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房方:構建「三協同」模式,培養電力特色軟體人才

2020-08-01 中國電子報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房方:構建「三協同」模式,培養電力特色軟體人才

編者按:近日,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房方的署名文章。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房方:構建「三協同」模式,培養電力特色軟體人才

當前,在高端軟體研發領域,我國依然落後於發達國家,尤其是關鍵基礎軟體和大型工業軟體,而引起這問題的根源在於專業軟體領域的人才儲備不足。如不儘快改變這一狀況,會使我國在新一輪國際產業競爭中處於劣勢,也會對高度信息化環境下的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脅。

能源關係國計民生,電力系統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最大型的公用基礎設施。新世紀以來,電力系統向著安全、高效、清潔、低碳、靈活、智能的目標蓬勃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電力網絡與信息網絡的深度融合是最根本的支撐要素,而兩網協同運行的核心驅動力和生命力正是來自於大型工業軟體和各類專用軟體。因此,無論從行業特色軟體研發的角度,還是從完善電力企業信息化管理組織架構的角度,培養具有能源電力特色的多層次軟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價值。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以服務能源電力為己任,致力於電力信息化人才培養,形成了院士領銜、多學科融合的優勢師資隊伍,多年來為電力行業培養了本科及以上學歷層次、超過1萬人的計算機、軟體、自動化領域專業人才。參照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指南(試行)》中提出的建設原則和建設任務,結合多年的辦學經驗,我們對電力特色軟體人才的能力特徵做了梳理,對人才培養模式做了初步規劃。

電力特色軟體人才的能力特徵

電力特色軟體人才首先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能源電力行業軟體技術進步需求,能夠在工業設計軟體、網絡化信息管理軟體、工業過程監控軟體、能源電力交易軟體等領域,從事軟體系統分析、軟體系統設計與開發及軟體項目管理等工作。電力特色軟體人才應具備四種能力特徵:

一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項目管理能力,遵守法律法規,具有工程職業道德,遵守職業規範,有社會責任感。

二是具備紮實的軟體工程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能夠綜合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針對電力行業對軟體產品及服務的專門需求,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三是能夠跟蹤軟體工程領域的前沿技術和能源電力相關行業國內外發展趨勢,具備良好的主動發展意識、創新精神與自主終身學習能力。

四是具備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適應「一帶一路」電力走出去的發展要求,能夠承擔國際交流與對外合作項目。

電力特色軟體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索

電力特色軟體人才的培養要堅持「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求創新」的理念,保證學生在電力特色軟體工程領域具有系統、完備的知識儲備,加強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自主知識更新能力和對行業需求的適應能力(三個能力)的培養。為了實現上述培養目標,我們初步規劃了知識結構協同、實踐平臺協同與培養層次協同的電力特色軟體人才「三協同」培養模式。

(一)方法與舉措

一是以知識目標為導向的知識結構協同。拓展專業課內涵和外延,適應國際化需求,創新教學模式。開設智能電網、智能發電、物聯網技術、軟體安全技術等與電力行業技術發展和應用需求密切相關的專業選修課程,豐富原有專業核心課程中的電力特色元素,鼓勵教師開設學科交叉的通識類課程,構建電力特色行業軟體工程案例庫;適應「一帶一路」電力走出去的發展要求,開設雙語教學示範課程,聘請外籍教師開設暑期課堂,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創新協同教學方式,鼓勵課程群建設,多名專業教師協同,從問題提出、理論支撐、功能設計到性能測試,為學生提供「一站式」專業知識保障服務。

二是以實踐能力為導向的實踐平臺協同。建設多層次實踐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自主研發的具有電力特色的虛擬仿真、電力機器人、新能源發電系統系列實驗平臺上增設軟體工程實習、實訓模塊,規劃建設支撐學生自主創新的系列開放實踐平臺;積極推進校外實習、培養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建設,依託與能源電力企業和知名網際網路企業共同建立的協同創新中心或聯合研發機構,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實踐環境;探索「專業知識體系誘導實踐」,協同利用各層次實踐平臺,實現對學生「構思·設計·實現·創新」工程化能力培養過程的全覆蓋;推行軟體實踐類畢業設計(論文),對學生學業達成情況和專業能力開展多元評價。

三是以行業需求為導向的培養層次協同。多措並舉,構建適應能源電力轉型發展的多層次軟體人才培養模式並持續改進。服務電力行業軟體工程領域的創新發展,對標專業人才培養的國家標準和國際先進水平,在學歷維度推行本、碩、博實踐環節的貫通培養,在能力維度提供研究型、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差異化實踐,在需求維度提供電網和發電企業的實習實踐環境;發揮校企合作、產學研共促、特色培養的育人優勢,落實校企雙導師培養機制;積極推進軟體工程專業開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嘗試構建針對電力行業軟體工程人才的評價標準和能力認證體系;引入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第三方評價,建立企業主動參與的電力特色軟體人才培養的持續改進機制。

(二)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是適應創新發展的知識結構協同。針對能源電力發展中多學科、多領域深度融合的軟體人才需求,通過教學模式創新,解決傳統軟體工程專業知識結構單一、缺乏交叉融合,對應用領域新趨勢響應滯後的問題。

二是以能力為導向的實踐平臺協同。針對能源電力行業對軟體人才創新實踐能力的要求,通過實踐教學平臺的多維度、高質量建設,解決理論學習與實踐培養脫節、學生應對複雜工程問題能力不足的問題。

三是滿足行業需求的培養層次協同。針對能源電力發展對多層次、專業化軟體人才隊伍的需求,通過貫通培養、差異化實踐,結合認證評價、反饋改進等措施,解決行業軟體人才培養針對性不強、層次不清晰的問題。

