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了這樣的話,差點讓媽媽心疼哭,孩子太懂事也不好

2020-12-20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寄託的夢想

一個話題度很高的女明星,鄭爽,這段時間由於《流淌的美好時光》的播出,又把鄭爽推到了大家面前,在大家都在說鄭爽演技和收視率的時候,我想和大家說說鄭爽的小時候。鄭爽在其他節目裡面,不止一次的提到過自己小的時候,被爸媽管得很嚴格。每個父母在自己年輕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夢想,如果自己沒有完成,就會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鄭爽的媽媽就是這樣,她年輕的時候想要做個演員,但是沒有實現,所以就把這個夢想強行加給了鄭爽,從小在鄭爽身上花費很多時間,跳舞、彈琴要學很多不同的才藝,學的不好就會挨打挨罵。

缺愛的鄭爽

在鄭爽很小的時候,爸媽就讓她一個人去陌生的成都上學。年齡小,語言不通,在這樣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地方,對於那個時候的鄭爽來說像是地獄般的生活。同學們看見她的時候,會因為鄭爽的語言嘲笑她,有的還會因為鄭爽太瘦小而嘲諷她,她每天都在同學們的孤立中生活。就真的和電視劇裡的易遙一樣,承受著校園欺凌。可能是因為同樣遭遇過,所以才能把這個角色演繹的如此形象。

像鄭爽這樣每天在外人面前開開心心,把自己裝作什麼都不在乎的樣子,其實內心已經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極度的缺愛。這裡的缺愛肯定不是指的愛情,而是父母給孩子的關愛,她從小離開爸爸媽媽,在他們那裡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關愛,所以希望爸媽可以更用心地愛自己。

討媽媽的喜歡

之前有個朋友說她女兒在家裡特別乖,也特別獨立,不過就是和爸爸媽媽交流比較少,出去玩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小大人,碰見想要的玩具也不會像妹妹一樣哭著喊著非要買,有次她喜歡上一個芭比娃娃,說想要,後來我朋友說家裡有太多娃娃了,然後她女兒說好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也沒有用哭鬧來讓媽媽必須買。在家裡的時候所有事情都會讓著妹妹,好像忽略了她自己也是一個寶寶。後來我問她為什麼這麼聽話,她說如果不聽話會被媽媽罵,媽媽喜歡她聽話,那她就聽媽媽的話,那樣媽媽就會喜歡她了。我聽了之後覺得還是挺震驚,為了討得媽媽得喜歡,所以來逼自己變得很乖,這樣的孩子心裏面承受的太多了。

不要趕我走

小敏是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爸媽都是大學教授,但是在小敏上學的時候和一個農村的小夥子談戀愛,畢業之後不聽爸媽的話,非要嫁給他,後來先生了一個女兒,但是婆婆有特別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想法,所以在小敏生了女兒之後,婆婆對孫女兒一直都很冷淡,還一直催小敏趕緊生個兒子。後來兒子出生之後,婆婆對這個孫子好得像是換了一個人。

後來小敏的女兒問小敏:「我以為奶奶不管對誰都很冷漠,原來奶奶也是有溫柔的時候的,那奶奶為什麼不喜歡我呢?是不是我哪裡做的不好,惹奶奶生氣了,要不然奶奶為什麼一直吵我,你和爸爸在有了弟弟出現之後,就開始不喜歡我,不理我了,你們要是覺得我哪裡不好我可以改的,不要趕我走,不要把我送人可以嗎?」小敏聽到這話差點心疼哭了,誰都沒有說過要把她送人的話,為什麼要這樣想,小敏就問女兒:「爸爸媽媽永遠都是愛你的,不會把你送人的,是誰在你面前說要把你送人了嗎?」她女兒說:「奶奶說有弟弟了,我在家太礙事,要爸爸找一個可以住的學校,把我送過去,媽媽,我不想去,我害怕,我以後一定好好聽話,不會給你們找麻煩,不要把我送到其他地方好嗎?」小敏聽了之後就去找婆婆聊了聊。但是這件事在她女兒心裡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

其實很多事情鬥湖造成孩子缺愛,親情的愛對於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他們需要得到關心,也會想盡辦法來討家人的歡心,那麼缺愛的孩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缺愛的表現

1、從小就會察言觀色,看人臉色行事,這個可不是說孩子的情商有多高,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看別人的臉色說話做事,這孩子心裏面被傷害的多嚴重,才會這麼的缺乏安全感,用觀察別人的表情動作,來說一些或者做一些討別人開心的話和事情。這樣類型的孩子,在別人看來還挺懂事、挺成熟的,但是孩子心裡的苦你知道嗎?在別人家的孩子還待在媽媽身邊撒嬌,或者無理取鬧要玩具的時候,你家的孩子都已經能看得懂你的臉色了。肯定是家長平常經常在孩子面前經常罵孩子,說一些傷害孩子內心的話,或者說媽媽不要你了之類的話,孩子聽進心裡去了,怕你真的不要他,所以才會突然變得這麼乖。

