。

剛子說,他最感謝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青少年時的自己並沒有那麼一帆風順,他有過困惑、有過失落,也會因為失去成就感去做很多現在看起來特傻的事情。但是,他很幸運,在迷茫時父母始終站在自己一方試著去理解自己,可以說,沒有他們,也就沒有現在的自己。

巧玲有一點靦腆,安靜內秀,身上自帶一股書卷氣息。沒人能看出她沒接受過高等教育。


她告訴我,高中的時候,因為生病休學3年,念高三的時候已經21歲了,一想到一畢業就20過半了,她不願意再把接下來的時間花在高考上了。

儘管父母非常詫異,但在了解到女兒的真實想法後,最終選擇了理解和支持。



巧玲沒有上過大學,在父母的鼓勵下卻也沒有放棄學習,在嘗試了N多個不同的職業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插畫師,她說這簡直是為她量身打造的職業,是她終生的理想。

小林在一所挺不錯的大學當老師。可我的印象中,當年的她成績一直在中等徘徊。只是最後高考好像考神附體,一下子超出模擬考試50多分。

談到高考,小林跟我說:「你知道嗎,高考前的自己緊張到啃手指,右手三個手指甚至咬出了血。我生怕考不好去了一個不入流的三本就廢了。

但爸爸看穿了她的焦慮後卻很輕鬆地告訴她:「考不好大不了再養你幾年,只不過多一雙筷子的事情,沒關係的。」

小林的心一下就鬆開了。

她說,她不知道高考成績的爆發是不是和爸爸的那句話有關。只是,後來每每遇到挫折時,就會想到18歲的那個夏天。


哪怕已經過了需要父母養的年紀很多年,哪怕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但一回想到那時爸爸的安慰,就會覺得暖暖的,心裡是有光的。


決定命運的是你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高考很重要,但它真的決定不了孩子的命運。真正決定孩子命運,是你對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老一輩的人常常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人生中絕大多數的時候,過重的壓力並不能讓人進步,只有理解和支持才能讓人負重前行。

就猶如走鋼絲一般,當下面鋪上了安全網,你才敢毫無顧慮奮力一博。是不是?

上世紀60年代,美國有一個瘋狂的心理學家叫彼得紐鮑爾,他曾做過一項非常有爭議的實驗。

他將同卵三胞胎分別寄樣在藍領、中層、富裕家庭裡,想看看三個基因幾乎完全相同的孩子在不同的社會、養育環境的影響下,會過上怎樣的人生。



由於這項實驗涉及到太多倫理問題,以至於最終實驗結果需要在2066年,在實驗相關人員去世才會全部公布。

但從現有的資料裡,我們已經可以窺見這三胞胎的命運了。


被富豪家養的孩子,無疑是最幸運的。他出身優渥,養父母也非常重視親子關係。受過良好教育的他,性格溫和,彬彬有禮,待人和善,是3個孩子裡最樂觀,最積極主動,也是最有成績的那一個。

而被藍領移民收養的孩子,雖然在事業成就方面不如富豪家養的孩子,卻也在父母的關注和教育之下,成為一個內心充實幸福的人。

最讓人唏噓的是被中產階層抱養的孩子。養父是一個刻板的教育工作者,一開始就採取了高壓的軍事化教育。親子關係如履薄冰,養父母和孩子之間也無話可說。最後,孩子的個性被壓抑,變得神經質和歇斯底裡,大學畢業幾年後吞槍自殺了。

原來,學校教育、金錢、社會階層,這一切看似最重要的東西,都沒有我們自己對孩子的影響那麼大。



孩子的命運裡,有父母為之附上的底色。


為人父母,我想,我們其實需要的也許不是更多的技巧,而是一點點的信念:

我們需要相信孩子,本念為善,在他不好的行為裡,也有好的意願;

我們需要相信孩子,超越自己是一種本能,他的退縮之下也藏著一顆向上奮鬥的心;

我們需要相信孩子,會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哪怕現在他不知道但他永遠不會放棄探索。

只是,在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我們願意去理解去看見,去成為他們心底的安全網,成為他們疲憊時可以依靠的港灣。


寫在最後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那年我剛出生,高考成為了無數人的夢想。許許多多的人,因為高考走出了大山,進入了城市,找到了喜歡的工作,過上了與父輩截然不同的生活。


不可否認,直到今天,高考依然非常重要,孩子們為了這一考奮然拼搏,父母們為了這一考傾盡心力,對高考,我的觀點是:它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只是現階段一件重要的事兒,僅僅是人生中的一次體驗。

所以,爸爸媽媽們,請放鬆一點。人生並不會一考定乾坤,比起結果,孩子在這次體驗中的成長和收穫更珍貴。

如果你問:「什麼可以保孩子一生平安?「我想,那就是堅實的親子關係。


你和孩子的關係好嗎?你渴望和他建立一份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呢?歡迎你在下方留言討論。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比高考、社會階層、金錢、以及學校教育,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堅實的關係會在孩子的心底編織起一張牢固的有彈性的網,不僅帶來安全感,也讓他無所無懼,勇往直前。


透過高考,家長如何促進和孩子的良好關係呢?


