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鹼中和反應

2021-03-05 初中化學備考YDT

三、中和反應的實驗驗證

酸鹼中和反應除了熱效應以外,一般都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那麼怎樣才能驗證中和反應已經發生以及反應進行的程度呢?

1   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

(1)如圖表示該反應前後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在下面橫線上寫出每種圖形表示的離子(填離子符號)。

(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下列物質中只有一種能與KOH溶液發生上述類似反應,應是   (填序號)。

①HNO3       ②CuSO4       ③CaCl2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和反應的原理、反應的實質(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水分子)。(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氫氧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鹽酸是由氫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故橫線上圖形表示的離子從左到右分別是氫氧根離子(OH﹣)、鈉離子(Na+)。(2)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

(3)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屬於中和反應,只有一種能與KOH溶液發生上述類似反應,硝酸屬於酸,能與氫氧化鉀發生中和反應。

參考答案(1)OH﹣、Na+  (2)HCl+NaOH═NaCl+H2O  (3)①

例2  向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NaOH和NaCl

B.b點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

C.c點表示NaOH和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

D.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l﹣

解析  此題結合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變化的圖像來進行考查。題型新穎,信息量大,是近幾年來考查中和反應的主流形式。根據圖像的變化規律可以看出,該曲線的起點pH等於2,說明溶液呈酸性;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pH逐漸增大,當pH等於7時,說明酸鹼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酸性;再進一步滴加,鹼溶液過量,溶液呈鹼性,pH大於7。在a點時,酸過量,但反應已經開始,HCl和NaOH反應生成NaCl和H2O,所以溶液中的溶質為氯化鈉和氯化氫;b點是完全反應的點,溶液呈中性,此時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鈉,不能使石蕊溶液變成紅色;c點溶液呈鹼性,氫氧化鈉已經過量。

