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暑期開展科普旅遊優惠活動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版納植物園羅梭江夕照
版納植物園如舟王蓮
版納植物園夢幻雨林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孩子放假了,在暑假裡安排什麼活動好呢?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春城晚報推出了暑期看晚報遊版納植物園活動,參加活動的小朋友,不但能獲得30元門票的優惠,還能去版納熱帶植物園觀賞多姿多彩的熱帶植物,陶醉在熱帶植物園所奏響的森林樂章裡,更有機會親自坐上王蓮,領略熱帶植物王國的神奇。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主任、黨委副書記李宏偉介紹說,版納植物園在暑假期間(7月和8月)將推出4期「看春城晚報遊版納植物園」科普旅遊優惠活動,對持有每期《春城晚報》優惠活動信息到版納植物園的遊客,從《春城晚報》發行當日起10日有效期內,可享受一次性優惠30元的入院門票並參加各項科普活動。

另外,版納植物園還將在暑假期間推出一系列科普大餐。比如推出水上巨葉植物王蓮為舟載人,小朋友們可以親身體驗如舟巨葉的巨大浮力;騎自行車遊雨林,近距離感受熱帶雨林和大自然的奇妙;參觀版納植物園新區,體驗熱帶百花齊聚的景觀,看棕櫚的奇妙世界;植物攝影愛好者可以拿起手中的相機,捕捉自然界美好的畫面;植物尋寶、綠島探秘、科學探索、大地繪畫等活動,引領公眾走進綠色世界,植物王國,透過親身體驗和參與,零距離感受大自然,探索大自然;以及植物尋寶定向活動、綠島探秘等活動;如果提前預約,還可以享受專家講解科普知識。

據悉,版納植物園是目前我國戶外保存物種最多的植物園。1959年在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創建,經過50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一個集科學研究、種質保存、科普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在版納植物園1100公頃的園地上,保存著大片的熱帶雨林,有引自國內外近12000種植物,目前版納植物園已成為國家知識創新基地全國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教基地、首批全國「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李宏偉說,隨著昆曼大通道建成通車後,除了吸引省內外遊客來園觀光,越來越多的歐美遊客和東南亞遊客也慕名前來。植物園還吸引了一批長期紮根版納植物園,從事科學研究的外國人。

目前,版納植物園正著手開展5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未來的版納植物園將成為面向世界的旅遊勝地,成為暢想熱帶植物科學和生態學的科學島,成為令人嚮往的熱帶天堂

編輯:鄧京荊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社雲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實習記者 郭安菲)

