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有耳屎看著不舒服?千萬別隨便「上手」

2020-12-16 澎湃新聞

原創:兒中心ENT 

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一個成年人,除了......

挖耳屎

挖耳屎是一個自帶魅力的詞,光是聽到就讓人忍不住手痒痒,更別提親眼看到了。

(簡直無法控制「洪荒之力」,特別想要一次性掏乾淨)

這不,很多家長在偶然發現孩子耳朵裡面有耳屎的時候,就特別想給孩子掏出來,尤其是有強迫症的人簡直無法忍受!

但是,想是一回事,行動呆另說。為了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長還是停下了自己蠢蠢欲動的手。

雖然沒有行動,很多家長在心裡不免產生這樣那樣的疑問:

為什麼孩子的耳朵不能掏?

孩子的耳屎應該如何處理?

孩子耳朵如何護理?

今天我們和辛淵醫生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給孩子挖耳屎的那些事兒。

辛淵

主治醫師 醫學博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

擅長:兒童聽力障礙診治

在看問題之前,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耳屎」是什麼。

「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一種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

耳屎分兩類,一類乾性,一類溼性,後者俗稱「油耳」。

「油耳」和遺傳有關,不是一種病。我們黃種人幹耳較溼耳多,白種人和黑人則反之。

為什麼孩子的耳朵不能掏?

孩子的耳道跟成人相比較狹窄,而且孩子的皮膚免疫力比較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傷到孩子,所以家長不能盲目給孩子掏耳朵。原因有二:

1

少量的耳屎是不會影響寶寶健康的,一般情況下,耳道都有自潔的功能,大部分人的耳屎是可以自行排出的。

2

如果反覆的掏耳朵會破壞外耳道皮膚的屏障,嚴重會損傷外耳道,引起外耳道出血,或者引發中耳炎,使孩子的聽力下降。

我們的建議:如果孩子的耳屎沒有引發不適,就當它不存在!!!

如果非掏不可,家長應該帶著寶寶去醫院,在醫生的判斷下確認是否需要掏耳朵。

剛才說到,有些寶寶的耳屎是可以自己排出的,那對於不能排出(例如:耳屎堵滿耳朵)的孩子來說,耳屎該如何處理呢?

孩子耳屎應該如何處理?

在這裡要告訴大家,孩子耳屎的處理是有一定規律的。

當小朋友的耳屎非常多的時候,引起小朋友耳朵的不適,或者是引起小朋友聽力下降的時候,家長要帶孩子去醫院處理耳屎。

(PS:不建議家長自己給孩子掏耳朵)

醫生會要求用弱鹼性藥水(如碳酸氫鈉滴耳液)給孩子的耳朵做「耳浴」,然後讓家長帶小朋友到醫院再做一個耳內鏡。

耳浴

耳浴就是給小朋友的耳朵進行洗澡,實質就是使用碳酸氫鈉滴耳液滴耳軟化耳屎,每隔2小時滴一次,每次10分鐘,用藥3-4天。

之後帶孩子到醫院讓醫生幫忙用耳內窺鏡取出耳屎就可以了。

耳內鏡

耳內鏡就是醫生一邊用耳內窺鏡直接觀察到小朋友耳朵中的耳屎,一邊用吸引的方式將小朋友的耳屎吸出來。

家長不用擔心,這樣是非常安全的,不會傷害到孩子。

小貼士

1. 取完耵聹之後,建議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再滴3天耳朵以控制外耳道炎症,降低復發機率

2. 取出耵聹後一周耳道不能進水

孩子耳朵如何護理?

如果孩子抱怨耳朵不舒服,而且你看到耳朵裡的耳屎了,可以使用棉花棒或者擰乾的紗布擦去孩子耳朵外的耳屎。

但特別要注意的是:

不要用棉花棒、手指或者其它東西戳進耳朵,不要戳進耳朵!!!

那樣可能會把耳屎推得更深,甚至傷害孩子脆弱的耳道和鼓膜,進而引發耳道感染。

如果孩子耳朵痛、不舒服、聽力有問題或耳朵有堵塞的不適感,家長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

(對於嬰幼兒,拉扯自己的耳朵,可能是耳朵疾病的表現)

結語

對於那些糾結要不要給寶寶掏耳屎的家長,先不要著急。

如果寶寶的耳屎能自行排出,那麼自然不用過於擔心;

