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看油茶園 |
日前,筆者來到位於天柱縣鳳城街道鐘鼓村內的棲鳳油茶生態園。從觀景塔上望去,幾個山頭,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樹,它們整齊地排列著,迎風招展,享受著細雨的洗滌,隨著微風翩翩起舞。用白色的薄膜覆蓋套種的辣椒、西瓜,格田成行,形成了三黎高速公路上一道亮麗的景觀。
「天柱,是農業大縣,更是貴州省油茶產業帶的中心。農業有吃的,也有看的。對,農業也可搞旅遊,圍繞油茶產業,我們可抓好『農文旅』,走好『田園路』!」
2013年,通過招商引資,貴州恒生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落戶天柱,進行油茶種植,創建天柱縣棲鳳油茶生態園。從此,天柱縣的「農文旅」之歌在棲鳳油茶生態園奏響了。
「農文旅」生態歌
「這裡視野開闊、空氣清新,周末如果能與家人一起徒步上來走一轉,那得多愜意啊。」在採訪現場,筆者感慨道。
「可不是嘛,前段時間山茶花開放時,每天都有千餘人上來賞花。」貴州恒生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郝佔營說,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流轉土地近10000餘畝,完成標準化油茶造林7600餘畝,山茶花種植12萬株,還實施了油茶林下套種青錢柳茶、杉樹苗、辣椒、西瓜等。
據了解,貴州恒生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育苗、種植、加工系列產品和銷售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以科技文化融入到農業發展之中,助推農業產業的發展。
「我們自己研發、培育的油茶苗,有80釐米高、地徑0.6釐米以上,種下去後,將縮短成長周期,一般的苗五年才開始掛果,我們的苗兩年就能掛果。每畝將降低管護成本2000元。」郝佔營介紹,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加強研發團隊建設,以科技引領企業未來發展。該公司計劃於2017年12月完成油茶精深加工廠的建設,並投入生產;2018年3月完成天柱縣萬畝油茶生態公園建設,同時修建小別墅、山塘、兒童遊樂園、觀景步道等,打造成農、文、旅一體的現代山地高效立體觀光農業。
油茶種植後對山地形成多重覆蓋,可淨化空氣、綠化荒山、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改善小區域氣候,減輕風災、火災、凍災、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的危害,顯著改善農村生態面貌及山區人居環境。天柱縣萬畝油茶生態公園的建設將成為全省現代高效山地立體觀光農業與生態和諧發展的示範工程,生態效益顯著。
「農文旅」致富歌
「農文旅」的融合發展,有利於促進農民就業,保障農業增收、農民致富、農村發展。
陶通明是鐘鼓村巖寨片村民,採訪當天,他給筆者算了一筆帳:「我有100畝土地入股棲鳳油茶生態園,前五年是生長期,每年可以收到1000元的土地租金。我不用出管護費,待油茶有收成後,便可以與公司三七分成。初產期,預計畝產2000斤毛果,按我三公司七的分成的話,每畝我能分到600斤毛果,按現在市場價每斤1.5—2元來算,每畝就有900—1200元的收入,100畝就是90000—120000元。而且我一直在油茶園搞管理工作,每個月有3000元的工資,一年也有3萬多元,這樣算下來,油茶收成後,我一年的收入就有15萬元左右。油茶最低有50年的收成期。」陶通明帳算得通透,我們聽著激動,不用辛苦勞累,一年就能有十多萬的收入,好事情啊!
像陶通明一樣,天柱縣共有800餘戶農戶將土地入股油茶園,不但能收到土地入股的股金、務工費,還能免費在油茶園已經起壟好的土地裡套種農作物,由公司出肥料,產生的效益全進農戶腰包。
2016年,鐘鼓村二組的王軍與兩名同村好友,在油茶園套種了近30畝的西瓜,兩個多月後,他們每人分得近2萬元。看到他們獲得好收成,今年,又有8戶農戶共種植300多畝西瓜,有4戶農戶種植辣椒160多畝。
鐘鼓村巖寨片村民王二妹和龍淑芝今年都有近50歲,自從油茶園建園以來,她們便長期到油茶園做工,每天工作8小時,務工費80元,8小時外,還有15元/小時的加班費。如此下來,每個月,她們都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還能就近照顧家庭。
據了解,油茶園內,務工人員最多時達到300來人,長期的管護工人就有17人。今年1—4月,僅老百姓務工工資就開出了近百萬元。 (伍麗)
(責編:高華、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