國家啟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工作,是深化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華北電力大學將積極響應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號召,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電力特色多層次軟體人才培養為目標,充分發揮學院產學研協同、產教融合的優勢,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努力探索具有示範性的特色化高質量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

相關焦點

  • 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
    朱慧花從「後花園」到「百花園」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助力三全育人在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通識導論課《系統工程導論》課堂上,授課教師師瑞峰將其正在開展的能源交通融合發展的前沿課題引入課堂
  • 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陸建峰:深化產教融合 培養特色化軟體人才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陸建峰的署名文章。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胡春明:實現三個轉變 打造軟體人才培養2.0
    第三是進一步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破除高校與產業壁壘,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模式,創造人才培養融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環境,把人才培養深度嵌入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中,提升軟體人才培養的效率與質量。面對新形勢,學校專門成立了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工作小組,充分整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軟體工程學科優勢和航空航天特色,確定了在信息學科群統籌下,計算機、軟體多學科協同的建設思路,力爭在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的建設過程中,探索高質量軟體人才培養的2.0模式,實現三個轉變,形成國家戰略性科技創新力量和軟體人才培養的基地,為國家軟體創新發展做出北航應有的歷史貢獻。
  • 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臧斌宇:紮根系統軟體領域,強化軟體學院特色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臧斌宇的署名文章。
  • 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臧斌宇:紮根系統軟體領域,強化軟體學院特色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院長臧斌宇的署名文章。
  •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周世傑:推進產學研用系統性布局 服務地方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周世傑的署名文章。
  • 華北電力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 2020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華北電力大學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將於2020年7
  • 華北電力大學聯手國網大學,將重點培養這類高級人才!
    雙方籤署了《關於落實&34;人才培養新機制的合作協議》,擬在共同打造&34;的高效能人才培養體系、共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電力智庫、共同打造電力行業人才培養研究創新平臺、共建共享電力行業人才培養資源等方面開展合作。
  • 百度、華北電力大學"合體",這一活動吸引清華大學等112所高校學生參與!
    8月17日,&34;2020 高校學生人工智慧訓練營(華北電力大學)以線上形式正式開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王增平、百度雲智學院常務副院長劉釩以及學校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領導、專家等出席開營儀式。
  • 上海電力大學:新工科理念培養高素質人才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跨入能源網際網路新時代,上海電力大學在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發揮新工科的獨特作用。為什麼人才培養要聚焦新工科?在上海電力大學副校長黃冬梅眼中,新工科不僅意味著新的專業形式,還可以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貫穿在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始終。
  • 上海電力大學:新工科理念培養高素質人才
    隨著我國電力行業跨入能源網際網路新時代,上海電力大學在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發揮新工科的獨特作用。  為什麼人才培養要聚焦新工科?在上海電力大學副校長黃冬梅眼中,新工科不僅意味著新的專業形式,還可以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貫穿在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始終。
  • 上海電力大學:培養新工科人才成效顯著—新聞—科學網
    事實上,隨著我國電力行業跨入能源網際網路新時代,上海電力大學著力構建「寬厚重強」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並且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黃冬梅教授看來,對接創新鏈—產業鏈—學科鏈,跨學科、跨學院、跨專業布局建設專業集群,打破學科專業藩籬,在教學活動中融入不同學科專業特色,對於進一步提高新工科人才培養質量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華北電力大學新增四個本科專業
    華北電力大學新增四個本科專業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4.07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王怡 通訊員 楊天明 報導 近日,《教育部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正式發布,華北電力大學申報增設的智能製造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與外研社攜手,共建國際人才培養基地
    12月24日,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以下簡稱外研社)舉行共建國際人才培養基地籤約儀式,標誌著國際人才培養基地在華北電力大學(保定)正式落成。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律方成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華北電力大學自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新徵程。
  • 電力黃埔-華北電力大學近三年各省各專業錄取分數匯總!
    作為我國能源電力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搖籃,華北電力大學一直是眾多學子嚮往的高校,素有「電力黃埔」之稱。很多考生一定很關心今年多少分才能上華電。本期推送,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華電北京校部近3年在全國各省市的錄取分數及招生計劃情況表,一起來看看吧。
  • 2020華北電力大學免試在職研究生專業
    學校設有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能源動力與機械工程學院、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可再生能源學院、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數理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 華北電力大學怎麼樣?國內最頂尖的電力大學,想進電網工作的必選
    在最新全國高校排行榜中,華北電力大學排在第80位,雖然綜合排名不高,但是華北電力大學絕對市電力相關學科國最好的院校之一。華北電力大學可以說是一所有著鮮明特色的大學,學校和電力行業的聯繫也是非常緊密,曾經是電力部部署的兩所重點大學之一;另外一所是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現在已經併入武漢大學。
  • 阿里雲大學總經理孫麗歆:持續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機制 有效打通...
    面對新形式和新挑戰,在近三年的探索與實踐的基礎上,阿里雲正積極探索創新培養模式。依託阿里雲大學雲中學院,阿里雲大學已入選教育部在線學習平臺,在疫情期間向全國高校免費提供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440門在線技術課程和配套實踐資源。通過該學習平臺,實現了學、練、賽、評全流程學習行為記錄管理,構建了人才培養全程記錄平臺。
  • 211大學16: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平臺」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重點建設能源電力科學與工程學科群,全面開啟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新徵程。學校1958年創建於北京,原名北京電力學院。
  • 關於華北電力大學你了解嗎?華北電力大學排名前十專業有哪些呢?
    【一、華北電力大學簡介】:華北電力大學(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電力集團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成的理事會與教育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34;,國家&34;和&34;重點建設高校,上海合作組織大學能源學方向中方牽頭院校、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