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名日本女孩到中國尋親,她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她是誰?

2020-12-16 阿白歷史說

1980年一位日本女人來到中國尋親,竟受到了聶元帥女兒聶力親自迎接,當日本女人見到聶元帥時激動不已,哽咽的喊了聲:「爸爸!」這一幕讓不少人深感震驚,這是怎麼回事呢,聶元帥怎麼會有一個日本女兒?

這一切都得從1940年華北地區的大規模戰鬥說起,當時我軍在聶元帥的指揮下,成功襲擊了井陘煤礦,並在戰鬥中救下兩個女孩,這兩個女孩都是日本人,姐姐有5歲大,名叫美惠子,妹妹非常幼小,尚在襁褓中,經過調查發現,女孩的父母均已在這場戰鬥中身亡,而她們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但這畢竟時戰場,戰士們無法照顧兩個孩子,所以必須想辦法安置孩子,聶帥首先想到的就是將小孩寄養在附近的老百姓家中,可他轉念一想,這社會動蕩百姓們苦不堪言,更何況要撫養2個日本女孩,此外這裡畢竟不是女孩的家,如果長久生活在異國他鄉,不知道是否會對孩子們產生影響。

經過深思熟慮後,聶元帥最終決定將女孩送回到日本人身邊,他找來一位老實可靠的農民大哥,將兩個小孩裝進筐裡,請農民大哥用扁擔挑著筐把兩個孩子送進敵軍軍營,不僅如此,聶元帥還親自寫了信,請人翻譯成日語,交代了孩子的來歷和事情,請敵軍司令員代為照看孩子,一切也正如聶元帥所料,敵軍司令員留下了孩子,還給他回了一封信,對他的這種行為表示感謝。

後來美惠子逐漸長大, 她隱隱約約有點記憶,對聶元帥的救命、照顧之情感激不盡,就稱呼聶元帥為「父親」,不幸的是她的妹妹沒能活下來,病死在醫院裡,而她自己也被送回了日本,過上了長達40年之久的平靜生活,直到1980年我國一報紙報導了這件事和相關照片,而美惠子在日本報紙的轉載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也認出了照片中的自己,她再次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還給聶元帥寫信,記述記憶中「吃梨」和「籮筐」的事情,不久後美惠子收到了我國某協會的訪華邀請,時隔40年她重新回到了中國,見到了她的元帥「父親」,在相見的這一刻,美惠子淚流滿面,她在握手時用額頭輕觸聶元帥的手背,以示感激之情。