參考答案  D

相關焦點

  • 「看得見」的酸鹼中和反應?
    酸鹼中和反應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在中考中也佔有相當的分量。酸鹼是否完全反應及是否恰好完全反應是中學生難以發現和理解的,化學興趣小組想通過已學知識進行探究。【課堂回顧】課堂上我們是用酸鹼指示劑無色酚酞或紫色石蕊的顏色變化來表現是否反應及恰好反應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能不能用其他物質代替指示劑來反映它們之間的反應情況呢?【分析課題】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都是無色液體,反應後生成的水和硫酸鈉也是無色溶液,無現象表明兩種物質是否反應。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酸和鹼之間能發生中和反應
  • 初中化學:酸鹼中和反應考點,一文全掌握,考試不漏分!
    在初中化學課程當中,酸鹼中和反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也是中考化學考察的核心知識點,它的身影貫穿了整個酸鹼鹽部分的知識,歷年的中考當中,不論是推斷題、實驗題、還是計算題,都能看到它出現,考察的題型範圍非常廣。
  •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報告單1、實驗目的用已知濃度溶液標準溶液)【本實驗鹽酸為標準溶液】測定未知溶液(待測溶液) 濃度【本實驗氫氧化鈉為待測溶液】2、實驗原理在酸鹼中和反應中,再根據化學方程式中酸和鹼的物質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計算出鹼(或酸)溶液的濃度。
  • 高二化學說課稿——酸鹼中和滴定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四》專題三: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二單元:溶液的酸鹼性的第二課時:酸鹼中和滴定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誘導學生思考探索與定量實驗研究的方法。首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啟發質疑,引起學生好奇、驚疑,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
  • 酸鹼中和問題知識歸納+題目練習
    酸鹼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OH-→H2O,這一反應會放出熱量。酸鹼發生反應時,溶液中的H+和OH-都減少,因而溶液的酸鹼性也發生改變,因此常利用酸鹼中和反應改變溶液的酸鹼性並廣泛應用於實際中。1.農業上用施加熟石灰[主要含Ca(OH)2]的方法來降低土壤的酸性;2.用熟石灰處理酸性的工業廢水;3.精製石油時,用氫氧化鈉來中和過量的酸等;4.醫藥應用:塗抹弱鹼性的肥皂水、小蘇打水或稀氨水減輕蚊蟲叮咬引起的痛癢;胃酸過多的病人口服鹼性的胃舒平或小蘇打片,以中和過多的胃酸。
  • 高考化學:酸鹼中和滴定實驗
    (1)實驗原理利用酸鹼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的酸(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實驗方法
  • 中和反應
    NaCl+H2O2HCl+Ca(OHNa2SO4+2H2O溫馨提示 (1)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非金屬氧化物和鹼的反應,金屬氧化物和酸的反應都生成鹽和水,但不是中和反應。
  • 一起玩實驗:奇妙的酸鹼中和
    把一種酸性物質,和一種鹼性物質混合,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鹽和水,這就是酸鹼中和。 【註:這裡的四種材料只能說是呈現酸性或鹼性,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酸和鹼。實際上,食用鹼面是碳酸鈉,是一種鹽。這是一個廣泛意義上的中和反應,卻是適合孩子接觸的,安全好操作的中和反應實驗。】 這個小實驗,不僅好玩,而且還很有用。
  •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節內容屬於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課題2的內容,本節課重點講解了中和反應的概念及實質,從酸鹼性的角度介紹了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從離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應容易發生的原理,為高中化學學習酸、酸性氧化物、酸式鹽等物質的性質以及離子反應打下良好基礎。
  • 跟我學化學 第十單元課題2酸鹼中和反應
    蘋果汁10、某同學在做中和反應實驗時,用pH傳感器測得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1、中和反應是一類重要的化學反應。某同學利用圖1裝置研究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液反應的過程,並用pH和溫度傳感器測量反應過程中相關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得到圖2和圖3
  •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實驗知識匯總
    (1)實驗原理利用酸鹼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的酸(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實驗方法。酸鹼中和滴定開始時和達到滴定終點之後,測試和記錄pH的間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酸(或鹼),測試和記錄一次;滴定終點附近,測試和記錄pH的間隔要小,每滴加一滴測一次。③數據處理:
  • 專題: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前兩次課,咱們探究了酸和鹼的性質,那麼酸和鹼能夠反應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知道,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在水溶液中解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的化合物叫鹼。來看幾組化學反應方程式:發現:1.中和反應: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2.
  • 酸鹼中和滴定實驗誤差分析
    1.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做酸鹼中和滴定。
  • 還有酸鹼中和反應,你了解多少!
    考點二、中和反應1.概念:酸與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2.實質:酸溶液中的H+和鹼溶液中的OH-結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達式為:H+ + OH-=H2O。 3.現象:有些中和反應進行時有明顯的現象,生成的鹽以沉澱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應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所以要判斷中和反應是否發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應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4.應用:中和反應原理常用於醫藥、改變土壤的酸鹼性、處理工廠的廢水等。
  • 一輪複習||酸鹼中和滴定PPT
    酸、鹼中和滴定 1.實驗原理利用酸鹼中和反應,用已知濃度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實驗方法。以標準鹽酸溶液滴定待測的NaOH溶液,待測的Na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c(NaOH)=V(NaOH)c(HCl)·V(HCl)。
  • 考點在線 |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l    定義: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配平時要注意H2O的化學計量數。如:2NaOH+H2SO4=Na2SO4+2H2Ol    酸和鹼反應,除了放熱,一般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沉澱、氣泡、不溶物溶解消失、溶液顏色變化等),所以為了觀察反應是否發生,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 酸鹼中和滴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
    3.2.3酸鹼中和滴定(閱讀)閱讀課本P48了解酸鹼中和滴定的概念。〖板書〗酸鹼中和滴定一、定義:用已知濃度的酸(或鹼)來測定未知濃度的鹼(或酸)的方法叫酸鹼中和滴定。二、原理(A:酸,B:鹼):用一種已知濃度的酸與一定體積的未知濃度的鹼反應,若能測得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酸的體積,就可求出鹼的濃度,這就是中和滴定的原理。
  • 什麼是中和反應呢?
    在上一節中,我們所說的當酸和鹼相遇時,酸的氫離子和鹼的氫氧根離子相遇後生成水的反應,我們稱之為中和反應。那是不是只要酸和鹼發生的反應,都可以稱作中和反應呢?其實不然,發生中和反應的前提條件就是兩者的量必須為嚴格的一比一,即酸的氫離子的量與鹼的氫氧根離子的量要相同,這樣最後的產物就是中性的水。如果酸比鹼多,就形成酸,反之,則形成鹼。當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水後,酸和鹼原來各自的伴兒去哪裡了呢,比如鹽酸中陰離子氯離子,氫氧化鈉中的陽離子鈉離子,它們又變成怎樣了呢?既然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已經生成了水,那麼它們原來的伴兒會不會彼此結合成一種新的物質呢?
  • 「說課比賽一等獎說課稿」高二化學說課稿——酸鹼中和滴定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高中化學必修四》專題三:溶液中的離子反應,第二單元:溶液的酸鹼性的第二課時:酸鹼中和滴定本節課我主要採用誘導學生思考探索與定量實驗研究的方法。首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啟發質疑,引起學生好奇、驚疑,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