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陽菲菲)2月14日,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發布春節期間成都人餐飲消費數據顯示,僅火鍋一項消費就突破2億元,成為春節期間火鍋消費最高的一年。大年初一至十五期間,整個成都賣出的鵝腸超萬裡。這一數據,直接顯示了成都人對火鍋熱烈喜愛。
火鍋「燙一切」
過節就要紅紅火火
「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段子開始在微信朋友圈流行起來,調侃中形象地表達出成都人對火鍋的消費熱度不斷躥升。
根據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初一到十五期間,成都火鍋餐飲消費創下新的高度,營業額達到2億元。其實,在年前舉辦的「2016美食之都火鍋文化月」上,成都火鍋已經刷新了一次記錄。
據百度糯米後臺數據顯示,活動期間,參與的火鍋企業銷售額超3000萬元。如果換算成菜品,整個火鍋文化月期間賣掉了60萬份毛肚、40萬份黃喉、35萬份千層肚,賣掉的鵝腸連起來可以直接從成都連到泰國。而這一活動規模與「初一到十五」的節日消費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
2月14日,小龍坎品牌運營經理雷立強介紹說,小龍坎多家連鎖店從除夕下午三點就開始排隊,正月初一至元宵節小龍坎成都10家直營店消費數據較去年增長20%。「僅僅除夕當晚兩家小龍翻大江文化店就賣出了400桌。」
成都火鍋名店皇城老媽、蜀九香、老碼頭、麻辣空間、大妙、三隻耳、味道江湖、順風肥牛等均在春節照常營業。「雖然平時我們排隊就很多,春節期間就更為火爆」成都大龍燚執行董事雷星介紹,從大年初一至元宵節期間,大龍燚共賣出火鍋一萬五千口,累計到店消費人數64181,同比增長33%,成為歷年之最。
口味多樣
成都食客很包容
除了消費規模不斷增長,大街小巷的火鍋餐飲不斷升級之外。成都火鍋種類的多元細分也是一個現象級的餐飲課題。
從2012年前後,成都火鍋除了有以成都、重慶以麻辣為代表的川式火鍋外,素食火鍋、北方火鍋、泰式火鍋也異軍突起。據不完全統計,眼下,成都的火鍋品類在15種上下。根據成都市商務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成都火鍋品牌已經超過300個,主城區門店7000多家,成都火鍋年銷售額超過120億元,人均年消費3500多元,已成為成都餐飲業重要組成部分。近四年來成都的其他類火鍋就增加了近2000家,是其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
消費升級,火鍋的種類越來越多
「低碳環保,讓吃素成為時尚。」春節期間,一葉一世界藏茶素食火鍋在成都2家店也是從初一就開始營業,這家素食為主題的火鍋,食客就絡繹不絕。「平時還要分早高峰,春節期間一直爆滿,而且以年輕食客為主。」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初一至元宵節期間,平均每個店每天到店人數300多人,且多以成都本地人為主,精緻的茶具、走心的菜品深獲廣大吃貨好評。
「從口味的接受度來說,成都人是最包容的。」業內人士葉子建這樣認為。
從預定火鍋作為年夜飯、到各類火鍋種類的多元細分,火鍋不僅成為成都人日常離不開的飲食之一,也作為一張美食名片代表四川。
連結:
成都火鍋PK重慶火鍋
1、歷史起源PK
重慶火鍋說:重慶火鍋起源早,從當年江北碼頭船工們自創的陶爐煮湯料烹製毛肚開始,到小販們擔著挑子沿街叫賣的「水八塊」簡易火鍋,直至被宰房街馬氏兄弟於民國十五年正式拉入飯店,逐漸成為主食。歷經了「抗戰」等歷史時期的演變,經由「臉盆火鍋」、「鑲火鍋」等品類的變進而逐漸形成今日歷史,悠悠乎乎也歷經百年。
成都火鍋說:哪個說是你們先,老祖宗幾千年前就以鼎煮食,那不是火鍋鼻祖?再者,想當年清嘉慶皇帝登基,早已擺出1550個火鍋的千叟宴。那可是1796年的事。那陣你重慶火鍋還在江邊上陪船工們喝冷風呢!(明顯的嘴硬派)
2、口味PK
重慶火鍋說:我們重慶火鍋就像重慶人個性一樣耿直,一來就要重牛油、重麻辣,大刀腰片、大刀肚片,夠豪爽夠奔放,哪像你們成都火鍋點點兒清油,不麻不辣,還搞出個串串香,硬是小家子氣。
成都火鍋說:哪個要像你們莽嘟嘟,我們成都火鍋是辣中帶麻,回味兒帶甜,那才叫漸入佳境。
3、環境PK
重慶火鍋說:吃就是吃,我們只在乎舌尖的味道,我們重慶人從不擺花架子,越是裝修得豪華的火鍋,越是味道難吃。
成都火鍋說:那叫你們重慶人不懂品味,看看我們成都的高逼格,味道環境兼具。
4、文化PK
重慶火鍋說:我們重慶人耿直念舊,於是便有了流行數十年而不衰的老灶火鍋。重慶火鍋頗有巴文化深層凝重勇武豪放,表現在火鍋上的精神氣質也是「大江東去式」的。
成都火鍋說:我們成都人喜歡新鮮事物,因此也就有了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各式火鍋變種和衍生物。成都火鍋蜀文化靈秀深邃,表現在火鍋和飲食文化上,則頗有些「小橋流水」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