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門遛娃,又想增長知識,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個科普聖地。9月15日,也就是本周六,由中國科技館老館改建而成的北京科學中心首次對外開放,在這裡既可以參觀高大上的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又可參與「三生」主展區的54個主題化展線課程,還能在兒童樂園裡品趣味「科普套餐」。曾是中國科技館老館「標誌」的大圓球被完整保留,待建設完工後成為影院。
北京科學中心網站昨日已開通,目前可免費預約參觀,本周末的名額已不多,想一睹為快的觀眾最好儘早預約。
北京科學中心是北京市科協直屬事業單位,前身為中國科技館老館,老館建於1986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分別於1988年和2000年建成開放,服役20多年後,於2009年6月閉館,3個月後,中國科技館新館在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建成開放。
之後,老館交由北京市管理,經過一段時間施工改造,今年9月15日,北京科學中心首次開門迎客。中心包含四棟獨立建築,1號樓為特效影院,2號樓為主展館,3號樓主要用於科技教育和行政辦公區,4號樓兒童樂園,佔地面積共5.7公頃,建築面積約4.35萬平方米。
中心展覽展示面積近1.9萬平方米,分為「三生」主展區、兒童樂園、特效影院、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科學廣場、臨時展廳、科技教育專區和首都科普劇場八個功能區。
作為1號樓的白色大圓球曾是北京的地標建築,也成為北京孩子童年難忘的記憶。在老館,這裡曾是影廳,在新的科學中心裡,它仍作為特效影院,面積達650平方米,該影院目前正在建設中,未來可分不同時間段播放不同類型的科教影片,能容納350名觀眾。
在所有功能區中,位於4號樓的兒童樂園想必未來人氣最旺,布展面積3820平方米,分為奇趣大自然、小小科學城、健康小主人、親子活動區四個展區,展品76件。
奇趣大自然展區共30件展品,通過營造森林、溼地、雪山、沙漠、水流等自然場景,將動物、植物、礦物、天文等小知識融入其中,尤其適合對5歲以下的低齡兒童進行科普啟蒙。在這裡,孩子們可轉動手輪製造水旋渦,也可利用阿基米德螺旋運水,還可利用水迷宮搭建水道,對著喇叭大喊一聲就能聲控水流。(怎麼樣,是不是滿滿的科技感?)
健康小主人展區共14件展項,可以利用認知遊戲和互動體驗幫助孩子們了解身體。比如,將手放在紫銅感應金屬極上,檯面上的鼓槌便會隨著心臟跳動。
而在小小科學城裡,則設置有加色、空氣管、小環快跑等趣味裝置。
看到這麼多科技感十足的展品,大人們也忍不住躍躍欲試了吧?那不妨來到親子活動區,在這裡家長可以和孩子一道,使用手電筒在牆上作畫的效果,或者利用大顆粒樂高積木搭建創意作品,還可以嘗試用風鼓製造風。
當然啦,針對青少年還有更多精彩體驗。位於2號樓的「三生」主展,布展面積6860平方米,共180件展項,工作人員對180件展項進行主題歸納,設計出54個主題化展線課程,孩子們每到一個區域就能進入一個情境,並對應特定課程、體驗關聯展項。
位於1號樓的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展,布展面積1150平方米,在這裡首都眾多高大上的科研創新成果經「翻譯」後變得通俗易懂。
此外,科學廣場上還有科普氣象站、科技景觀組和戶外休閒科普設施等供大家參觀。
9月15至9月19日北京科學嘉年華期間,北京科學中心向社會試運行開放,參觀實行免費不免票,公眾可登錄中心官網(www.bjsc.net.cn)註冊並實名預約,屆時憑身份證或二維碼入場。
中心官網已於昨天下午正式開通,當天王女士就為孩子預約了周日的名額,和她一樣,不少市民也在拼手快搶名額。據了解,目前15日和16日(即本周末)的票源已處於緊張狀態,18日和19日尚有部分餘票。
9月20日之後,中心仍實行網上預約和特定觀眾邀請制度。北京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提醒,當場館內人數趨近飽和時,科學中心將採取分批限量參觀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