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客家家常菜,客家小炒有什麼奧妙
客家小炒是灣灣美食中的一員,也是民族菜品,其主要原料是五花肉、水發魷魚、蔥、大蒜、辣椒等,製作出來味道鹹鮮。
一水之隔的閩南也有類似菜餚,據說灣灣一般家庭拿來拜拜的三牲裡會有煮熟豬肉及曬乾的魷魚或魚,將二者組合做出一道家常菜
客家小炒裡,五花肉和魷魚就是主角,一塊肥瘦相間五花肉,必須先切切切,幹魷魚泡水發泡後也得改刀切切切,軟軟豆乾切的與前二者厚薄一致,刀功就是在這裡突顯出來
好吃的客家小炒,再來就是炒的火候,到不到味,同樣食材炒的不到味,吃來走味騙不了嘴巴,炒炒炒,炒出五花肉的油香,炒出它的彈牙香,逼出二師兄的油質再接著炒其餘食材,由此可見客家人的勤儉持家,很到味,省錢還有面子
偶爾機會嘗過這道菜,甚是懷念,於是行為起來,玩美是買新鮮食材不是(拜拜)過的,所以要從重做起,其實咱們做料理有用到相同食材時,多備些,另種組合也能節省時間,創出另一番風味菜餚呀
材料
五花肉,幹魷魚,豆乾,姜,蔥,辣椒
做法
幹魷魚要事前用水發泡後切條狀,(大約泡一夜即可,泡太久魷魚味道全被水帶走,就沒咬勁,若買市售發好魷魚,也要挑選不要發過頭的才好)這裡五花肉用的是鮮品切片,若有煮熟五花肉切片方式比較忠於小炒定義,蔥切段,也可用芹菜或再加芹菜,辣椒切片(喜辣者可增加量)
豆乾切片氽下熱水後加些生抽
姜切片
魷魚先用小火慢慢煸香
趁香氣撲鼻,下豆乾同炒後取出
放入五花肉片,中小火炒炒炒,逼出油脂後,放些蒜片
噴入生抽,胡椒粉(因為是生肉炒,肉本身沒味道,利用炒香加調料)再將其他所有食材合併,下些料酒增香即可完成
五花肉與魷魚必須炒得乾爽,二者出水多,沒炒幹水份,香氣出不來,連帶蔥香不出採,記得劃上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