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其實是你沒讀懂他的「情緒信號」

2020-09-17 一度甄選


文丨一度甄選 · 作者丨NightCaroline


私信『寶典』領取寶寶右腦開發寶典視頻課

私信回復『繪本』領取廖彩杏100本英文繪本閱讀+音頻+視頻

私信【試卷】領取1~6年級試卷500份可列印(英語+數學+語文)

私信『七巧板』領取七巧資源超值收藏版

私信『防性侵』領取兒童防性侵最全秘籍

01.

以前我單身的時候,每當在商場裡見到孩子大哭大鬧、媽媽幾近崩潰的場景,都會默默避開,心裡暗想:「是不是平時太慣著了?才這麼鬧騰。」

等自己當媽了才明白:原來這就是每個媽媽的日常啊!

上周末,我和老公帶孩子去遊樂場玩。途中,他因為想吃零食攤上的烤香腸被我拒絕,當街大哭大喊、耍賴了將近半個小時。

小孩子就像電影裡的外星生物,動不動就溝通無力,一言不合還大哭大鬧、滿地打滾。在家裡打滾還算是給面子的,每當孩子當街奔潰,路人投來的目光已經讓當媽的很尷尬了,這時候再衝他吼兩嗓子只會更丟人。

為了不讓自己被憋出內傷,很多家長從義正言辭、威逼利誘,到言語恐嚇、武力措施,使出渾身解數「管教」孩子。

但這樣做,事後孩子不開心,媽媽們也會心懷愧疚,而且問題照樣沒解決。

02.

首先,我們要給「哭」正名。

哭只是一種情緒情感的表達,從行為表現來講,是無所謂好或者不好的。

甚至有科學研究發現,哭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好處的,人體會通過「哭泣」的行為,自發性地切換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作用,達到發洩情緒、減小壓力的目的。

因此,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說:「大哭一場過後,整個人都輕鬆多了」、「哭完以後就神清氣爽了」。

想想我們自己,在抵受不住壓力、傷心難過的時候都能哭,在迷茫無助的時候都能哭,為什麼孩子就不能哭呢?

0-3歲的孩子,還處在意識形成期,他們的哭鬧其實是想要通過哭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另一方面也是通過哭建立屬於自己的安全感。

就好比我侄子,才7個月大已經學會「假哭」了。每次遇事不合他心意,他就會皺著眉頭,發出「啊啊」的哭聲。

因為每次他一哭,他媽媽就會立刻抱著他拍拍他哄他,這讓他覺得通過「哭」可以得到媽媽的愛與關注。

而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水平比小時候成熟多了,所以哭的時間地點方式就變得更多了。

比如:覺得不開心了可以哭、想引起父母的關注可以哭、想得到什麼東西可以哭、覺得爸媽態度不好也可以哭……

所以,當我們理解了他們的「哭」,其實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 滿足自己的欲望。

所以,面對孩子的哭鬧耍賴首先應該保持理智,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根據情況判斷,他是無端哭鬧還是有原因的,再做進一步處理。

但請記住一個原則:不放縱孩子的哭鬧。

03.

我曾看過一個明星參與的綜藝節目,胡可和兒子小魚兒友好溝通後,決定只買一個玩具,然後回家。

可走在半路,小魚兒突然情緒上來了,開始哇哇大哭,竟然還說胡可是個「臭媽媽」。

面對小魚兒的這種情況,很多父母可能會很生氣地抱起孩子回家,邊走邊數落孩子的不懂事。

可是胡可卻沒有這麼做,她蹲下身抱著兒子,讓孩子在自己懷裡大哭了一場。

如果看完整期節目會發現,每當小魚兒發脾氣時,胡可都沒有立即訓斥他,也不會無限制地縱容他,而是從一句「我知道……」開始,和孩子耐心的溝通。

主持人採訪她時,她說:「我會先認同孩子的情緒,與孩子共情。」

一個簡單的動作——抱,一句簡單的話語——「我知道」,就可以化解孩子的激烈情緒,讓孩子感知到了媽媽對自己情緒的接納,慢慢產生安全感。

04.

