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2020-12-24 騰訊網

當孩子發脾氣時,作為家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耐心安撫還是大聲呵斥?甚至將「發脾氣」和「不聽話」劃上等號。就像天天媽媽發來的「求助信」

1歲半之前的天天一直是個很乖的寶寶,有什麼事都願意跟爸爸媽媽好好「說」,儘管有時候我們不太理解他的「語言」。這期間,我一直覺得我養育了一個天使寶寶,從出生起,無論吃喝拉撒,都令我省心不少。

直到天天邁入了1歲半這個坎,他體內的「小火山」就被點燃了,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跺腳、大叫、哭嚎、甚至是損壞東西,無時無刻不在挑戰我的底線。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我的情緒也隨著他的脾氣不斷起伏著,從一開始的耐心安撫,慢慢變成大聲呵斥,再到現在的「冷處理」,每次都在彼此不快中結束。

從前的天使寶寶去哪了?孩子一言不合發脾氣時,我該怎麼做?

------------------------------------負面情緒分割線-------------------------------------

「為什麼孩子常常因為屁大點的事情就大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絕對不該縱容,不然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背後的小秘密

其實隨著不同月齡寶寶的發育特點,各個階段的寶寶發脾氣的【原因】都是不一樣的:

l1~2歲的寶寶發脾氣:需求未得到及時滿足

想擰開一個瓶蓋,但怎樣都打不開,然後摔瓶子、生氣、打人....

吃輔食時不想要爸爸媽媽喂,想自己用手拿食物,大哭大鬧......

國外有個概念叫「Terrible Two」,普及程度有點像我們中國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當然,這個2歲指的是18~30個月這個時期。

那麼,這階段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走路不是問題了,甚至可以小跑了,世界從平面變成立體的了,可以隨意控制自己的四肢,可以去擁抱世界了........」

因此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進入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想要通過自己的身體去控制更多的事物。但由於語言表達和控制能力較差,而動作比語言發展快,所以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發脾氣就成為這個階段寶寶表達情緒的常用方式。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ü應對辦法

首先,我們要找到小朋友發脾氣的原因。比如說打不開瓶蓋這類「能力問題」(身體的發育程度決定了他還無法完成這個動作)。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共情幫他說出他想說出的話

「真想打開這個瓶蓋呀,看看裡面有什麼。所以寶寶剛剛發脾氣是因為打不開這個瓶蓋對嗎?」

第二步找到解決辦法

「媽媽跟寶寶一起想辦法,要不我們去找條毛巾來,試試是不是因為摩擦力太小了,摩擦力大些的話更容易打開哦」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當然,如果寶寶發脾氣是因為「耍賴皮」,比如逛超市時,一定要買某樣計劃外的玩具,不買就躺在地上打滾、大哭......

這種情況,就要以控制情緒為主,共情為輔

第一步:離開觸發區域。最好直接將孩子抱走,遠離玩具區域;

第二步:遵守原定規則。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孩子:這件玩具沒有在我們今天的採購清單內,如果你特別想要,下次我們寫購物計劃時把它放進去吧(這點需注意,如果答應了就要做到);

第三步:共情。剛剛寶寶挑選的那個玩具確實挺不錯的呢,我知道寶寶很想把它帶回家陪伴你對不對?

第三步:繼續共情,並給出解決辦法:媽媽這次沒有給寶寶買,我知道寶寶有些傷心。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來到媽媽懷裡趴一會兒,或者你覺得趴在地上會讓你更舒服的話,咱們就趴一會兒吧。相信一會兒壞情緒就會自己離開的(這句話很重要,它是一種正向的暗示)。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早在幾百年前,王陽明先生就說過:「情緒不好,是智慧不夠」。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相反,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讓他們擁有控制情緒的「智慧」!