如果排不出,自己千萬不要強硬上手!帶寶寶去醫院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祝願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快樂健康的成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別以為寶寶耳朵有耳屎,會不舒服,就趕緊掏了,可能弊大於利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別以為寶寶耳朵有耳屎,會不舒服,趕緊掏了,可能弊大於利耳朵有耳屎,一般人都會用工具掏一掏,甚至還有人會去專門的地方,請專業人士給自己掏耳朵,並且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因此,可能會定期去做一次掏耳朵服務。
  • 耳朵別隨便掏,或暗藏3種「危險」,醫生:別只顧一時舒服
    很多人會沒事的時候就會掏耳朵,當挖出了耳屎,就感覺一直堵著的耳朵便通暢了,聽力也變好了,但是並不是這樣的。有相關的研究證明,美國每年大約有八千萬人因為隨意掏耳朵,造成耳道堵塞的現象,最終只能做手術治療。在中國一些家長們不僅自己喜歡掏耳朵,還喜歡給自己的孩子掏耳朵,大約百分之七十的兒童中耳炎患者,都是被父母掏過耳朵的。
  • 男孩掏耳朵引發癲癇:千萬別亂掏耳朵,耳屎的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雖然知道經常掏耳不對,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一直忍著不掏耳,耳屎積聚太多也會十分難受,甚至堵得耳朵聽力下降? 為了搞清楚耳朵到底能不能掏、怎麼掏,小編還是總結一些知識點跟大家說說吧。
  • 怎麼處理寶寶耳朵裡的「耳屎」?別隨意「下手」,對娃的傷害很大
    一聽到挖耳屎,就讓人覺得耳朵痒痒地,忍不住想要上手。但是當一些新生兒的家長們發現了寶寶的耳朵裡面有耳屎的時候,又想掏出來,又害怕給寶寶的健康造成傷害。這個時候該怎麼做?耳屎在醫學上被稱作耵聹,是一種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出來的物質。耳屎有乾性也有溼性,後者被大家稱作油耳,油耳是和遺傳有關係的,它並不是一種疾病。寶寶耳道相對於成年人來說比較狹窄,而且寶寶的皮膚免疫能力還未成熟,比較脆弱。
  • 寶寶經常抓耳朵?可不僅僅是因為有耳屎,新手父母千萬別不當回事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平安的長大,所以很關注寶寶的一舉一動,最近很多家長反映了一個問題,他們發現自己的寶寶總是抓耳朵,這是為什麼呢?有一個朋友,他很重視寶寶的健康問題,有一天他看到寶寶在抓耳朵,趕緊幫他掏耳屎,因為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面,寶寶耳屎多,才會去抓耳朵。但是幫他掏乾淨耳屎以後,寶寶還是繼續掏耳朵,家長就納悶了,於是把寶寶送進醫院,想讓醫生給寶寶診斷一下。
  • 寶寶有耳屎能不能掏?媽媽千萬別亂掏,否則你是在害孩子
    很多寶媽疑問,寶寶耳朵裡面有耳屎要不要掏出來呢?用棉籤給掏耳屎可以嗎?寶寶耳朵裡面堵滿了耳屎看著好難受,乾脆就給寶寶掏出來吧!停!停!停!各位家長可千萬別這麼做,殊不知你這自認為為寶寶好的輕輕一掏,對於寶寶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 耳朵油膩,流出黃色的「耳屎」?可能是它在作祟,別隨便掏了
    其實耳屎也是有分種類的,有的人屬於油耳,而有的人又是幹耳。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應該都有見到過油耳的人,而這類人掏出的耳屎是「油油」的狀態。耳朵裡面的其實也被稱之為耵聹,它主要是由耳道皮膚腺自行分泌出來的物質,並且還會混有灰塵以及皮屑。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的耳朵裡面會有黃色的「油」呢?
  • 耳屎是個「寶」,別亂掏!姐姐幫3歲弟弟掏耳朵,竟然穿透鼓膜!
    ……生活中,不少父母認為耳屎很髒,對寶寶有害無益,所以常常動用諸如棉籤、挖耳勺等器具去掏寶寶的耳屎,而且有的家長似乎有強迫症,不掏乾淨不罷休。在這裡袋鼠麻麻可要提醒各位家長,寶寶的耳屎,不要隨便掏!處理不當,危害大!媽媽的「愛乾淨」,可能給寶寶帶來很多傷害。
  • 寶寶耳屎需要清理嗎?別輕易給寶寶掏耳朵,小心傷了孩子
    有天晚上回家,看到婆婆拿著棉棒給寶寶掏耳朵,我就問婆婆:「小寶現在這麼小,能掏耳朵嗎?」婆婆說:「你看看小寶耳朵裡這麼多耳屎,不給他清理清理,會影響小寶的聽力。」不給寶寶清理耳洞會影響聽力?還是頭一回聽說,雖然婆婆這麼說,但還是心存疑慮。第二天休息剛好帶小寶去複診,因為前一段時間發燒了,順便就問了問醫生。
  • 媽媽給娃掏耳朵「失聰」,千萬不要這樣給孩子掏耳朵了!
    時間一長,耳屎容易堵塞整個外耳道,形成「耵聹栓塞」,造成耳悶、耳鳴、眩暈 、聽力下降等症狀。如果這個時候不恰當地掏耳朵,只會將耳屎推到耳朵更深處,加重阻塞,進一步對聽力造成影響。在惡變因素中,掏耳朵是最多、最直接的原因。④鼓膜受損,影響聽力耳道裡面結構複雜,家長在沒有專業掏耳工具的情況下幫孩子掏耳朵,常常難以掌握深淺。一不留神,觸及鼓膜導致受損,影響孩子的聽力,造成一輩子不可逆的傷害。
