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耳朵竟會得性病,這些挖耳朵的坑你別再「中」了
閒來無事掏耳朵,巴適得板。然而,有人掏耳朵竟然掏出來這些異物,甚至還有人還因掏耳朵感染了性病,怎麼回事?(從彭女士耳朵取出來的毛,來源:浙江24小時)那麼,這些彩色的毛,到底是從哪來的?據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晉介紹,以往科室1年多先後有6例以「外耳道乳頭狀瘤」收治的住院患者,病檢結果為尖銳溼疣(一種常見的性傳播疾病),年齡從45歲到80歲不等,這些人大多具有喜歡挖耳朵的壞習慣。
-
挖耳朵,還是不挖?這是一個問題~
挖耳朵,還是不挖?有人說,因為爽啊,耳朵有時候會癢,挖一挖能解癢,很舒服。還有就是耳朵總是會有耳屎產生,有人喜歡把耳屎挖出來,保持耳朵清潔,當看到一大團耳屎被挖出來,那滋味,十分酸爽!就算沒有耳屎,也有很多人願意去採耳店感受一下外耳道SPA的感覺。似乎,我們有一萬個理由來挖耳朵。
-
耳朵不是你想挖,想挖就能挖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6日訊 大多數人都喜歡挖耳朵,無聊的時候挖耳朵排解寂寞;耳朵癢的時候挖到停不下來;一隻耳朵挖出血,換另一隻耳朵繼續挖。有人說,挖耳朵跟挖鼻屎一樣會上癮,一周不挖手就癢,殊不知,在你樂此不疲的挖耳朵時,耳朵卻在承受著傷害!
-
給兒子挖耳朵 鼓膜被捅破
醫生表示,耳道有自淨能力,所以正常人不需要常掏耳朵。媽媽愛挖耳朵,把習慣傳給孩子挖耳朵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小事,但就是這個小動作,卻容易掏出問題來。樂樂今年5歲了,媽媽張女士平時愛挖耳朵,沒事就拿棉籤或挖耳勺挖,覺得這樣很舒服。樂樂出生後,張女士也把這個習慣帶給孩子,每隔一周都要給樂樂掏一次耳朵。
-
挖耳朵的小知識。看完專家說明,再也不敢亂挖了!
洗完澡之後,很多人會用「棉花棒」來清理耳朵吧?這在大家的生活中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耳朵是非常敏感的、構造也很特別,所以如果要清潔耳朵的時候絕對要特別注意!免得一個不小心就造成聽力受損、感染甚至是永久性的傷害。 雖然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清理耳朵要非常注意,但還是有很多人會隨心所欲的挖耳朵。
-
經常挖耳朵會影響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人閒來無事就喜歡挖耳朵,挖耳朵甚至是一種嗜好,有些人甚至上癮了!記得有些挖耳朵的視頻非常受人歡迎,這實在是不可小視的一個興趣愛好啊。有專家說,這樣做害處很多,輕則導致耳道發炎,重則能使聽力減退甚至喪失。自行挖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這是真的嗎?
-
提醒:亂挖耳朵有損孩子聽力
●專家:正常情況下耳屎會隨頭部的震動和口腔不斷地張合而外移並自行脫落 ●對於耳屎較多或已結成硬塊的寶寶,必要時可滴小蘇打溶液軟化或上五官科衝洗耳道 不少媽媽喜歡定期用挖耳勺給寶寶清除耳道「垃圾」,而且為了清得徹底,往往還會越挖越深,即使看不清也不罷手。
-
耳屎真的不應該挖嗎?挖耳屎真的會耳聾?其實很多人都錯了!
日前小編在知乎上看到一個人分享了自己「神奇」的經歷,因為從小被教育不能隨意挖耳朵,挖耳朵會影響聽力。所以一直沒有挖過耳朵。長大後耳朵的聽力逐漸下降,耳朵還有隱隱的疼痛感。這個小夥子也沒有在意,以為是因為長期佩戴耳機的緣故。直到有一天晚上去耳朵劇烈疼痛,嚴重影響睡眠才去了醫院。
-
耳朵很癢,卻啥也沒挖出來?提醒:或許是「它」在作怪,別忽視
耳朵很癢,卻啥也沒挖出來?或許是「它」在作怪,別忽視!如果經常感覺耳朵很癢,但是挖的時候卻挖不出東西來,那麼很有可能是耳朵裡的蟎蟲在作怪!除此之外,當耳朵內部的組織破損發炎以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還很容易導致神經受到損傷,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痛苦。除了蟎蟲本身對耳朵內部組織造成的刺激以外,經常挖耳朵也可能會導致耳朵出現發癢的問題。特別是喜歡用耳勺或者是其它工具,對耳洞進行深度挖掘的人,就很容易導致外耳道的皮膚受到損傷,進而發炎引起發癢的症狀。
-
那些愛掏耳朵、挖鼻子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本漫畫由企鵝杏仁醫生官方推送俗話說,有些人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但背地裡卻在偷偷地掏耳朵、挖鼻子和摳肚臍。別不好意思承認,要是你說自己從來沒做過這三件事,我是不會信的。那麼今天,就從健康衛生的角度說說,掏耳朵、挖鼻子和摳肚臍是否正確。掏耳朵耳朵作為人體的聽覺器官,神經系統非常敏感,使用棉棒、挖耳勺等物品觸碰摩擦時,會有強烈的酥癢感與滿足感。
-
為什麼耳朵發癢沒完沒了,卻掏不出耳屎?是你的方法錯了,快改
耳鼻喉科醫生用內鏡檢查她的耳朵,才發現常挖耳朵損傷了耳道,耳道裡邊充血腫脹,表面布滿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狀物體,原來小楊患上了黴菌性外耳道炎。生活中不乏像小楊一樣覺得挖耳朵「很舒服」,所以不加節制的人。但是常挖耳朵的後果真的這麼嚴重嗎?如果不能常挖耳朵的話,該用什麼方法清潔耳道呢?