1、認同孩子的付出,告訴他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你努力和堅持的結果。

2、接納過程中的情緒,和他一起經歷考得好的開心滿足,考得不好的失落難過。

3、支持他的擇校選擇,你可以充分表達想法,甚至是不同意見,但決定權請交還給他。


2020高考,把愛與祝福,獻給所有的父母和孩子。

若干年後,我們已經做不出考卷上的題目,但我們仍然記得那雙大手的溫暖和帶給我們的感動。

相關焦點

  • 北大狀元的抗抑鬱史:別讓孩子活成」盜版「的你
    近期,一則名為《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火遍全網。 普通人一說到高考狀元、北大學子,第一反應就是天才、高高在上、無所不能、社會精英等等標籤,但從來不會將其與抑鬱、神經性疾病等詞彙掛鈎。 作者在回憶中寫道幾個細節對筆者觸動很大: ·成為高考狀元,也許有一半都是我媽的功勞。
  • 68名高考狀元身份公開,一個北大抑鬱症狀元的故事刷爆朋友圈
    當各大媒體、平臺都在吹爆這一屆高考狀元的勵志故事的時候,一篇名為《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的文章在朋友圈瘋狂轉發,點讚。於是,多年前,一個叫遊安的高考狀元,塵封多年的高考往事浮出水面。經過媽媽的「軍事化」嚴格管理,遊安終於不負眾望,成了當年文科高考狀元,走進了多少人心中夢寐以求的北大校園。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原標題:【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4個扎心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今年山東高考改革,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拿下711分,勇奪山東高考大省的狀元。他來自濰坊一中,這是一所山東省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中學,全國新高考改革試點學校。而孟令昊所在的班級,全省前50名就有3個,班主任說:「就目前的成績看,這個班的學生,今年考上5個清華、北大沒什麼問題。」
  • 北大高考狀元患抑鬱症,帶給家長們什麼啟示?
    大家好奇狀元們的學習方法和家庭背景,也很想知道往屆的高考狀元,後來都怎麼樣了。不過,在大眾焦點和媒體的聚光燈背後,高考狀元們也有鮮為人知的一面。就在前幾天,一篇名為《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的文章,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讀罷,令人萬分唏噓,也不禁感慨。
  • 寧靜讓孩子跳火坑,高考狀元抑鬱:媽媽的心態,決定孩子的幸福
    孩子20歲的時候就有了女朋友,別人問她「滿意嗎?」,她卻非常淡定地反問:「我滿意有什麼用?」沒有恰到好處的愛,就是傷害近日,一篇文章《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難以想像,一位高考狀元,居然說自己患上了抑鬱症,逃課、失眠,幾乎自殺。
  • 2020高考成績出爐,那個曾賣豬肉的北大高考狀元,後來怎麼樣了?
    2020年7月23日開始,各省高考成績陸續放榜,而每年這個時候高考狀元就成為了了大家的熱議對象。高考狀元無疑是學習最好的人,他們高考成績往往出乎人意料,而今年依舊相同,其中湖北高考理科狀元725分,科科接近滿分。
  • 他是高考釘子戶,當兩次成高考狀元,卻被清華北大分別勸退
    他是高考釘子戶,當兩次成高考狀元,卻被清華北大分別勸退高考是對許多人來說,就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考出來的分數便決定他們今後的命運。被重點大學錄取的,自然容易被好單位接納,各市的高考狀元,更是揚名全國。但有一個人,他是高考釘子戶,雖然當了兩次成高考狀元,卻被清華北大分別勸退。這個人就是張非。
  • 為啥別人家的孩子是狀元?來看2020各地高考狀元都有啥特點?
    2020年各地高考狀元相繼被名校錄取,網上相關報導熱火朝天。為什麼人們這麼關注高考狀元?因為,大家都知道,高考獲得狀元,就意味著一腳踏進了清華、北大、人大等雙一流大學的門檻,而成為名校的一員,就意味著有更大的機會,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網上有一張流行的網際網路大佬同桌飯局圖。
  • 歷年來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扎心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他來自濰坊一中,這是一所山東省重點中學,國家級示範中學,全國新高考改革試點學校。而孟令昊所在的班級,全省前50名就有3個,班主任說:就目前的成績看,這個班的學生,今年考上5個清華、北大沒什麼問題。她爸爸每天下午4:30以後就不用手機,專心陪兩個孩子。去年廣西高考狀元,打破高考以來的分數記錄的楊晨煜的媽媽也說過:家長要自律,不能把孩子丟一邊自己玩手機。到底什麼是拼爹拼媽呢?
  • 江蘇文科狀元無緣清北:高考決定命運,偏科問題家長需儘早關注
