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達·文西給我們的教育啟示

2020-12-14 青小禾教育文集

01 達·文西開掛的一生

說起達·文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也許更多的人對達·文西的認識是因為他的畫作,比如說他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等。

但其實,他的傑出並不僅僅體現在他那為數不多的畫作上,他同時還是科學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建築師,植物學家,音樂家,作家....可謂是集多重身份於一身的全才。

可以說,即便在達·文西後500多年的當今社會,儘管科技較之以前已甚是發達,信息獲取也更加容易,但是能做到像達·文西這樣的通才,應該還是沒有幾個。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對達·文西更是推崇有加。他稱讚達·文西說:「他在藝術和技術當中都發掘出深厚的美感,竟還能將二者融會貫通。他是當之無愧的天才,給予我無限的靈感。」

也許,達·文西的偉大,就偉大在他那——

02 不同凡「想」的思維方式

很多人都驚嘆於達·文西那非同尋常的思維方式,說他是站在了人類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巔峰之處。

也有的人說,達·文西的思維是天馬行空式的,他超越了時代的鴻溝,並能窺見未來的蹤影。

誠然,帶著頑皮而執著的熱情,達·文西孜孜不倦地投入對眾多領域的創新與探索,他的筆記不僅是有史以來對好奇心難以超越的記錄,而且是激動人心的指南,跨學科的才華簡直是躍然紙上。

或許,達·文西最可貴之處,就是他保留了一顆兒童般的好奇心。大多數的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受著世智的壓迫,便會逐漸地喪失了孩童的天真,以致對很多事物就會熟視無睹,並習以為常。

但是達·文西能夠將這顆孩童之心不斷延續,這也許跟他未曾接受過正規的教育有關。他能夠接連不斷地對世上的一切進行發問,對一切事物都懷以熱切的好奇心。

也許天才的標配之一就是好奇心。愛因斯坦也說過:「我沒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是對這世上的一切有永遠用不完的熱情和好奇心。」

當然,也有人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達·文西的跨界創新密碼。羅輯思維的一期節目裡,介紹的就是達·文西。其中說到現在有人從病理學的角度去分析達·文西,認為達·文西其實是一個注意力缺失症的患者。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達·文西式思維,不得不說是我們認知上的另一個升級,同時也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03 分心也許並不是你的錯

【艾薩克森說:「如果達·文西是一個21世紀的在校學生,可能已經在接受藥物治療來緩解情緒波動和注意缺失障礙了。」換句話說,在文藝復興時代,達·文西可能還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那麼,在今天,就是病人,是不靠譜,是無法協作的人。現代世界沒有達·文西這樣的人的位置。】——羅胖在一期羅輯思維節目裡如是說。

聽完這段話,你不得不感嘆,俗話說,時勢造英雄,難道天才也需要靠時代來造就?

其實,說到注意力缺失症,有人說在中國的發病率是5%左右,每20個人裡有一個。而且,這些年被診斷出患有多動症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孩子。我最近也是才了解到,自己的一個同事孩子就被診斷出是注意力缺失症患兒。

不得不承認,照顧這些患兒需要父母傾注更多的愛與耐心,但是這些也許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部分應該是社會給他們貼上的標籤:失調或障礙。

但是如果我們所稱謂天才的達·文西也是一個注意力缺失症患者的話,那麼為什麼對於比例越來越多的這類人群不能換一種角度來看待他們並教育他們呢?

或許,他們的思維特點就是優缺點兼具的混合物,一旦你正確應對,它們就能開出絢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成果。

愛德華·哈洛韋爾在他的《分心不是我的錯》一書裡這樣描述到:「事實上,與其他人相比,正是這些分心的人(被錯誤地稱為注意力缺失症的人),為世界做出了更多的貢獻。具有這類思維特點的人往往表現出眾,他們往往是那些先鋒的改革者、創新者、預言家、夢想家、企業家、探索者、思想者、建造者、製造者、藝術家、詩人、演員、舞蹈家以及新政策和新方針的塑造者。概括地說,他們就是那些能放眼未來並讓夢想成真的人。」

可見,在我們目前還甚是武斷的教育理念中,無形之中是扼殺了多少有獨特天分與優勢的人啊!

04 學會照顧孩子的思維花園

所以,我們能做什麼呢?