2、有一些脾氣比較大的孩子,他缺愛的表現是毀壞型的,在他覺得媽媽不喜歡自己的時候,他不會和別的孩子一樣,為了讓媽媽喜歡就去努力變好,他可能會變壞,做一些破壞性的行為,來得到媽媽的關注,在他故意把玩具扔了,或者把杯子打碎的時候,他只是想用這些事情來試探一下,看爸媽會不會把心思轉移到他這邊,看爸媽會不會過來關心他,這種試探性的孩子都是比較酷的孩子,用這麼酷的方式讓爸媽來愛自己。

多看一眼身邊的孩子

孩子的內心世界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希望爸媽可以多陪陪他,多關心關心他,多說幾遍愛他。因為孩子的世界裡沒有物質方面的需求,他們也不會明白爸媽為什麼一直都是這麼忙,為什麼要掙這麼多的錢。他們就想要爸媽的時間還有愛。所以希望已經當爸媽的人,多關心一下身邊的孩子,不是把他生下來就不用管了,多觀察一下孩子的心情,不要因為忽略這些細小的事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好好想一下是不是好久沒有陪孩子去遊樂園玩了,好久沒有給孩子講過睡前故事了,好久沒有對孩子表達過愛了,好久沒有對孩子親親抱抱舉高高了。

