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挖耳朵!

2020-12-22 網易親子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耳朵裡面有耳屎,就會忍不住動手幫孩子清理,就怕耳垢堆積影響孩子聽力。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

據相關統計顯示: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九成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可別小看了一個「掏」的行為,背後的危害可不少!

一、損傷耳道皮膚,引起耳道發炎

倫敦大學學院分子微生物學高級講師AdamRoberts博士表示:耳朵擁有自己的生態環境和混合菌群,如果幹擾它,那麼可能會引起感染。家長在用棉籤或耳勺幫助孩子掏耳朵的時候,就有可能將新的細菌帶到了耳朵裡。孩子的耳道皮膚十分脆弱,來回搔刮,很容易把皮膚劃傷,造成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

二、容易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

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刺激皮膚鱗狀細胞或基層細胞增殖,從而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耳道乳頭狀瘤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剛開始屬於良性,但若長期受到外界刺激,則會促使惡變,越長越多,最終堵塞耳道,造成耳痛、耳鳴,甚至暈眩。在惡變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原因。

三、容易影響聽力

耳道內的結構複雜,家長在孩子掏耳朵的時候,很難掌握深淺,稍有不慎就會損傷鼓膜。由於人的聽力和外界的聲波震動與鼓膜有很大關係,鼓膜受損,就會導致孩子聽力下降。

其實,我們不要嫌棄耳屎,很多時候,它對孩子的耳朵可起著天然「保護屏」作用呢!對耳屎,我們應該保持科學正確的認識。

耳屎在醫學術語上叫做「耵聹」,它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淡黃粘稠,有的在空氣中乾燥呈薄片狀,有的黏稠如油脂,俗稱「油耳」。

耳屎平時「藏身」外耳道,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當空氣中的灰塵侵入孩子的耳道時,耳屎就能把它們粘住;耳屎也能抵禦小飛蟲侵襲,因為它呈弱酸性,飛蟲聞到這個氣味,就會「逃之夭夭」。

孩子小,耵聹腺分泌相對旺盛,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耳朵有少量耳屎,不必太在意,它不會影響聽力。並且,由於外耳道與下頜關節鄰近,一般情況下,隨著孩子張口咀嚼吃東西或說話,耳屎就會慢慢鬆動,自行脫落。

但因為孩子的外耳道相對狹長,肌肉相對較鬆弛,耳內的耵聹相對不容易排出。一旦耳屎積聚過多,形成團塊,那麼就有可能阻塞外耳道,從而造成外耳道壓力異常,導致聽力減退。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發覺孩子突然「裝聾作啞」,家長話說得小聲些,孩子不回應,話說得大聲了,孩子卻似乎被嚇到,那麼就有可能是這樣原因,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也有家長會疑問:如果孩子耳朵癢,想抓耳屎,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護理。

家長可以將一塊乾淨的毛巾一角弄溼擰乾,卷在手指上,輕輕擦拭孩子的外耳部位。然後用棉籤在外耳道稍微轉幾圈,不要太往裡,就可以將水分和耳朵裡的汙垢清理乾淨,這也能夠防止外部汙垢掉入耳朵內部。

耳朵是孩子重要而又敏感的身體部位,不隨便給孩子挖耳朵,用科學的方法對待,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明天是3月3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全國愛耳日。

全國愛耳日: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針對大陸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Ear Care Day)。

請大家用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和寶寶的耳朵哦!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淑芬_NQ4973