蔣勳說:「我害怕我對任何一種生命不自覺地歧視,我害怕我對生命不自覺地一種貶低。」

是的,每個人的大腦與思維方式都各有優劣,我們沒有權利去任意評判哪一種。甚至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期待,能夠讓每一個孩子的優勢都有得到發展的機會,認識它的存在,為它正名,滋養它並給它提供成長的養分。

與此同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在教養孩童的過程中,也應該學會認真地去認識並尊重孩子的思維特點,把它當做世界上最特殊也最珍貴的花園。每天澆水,保持充足的陽光和愛心,除去雜草,幫助他的思維花園能夠茁壯成長。

當然,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我們的孩子,都不應止於吸收知識,更要去質疑,要充滿想像力,敢於不同凡「想」,就像任何時代的「異類」天才和創新者一樣。

是的,我們時代需要達·文西式的人物,又或者我們時代並不缺少達·文西式的人物,缺少的只是能夠保護這類人物的人。

相關焦點

  • 斜槓天才達·文西和你相比,到底哪裡不一樣?
    在斜槓界,不得不提到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李奧納多·達·文西,他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畫家,但他的成就絕不僅限於此,他在6大領域創造並留下非凡成就,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編寫他的簡介:李奧納多·達·文西  數學家/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博物學家和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書寫者。「畫家達文西」似乎只能作為「多面達文西」裡的一面,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尋找達·文西的
    儘管挑戰了相同題材,但他根據自己漫長的調查研究,以令人信服的完整理論依據和詳實的歷史資料,另類解讀了達·文西的驚世之作,這就是他的小說《秘密晚餐》。在美國出版當年,與《達·文西密碼》同列全美暢銷書榜前列。這本創下在40多個國家出版、全球發售400萬冊奇蹟的《秘密晚餐》,日前已由上海99讀書人公司引進,上海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
  • 達·文西的珍貴手稿披露:他是史上罕有的科學巨匠
    讓人欣慰的是,達·文西的手稿保存得非常完好。2019年,是達·文西逝世500周年。在他逝世500年後,我們仍然能夠清晰地看到手稿中的每一個線條。遺憾的是,他有很多天才的想法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如今,我們可以憑藉這些珍貴的手稿去了解他在藝術和科學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這些手稿是用色粉筆、墨水和水彩繪製的,藝術風格細緻嚴謹,並常常附有注釋。
  • stem教育給我們什麼啟示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STEAM教育的流行帶給教育領域一些新的啟示,可以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理解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做來學。在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同時讓孩子學到知識,STEAM成為了一種新的教育形式。STEAM教育的快速躥紅主要原因還是他本身的教育形式 ,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STEAM的優勢所在。將需要學習的知識融入到實操的內容中,通過動手來完成學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
  • stem教育啟示我們什麼
    而家長們的觀念一旦改變,最直接體現在孩子教育上,這和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中國人都崇尚有錢用在刀刃上,在家長們眼裡,孩子的教育就是刀刃。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給我們的啟示。
  • 鵝在教育上給我們的啟示
    在國際上,關於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理論有很多,其中,奧地利著名學者康拉德•勞倫茲的「關鍵期」理論我們可以借鑑。這項研究給了我們在教育學上的巨大啟示,特別是在幼兒期及少年期的教育上,如果我們抓住了孩子們的「關鍵期」,在教育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少走彎路,讓孩子更健康、更殷實的成長。
  • 比爾·蓋茨公布夏季推薦書單:達·文西傳記在列
    蓋茨博客截圖蓋茨稱,他選擇的幾本書都在努力回答很大的問題:天才的內在動力是什麼?為什麼在好人身上會發生糟糕的事?人類從哪裡來,以及要到哪裡去?雖然他是以畫家的身份被現在大多數人所熟知,然而從人體解剖學再到戲劇,達·文西的興趣廣泛得令人髮指。艾薩克森用我所見過最高超的方式,描繪了達文西生活的不同側面,並且解釋了是什麼使他如此與眾不同。艾薩克森另外兩本關於愛因斯坦和賈伯斯的偉大傳記作品同樣值得一讀。
  • 達·文西魔咒:絕世天才和他「被嫌棄」的一生
    他就是16世紀義大利著名畫家萊昂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人類文化史一個獨一無二的天才。1519年,這位絕世天才帶著「蒙娜麗莎」在法國去世,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卻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傑作和6000多頁神奇的手稿,整個世界為之驚豔。
  • 《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
    《理想國》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不少思想至今依然熠熠生輝。接下來,我就來談談《理想國》對於我們教育孩子的一些啟示。其實,在我們的教育史上,環境影響孩子成長的例子比比皆是,正面的例子當屬孟母三遷,培養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反面的例子則有傷仲永後天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泯然眾人矣」。經過兩個例子的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後天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 曉星說數學:天才藝術家的數學情懷