要接受孩子發脾氣,因為這是他們成長中的必經階段。同時請用正向、積極的解決辦法,拒絕使用暴力處理(打罵孩子、任由孩子撒潑耍賴),因為這一定是最差的。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由於篇幅有限,今天先給大家解析1~2歲寶寶發脾氣的原因。2~3歲及3~4歲篇將在下期詳細解析,記得點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孩子,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這樣的場景,我們可能都見過,甚至我們自己就是當事人,就是那個尷尬到無處容身的媽媽。為什麼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01 你是不是一個一言不合就發脾氣的家長呢>我們在很多文章中都提過,孩子的行為和習慣都是從家長那裡學來的,想知道為什麼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先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家長。
  • 一言不合就"哼",還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巧妙以對呢?
    實際上,一言不合就哭鬧的孩子不是管不好、而是很多時候大家都用錯了方法。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34;還常亂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巧妙以對呢?1、首先,家長具備&34;心理教育一言不合就亂發脾氣的孩子,與其軟硬辦法齊上陣,倒不如家長具備&34;心理,這裡所指的&34;心理是說家長要了解孩子的脾氣從何而來,而不是只顧自己的委屈抱怨,比如&34;,這樣的埋怨對於孩子來說又何嘗不是&34;呢?難道允許家長&34;亂發,就不允許孩子莫名其妙亂發脾氣嗎?
  • 寶寶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可能因為你是個渣父母
    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其實在孩子「無理取鬧」發脾氣的背後可能是父母有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導致孩子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生活中尊重孩子的選擇非常好,但如果什麼事情都讓孩子做選擇,卻不見得好。比如:很多爸爸媽媽會問孩子:我們現在吃飯好不好?但當孩子選擇「不好」的時候,爸爸媽媽又不能接受!希望孩子必須選擇「好」......這樣孩子會覺得沒有自由,自己做了決定卻不被接納,長此以往脾氣自然不好!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正確引導情緒是關鍵,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反正我家孩子是這樣,特別是到了兩歲的時候,經常發脾氣甚至亂丟東西,從來不會聽父母的話,甚至和父母吵架。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想避免孩子養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做。
  • 教育專家:父母一言不合就開始說教,這樣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其實處於成長期的孩子,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得到他人的認同,特別是父母的認同。當孩子做了一件他覺得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他會很迫切的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孩子想要的並不是一頓訓斥,而是需要父母的安慰和溝通,需要父母心平氣和的與孩子進行交流。通常在這個時候,尤其是孩子犯了錯或者是做了什麼不符合常理的事情,父母常見的毛病就是——一言不合就開始說教。
  •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這樣教育比吼一千遍都有用
    這當然跟父母平時的教養有一定關係。作為父母,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你通常會如何應對?小編整理了四種常見的錯誤情緒處理辦法,看看它們對孩子的成長會有什麼影響吧!危害:孩子無法清晰分辨正在經歷的情緒,他們還可能利用這些情緒迫使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
  •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哭鬧?
    我女兒一聽,二話沒說,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孩子總是一言不合就哭鬧,想要的東西,大人不給買,哭!要回家了,但還沒玩夠,哭!想吃冰激凌,大人不讓吃,哭!……01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究竟為哪般?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不是孩子不想控制情緒,而是孩子的大腦還沒有發育到可以控制好自己情緒的程度。想想我們自己,都已成年,早就過了25歲了,不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一言不合就暴怒的時候嗎?因此希望大家能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而非指責和批評。
  • 寶寶一不滿足就發脾氣哭鬧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是這樣處理的
    各位爸爸媽媽,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你家寶寶有沒有這兩位媽媽的苦惱:媽媽一:我發現我家寶寶摔倒都不哭,但是一不滿足他意願時就又哭又鬧撒潑打滾的,而且他做什麼特別沒耐心,教他做什麼做不好就發脾氣,玩個拼圖,拼不好就整個都掀翻了......
  • "別管他哭會就好了",一言不合爆哭的孩子,真是不理就OK嗎?
    生活中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遇到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情景?有的時候不順孩子心、不如孩子的意,他們還會經常大喊大叫,甚至把整個家庭都搞得雞犬不寧。所以,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引導,引導孩子把自身的焦躁情緒釋放出來,給孩子焦躁的情緒降降溫,讓他們受傷的小心靈可以得到親情的安全感滋補,這樣的處理方法要比冷處理的不理更有成效質感。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正確去引導他們釋放情緒呢?
