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丈夫是廣東客家人,本來想趁著國慶假期回老家陪婆婆過節,看到高速路上各種堵車的新聞,我們決定安心呆在工作的城市裡。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想我丈夫沒有回老家,他會惦記家鄉菜。我父母在廣州居住,我想帶著父母一起去吃客家菜,於是我們一行四人在廣州找了一家餐廳吃客家菜。
我們第一次去這家餐廳,裝修風格古色古香,燈光都是暗色調,仿佛回到了明清朝。這家餐廳整體比較寬敞,有大廳也有小房間,還有四人卡座和六人卡座,就餐環境比較舒適,不會很吵鬧。當我們坐下來,服務員立刻給我們送上茶水,並且告知我們可以手機點餐,我覺得服務方面做得挺不錯。
我們四個人點了四道菜,分別是客家鹽焗雞、客家釀豆腐、撈支竹、菜乾煲和艾餈粑,我們每個人還點了一碗米飯,這些菜、茶水和米飯總共花了194元,我丈夫說:「這間餐廳的客家菜味道算正宗了,尤其客家釀豆腐和山泉水撈支竹。」我丈夫說:「客家人很愛吃豬肉,客家釀豆腐、客家土豬湯、梅菜扣肉等都用到了豬肉,這些都是經典客家菜。因為我們才4個人,點多菜吃不完浪費,先試一下,味道好下次再來品嘗。」
我在朋友圈曬了釀豆腐、艾餈杷和撈支竹等,網友們都說:「一看就是客家菜,很有特色。」
這是客家鹽焗雞,我個人比較喜歡這道菜,雞表皮油亮看著很有食慾。鹽焗雞的雞很有味道,鹹香入味,雞的肉質嫩滑。鹽焗雞原汁原味,直接吃會覺得有點鹹,用來下飯味道剛剛好。
這就是客家菜最經典的客家釀豆腐,客家釀豆腐端上桌,我父母就想吃了,我父母每人一塊。我父母都很愛釀豆腐。客家釀豆腐就是用常見的食材做出來的美味,豆腐兩面煎至金黃,吃起來焦香,肉餡鮮美的味道,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是非常美妙。
這道菜是松子玉米炒雜,有玉米粒、胡蘿蔔、黃瓜粒和松子,色彩搭配很美,松子炒玉米看起來清新,玉米粒很甜,松子仁有果仁香味。我覺得松子玉米炒可以自己在家參照來做,快手小炒菜。
我自己很喜歡撈支竹,名字叫做撈支竹,我感覺支竹是豆腐皮,吃起來很清爽的口感,支竹薄軟嫩滑的口感,味道調得很好,吃起來清香,或許因為好吃的緣故,我覺得撈支竹分量有點小。
這是客家菜乾煲,平時我會用菜乾煲粥煲湯,或者用菜乾燒肉,菜乾煲沒有肉,不會很鹹,用來下飯挺好,跟新鮮白菜相比,多了乾貨的香味。
我覺得客家艾餈粑的麵團部分不夠軟糯,但客家艾餈粄的餡料好吃,芝麻和花生香味濃鬱,不會有甜膩的口感。
在閒暇時,我們帶著父母去不同的餐廳,品嘗地方美食。我們在廣州這家餐廳品嘗客家菜,總體感覺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