    而達·文西之所以能夠成為天才中的天才,無疑與他的數學功底和數學造詣分不開。達·文西認為:&34;從達文西繪畫手稿&34;中,就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從數學上去研究繪畫的精確比例與美感。達·文西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的&34;,甚至在當時,達·文西就已經在幻想利用太陽能了。達·芬的數學水平到底如何呢?
  • 達·芬奇:成功的路上從來沒有天才,榮耀背後有你不知道的努力
    如此這般將其才華與成就誇張的盡歸於天賦異稟,而對其後天的意志、抱負和付出等因素的鍛造之力視而不見,未免有些偏頗,更讓我們誤會了那個真實而又非凡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歷史少了一個普通的公證員,卻培養了一個偉大的天才藝術家。達·文西一生沒有怎麼接受過傳統的正規教育,其一生成就大都源於其個人努力,自學成才。他本人十分介懷別人嘲笑他沒有受過教育,為此他在自己的筆記裡還專門予以回擊:我自知僅憑未接受正統教育,就有自以為是者責難我非勤學之人。這些愚蠢的人啊!他們自誇炫耀的並非自己的辛勞,乃是別人的成果。
  • 貪玩不自律兒子考上985,媽媽高興不起來,卻給我們2個教育啟示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此事給我們的2點家庭教育啟示。01一、貪玩不自律的兒子考上985,為何媽媽卻高興不起來?原來兒子小謝,平時並不是很愛學習,既貪玩又愛玩遊戲,並不是大家眼中自律性很強的學霸,也不是智力超群的天才。這位父親是這麼寫的:我兒子,你安排他學,他不會拒絕,也不會認真,一直游離在事物表面,不去深入核心。
  • 問題少年和天才的距離有多遠?《心靈捕手》的教育啟示
    威爾是一位問題少年,但他天賦異稟,「天才」是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威爾在數學方面有過人的天賦,但他卻因為童年時期的心理陰影改變了自己。這就是教師在教育情境中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回答的重要問題。「我們的小缺點讓我們找到對的人。」
  • 《三十而已》帶給我們的三個教育啟示
    今天透過這部劇,咱們聊聊它帶給我們的教育啟示。好的親子關係帶給孩子一生的滋養提起這部劇,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顧佳以及她對自己家庭的經營投入。拋開後期的劇情走向,我覺得他們的家庭互動模式和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真得讓我們現在的很多家庭汗顏。顧佳的言傳身教以及對孩子的耐心溝通;面對孩子的錯誤也總能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給以正確的引導。在家裡,顧佳也給小孩子很多的愛的肢體接觸和表達。整個家庭整體充滿了愛與和諧的氛圍,顧佳和她的老公許幻山總是努力照顧好孩子的心理和情緒。
  • 博學大儒張載給我們的啟示
    家長的無奈,我們做教師的可以理解,也從心裡著急。為此,從今天開始,我為各位家長提供名人教子的一些良方,希望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到迷茫的你。讓我們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就這一點各位家長獲得什麼樣的啟示呢?我們每天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對於孩子學業上的事管之甚少,對於孩子偶爾提出的問題也是敷衍一下了事,長期下去你可能就把一個天才扼殺於搖籃之中,把一個聰明的孩子變成了庸常之輩。可以說,不厭其煩地對待孩子學業上的事是關乎孩子未來的人生大事,學習不等於成長,知識不等於智慧,關心孩子們的心性成長比關心孩子知識的增長更重要!
  • 經過多年跟蹤調查,美國發現了「天才教育」背後的實質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天才少年進行了長達45年的研究,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往往智商極高的天才少年,會出現與同齡人相差較大的心理問題,表現在和同齡孩子格格不入,孤獨、不入流,覺得課堂上的內容沒有挑戰性,感到無聊等等。當我們搜索天才少年時,關聯更多的卻是「自殺」這個沉重的字眼。德國著名作家黑塞的諾貝爾獎作品《在輪下》就寫過這樣一個關於神童的教育故事。
  • 天才教育的十大迷思
    美國天才教育的專家稱,數十年來,有關天才教育的迷思嚴重妨礙了國家為高學力兒童提供合格的教育。這些迷思影響了天才教育的各個層面,又反過來導致了人們對天才學生課堂需求的誤解以及對天才學生能為國家帶來何種貢獻的不當認識。固執的看法與隨之而來對天才教育迷思的態度回應,導致了學校對高學力學生既不關注也未提供有挑戰性課程的整體局面。因此,天才教育項目資金匱乏,學業成就差距持續擴大。
  • 從《放牛班的春天》中得到啟示:如何解決教育衝突讓孩子走向成功
    文丨圖圖爸爸(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和收藏)不知道各位家長平時有沒有看電影的習慣,其實很多電影,都能對各位家長產生不少的啟示作用。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我們能夠從《放牛班的春天》中得到哪些啟示,用如何用這些啟示去幫助孩子們呢?
  • 45年,跟蹤調查5000名天才孩子,用事實證明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說:天才,是因為老天爺給開了後門。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沒有了解過那些天才背後的付出。從這些天才少年的兒時起就記錄他們人生的成長軌跡,探究天才的成就到底是先天的重要還是後天的重要。培養孩子成材一定要注意發揚長處,這是能給普通家長的啟示
  • 汪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但就是這樣普通的人做了他自認為普通的事,為什麼他值得我們學習和表彰?看完文章卻實帶給我一些思考。啟示一,媒體應該如何宣傳報導當今的英模人物事跡?我們過去宣傳英雄人物,總是只講英雄的英雄時刻多麼催人淚下,促人奮進,卻根本不會吐露半點其成為英雄前的平凡甚至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