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耶拉在展示名畫《最後的晚餐》。
■ 深圳報業集團駐滬記者 馬信芳文/圖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象徵人類智慧的義大利畫家達·文西名畫《最後的晚餐》裡,耶穌旁邊的聖約翰為何長得像女人?聖彼得為何手拿一把刀?桌上為何沒有聖餐?……幾百年來,藝術史家為這些問題爭論不休。
自丹·布朗《達·文西密碼》問世以來,以歷史謎團為主題的小說層出不窮,但大部分都是跟風之作,唯有西班牙作家哈維爾·西耶拉對此有獨到見解。儘管挑戰了相同題材,但他根據自己漫長的調查研究,以令人信服的完整理論依據和詳實的歷史資料,另類解讀了達·文西的驚世之作,這就是他的小說《秘密晚餐》。在美國出版當年,與《達·文西密碼》同列全美暢銷書榜前列。
這本創下在40多個國家出版、全球發售400萬冊奇蹟的《秘密晚餐》,日前已由上海99讀書人公司引進,上海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為此書中文版造勢,哈維爾·西耶拉最近應邀來到上海,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達·文西密碼》譯者朱振武先生和眾多讀者共同探討達·文西畫作中的終極密碼。西耶拉表示,「當讀者們讀完這部小說,恐怕再也不會用原來的眼光去看待這幅《最後的晚餐》。」
小說是對歷史的一種解讀
哈維爾·西耶拉,西班牙當代著名作家、記者及研究學者。近年來開始研究各種歷史謎題。他的小說討論了各種歷史疑案,並以大量的檔案資料和背景調查研究為基礎,《秘密晚餐》是他的代表作品。
小說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497年文藝復興背景下的歐洲。正如小說一開頭所說,當時歐洲處於發現新事物、面臨新衝突。
1497年冬天,萊奧納多·達·文西應米蘭公爵邀請,在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繪製壁畫《最後的晚餐》。此時,羅馬教會接到匿名舉報,稱達·文西在這幅新作中隱藏了一個足以顛覆傳統教會的秘密。宗教法庭的檢察官前往米蘭,查找舉報者的身份和達·文西畫作中的秘密。調查期間,詭異的殺人案不斷發生,達·文西的朋友接連被害,這一切似乎牽扯到一本傳說中的書以及一個地下教派,連達·文西本人似乎也與這個教派聯繫密切,而解開這一切謎題的關鍵,都藏在那幅《最後的晚餐》中。
西耶拉告訴大家,為寫作此書他花費了數年時間,多次到義大利和法國考察,並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以現代偵探技術解碼《最後的晚餐》,最終才完整地解開了達·文西畫作之謎。
作者在小說中提出了「記憶術」的概念,即通過圖像與符號隱藏信息、傳遞意義的能力,小說中的達·文西成功地在宗教法庭的眼皮底下,把自己的畫作變成了隱秘教派「卡達派」的朝聖象徵,冒著被認作異端的危險向世人傳達「性靈的教會」的高潔信仰,正如達·文西在書中所說:「那些秘密雖然明明白白地擺在你們面前,你們還是看不出來。」這是一場雙方智慧的較量,也是一場對信仰的考驗,書中所提到的「光」的理論、聖約翰與抹大拉的瑪利亞建立「真正的教會」等說法,雖然大出讀者意料之外,但又有詳實的理論依據支持,極具說服力,令人不禁為作者的想像力所折服。
作為一名嚴謹的小說作者,西耶拉說,「我所提出的是對歷史的一種解讀,但這種解讀是基於大量的歷史文獻之上的。我希望做到的是:讀者在讀完這本書之後能夠有一種衝動,立即站起來想去更多地了解達·文西和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秘密晚餐》運用的是達·文西繪製《最後的晚餐》的真實史料,雖然素材都真實可信,但這本書還是一部虛構作品。」
《秘密晚餐》非跟風之作
與超級暢銷書《達·文西密碼》一樣,《秘密晚餐》也涉及了名畫《最後的晚餐》。那麼,《秘密晚餐》是不是《達·文西密碼》的模仿之作?
對此,西耶拉在與中國讀者交談中急於撇清與丹·布朗的關係。他說自己是在交了《秘密晚餐》的手稿的兩個星期後才看到《達·文西密碼》的。他抱著很大的興趣讀了,「因為它和我的這部小說可以說是講述了一些相似的內容」,但他認為這是兩部完全不同的小說。因為丹·布朗的小說「比拼的不是知識和歷史的準確性」。西班牙語版《秘密晚餐》2003年出版,而他直到2006年,才在倫敦見到了丹·布朗。
西耶拉還告訴大家,它們的不同,還因為這兩部關於《最後的晚餐》的歷史懸疑小說,實際上基於對達·文西這幅名作不同版本的研究結果,「《達·文西密碼》中,只有區區不到3頁的內容講到了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然後他的觀察是基於修復之前的《最後的晚餐》的那幅壁畫之上的,所以他的研究就出現了一些錯誤。而我的《秘密晚餐》是基於對達·文西作品運用現代科技解碼技術,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接近《最後的晚餐》,對它有一份真實的了解。」
關於這點,中國專家認為,相比而言,在寫作風格和對歷史、藝術知識的嚴謹態度及對圖像符號學的迷戀上,西耶拉更接近於另一位歐洲人——《玫瑰的名字》的作者、義大利作家翁貝託·埃科。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認為,《秘密晚餐》在歷史材料的運用上肯定要比《達·文西密碼》準確。丹·布朗的作品是以當代的人物為主人公的懸疑小說、驚悚小說,而《秘密晚餐》更是一個歷史懸疑小說,直接描寫歷史的背景、歷史人物,所以相比丹·布朗的作品來講,《秘密晚餐》更有一種歷史的現場感。丹·布朗的小說以情節見長,西耶拉的《秘密晚餐》讀來栩栩如真,能夠讓我們發揮智力,最後會有非常驚奇的發現。丹·布朗的小說非常好看,但我不會看第二遍。而西耶拉的《秘密晚餐》爆炸的結尾,不是我們閱讀的終止,恰恰是讓我們能夠開始進一步地思考。所以它最後的秘密,不僅是為了刺激我們,更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不斷地回味,去思考,思考那個歷史,思考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
《最後的晚餐》的展示令人震撼
作為丹·布朗五部長篇小說的中文主譯者朱振武先生毫不諱言,當他拿到這本書時,認為可能又是一個《達·文西密碼》的模仿品,因為他之前看到過《培根密碼》等等一系列的書。但看了這本小說之後改變了他的看法,「這部小說無論從情節構成,還是在文化的截取方面,都與丹·布朗這五部小說不一樣,包括敘述手法。丹·布朗從來沒有用第一人稱,西耶拉用第一人稱使讀者與作品人物拉近了。特別是他在講故事的時候,沒有過多地幹預作品和人物,而是讓人物,特別是通過對話來推進情節。
朱振武對書中《最後的晚餐》這幅名畫的展示非常震撼。他認為,沒有深厚的繪畫、藝術史等等方面的底蘊,沒有進行史料上的收集、論證和探究,這樣的書沒有三、五年的功夫是寫不出來的。西耶拉教會了我們很多知識。另外,雖然書裡面也有謀殺、暴力,但我們不覺得他在這方面過度渲染,而是拿捏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