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力尋常的孩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父母需要做好這3件事

2020-11-07 爆炸母嬰課堂

很多當爸媽的幾乎都有個私心:想要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孩子更聰明智商高,將來能和愛因斯坦、牛頓、達文西一樣,那樣豈不是更好!但想像往往會被打破……

要知道腦力超常的人少之又少,據有關智商測試的調查發現:大約1%的孩子腦力超常,被稱為「天才兒童」。

腦力超常的兒童智商是多少?

1905年創造出「智商」這個詞,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特曼教授提出。經過智力測試智商在140以上被稱為「天才」,屬於腦力超常範疇。120~140為高智商、100~120智商較高、90~100智商在平均水平、70~80智商較低。

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兒童呢?

據悉,世界上有一半左右的人智商會高於平均水平,而目前智商最高的是一位澳洲人陶哲軒智商在230。

可見,智商較高的人還是有一定概率出現在你家的,抱著希望的父母不妨看看寶寶有沒有以下這幾個特點,佔得越多說明智商會比普通人高。

比同齡人聰明:

很多家長會相互對比孩子的學習成績,每當看到別人家孩子成績高,等再看到孩子時可能都會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多好,總在年級排前幾名,再看看你總是倒數幾名是不是太笨了!」。

其實家長不用一味地否定孩子,孩子智商高低應該和同齡人相比,即使是同年級的也可能是年齡比孩子大,年齡佔據優勢自然懂得要更多。

因此家長要對比同齡人的聰明程度,如果孩子記憶力強、反應力快、語言流暢、觀察能力強,說明孩子比較聰明。

不喜歡和同齡人玩、愛思考:

有些家長發現孩子不喜歡和同齡人玩、總喜歡做自己的事兒,沒事還愛發呆,雖然看起來很孤僻,但他很有可能是個小天才。拿過去愛因斯坦小時候來說,他就不喜歡和同齡人玩。

還有智商為230的陶哲軒,從小時候就被稱為天才兒童,自他2歲時他的父母就發現孩子對數字很著迷愛思考,不僅智力明顯比同齡人高,還想著教其他孩子用數字積木計算,可在班級中卻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孩子相處,但這並不影響他的思考,在2008年被授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華人數學家。

所以,有些家長認為的「問題兒童」,很可能是他們智力超常的一種表現。對於沒有以上表現的孩子,父母也不用過於著急,孩子兒童時期的智商雖然遺傳因素佔4成左右,但通過後天的生活環境、家庭以及學校教育也脫不開關係。

大人如何幫孩子開動腦力?‍讓智力尋常的孩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1、多和孩子互動:從孩子成長特點來看,還在媽媽肚子中的他們一直到2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寶媽可以多和孩子對話交流,刺激他們的五大感官,可促進大腦發育提升寶寶智力。

2、重視營養均衡:無論是孕期營養還是孩子的後期成長,寶媽都要注意營養均衡,特別是俗稱「腦黃金」的DHA、葉酸、優質蛋白質、鋅、鐵等營養物質,全面補充都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3、注重腦力訓練

對於一般的孩子而言,他的思維方式以及專注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的「智力」,想要孩子在和自己智商差不多的同學中「出圈」,就要在這兩方面多下功夫。

至於孩子的專注力,具體可以參考這套《那麼大地板書》。這套書分兩冊——《美麗的中國》和《神奇的自然》,適合各個年齡段孩子遊戲與閱讀的神奇遊戲大書,足足有一個抱枕的大小。

這套書每本都有9個不同的遊戲場景,每一頁有上百個人或物,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找一找」。這非常考驗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情況,當孩子找到一個時不會得到滿足感,還會激發孩子的好勝心以及挑戰的欲望,更專注地進行遊戲。


今日話題:你注重孩子的腦力開發嗎?生活中是怎樣做的?