相關焦點

  • ...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
    雲南信息報訊 雲上融媒記者鄧尹婷文/圖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邊陲美麗的「桃源」世界
    文|楊瑩在來西雙版納之前,特意攻略了一下這裡的熱帶植物園。官網上說,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地處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當地人稱勐侖植物園。自1959年創建,植物園歷經近60年發展,有著佔地16000多畝的面積,38 個專類園,系我國保存熱帶珍稀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國家科普教育基地、國家 5A 級旅遊景區。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蘭花科研團隊通過人工擴繁種苗的方式,對其開展了搶救性保護。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明星物種」之一。這種高聳挺拔的熱帶雨林旗艦樹種是龍腦香科植物中的一員。據介紹,為了保護這一物種,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建立了龍腦香園,收集、保存瞭望天樹、版納青梅、羯布羅香等我國龍腦香科植物種類,目前,龍腦香科植物遷地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啟動迎新春微遊活動
    在馬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推出系列微遊活動,讓來自祖國各地的遊客充分體驗、參與,讓熱情融入美景,踏上別樣的新春之旅。 活動時間為 2014年1月20日——2014年2月28日。 景區活動策劃充分利用了自媒體平臺,參與方式多樣。 可參與新浪旅行微吧微話題,贏馬年賀歲禮包。
  • 乘熱氣球、踏王蓮、露營|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迎雙節活動多
    國慶、中秋佳節將至,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積極做好旅遊服務接待工作,全力以赴迎接國慶、中秋長假。乘熱氣球、踏王蓮、露營……面對即將到來的「黃金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景區提前部署、層層落實、責任到位,確保國慶、中秋期間一手做好遊客接待,一手抓好疫情防控。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探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12月5日,「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記者團帶著各樣疑團探訪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了解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生命多樣性。蘭花螳螂 劉昶希 攝白旗兜蘭 和曉 攝絞殺榕 譚江華 攝版納植物園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
  • 【高清組圖】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螢火宛若星河
    朱仁斌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7月1日至8月31日,以「品眾蓮之韻,駕一葉之舟」為主題的2019年「賞蓮月」系列活動將在雲南西雙版納植物園舉辦。屆時,遊客不僅可以體驗能載人的王蓮,還能看到童年記憶中的點點螢火星光。
  • 澤·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
    小澤將介紹「嚮往的生活」-中科院熱帶植物園的第一站。中科院熱帶植物園,全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他屬於中國科學院,5A經典,是中國最大、最豐富的植物園,是中國唯一的陸和雨林體驗基地~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北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充沛,極熱夏無,冬季無嚴寒,雨量充沛,旱澇兩分季,年平均氣體為21.4℃。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展蘭科植物野外回歸活動
    原標題:開展蘭科植物野外回歸活動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蘭花回歸團隊與景洪市基諾鄉銀廠社區共同開展了「共守綠水青山,恢復蘭科種群」的蘭科植物野外回歸活動。
  • 勐侖歸來不看花——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奇妙之旅
    我的答案中一定少不了西雙版納。這裡有驚豔的璀璨夜市,也有難忘的熱帶風光和邊地風情。可以說,在西雙版納的每一刻都是視覺和味覺上的極致享受。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在瀾滄江面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米幹,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 西雙版納中科院植物園最全攻略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隸屬於中國科學院,始建於1958年,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風景名勝區,在2011年7月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科研成果引人矚目
    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體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成果。採訪團參觀植物園史館、名人名樹園、蔡希陶紀念館、奇花異卉園+樹木園、棕櫚園、腦香園、博物館+民族植物園、苗圃、綠色石林、熱帶雨林等,以科學的視角,了解雨林的組成、神奇的動植物現象;訪談植物學專家,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從理論到實踐的可持續發展。
  • 西雙版納旅遊攻略
    景區內有長達四千多米的步行道蜿蜒於熱帶雨林之間,你可以漫步其中,感受熱帶雨林的氣息,步道兩旁不僅可以見到少見的熱帶植物,還可以看見野象出沒留下的腳印、糞便等痕跡。幸運的話,或許還能看到林間漫步的野象群西雙版納茶馬古道景區 門票套票380 勐海是普洱茶的源頭,茶馬古道的起點,茶馬古道是一條「因茶而盛、為馬而生」的古道,從古到今它像一個謎一樣的存在著。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你去過嗎?
    熱帶植物園:如果說雲南是「動植物王國」,那麼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就是植物王國鳳冠霞帔上最璀璨的綠寶石。純美多姿的熱帶植物及自然風光;長達半年的霧涼季裡乳汁般的薄霧讓人感覺置身天堂;森林—石林複合的奇觀使人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嘆為觀止;羅梭江穿境而過;貝葉文化博大精深、「香發公主」傳說亦幻亦真……給人一種返璞歸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輕鬆與愉快,充分感受邊陲「世外桃源」的情趣。
  •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昆明理工大學 揭示東亞常綠闊葉林起源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古生態研究組在這裡進行了長期的古植物學研究,並與昆明理工大學在地質學、年代學方面進行了廣泛合作。近日,科研人員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多樣性》上。 鼠刺屬是虎耳草目鼠刺科小喬木或灌木。
  •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今年7株貝葉棕開花
    今年4月以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的7株貝葉棕紛紛開花。12月5日,記者跟隨「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的採訪團,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目睹了萬花齊放的這一熱帶雨林奇觀。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圖片來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據研究,在古代印度,皈依佛門的教徒把經文刻寫在貝葉棕的葉片上,創造了流傳千古的貝葉經。貝葉棕原產印度、斯裡蘭卡等地,大多數在佛寺院內種植,隨著佛教的傳播而傳入中國,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 走進西雙版納植物園 遇見生物多樣性之美
    掌上春城訊近日,「萬物生長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雙版納植物園」),與多種奇特的動植物邂逅,其中包括昆蟲中的「明星」——外形粉紅淡雅形似蘭花的蘭花螳螂、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人工繁育方式獲得的白旗兜蘭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植物園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來自雲南與植物有關的景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又叫勐侖植物園,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園區最多的植物園。植物園分東區和西區兩部分,主要看點在西區,由多個小的植物園組成;東區是一片狹長的熱帶雨林,適合徒步穿越。
  • 西雙版納植物園:體驗生命的美麗與神奇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西雙版納植物園(以下簡稱「植物園」)位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侖鎮,佔地面積約1125公頃,收集活植物13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擁有約250公頃的原始熱帶雨林,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