相關焦點

  • 40年前,一日本女孩來中國尋親,稱父親是開國元帥,名字人人皆知
    就像聶榮臻元帥一樣,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也會對被遺棄的日本小女孩心懷憐憫,還收養了她們一段時間。這就是真正的仁義之士,一個心中有大愛的英雄。正是因為聶榮臻元帥和這兩個小女孩有這麼一段不解之緣,所以1980年的時候才有一位日本女士來中國尋親。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這個小女孩又為何把聶榮臻元帥稱為父親呢?
  • 1980年,一日本婦女來華尋親,再見到聶帥後,為何稱他為父親?
    1980年,一位日本婦女特意來華拜訪聶帥,並親切的稱呼他為父親,這讓很多人都感到十分疑惑,兩個不同國籍和身份的人,究竟有什麼交集,而他們的父女關係又從何說起呢?這個日本婦女的身份又是什麼呢?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帶給中國人民非常沉重的痛苦,但是在那個時候,八路軍也留下了不少佳話。其中就有開國元帥聶榮臻的故事,這個故事就要從1940年開始說起。
  • 1980年,一日本女人到北京拜訪聶帥,還稱呼聶帥為父親,這是為何
    聶榮臻元帥是中國近代最有名的開國將領,他在戰爭時期帶領部隊多次取得勝利,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在1980年的時候,有一個日本的婦女來北京拜訪聶榮臻元帥,還將其稱為父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日本婦女她到底是誰?
  • 80年前,聶榮臻元帥救下一日本女孩,後來她如何報答?
    但是,即使在抗日戰爭最激烈的時候,我們的革命戰士仍然保持著善良的本性,對於無辜的日本民眾,我們不僅沒有進行傷害,反而救下了他們的性命。聶榮臻元帥救下的日本女孩1940年,正處於「百團大戰」期間,此時日軍和我軍的戰鬥正異常激烈。8月,八路軍對日偽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 女大校林月琴:第一任丈夫是開國中將,第二任是開國元帥
    ,一直到1960年才被授予了大校軍銜。而另一位開國大校,她的名字叫做林月琴,是新中國的第一位女性少校,同時她也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的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之所以會參加到革命事業中來,要歸功於她的父親林維尹,林維尹1927年的時候就加入了我黨,通過家中所開雜貨店的掩護,持續經營著我黨的地下交通站工作。
  • 荷蘭夫婦幫7歲養女樂清尋親 「她現在很幸福」
    01  2009年  她被遺棄在北白象  這份尋親啟事稱,蘇西據推算於2009年出生,當年12月31日在樂清市北白象鎮高西村村口被人撿到,後被送至福利院,目前被一對荷蘭夫婦收養,如今這對荷蘭夫婦希望能幫養女尋親。  記者通過尋親啟事下方的QQ,聯繫到了幫小女孩尋親的謝先生。
  • 聶榮臻元帥晚年想念他的「女兒」美穗子,登報尋找竟震動整個日本
    文|種花知興衰1980年7月14日,聶榮臻元帥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穗子,當美穗子見到聶榮臻元帥那一剎那,她淚流滿面,激動不已!而此時聶榮臻副委員長已經八十高齡。(聶榮臻元帥會見美穗子)美穗子是日本人,但媒體為什麼會把她稱之為聶榮臻的「女兒」呢?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我幫美籍華裔女孩尋親,三天就幫她找到了生父母(修訂版)
    2018年四月底到五月初還特別去了一趟南昌擔任陪同口譯,幫助三位收養了中國孩子的美國媽媽和100多位被國外家庭收養的孩子尋找他/她們的生父母(視頻報導在這篇文章的最後)。後來我也一直在微博上轉發各種尋親的信息,但是一直直到2018年6月底,我們的成功記錄是零。
  • 她是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最美女孩」,只因她在日本的穿衣風格!
    她是日本人眼中的「中國最美女孩」,只因她在日本的穿衣風格!在日本的街頭上經常會出現一個穿漢服的中國女孩,當地的日本人都親切的稱呼這個女孩為中國最美女孩這個女生叫芷珞。93年出生的北京女孩。身材纖細,酷愛漢服。所以在日本生活的每一天她都穿漢服出行。
  • 小時候在蘭州生活的她被送養,三十多年後尋親心切 「我的父親母親...
