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師招聘面試遭遇培訓機構,考官如何給考生打分?
現在,教師這一職業,越來越有吸引力了,很多地方的教師招聘考試都很火爆,往往報名者眾,競爭激烈。特別是現在國家一再強調要提高教師的待遇和地位,也有越來越多的城市落實了教師工資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水平這一政策,於是考教師編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多年擔任教師招聘面試考官,我看過了很多年輕人在招聘教師面試中的種種表現,同時也發現這些年來考生在面試中的一些變化。今年,再次擔任某地招聘教師面試考官,我感受到考生的表現有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幾乎每一個考生都經歷了某類培訓機構的專門培訓,面試時每個考生的表現出奇一致!
我們這個考場,一共面試了26名考生,都是女考生。這26個考生,從穿著打扮到言談舉止,從教學設計到課堂用語,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她們無一例外,都穿著正規的職業裝,一看就價格不菲。然後從進場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請問我可以開始我的試講了嗎」,到答辯時「請問考官我可以思考一下再回答嗎」,一直到最後的「我的回答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老師」,整個流程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
其實,這真是給考官出難題了!怎麼打分?怎麼拉開距離?大家表現得都差不多啊!教學設計可以有一個基本的套路,只要按照這個套路,每個人的水平你看不出大的差異;個人表現也可以訓練,開口說什麼,結束說什麼,手怎麼放,姿勢怎麼擺,都可以練出來,真的很難區分高下。考官很懵很無奈!
但是,你總得給出一個公平公正的分數吧,你總得拉開距離吧,畢竟這是考試,有人勝出,就有人被淘汰出局。作為考官,在這種全體考生都是被招聘考試培訓機構訓練出來的情況下,我是怎麼打分的呢?在哪裡可以拉開彼此的距離呢?主要有兩點。
一是教學設計。前面我們說了,教學設計可以有套路,按照套路來,不會犯大錯,也不會扣很多分。但是,怎麼多得分呢?這就看考生有沒有自己對文本的解讀了。同樣是識字教學,你可以輕描淡寫教幾個好寫的字,也可以挑戰難寫的字,將寫字教學教透;同樣是積累詞語,你可以照葫蘆畫瓢讓學生講幾個,也可以體現教師自己豐富的語感,舉一反三。這裡就體現出差異了。
二是答辯技巧。在無生上課很難拉開分數的情況下,答辯題就是關鍵了,很多考生就是在答辯題上,跟其他考生拉開距離的。某次答辯的題目是,師德和教學能力,哪個更重要?這一題看似很好回答,但是答題要點,卻是要求考生要結合當前國家對新時代教師的要求來回答。如果考生只是泛泛回答,分數不會太高;但是如果結合了當前教育形勢發展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那分數馬上就高出來了。因此,考生平時要關注時事,特別要關注我們國家的教育時事,特別是新時代對於教師的要求等等相關內容。
其實,作為考官,我們真的不太喜歡培訓機構訓練出來的考生,這樣流水線上下來的考生,缺乏個性,只有表象的姿態,沒有真實的內涵。如果有志於從事教師職業的考生,最終還是應該在鑽研教材等方面下功夫。您覺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