  • 孩子的耳屎再多,也千萬不要隨便挖!
    很多媽媽們有強迫症,看到寶寶耳朵裡有耳屎,就要動手掏一掏,生怕影響孩子聽力。很多大人都習慣定期用耳勺、棉籤等工具掏耳朵,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對的,頻繁掏耳朵很有可能造成寶寶聽力下降,甚至失聰!有的媽媽就產生了這樣的問題:小孩也能掏耳朵嗎?那麼孩子要不要挖耳朵?
  • 寶寶耳朵有「髒東西」,家長該不該幫他掏?別因愛害了孩子
    在孩子衛生上面,家長更是要重視。不過,耳朵的清潔恰恰是不少家長會忽略的地方。那麼小朋友的耳朵出現大量的耳屎,作為家長應不應該幫孩子掏耳朵呢?寶寶也知道耳朵裡不舒服,所以很配合王女士。可是,掏完耳朵後,寶寶卻突然說自己耳朵疼,甚至不讓王女士碰他的耳朵。王女士心裡擔心不已,趕忙帶孩子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王女士,寶寶的耳朵最好不要隨便掏,不然很容易破損感染。
  • 耳朵裡經常癢,沒事就掏兩下?是這些原因留點心,別再隨便掏耳屎
    如果耳朵裡總感覺有東西,經常癢的話,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止癢,快速的用手去掏耳朵,不然的話會很難受。還有很多人為了方便,直接將小拇指留長,就是為了時不時的可以掏掏耳朵,這樣才更加的舒服。平時也會有很多給人清潔耳朵的地方,做完覺得聽聲音都清晰了。
  • 耳朵癢就忙著掏耳屎,到底好不好?有人說耳屎作用大,是真的嗎?
    有些城市,在路邊還有很多採耳的老師傅,請他們掏耳朵後,看著掏出來發黃、油膩的耳屎,確實感覺舒服很多。當然,有人會說,經常掏耳屎是不利於健康的,是不是這樣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耳朵癢就忙著掏耳屎,到底好不好?
  • 耳屎會自潔忍住不能掏 如何保護耳朵健康
    是不是覺得不能容忍耳朵裡的耳屎?抑或總是忍不住想要「掏一掏」耳朵才舒服?趕快收手吧,專家都站出來說話了:為了耳朵的健康,別再用各種玩意兒處理耳屎啦!時不時地,專家們總會根據最新研究或者新問題,更新某一醫學領域的指導意見,我們可以稱作「指南」。據美國《大眾科學》雜誌網站報導,日前,美國耳鼻喉科的專家們就發布了他們對耳屎的「新版見解」。
  • 生下來就沒掏過耳朵?浙江5歲男寶耳朵裡耳屎堵成「水泥」狀
    黃種人大多為乾性,耳屎乾燥呈片狀,容易脫落;白人和黑人多為溼性,耳屎黏膩,不易掏出。如果是溼性體質,耳道內部環境比較溼潤,以及患有外耳道炎,外耳道溼疹,外耳道黴菌、真菌感染的人,千萬不要自己隨便挖耳屎,建議每半年到醫院進行專門的耳道清潔。
  • 孩子耳朵裡有耳屎,需要清理嗎?一篇文章告訴你耳屎的作用。
    有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的耳朵裡有了耳屎,就忍不住想把它掏出來。(看到耳屎不把它掏出來心裡痒痒)直到清理乾淨為止。 但是經常掏屎對孩子有好處嗎?耳屎需要定期清理嗎?要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清楚耳屎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有什麼作用。
  • 耳朵有耳屎,可以隨便掏嗎?不少人搞錯了,這些好處別弄掉
    在醫學上,他有一個學名叫耵聹【dīng níng】,這個稱呼是不是看起來正式了很多,它是由我們的耳道皮膚腺體自行分泌出來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的蠟質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而且不同人的耳屎組成成分還不太一樣,大致分為幹型和油型的,幹型的會比較容易脫落,而油型的可能會容易積在耳道裡。那麼耳屎是好是壞呢?
  • 寶寶的耳朵能不能掏,有耳屎怎麼辦?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導讀:有一些寶媽,反映一個問題,家裡的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有點擔憂,不知道怎麼辦。就這個問題,現解答如下:耳屎其實是土話,它的專業名稱叫耵聹。耳屎也分兩種,是寶寶天生遺傳的,有些耳屎非常油膩,叫油耳朵,有的是幹的耳屎,能成塊狀。其實不管是大人還是大孩子或者是小嬰兒,耳屎都不應該隨便去掏。如果是油膩的耳屎,千萬不要用大人的棉籤去掏,可以去藥店或者是母嬰用品店,買那種非常細小的,專用的,嬰兒棉籤。
  • 家長注意:不要隨便給孩子挖耳朵!
    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耳朵裡面有耳屎,就會忍不住動手幫孩子清理,就怕耳垢堆積影響孩子聽力。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據相關統計顯示: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九成以上都有掏耳朵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