    小時候在蘭州生活的她被送養,三十多年後尋親心切我的父親母親,你們在哪裡?殷蘭豔(左二)與養父母及妹妹的合照。這一病,牽出了她多年以來積壓在心頭的一樁心願。殷蘭豔現居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韓莊鎮大房頭村,家庭美滿、生活幸福。如果不是這場病,她或許會將這個心願一直埋藏在心底。但病情的不可預測,使她不想在人生中留下遺憾,因此不久前,她在某尋親網站上刊登了尋親啟事。12月14日,記者也通過多方聯繫,撥通了殷蘭豔的電話,了解了她的心事。
  • 廣東梅縣雁洋虎形村,葉劍英故居,開國元帥祖祠
    看完之後意猶未盡,遂決定與友人一同前往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參觀,看看能造就開國元帥的寶地是何等模樣。葉劍英故居和紀念館入口處的門樓,上刻「盛德若愚」葉劍英元帥故居位於廣東省梅縣雁洋鎮虎形村,在廣東梅州東北方向幾十公裡處,據葉氏前輩介紹推算,此屋大約(1784-1803) 建造。
  • 百團大戰中,聶榮臻救下了日本小孩,40年後帶全家來中國謝恩
    01百團大戰一位是我國的開國元帥,一位是日本的普通女性。在百團大戰中,聶榮臻等人救出了兩位日本孤女。多年以後回憶此事,聶榮臻依然無法忘懷,不久便在報紙上刊登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裡?》的一篇文章,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隨後找到了這個孤女美穗子。這兩人的交往,成為了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聶榮臻與美穗子的故事還要追溯到1940年,抗日戰爭期間。
  • 百團大戰中,聶帥為兩日本女孩給日軍寫信!40年後,她登門報恩
    待到給小女孩餵稀飯時,眼見她已經完全信任了自己。他便輕輕把小女孩拉到了懷裡,一勺一勺吃著加了些許糖的稀飯的小女孩望向他時,眼神裡也滿是信任和親切了。見小女孩已經和自己「熟絡」了,聶榮臻便溫柔地看著她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小女孩張了張嘴,卻不說話。很顯然,她聽不懂大個子叔叔的中文。
  • 華裔女孩來遼跨國尋親
    陳力華供圖從小就發現 自己和養父母不一樣12月1日晚,這個生長在荷蘭的中國女孩兒急切地用英語對記者說。「我只知道出生在阜新後就被遺棄了,後被遼寧省阜新市福利院收養,起名阜曉樂。2002年6月3日,我被好心的荷蘭父母收養,當年我是那個福利院第一個被跨國收養的孩子,據說上過報紙。」
  • 西班牙女孩常熟尋親 想對親生父母說謝謝
    女孩瑪月和養母近日,一則「西班牙女孩常熟尋親」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女孩Mar Yue中文名叫瑪月,今年22歲。1997年11月,瑪月在常熟被好心人撿到,送至福利院,1999年,被西班牙養母收養,加入西班牙國籍。
  • 陣容最豪華的兵團,司令員是元帥,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正國級
    十八兵團的司令員兼政委是徐向前元帥。(王新亭陪徐向前檢閱部隊)這也是唯一的元帥兵團。不信你去查查,其他的兵團司令員要麼是開國大將,比如許光達,陳賡和蕭勁光,要麼就是開國上將,比如王震,陳錫聯和「三楊」等等。只有第十八兵團的司令員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
  • 首批被外國人收養的棄嬰:耶魯女孩尋親記
    耶魯女孩詹娜,在美國媽媽的陪同下,回到中國尋找屬於自己的血緣;河南農村「爬行媽媽」任少雲,將女兒嬌嬌送進了大學的美麗新世界。這又是兩個相似的故事,牽縈於棄嬰和養母之間,關於生命,關於愛。美國女孩詹娜·庫克正在中國尋找她的答案。這是些對普通人至為簡單的問題:我的父母是誰?他們在哪裡?我是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問題的答案,在大洋彼岸的中國。
  • 74歲法國老人來蘇州尋親 稱父親籍貫是蘇州
    中國江蘇網5月11日訊 最近幾天,有一位來自法國的老人,一直在蘇州尋人,據了解老人已經74歲了,他來蘇州到底是要找誰呢?原來盧西安的父親叫李秀雲,生於1894年,他是1916年被招募的第一批勞工,從遙遠的中國來到法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法軍中的隨軍後勤人員。戰爭結束後,由於這些華工沒有軍籍,法國陸軍遣返了他們。但他的父親因故留在了法國,當了一名工人。
  • 南陽:72小時警方助力尋親38年魂縈夢繞,親人一朝相見
    看到「平安南陽」微警局上有多次尋求成功的消息,1月21日,家住重慶市、在南陽務工的女孩張念,滿懷期待地來到唐河縣公安局畢店鎮派出所尋求幫助,向民警訴說了祖孫三代的尋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