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新華網2009年11月25日21:45
新華網上海11月25日電(記者孫麗萍)復旦大學著名英美文學教授楊豈深與兒子楊自伍兩代翻譯家前後歷時25年,耗盡心力,翻譯完成了八卷本、350餘萬字的美國比較文學巨著《近代文學批評史》。
25日,這部綜觀200餘年西方文學史的比較文學巨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推出中文版。
《近代文學批評史》是美國當代著名學者雷韋勒克的代表作。該書共有八卷,論述了從1750年到1950年跨度長達兩百年的西方各國文學批評的歷史。雷韋勒克因撰寫此書及其他學術成就,獲得英、美、德、加、荷、意等各國嘉獎,曾任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荷蘭皇家科學院、義大利國家學院院士。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中國高等教育部就將這部西方比較文學的「裡程碑」式巨作列為高校文科輔助教材,並委託復旦大學著名教授楊豈深翻譯,後來翻譯計劃因文革擱淺。
198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請楊先生重起爐灶。當時,楊先生的身體已經不太好,常常手抖不能握筆,完成了第一卷的翻譯之後,重擔就落在了二十多歲的兒子楊自伍身上。從第二卷開始,楊自伍整整花了25年時間,沉浸於寂寞而清苦的翻譯工作中,譯出了比較文學、文學批評史上的這套巨著。
復旦大學著名學者陸谷孫教授說,《近代文學批評史》的出版對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將成為研究比較文學、西方文藝學的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參考書籍。
這一耗時25年的翻譯工程,是中國出版史上的一個「馬拉松」戰役。翻譯家與出版社都以傳播文化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促成了這套巨著的面世,為中西文化交流又搭建起了一座橋梁。
上網從搜狗開始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