    2020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是來自淮安淮陰中學的白湘菱,語數外總分430分。她的班主任也表示,人生的選擇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華、北大未來才是一片坦途。本科對一個學生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說起江蘇施行10年的高考制度,很多曾經或者今年參與其中的考生大吐苦水。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4個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今年山東高考改革,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拿下711分,勇奪山東高考大省的狀元。到底什麼是拼爹拼媽呢?,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有記者採訪了30年前高考狀元的對比。陳東,當年廣東省文科狀元,入學北大。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扎心真相:到底什麼決定孩子一生
    7月23日開始,高考成績放榜,各省狀元也紛紛出爐。狀元們並不死讀書,他們平時都挺會玩的。第二個:本以為高考狀元的爸媽都是「控制型父母」,後來發現並不是。「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好像也沒怎麼教育啊。」湖北省高考狀元唐楚玥不僅寫得一手好書法,更是興趣廣泛,會彈鋼琴,能演話劇,運動會200米跑還能拿第二名。
  • 北大高考狀元刷屏熱搜:多少優秀的父母,養出了「有病」的孩子?
    不過,也有網友將取消考試這一決定,與7月2日深圳市某初一學生考試作弊被抓後跳樓的事件結合起來。上兩天,《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的文章刷屏朋友圈,當事人直言:「成為高考狀元,也許一半都是我媽的功勞。媽媽把剩下的人生都託付給了我,因此尤其嚴格,只能前進,不能後退。
  • 因父親「自作聰明」,省高考狀元被北大拒之門外,最後怎樣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可以改變我們的命運,父母也是操碎了心,都希望自己孩子可以考一個好大學,拔苗助長都不是最可怕的,有些父母就喜歡自作聰明,暗地裡搞一些小動作,不但沒有幫了孩子,反倒是害了孩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事件吧。
  • 68位高考狀元家庭背景曝光,揭露真相:到底什麼決定你的一生?
    媒體採訪高考狀元時,發現了兩個很有趣的現象。第一個:本以為高考狀元都是書呆子,後來發現並不是。狀元們並不死讀書,他們平時都挺會玩的。第二個:本以為高考狀元的爸媽都是「控制型父母」,後來發現並不是。「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 高考659分狀元卻無學可上父母更是抬不起頭,復讀後再次圓夢北大
    考試是我國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古時候就有科舉制度,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其中狀元備受大家關注,如今也是一樣,狀元就像「神」一般,是很多家長和考生羨慕的對象,一旦成為高考狀元,各種好事會紛至沓來。
  • 江蘇「最慘文科狀元」無緣清華北大曝光:孩子什麼心態,就什麼命
    江蘇高考總分480分,白湘菱以總成績430分獲得了江蘇省高考文科總成績第一名,然而卻無緣清華北大。目前,北大清華已明確表示無法破格錄取,白湘菱喜歡的南京大學也表示愛莫能助。於是,白湘菱被大家稱之為2020年「最慘高考狀元」。
  • 2020最慘高考狀元!總分第一卻無緣清華北大,網友:可惜了
    就像是2020山東理科高考狀元孟令昊一樣。每個考生都想通過努力考入重點院校,想要獲得更多的機會,而清華北大又是我國的最高學府,通常來講,只要你成績在省內排名前20,你就有很大的可能。我國有多個高考大省,今年河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21分;河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24分;山東省今年不分文理,山東高考最高分711分,就這樣的人,他們直接可以報考清華北大了,屬實是羨慕。但有人歡喜有人憂,在別人開心的時候總會有人傷心。2020最慘高考狀元!
  • 2020年最慘高考狀元,總分第一卻無緣清華北大,本人親自回應
    2020年高考江蘇理科狀元441分,文科狀元卻存在爭議,到底是429分的宿遷中學的王亞迪與還是430分的淮陰中學白湘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不了解江蘇高考模式的人,腦袋裡會有很多問號,發生這種情況,這到底是為什麼?在全國,有這樣一個省份,高考模式十分特殊,外省的大部分人對其不甚了解,那就是:江蘇省。
  • 2020年「最慘高考狀元」被清華北大拒絕錄取,網友一致支持
    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在今年被網友稱為2020 「最慘高考狀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體的事情是這樣的,來自江蘇淮安的某高中高考生白湘菱同學,以總分430分的高分奪取了2020江蘇文科狀元!(這裡需要大家注意一點:江蘇高考滿分480分)。期中白湘菱語文146分,附加分34分、數學141分、外語109分,而數學也幾乎都是滿分。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白湘菱這麼高的分數,卻是「悲催狀元」,現在她不僅不能被清華北大錄取,甚至連自己最喜歡的南京大學也進不去,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高考狀元進不了清華和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