-
耳朵很癢,卻啥也沒挖出來?或許是「它」在作怪,別忽視
有事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挖一挖耳朵,很多人應該都有這個奇怪的習慣吧,尤其是耳朵癢的時候,挖耳朵就非常舒服,一般還那個都能有意外收穫:挖出一大塊耳屎出來,莫名的覺得很有成就感。但是也相信有很多人在挖耳朵的時候,明明感覺很癢,但卻什麼也沒挖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
-
家長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挖耳朵!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耳朵裡面有耳屎,就會忍不住動手幫孩子清理,就怕耳垢堆積影響孩子聽力。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據相關統計顯示: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九成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
-
耳朵越乾淨越好嗎?經常挖耳屎,會出現哪些問題?越早知道越好
這種物質其實是起到保護耳朵的作用的。它的存在,其實是為了保護你的耳朵而生的。那麼,耳屎的作用有哪些呢?潤滑保溼人的身體部位的皮膚若是很乾燥的話,就會有瘙癢的症狀出現。而耳朵部位的皮膚若是乾燥,也會出現瘙癢,這樣就會讓人感覺到很難受。
-
模仿媽媽挖耳朵 姐姐挖破妹妹耳膜
昨天晚上,海鹽縣3歲女童小美(化名)用挖耳勺將15個月大的妹妹的耳膜挖破,而小美之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竟然是因為模仿母親的行為。 昨晚7點左右,一輛從海鹽駛來的計程車停在市第一醫院門口,車上下來一對夫妻,父親手中抱著15個月大的女兒,孩子右耳經過簡單的包紮,但鮮血還是不斷滲出,令人觸目驚心。
-
關於寶寶的耳屎,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這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安琪在給寶寶擦臉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寶寶的耳朵裡竟然有很多耳屎,而且還是那種很硬的,她想給寶寶弄出來,可又怕孩子不老實,再傷著寶寶的耳朵了。看到孩子耳朵裡有那麼大一團耳屎沒弄出來,安琪又總覺得不舒服,覺得耳屎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
你的耳朵其實不需要「撓痒痒」
那麼耳朵到底是先癢才掏還是掏了才癢呢?面對這個難題,我就來給大家講講我們都很嫌棄的耵聹(即耳屎)的作用,以及為什麼要杜絕採耳。■王果採耳,即為掏耳朵,古來有之。採耳師傅利用各種採耳工具,如竹耳扒、竹鵝毛棒、銅絲鵝毛棒、雞毛棒、鋏子等,對耳洞內外進行刺激。且不說這些工具是否經過嚴格消毒,單對外耳道黏膜的刺激就足以使耳道腫脹發炎流水。
-
這款帶吸力的掏耳勺 耳朵清潔和耳垢清除的新方式
但是有耳屎不能不挖啊!誰能忍心放棄掏耳朵所帶來的極大享受和幸福感?歸根究底,不是你掏耳的姿勢錯了,而是你沒有一個好工具!這是硬傷!在這個科技改變生活的幸福時代小編發現了一款能吸走耳垢而且不傷耳朵的懶人掏耳神器 ear cleaner電動吸耳勺革命化耳朵清潔和耳垢清除的新方式,完勝傳統清潔法!
-
不過度清潔是照顧耳朵的最好方式!
許多人愛挖耳屎,覺得挖耳屎很舒服,所以看到寶寶耳朵有耳屎,也想幫寶寶挖一下。其實這樣反而讓寶寶耳朵失去保護,且容易弄傷寶寶。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觀念:大部分的耳屎都會自行排出來!大部分的耳屎會隨著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以及耳內纖毛的活動慢慢脫落排出耳朵外面。耳屎在醫學上稱之為耵聹,是人體外耳道軟骨部(外耳道的外1/3)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淡黃色黏稠物。耳屎有什麼好處呢?
-
耳朵總是癢,可能是這些問題 隨意掏耳朵是壞習慣
很多老人會出現耳朵發癢的情況。耳朵發癢時,很難受,許多人會忍不住用手指撓抓或用棉棒、耳勺、鑰匙、牙籤等物去掏耳。但自治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鄧斌認為,經常掏耳朵會破壞耳耵聹對耳道的保護作用,還有可能損傷耳道、鼓膜,引發外耳道感染、中耳炎、耳道癤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