相關焦點

  • 家長們注意!孩子的耳屎再多,也千萬不要隨便挖!
    很多媽媽們有強迫症,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就要動手掏一掏,生怕影響孩子聽力。很多大人都習慣定期用耳勺、棉籤等工具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頻繁掏耳朵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甚至失聰!有的媽媽就產生了這樣的問題:小孩也能掏耳朵嗎?那麼孩子要不要挖耳朵?
  • 給兒子挖耳朵 鼓膜被捅破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話題,然而意外傷害卻每天威脅著孩子。今天的兩起病例,一個是因為家長掏耳朵不當致孩子受傷;一個是因為家長看護不力讓孩子受罪。雖然多數家長經常擔心孩子會發生意外傷害,但對於某些能夠引起意外傷害的家庭環境因素卻不夠注意。因此,對家長及孩子進行預防兒童意外傷害教育已迫在眉睫。
  • 隨便摸孩子可能會變傻,家長牢記這4個位置,防止親戚下「黑手」
    隨便摸孩子可能會變傻,家長牢記這4個位置,防止親戚下「黑手」但是我們一定要控制住,寶寶的耳朵是不能亂摸的。因為此時寶寶的耳朵非常柔軟,不能經受一點點的按壓。而且隨著時間流逝,寶寶漸漸長大,父母也要注意,不要隨便給寶寶挖耳朵。
  • 耳朵不是你想挖,想挖就能挖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6日訊 大多數人都喜歡挖耳朵,無聊的時候挖耳朵排解寂寞;耳朵癢的時候挖到停不下來;一隻耳朵挖出血,換另一隻耳朵繼續挖。有人說,挖耳朵跟挖鼻屎一樣會上癮,一周不挖手就癢,殊不知,在你樂此不疲的挖耳朵時,耳朵卻在承受著傷害!
  • 孩子耳朵有耳屎看著不舒服?千萬別隨便「上手」
    挖耳屎挖耳屎是一個自帶魅力的詞,光是聽到就讓人忍不住手痒痒,更別提親眼看到了。(簡直無法控制「洪荒之力」,特別想要一次性掏乾淨)這不,很多家長在偶然發現孩子耳朵裡面有耳屎的時候,就特別想給孩子掏出來,尤其是有強迫症的人簡直無法忍受!
  • 孩子以下部位不能隨便摳,見一次制止一次,否則等著往醫院跑吧
    養孩子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既要看護好孩子別有個感冒發燒什麼的,又要防止孩子自己不注意,磕磕碰碰。但是千防萬防,有的時候也防不住孩子自己傷害自己,因為孩子什麼都不懂,更別說什麼醫學常識。要不然也不會需要家長從頭開始一點一點教了,連把手弄髒了要洗乾淨再吃飯這件事,都是家長教給孩子的衛生習慣,別的生理常識,孩子當然更不了解。
  • 挖耳朵的小知識。看完專家說明,再也不敢亂挖了!
    洗完澡之後,很多人會用「棉花棒」來清理耳朵吧?這在大家的生活中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但耳朵是非常敏感的、構造也很特別,所以如果要清潔耳朵的時候絕對要特別注意!免得一個不小心就造成聽力受損、感染甚至是永久性的傷害。 雖然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清理耳朵要非常注意,但還是有很多人會隨心所欲的挖耳朵。
  • 寶寶耳朵邊長小孔,家長不要給隨便亂擠,這就是個「火山口」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育兒是個非常複雜的事情,孩子身體上很多部位都不能隨便亂碰,由於新生兒的病症比較多,家長不能一一的了解齊全,再加上習慣了網上求醫,導致父母們想當然的自己去操作,結果往往是讓孩子糟了不少罪
  • 你還在給孩子挖耳屎嗎?先了解耳屎的知識,再決定要不要挖
    而且如果隨便給孩子,或者是自己清理耳屎,說不定會讓我們耳朵的結構受到損傷。小編總結了關於耳屎的「小秘密」主要分為以下五點:1,耳屎是如何排出的?對於其他的分泌物,可以暫且總結為是一些髒東西聚集起來而形成的。就比如我們的鼻屎,很多都是分泌的鼻涕和髒的灰塵。那耳屎究竟是如何形成,並且有耳朵排出的呢?
  • 你還在給孩子挖耳屎嗎?先了解耳屎的知識,再決定要不要挖
    而且如果隨便給孩子,或者是自己清理耳屎,說不定會讓我們耳朵的結構受到損傷。6,在家挖耳屎的壞處就算我們不分析上面這幾種耳屎的用處,給孩子挖耳屎的時候,如果孩子不配合,或者是家長一個控制不住,就有可能傷到孩子的耳膜,而我們的耳膜都是很脆弱的,一旦造成損害,不容易修復,還會影響到孩子的聽力。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可耳朵不是隨便能掏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鼓膜穿孔,聽力受損。廣東深圳,3歲男孩稱耳朵癢,於是6歲姐姐主動拿棉籤給弟弟掏耳朵。不料,在掏的過程中,姐姐不慎摔倒,棉籤重重插進了弟弟的耳道。在送醫院的過程中,小男孩已經聽不到了聲音。所幸手術及時,孩子恢復基本聽力。