所以在培養孩子情緒認知能力前,要先提升父母自身的情緒認知能力。

首先,作為父母應該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成年人來講,利用他人表情和行為線索識別對方情緒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難的是,我們往往沒有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很好的覺察和識別,從而造成很大麻煩。

比如,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笑笑自己在房間玩玩具,媽媽爸爸在客廳聊天,突然在屋裡玩的笑笑大聲喊了起來:「媽媽,快過來,這個玩具我不會弄!」

她的媽媽走進去,先衝著她吼了一頓:「吵什麼啊!你就不能自己動動腦子想想怎麼弄嗎?!每一次一遇到事就要問我!」

笑笑被她媽媽生氣的樣子嚇到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其實作為父母,在我們有情緒的時候,不妨先問問自己:「發生了什麼事,這讓我產生了什麼想法,進而有了這樣的情緒。」

多向自己發問,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緒和它們產生的原因。

只有家長先變成情緒調節高手,才能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其次,多關注和重視孩子的情緒。

尤其是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語言能力未發展成熟,自身情緒更多是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

父母往往更容易關注行為,而忽略孩子行為中隱藏的情緒。

例如孩子發脾氣摔玩具,父母通常很難冷靜地先想到「他生氣了」,更多時候只對孩子摔東西的行為進行回應,責備孩子「不要摔東西」。

如果家長不關注孩子行為背後隱含的情緒,那他的情緒以及表現出的行為就有可能更激烈,同時父母也失去了理解孩子,以及與他進行情緒交流的機會。

有人說,但光講道理沒用啊,孩子根本不聽啊!其實這很正常,父母不可能對孩子講一次道理就能奏效一輩子。

在漫長的溝通過程中,我們自己要有耐心,有引導性的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讓他們學會與自己的情緒為伴。

遠離對孩子「大吼大叫」並不難,我們要準許孩子用自己已經成長的認知能力去認識、調整不斷隨機出現的情緒,繼而發展屬於他們自己的情緒。

互動話題:


日常生活中,你曾遇到過哪些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場景?歡迎在底部留言,來分享噢~

關注一度甄選頭條號,我們在做在線教育用戶真實體驗報告、親子閱讀實踐、學科啟蒙、資源分享,一個超有用的育兒頭條號,只有乾貨,沒有廢話!

