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規模空前 150名旅遊管理博士助推江門旅遊)
(原標題 規模空前 150名旅遊管理博士助推江門旅遊)
7月24-25日,來自中山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近40所知名大學的150名旅遊管理專業博士走進江門,考察了恩平泉林黃金小鎮、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和開平碉樓景區,開展了「開平碉樓申遺與旅遊發展」案例教學活動,並在江門萬達酒店舉行「助推江門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籤名儀式」。
全國百名旅遊管理博士助力江門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
此次「百名旅遊管理博士江門行」活動,由中山大學和江門市委組織部、全國博士後創新(江門)示範中心、江門市旅遊局聯合舉辦,是「第三屆中國旅遊管理博士學術訓練營」的重要組成部分。
「百名旅遊管理博士江門行」系列學術活動是迄今國內規模最大的博士社會考察實踐活動,是我國旅遊高等教育發展30多年來層次最高的案例教學和學術沙龍活動,也是江門市委、市政府實施「引資引智」和「旅遊強市」戰略的重大舉措之一。活動的舉辦,推動中國旅遊管理博士教育更接地氣,更重實踐,為建立我國旅遊教育「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新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數量如此眾多的旅遊管理博士雲集江門,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5日下午,江門市委書記林應武專門接見了博士團。中山大學副校長黎孟楓,江門市領導李長峰、馮立堅、易中強等出席活動。
江門市委林應武書記與中山大學黎孟楓副校長共商引資引智大計
中山大學黎孟楓副校長、江門市李長峰常委、易中強副市長等與博士團師生為江門點讚
江門市領導與博士團師生合影
(小標題)江門每年安排兩千萬旅遊基金
今年1月,經國家旅遊局批准,江門市成為廣東唯一「中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創建城市。為了全力支持江門旅遊的「申創」工作,150名旅遊博士在「助推江門創建中國國際特色旅遊目的地」背板上簽名。
博士們紛紛籤名
隨後,江門市副市長易中強向博士團,詳細介紹了江門旅遊的「家底」,以及江門市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
易中強表示,江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將旅遊業作為強市的重要產業之一大力推進,近年來先後出臺了多份扶持旅遊業發展的文件,每年安排2000萬元旅遊發展資金支持旅遊業發展。
「(江門市)處於萬象更新、百舸爭流、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特別需要高層次人才來指導、來參與。」易中強強調,江門市委、市政府尤其重視對高層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服務,將為高端人才提供一個環境優越、配套齊全、生活方便的博士後集中居住地方。
【詳解江門旅遊】
• 江門旅遊「家底」殷實
中國首個華僑文化世界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
正在申遺的「海上絲綢之路」系列遺蹟
中國唯一的恩平國家地熱地質公園
9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資源稟賦評分位居廣東省第二位
充滿鄉村人文氣息的開平碉樓
• 江門旅遊發展有客源「底氣」
江門市位於人口達7000多萬的世界最大旅遊客源地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發展旅遊業有充足、穩定的客源「底氣」。
臺山川島遊人如織
• 旅遊總量排名全省前列
江門旅遊已形成「碉樓、溫泉、海島、生態」四大品牌,在國內外市場上形成了較強的吸引力。2015年,全市旅遊總收入達到339.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73%,連續四年增速超過20%,繼續排名全省前列,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6.9%。
恩平地熱國家地質公園吸引眾多遊客前來
【博士團行程一覽】
【恩平泉林黃金小鎮】
24日晚~25日晨
周日晚八點半,150名旅遊管理博士們乘坐大巴車,抵達恩平泉林黃金小鎮。
經過一夜休整,周一一早,博士們遊覽萬泉湖潮人徑、生態萬泉湖的浩瀚湖水與青翠群島,途經那金谷景區感受淘金歷史……
泉林黃金小鎮合影
作為旅遊綜合體的泉林黃金小鎮,有著豐富的業態,例如溫泉體驗、越野車賽場、潮人徑等,更有豐厚的淘金文化,泉林這一模式得到博士們的認可。有博士認為,旅遊綜合體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泉林黃金小鎮作為旅遊綜合體要有更為鮮明的文化主題,同一景區內的不同文化內容不能太衝突。
【自力村·立園】
25日上午
正所謂「廣東旅遊看碉樓」,開平碉樓與村落作為廣東首個成功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景區,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也成為江門旅遊的一張名片。自力村碉樓群建築精美,布局和諧,錯落有致,成為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代表。立園是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始建於20世紀初的花園別墅,它以《紅樓夢》中的「大觀園」為依託,吸收中國古典園林建築藝術,並對歐美當時流行的別墅建築特色和東洋裝飾藝術融會貫通,形成了糅中西文化為一體的獨特建築風格。
立園花開
博士遊自力村碉樓
無人機航拍合影
在開平鵝城體驗五邑特色美食
博士們對碉樓外圍的田園景觀讚賞有加,碉樓在自然景色的映襯下鮮活起來。碉樓內部完善的設施也讓博士們讚嘆不已,並認為景區內居民的存在對保護碉樓遺產有著積極作用。開平碉樓正在申報5A景區,博士們指出「景區的設施完善與精細化」是跨越4A到5A的關鍵。
對於「如何深挖碉樓文化」,博士們紛紛建議,不但是要保護碉樓的建築本體,更要搶救碉樓的無形文化。有博士建議,碉樓宣傳可以「故事化」,每一棟碉樓都可以進一步挖掘自身獨特的故事,深究當中的文化內涵,並糅合現在的故事,做成小影片進行宣傳。
【「開平碉樓申遺與旅遊發展」案例教學】
25日下午
看完碉樓、吃過午飯,博士們向著江門市區進發。在五邑大學,江門市旅遊局副局長鄺積康作了「開平碉樓申遺與旅遊發展」的專題案例教學。
鄺積康在案例教學中介紹,開平碉樓與村落「申遺」之所以用了八年的時間,因為做了大量的協調性工作,包括與海外僑胞、碉樓業主、當地村民。世界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一定要保護好海外華僑、當地村民、基層旅遊從業者的利益,把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與實際困難相結合,把保護世界遺產與提高村民的生產生活相結合。這樣才能互利共贏,長遠發展。
鄺積康副局長給博士們進行案例教學
教學現場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
25日下午
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整個展覽分為金山尋夢、海外創業、碧血丹心、僑鄉崛起、僑鄉新篇、華人之光六個部分,全面展現五邑籍華僑華人在海外的艱辛創業以及回報家鄉的感人故事。
五邑大學張國雄副校長給博士團介紹華僑文化
【博士團點評江門旅遊】
*從開平碉樓結合中西合璧、居守兼備的特點可看出,江門僑鄉文化特色鮮明。
*江門人的鄉土情懷特別濃,從國外打拼賺錢回家鄉建設,充滿了家國情懷。
*感受到江門市政府對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視,江門旅遊的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體現出旅遊發展的活力,讓我對未來的旅遊規劃充滿信心和憧憬。
*今天聽了「開平碉樓申遺與旅遊發展」的案例教學,特別欣賞江門市政府在協調利益相關者上的成功做法。
*江門不但是一個風光秀麗、風情獨特的旅遊城市,更是一個人才成長的搖籃和熱土,從這裡走出了32位院士,令人刮目相看。
(原標題:規模空前 150名旅遊管理博士助推江門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