  • 要不要幫孩子挖耳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看到娃耳朵裡有耳屎,就要動手弄一弄!這裡中招的媽媽有嗎?各位家長們首先要明白:耳屎會自動排出。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
  • 5歲女兒總要媽媽幫著挖耳朵,也挖不出東西,去了醫院真相大白
    導讀:5歲女兒總要媽媽幫著挖耳朵,也挖不出東西,去了醫院真相大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歲女兒總要媽媽幫著挖耳朵,也挖不出東西,去了醫院真相大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關於寶寶的耳屎,不是你想挖就能挖的,這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安琪在給寶寶擦臉的時候,無意中發現寶寶的耳朵裡竟然有很多耳屎,而且還是那種很硬的,她想給寶寶弄出來,可又怕孩子不老實,再傷著寶寶的耳朵了。看到孩子耳朵裡有那麼大一團耳屎沒弄出來,安琪又總覺得不舒服,覺得耳屎會影響到寶寶的聽力。
  • 模仿媽媽挖耳朵 姐姐挖破妹妹耳膜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但盲目的模仿有時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昨天晚上,海鹽縣3歲女童小美(化名)用挖耳勺將15個月大的妹妹的耳膜挖破,而小美之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竟然是因為模仿母親的行為。  昨晚7點左右,一輛從海鹽駛來的計程車停在市第一醫院門口,車上下來一對夫妻,父親手中抱著15個月大的女兒,孩子右耳經過簡單的包紮,但鮮血還是不斷滲出,令人觸目驚心。
  • 孩子「耳朵堵」,別隨便掏
    孩子耳屎多,作為家長的你,會想到去醫院解決麼?東東媽就會。5歲的東東最近就總說「耳朵堵」,謹慎的媽媽就帶孩子到醫院耳鼻喉科。除了急性中耳炎發作,很多都是家長幫忙「挖耳屎」,不小心戳傷耳道造成的。因孩子一直喊痛,才急急忙忙地到醫院來。一不小心,就把鼓膜捅破了看到孩子有耳屎,不少家長「手癢」,要去給孩子掏一掏。
  • 挖耳朵 99%人都不知道這對身體最有害!
    中國人在春節前有理髮、沐浴的習俗,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到醫院耳鼻喉科掏耳朵挖耳屎的人也多了起來。你知道嗎?耳屎可不能隨便挖!  掏耳俗稱「小舒服」是一種藝術和技術融為一體的民間手藝。在成都有一群靠這門技藝生存的掏耳師傅,他們被外稱為採耳師。
  • 有寶寶的家長注意了!家長能給寶寶挖耳朵嗎?這對寶寶有啥影響?
    正常情況下,耵聹是可以通過咀嚼、張口等運動自行排出,並且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不建議家長經常給孩子掏耳朵。 不管是用棉籤還是挖耳勺等工具,在家給孩子掏耳朵都容易傷到孩子。首先是不夠衛生,而且無法看到耳朵內的情況,從而無法掌握力度。如果強行給孩子掏耳朵,嚴重時可能引起鼓膜穿孔、感染甚至是永久性聽力損傷。
  • 入秋三不洗,這3種情況再髒也不要給孩子洗澡,家長需注意
    所以如果孩子沒有出汗,一般建議1個星期洗2到3次澡就可以,家長可以勤給孩子換衣服即可。>有幾個部位最好不要洗得太乾淨。護理方法:建議用溫熱毛巾輕輕擦拭,注意力度不要太大。耳朵掏耳朵是生活中經常遇見的事情。成人的耳朵不建議經常掏,寶寶的耳垢更不能輕易去挖了。
  • 4歲女兒總要媽媽幫挖耳朵,但也挖不出東西,去了醫院才真相大白
    因此,小張心情不錯,準備獎勵一下孩子,就帶著孩子去到了超市,買了不少孩子愛吃的零食。回到家後,女兒也高興壞了。到了晚上,看著女兒也睡下了,小張剛準備也睡了,可是女兒突然哭了出來,並且一直摳著耳朵,耳朵都摳紅了,一直拉著小張,讓小張幫著挖耳朵。可挖了半天,也沒有挖出什麼,小張就沒太放在心上,以為孩子可能是被蟲子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