你有常常關心自己的孩子嗎?你有常對孩子說「我愛你」嗎?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孩子每次哭我都不理他,現在真懂事」,這樣的孩子讓人心疼
    感到煩躁的媽媽覺得孩子太不懂事,想著"她哭累了就不哭了",放著孩子不管,自顧自做別的事情去了。她以為是自己的"不理睬"取得了成效,於是跟其他家長聊天的時候總是自豪地說:"孩子每次哭我都不理他,現在可懂事了,從不亂發脾氣。"直到有一次,有位家長看不過去,在萱萱媽媽炫耀的時候刺了她一句:"你女兒有你這樣的家長,真是可悲。
  • 總是教育孩子懂事,可是誰知道「懂事的孩子更讓人心疼」、、、
    電影《龍貓》劇照電影《龍貓》裡,看著孩子遠去的背影,小梅的媽媽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寶貝,越來越懂事了!」「寶貝,在家聽的話!」「家孩子很懂事,學習上從不讓家人操心…」……我們通常會用這些話來表揚孩子,或是激將孩子。可是捫心自問,懂事的孩子心裡想要什麼,我們知道嗎?我從小學習很用功,生活上也算是很懂事,也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是我為什麼不快樂呢?
  • 常說這五句話的孩子很懂事,卻也最讓人心疼
    什麼樣的孩子最讓人心疼?答案是懂事的孩子。他們也才是小寶寶,本應該在父母的羽翼下無憂無慮的玩耍、撒嬌,有自己的任性和小脾氣,但是卻因為各種原因,隱藏了自己的天性,變得懂事、成熟,承擔起自己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痛苦。
  • 孩子太懂事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要讓他學會「不懂事」,父母注意了
    毋庸置疑,大家一般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覺得父母能教育出來這樣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俗話說: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父母,所以大家看到懂事的孩子,除了誇讚孩子,更佩服能帶出這樣優秀孩子的家長。但也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太懂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孩子,很多時候你不用太懂事
    最近鄭爽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表示,過早懂事的孩子太令人心疼,無獨有偶,王俊凱也曾表示:懂事得早的孩子,並不一定幸福。在本該撒嬌任性的年紀,為什麼卻要假裝成大人,裝作懂事、聽話的樣子?這樣的孩子,如何讓人看著不心疼?懂事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 孩子,其實你不需要太「懂事」
    直到有一天,女兒對爸爸說:「小時候,我特別羨慕哥哥能做他想做的事,我為了討好爸媽,說了很多違心的話。」「其實,我當時不喜歡你們總是送我洋娃娃,但為了不讓你們傷心,我只好裝作喜歡。」有一個小女孩,第一天送幼兒園時沒有哭,看見別的小朋友哭,她還主動安慰。媽媽為女兒的懂事感到非常欣慰。可是,沒過多久,老師卻把媽媽找來談話:「我從教二十年,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不哭也不鬧,這麼會看臉色,會討好人。」「小小的年紀,這樣太辛苦了,壓力會很大的,對今後的成長可不利。」
  • 太懂事是好事嗎?這樣的孩子活得並不快樂,過早「成人化」罷了
    前段時間去參加了一次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一位媽媽說的話讓我記憶猶新,她驕傲地描繪著她女兒的日常,通過那位媽媽的描述,大家都羨慕不已,因為她的女兒真的太懂事了:我家孩子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非常懂事,從來不會跟我頂嘴,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特別聽話,從沒見過她鬧過小脾氣。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
  • 媽媽這樣說話,孩子肯定會很懂事
    導讀:媽媽這樣說話,孩子肯定會很懂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這樣說話,孩子肯定會很懂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許多父母抱怨他們的孩子不聽話,他們的孩子仍然在自言自語。
  • 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
    導讀: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父母不要讓孩子太懂事,孩子就應該單純快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最大的失敗,是教出「太懂事」的孩子
    在這三個孩子中,最讓大家心疼的莫過於小哥子秋,凌霄和李尖尖最起碼都在親生父親身邊長大,而賀子秋自出生,爸爸不認,媽媽不愛,外婆不疼,最後被李海潮好心收養。有時候看到穿碎花裙的女人,情不自禁地追上去,以為那個人是媽媽;有時候受了委屈,便一個人拿出媽媽的相冊,一個人躲起來偷偷地哭。
  • 鄭爽說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快樂:懂事孩子背後,都站著不懂事的父母
    等到吃飯了,孩子還不肯坐下來,一直給大家夾菜。面對孩子這樣的做法,孩子媽媽就一直在說:「我兒子一直都這麼懂事兒,懂得照顧人,從來不讓我操心。」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見這種特別懂事的孩子,他們身上沒有其他孩子身上的那種天真爛漫,那種童真童趣,從小就活得像個「大人」一樣。很多家長都說這樣懂事兒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這種懂事兒對於孩子來說講,就未必是好事兒了。
  • 「媽媽,我不要」,孩子的懂事背後,隱藏著令人心疼的現實
    相信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以後,都會說想要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畢竟和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比起來,聽話的孩子總歸是更好管理一些的,會讓家長很省心。可孩子太懂事了,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媽媽,我不要」,5歲孩子的懂事背後,藏著令人心疼的現實:很多5、6歲的孩子在去超市的時候,都會想要和爸爸媽媽要東西,他們會和爸爸媽媽說「我想要這個」、「我想要那個」,甚至有很多孩子還會因為父母不答應當場哭鬧起來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莉莉(化名)有2個妹妹,年僅6歲的她就顯得格外懂事,媽媽出門帶著姐妹3個出去買衣服,2個妹妹總是拉著媽媽買這件買那件,唯獨莉莉一聲不吭等著媽媽給她選好。最後買完了,2個妹妹都買了2套衣服,可莉莉就只有一件衣服。回到家,媽媽直誇莉莉很懂事,知道給媽媽節約錢,2個妹妹太不懂事了,以後要多向姐姐學習。
  • 孩子太懂事讓人心疼,父母:孩子,你可以不那麼勇敢
    有個小朋友沒有放,兒子就跟他說要把玩具放回去。小朋友沒聽他的,然後兒子就伸手想要幫小朋友收拾玩具,剛拿到一個積木,那個小朋友就咬在了兒子的胳膊上。聽完,我習慣性地問兒子:「哭了沒有呀?」兒子說:「沒哭。」我又習慣性地誇道:「兒子真棒!」媽媽接著說:「聽老師說,胳膊上都咬紅了。」我問:「疼不疼啊?」兒子:「不疼。」
  • 媽媽抱著孩子坐地鐵,全程無人讓座,而寶寶的懂事卻讓人心疼
    寶寶好像知道媽媽很辛苦,就伸出手抓住頭上的扶手,想減輕自己的重量,就是這樣一個一歲多的寶寶不哭也不鬧,懂事的讓人心疼。我們管不了別人讓不讓座,但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只要父母做到了尊老愛幼,孩子才會懂得這個道理,父母要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 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讓你太「懂事」
    知乎上曾有一個關於「什麼樣的孩子會讓人心疼」的問題,其中有一條高贊回覆:「太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是啊!對一個太懂事的孩子,他被懂事的「條條框框」所束縛,能不讓人心疼嗎?,不懂得反抗前幾日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太不懂事,太調皮了,我為此非常苦惱。」
  • 太懂事的孩子,大都活得不幸福
    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鬥雲來了!」這個不到100字的故事,差點把我看哭了。
  • 《以家人之名》: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是培養出「太懂事」的孩子
    01懂事的孩子,大都讓人心疼 很久沒有哭過,最近卻被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兩個孩子溼了眼眶。 該電視劇在豆瓣評分8.5,好評如潮,有不少觀眾在下面留言:「凌霄和小子秋也太懂事了吧」、「哭了哭了,凌霄和子秋懂事得讓我心疼」…… 這兩個孩子可謂是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那他們到底有多懂事呢? 這部劇中,凌霄是大哥。他的父母經常吵架,每次吵架,媽媽都會將矛頭指向凌霄:「為什麼要給妹妹吃核桃?都是他,是他害死妹妹的。」
  • 懂事的孩子最讓人心疼
    我認真而又慈愛的看著她:「你還是個孩子,有小情緒不用在媽媽面前隱藏,太懂事的孩子會很累和不快樂,允許和包容你的壞脾氣,是我對你最大的寵愛!」大人們在聊家常說到孩子的時候,他的媽媽總是很驕傲地說她的孩子很聽話,而每每看到母親很羨慕地表情,就讓我對他的憎恨又升級一次。沒有同伴的喜歡,造就了他內向不合群的性格,童年又哪裡會快樂。他的聽話只換來了他母親和大人們之間的談資攀比,我從沒看到過他臉上的笑容!而我略微頑皮,雖得不到母親「聽話」的表揚,卻多了許多的童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