相關焦點

  • 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孩子智商會很高,比同齡人更聰明!
    父母應該做哪3件事來提高孩子的智商,讓他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呢?對於一些平凡普通的孩子來說,他的固有的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智商的發育。想要在同齡人中成為佼佼者,就要多做一些腦力鍛鍊。3、和孩子多多進行互動與交流與孩子的互動也是有好壞之分的,需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和性格特點來
  • 50歲以上的女人,穿衣謹記這4個法則,讓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比如下面的這4個法則,大家就可以運用上,輕鬆讓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如果大家不太清楚的話,可以多看看年輕人的裝扮,從適合年輕人的單品仲挑出幾件經典款式的衣服,簡單來說就是不太挑年紀的單品。像經典款式的藍色牛仔褲,有質感的小白褲,還有這兩年流行的衛衣都適合她們穿。
  • 孩子智力不止靠遺傳,想提高寶寶智力,家長做好這4件事
    導讀:孩子智力不止靠遺傳,想提高寶寶智力,家長做好這4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智力不止靠遺傳,想提高寶寶智力,家長做好這4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智力發育期,父母如果掌握好,智商和情商都會超越同齡孩子
    撰稿:蔣銳 | 插畫:kit | 審核:靜好記得有位法學教授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育高峰是在他3歲以前的階段。如果這個時間段把握好了,你的孩子智商和情商均會超越同齡的孩子。而心智和腦力發育方面卻比同齡的非母乳餵養的孩子要高。所以,想要孩子健康,智商好,充足的母乳餵養當然是媽媽送給孩子禮物的最佳選擇。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經常把這3句話掛嘴邊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情商往往都很高
    如今社會競爭壓力很大,因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將來有所出息,為此家長們不惜花費高價給孩子報名興趣班、補習班,只為讓孩子的成績有所提高,但是過分注重智商培養而忽略情商培養,往往會導致孩子的很難有所成就,除非運氣好一些,將來能夠從事科研類的工作,否則情商不高的人在任何崗位都不會受人待見。
  • 孩子智力的遺傳,X染色體說了算?想要生個聰明娃,做好這三件事
    夢曦的娃兩歲多了,小傢伙特別聰明,積木、拼圖樣樣玩得得心應手,誰見了都忍不住誇上兩句,都說這孩子遺傳了爸媽的優點。前幾天,夢曦坐在家裡看寶寶智力書,書上說:「孩子的智力,主要靠X染色體遺傳。」看著玩耍的孩子,夢曦嘴角瘋狂上揚,忍不住頻頻點頭:「男孩遺傳媽媽的X染色體,這孩子聰明勁兒果然隨我。」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做好三件事很關鍵
    一個孩子在長大後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具備獨立性,要具備能夠獨立思考、選擇、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以這些為基礎,才能應對各種生活的挑戰,否則是很難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沒有主見:有些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做好自己的事情,總是去問爸爸媽媽「你覺得我行嗎」、「這件事怎麼辦呀」、「那件事怎麼辦呀」。沒有自信心:還有些孩子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事是錯的,不被支持的,擔心出錯會被懲罰,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主動,也沒有信心。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 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堅持這四件事,三年後你會看到孩子的驚人變化
    孩子在學校的時間畢竟有限,孩子的教育大計還需仰仗父母和家庭教育。孩子上幼兒園,父母堅持做這四件事,三年後,等孩子上小學之後,你會看到孩子的驚人變化,你的孩子將會鶴立雞群,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愛戴。究竟是哪四件事意義如此之大呢,且聽JoJo媽跟大家分享一下。
  • 10年後,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的,只能是這6種孩子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出息,有光明的前途,畢竟現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能力的孩子才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呢?擁有這6種優秀特質的孩子,會比同齡人優秀,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容易脫穎而出。
  •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
    0-3歲智力發育對照表其實無論是說話還是走路都是受大腦控制的,寶寶的智力是否達標也的確與其有著一定關係。新生兒剛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只有成年人的1/4,一直到3歲左右,寶寶的智商才直達到成人的一半。沒達標的孩子,多半是父母做錯了3件事除了寶寶生病的原因以外,如果你家寶寶沒有達標,那麼很可能是你做錯了這3件事情。首先,孩子的智力發育一定離不開營養的補充,在腦組織中有60%以上都是由脂肪組成。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直到我為人母以後,才了解到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3-6歲對於人生來講是多麼重要的階段,所以從3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些功夫對孩子進行教育!
  • 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越優秀
    其實家長捨得在教育孩子上下血本,甚至為了把孩子送去名校砸鍋賣鐵,並不意味著孩子的成績一定會好。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重視物質的投入,更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培育。以下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你都做到了嗎?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時期」,做好這4件事,孩子越來越聰明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更聰明伶俐,那麼作為父母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不在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對孩子進行潛能的培養訓練呢?德國學者卡爾·維特在19世紀提出:年齡越小的孩子,學習能力就越強,尤其是3-6歲這個年齡段。
  • 清華教授直言:高智商的孩子有共同的4個特徵,6歲前就能看個大概
    ,對於孩子總是抱有無限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夙願,畢竟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天才寶寶」。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力發育有70%是來自父母的基因遺傳,而剩下的30%則需要通過後天的努力和開發。俗話說「勤能補拙」,因為在後天的環境中,儘管孩子的智力不高,但是只要是勤奮一些,勢必也會有不錯的成就。
  • 如何幫助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父母需要做的7件事!
    想要順利度過轉折期父母需要做好這6件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在幼兒園時期,家長和老師都會給予孩子更多的照料和幫助,而進入小學之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獨立的去完成。想要讓孩子更快的適應小學的生活,父母要學著放手,逐漸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和學習上的自立,自己的生活用品、學習用品自己管理,自己穿衣、自己喝水、上廁所等。
  •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
    孩子從出生開始到10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也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黃金十年,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這是給孩子一生的財富。一、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1、給孩子獨立的閱讀空間。有很多爸爸是網遊高手,很多媽媽是追劇女王,父母自己都不喜歡閱讀,怎麼要求孩子去主動閱讀,關掉電視、放下手機,有什麼能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呢?作為父母,最好是跟孩子約定個時間, 陪孩子一起去閱讀,這也可以很好地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
  • 入秋後孩子進入「猛長期」,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能多長几公分
    想讓孩子長個子、擁有好體格,家長就要抓住"猛長期"的尾巴,做好3件事情,孩子可能還能多長几公分。 家長應該要清楚,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自己的規律可循的。 根據研究表明,家長雙方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得出計算孩子身高估算的公式,如果父母雙方的身高都很不錯,自家的孩子身高自然不會差。
  • 入秋後孩子進入「猛長期」,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能多長几公分
    想讓孩子長個子、擁有好體格,家長就要抓住&34;的尾巴,做好3件事情,孩子可能還能多長几公分。家長應該要清楚,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有自己的規律可循的。根據研究表明,家長雙方的身高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得出計算孩子身高估算的公式,如果父母雙方的身高都很不錯,自家的孩子身高自然不會差。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好不容易起來去寫作業,寫3分鐘玩5分鐘,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的情況,讓父母瀕臨抓狂。比如父母給孩子一個任務,原本是想他們在10分鐘內做好,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無法理解10分鐘是多久,或者是想等一會再做,然後就變得磨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