  • "別管他哭會就好了",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真是不理就OK嗎
    生活中作為父母的你,是不是經常遇到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的情景?有的時候不順孩子心、不如孩子的意,他們還會經常大喊大叫,甚至把整個家庭都搞得雞犬不寧。所以,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引導,引導孩子把自身的焦躁情緒釋放出來,給孩子焦躁的情緒降降溫,讓他們受傷的小心靈可以得到親情的安全感滋補,這樣的處理方法要比冷處理的不理更有成效質感。那麼,面對一言不合就爆哭的孩子,父母該如何正確去引導他們釋放情緒呢?
  • 1歲半寶寶脾氣「拗」,一言不合就暴走,可能是「小自我」的覺醒
    01:1歲半寶寶脾氣「拗」,一言不合就暴走孩子在1歲半到2歲時,很多家長會感到束手無策。我家雙胞胎現在2歲多,也剛剛經歷這個時期。我父母曾說孩子不會走的1歲內最難帶,總要抱;我家幾個孩子大一點親戚說,最難帶的是剛會走路又跑不穩,剛會說話又說不清的1歲多這段時期。
  • 為什麼兩歲的孩子都是大型殺傷武器,一言不合就撒潑打滾?
    各位父母有沒有經歷過寶寶一夜之間從乖巧、軟萌的天使寶寶,變成動不動就哭喊、崩潰、對父母一切要求都說「不」的大型殺傷武器。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這樣的一言不合撒潑打滾一言不合就哭泣咆哮一言不合就亂丟餅乾要不就執著於某種特定「程序」越不讓幹什麼越要幹什麼隨時隨地開啟battle模式這段時間的家長是崩潰的
  • 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試試"共生效應",讓孩子擺脫臭脾氣泥潭
    "而一開始的時候小麗也是選擇好言相勸,哄著孩子冷靜下來,但是效果並不是那麼的立竿見影,後面孩子的脾氣性子也越來越難以捉摸,動不動就會發脾氣,這個情況真的是讓做家長非常苦惱。當孩子軟硬不吃,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家長遇到這樣的狀況,想必也會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不用擔心,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棘手,只要用對方法,便可迎刃而解。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的寶寶脾氣不好,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表示,幾歲大的孩子真的太讓人不省心了!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因為不滿足孩子而哭鬧,發脾氣,在家的時候也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摔東西的情況經常出現。
  • 孩子哭鬧、打滾、發脾氣、一言不合就失控的原因竟然是這個!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
    明明不能做,偏偏還要做,「不不不」、「我不要」天天掛在嘴邊上!  一般來說,寶寶發脾氣的頻率和強度會在三歲半以後降低,這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但他們成長到快兩歲的時候,就會慢慢地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然後開始驚人地以自我為中心。幾乎會將自己全部的熱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地構建中。
  • 孩子脾氣差,一言不合就生氣,很可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我們理解長時間不見孩子覺得陌生,不熱情,但是怎麼也沒想到,原本乖得不得了的小朋友竟然變得暴躁,一言不合就在自己的房間摔東西,大吵大鬧。家庭溫馨和睦,孩子就會更加活潑開朗,而相反,如果父母總是用爭吵、用暴力解決問題,孩子就會變得暴躁, 孤僻。但不管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孩子都不可避免的會發脾氣,這時候,家長的反應至關重要。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背後的小秘密,父母要了解
    但就是這樣的小天使,有時候也會亂發脾氣,大叫、哭嚎、摔東西、和父母頂嘴......01為什麼孩子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和鄰居一樣,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發脾氣時,都會和「不聽話、被慣壞」畫等號,但事實上,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還有很多小秘密。
  • 寶寶一言不合就哭鬧、發脾氣,是這些敏感期在作祟!
    比如說:寶寶不用腿走著下樓梯,會倒著下,原因是寶寶對手的把握要超出腳,所以寶寶必須對手有把握以後,才有決心和心理能力再使用他的腿,這樣結合起來,他才覺得能準確把這個樓梯的過程走下去,這就是身體對空間的探索。這時候的孩子對爬窗臺、爬桌子、爬樓梯、爬欄杆都會有巨大的興趣。這個階段過去以後,寶寶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開始喜歡從高處往下跳躍。
  • 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原則還是共情?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可定是養兒過程中讓人最不痛快的事情之一。對於孩子發脾氣,一直有兩種看法。一種是: 制止它,忽略它,絕不能讓它變成朝你耀武揚威的武器,一次得逞,天天哭給你看。另一種是: 佛說(育兒博主們說),要共情、要理解、要接納。像我們這樣的凡身肉體,大部分人兩頭搖擺,到底該怎麼做呢?
  • 孩子一言不合就哭鬧耍賴,其實是你沒讀懂他的「情緒信號」
    小孩子就像電影裡的外星生物,動不動就溝通無力,一言不合還大哭大鬧、滿地打滾。在家裡打滾還算是給面子的,每當孩子當街奔潰,路人投來的目光已經讓當媽的很尷尬了,這時候再衝他吼兩嗓子只會更丟人。但這樣做,事後孩子不開心,媽媽們也會心懷愧疚,而且問題照樣沒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