相關焦點

  • 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原則還是共情?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可定是養兒過程中讓人最不痛快的事情之一。對於孩子發脾氣,一直有兩種看法。一種是: 制止它,忽略它,絕不能讓它變成朝你耀武揚威的武器,一次得逞,天天哭給你看。另一種是: 佛說(育兒博主們說),要共情、要理解、要接納。像我們這樣的凡身肉體,大部分人兩頭搖擺,到底該怎麼做呢?
  •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哭鬧?
    前幾天我帶孩子去超市,我女兒喜歡一個超市賣的很漂亮的一個小被子,我告訴女兒:「家裡有好幾個小被子了,不能再買了。」我女兒一聽,二話沒說,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孩子總是一言不合就哭鬧,想要的東西,大人不給買,哭!要回家了,但還沒玩夠,哭!想吃冰激凌,大人不讓吃,哭!……01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究竟為哪般?
  • 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
    三歲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掌握止哭的良方更重要。家長可通過暫時迴避、與之共情、控制情緒這三個方法來引導孩子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從而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01.三歲孩子為什麼會哭鬧?你家有沒有三歲的孩子?他喜歡哭鬧嗎?
  •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幾乎所有人都在回頭看到底是怎麼了,孩子的媽媽十分的尷尬,強忍著裝作「平心靜氣」的安慰著孩子。但是誰知孩子不但沒有停止,反而鬧得更厲害,惱羞成怒的媽媽,一邊說這一邊給了孩子兩下,然後把他連拖帶拽的拎出了圖書館。這樣的場景,我們可能都見過,甚至我們自己就是當事人,就是那個尷尬到無處容身的媽媽。為什麼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 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家長用這幾招,輕鬆搞定哭鬧娃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親貝網小編發現自家寶寶的脾氣也見長了。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而且越哄哭得越激烈,有時候把我氣得不要不要的!相信大部分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吧?這時候怎麼辦?呵斥和責罵是家長們經常使用的手段,但效果並不會太好。而且你會發現,越是呵斥和責罵孩子,孩子的情況就會越演越烈。家長真的是不勝其煩,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搞不懂孩子為什麼哭鬧?那是你不懂孩子的信號,ABC觀察法學起來
    案例:孩子莫名其妙哭鬧,你讀懂了嗎?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園玩的時候,看見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經過遊樂園,孩子看見遊樂園裡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遊戲,他也想去,但是媽媽沒有允許。當媽媽把孩子抱起來,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開始大哭大鬧,開始發脾氣,媽媽見狀也生氣了,訓斥了孩子幾句。
  • "別管他哭會就好了",一言不合爆哭的孩子,真是不理就OK嗎?
    生活中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遇到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情景?有的時候不順孩子心、不如孩子的意,他們還會經常大喊大叫,甚至把整個家庭都搞得雞犬不寧。所以,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引導,引導孩子把自身的焦躁情緒釋放出來,給孩子焦躁的情緒降降溫,讓他們受傷的小心靈可以得到親情的安全感滋補,這樣的處理方法要比冷處理的不理更有成效質感。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正確去引導他們釋放情緒呢?
  • "別管他哭會就好了",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真是不理就OK嗎
    生活中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遇到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情景?有的時候不順孩子心、不如孩子的意,他們還會經常大喊大叫,甚至把整個家庭都搞得雞犬不寧。所以,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引導,引導孩子把自身的焦躁情緒釋放出來,給孩子焦躁的情緒降降溫,讓他們受傷的小心靈可以得到親情的安全感滋補,這樣的處理方法要比冷處理的不理更有成效質感。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正確去引導他們釋放情緒呢?
  • 我家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直到天天邁入了1歲半這個坎,他體內的「小火山」就被點燃了,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跺腳、大叫、哭嚎、甚至是損壞東西,無時無刻不在挑戰我的底線。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我的情緒也隨著他的脾氣不斷起伏著,從一開始的耐心安撫,慢慢變成大聲呵斥,再到現在的「冷處理」,每次都在彼此不快中結束。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都是大型殺傷武器,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這樣的一言不合撒潑打滾一言不合就哭泣咆哮一言不合就亂丟餅乾要不就執著於某種特定「程序」越不讓幹什麼越要幹什麼隨時隨地開啟battle模式這段時間的家長是崩潰的,如果你有充分的準備,「terrible two」其實並不可怕。
  •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樣教育比吼一千遍都有用
    比如:◆ 多大點事,怎麼哭個沒完?◆ 哎呀,因為這點小事就生氣了?怎麼那麼小心眼?危害:不準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意味著孩子沒有時間和空間去自然過渡,孩子的情緒長期得不到認可,容易產生不自信、自尊感差等心理問題。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別只會哄,家長做好這4點教出好孩子
    小雨媽媽每一次都鼓勵他要堅強,可是他就是做不到。這個學期,小雨參加了競選班長,可是最後卻失敗了,輸給了另外一個女同學,他心不甘哭著逃課回家,這讓小雨媽媽很詫異。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成功,失敗才是人生常態,如果接受不了自己的失敗,那麼以後又怎麼會成功?可是,小雨根本不明白這些道理,反正他情緒一來就會哭,不理事情的本質還有周圍的環境。那麼,小孩愛哭難道只是宣洩情緒?
  • 孩子愛哭耍賴怎麼回事?可能只是希望你聽他說話?
    孩子愛哭耍賴怎麼回事?某天,餐桌上留有一片麵包,丈夫與妻子分著吃完它,在前面玩耍的孩子在爸媽吃的當下沒有說什麼,但是爸媽吃完之後卻開始哭鬧著要爸媽買麵包。爸爸安慰著孩子說:「寶貝兒子,因為爸媽吃掉你想吃的麵包,很難過對不對?」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只是希望你聽他說話,是嗎?
  • 孩子總是哭鬧、耍賴、提無理要求,咋辦啊?父母要記住這四點!
    我兩個孩子坦白講講個事情,可能你都不相信,我跟我太太,沒有陪她們做過一天功課,她們能夠念到博士,不是我很厲害,是我點燃了她那個喜歡讀書的那種欲望,以後我就不管了,其實是這樣起來的,我覺得這三點非常非常的重要。孩子哭鬧耍賴怎麼辦?
  • 孩子耍賴:大庭廣眾下哭鬧吵著買玩具?教你幾招化解外出窘迫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能只顧解決眼前問題,更要想到未來長遠對孩子的影響。即使今天解決了孩子吵著買玩具的問題,如果沒有發現根本原因,未能解決本質問題,那麼未來孩子可能會吵著讓你給他買房、買車,甚至是超出父母能力以外的東西。
  • 一言不合就"哼",還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巧妙以對呢?
    ,面對一言不合就&34;,還莫名其妙就亂發脾氣的孩子,如果軟硬方法都不能用那麼孩子豈不是要翻天了?實際上,一言不合就哭鬧的孩子不是管不好、而是很多時候大家都用錯了方法。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34;還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巧妙以對呢?
  • 孩子經常哭鬧怎麼辦?
    孩子讓成人不能理解的行為,其實多半都是因為在度過敏感期。好多人跟我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可怕,兩歲最為典型,處於幼兒叛逆期的巔峰,一歲叛逆期只是嘴上說:不要不要,一糊弄也就過去了,但是兩歲以後就不好糊弄了,脾氣說來就來一言不合就滿地打滾。那麼,如何應對處在叛逆敏感期的熊孩子們?
  • 孩子一言不合就打人,媽媽帶他出個門,需要道歉一整天
    在外面一時看不住,不是拽其他小朋友的帽子和口罩丟到地上、就是一言不合把小朋友推到。和小朋友一起玩玩沙坑,一不和自己心意就把沙子揚小朋友一身。搶玩具打人都是家常便飯,小熙迅速成了全小區都害怕的小霸王,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小區媽媽們就要速速把自己家孩子抱走。
  • 孩子哭鬧、耍賴,懂得孩子心理的家長,只用4招輕鬆化解
    其實,大多數人,都誤解了無條件接納一詞,我們要無條件接納的是孩子的情緒,並不是孩子的所有行為,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都一股腦地接受。所以,無條件地接納,並不是無原則的縱容孩子。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想要得到某樣玩具,在超市或商場裡,眾目睽睽之下,孩子大聲哭鬧、耍賴,他的家長很氣憤地站在一旁,迫切想要制止孩子的行為。家長可能會氣急敗壞地對孩子說:「丟死人了,你還不快給我起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難管教!說了不能買就不能買!再哭鬧我就揍你了啊!」 說完還要揮舞一下握成拳的手。
  • 一言不合就哭鬧,解讀寶寶情緒密碼,分分鐘搞定「不聽話」的娃!
    其實,嬰幼兒在真正開口說話之前,就已經掌握一門「嬰語」。爸爸媽媽經常都會把寶寶當作最完美的談心對象,雖然寶寶這時候還只會用「哦」「嗯」「啊」……來回應你。真的說這些「咿呀」語具體是什麼意思吧,可能沒有人能說清楚。但媽媽與寶寶在談話中的問答,其實也會表現出一些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