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館陶黑小麥成為富農「黑色金礦」
「現在,1斤普通小麥大約能賣到1.3元左右,而我們種出的黑小麥1斤能賣到3元左右。種植1畝黑小麥比種植1畝普通小麥多增收1500多元,如果進行深加工,黑小麥附加值是普通小麥的10倍還多。」館陶縣黑小麥農場主範月青說。眼下正值小麥收割季節,今年,館陶縣黑小麥種植面積達到36000餘畝,全縣研發的黑小麥系列產品達到30多種,黑小麥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黑色金礦」。
該縣積極推進黑小麥小麥產業化經營,健全完善了「公司+協會+基地+農戶」和「訂單+期貨」的產業化經營機制,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黑小麥產業不斷壯大。在黑小麥生產種植的基礎上,圍繞黑小麥增產、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積極推動黑小麥生產向「原種繁育、購銷經營、精深加工」三位一體過渡。去年,該縣總投資570餘萬元建立了黑小麥示範性農場,農場內建有黑小麥良種繁育區500畝,生產區500畝,該農場年可繁育黑小麥良種子50萬公斤,所生產的黑小麥良種可供1萬畝生產所用,黑小麥農場還是邯鄲東部集生產示範、觀光品嘗、旅遊休閒於一體的新型示範性農場。
該縣按照「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集團化」的思路,深挖有效控制餐後血糖神奇黑小麥--「冀紫439」這座「金礦」。該縣從2005年引進種植黑小麥冀資黑小麥1號(冀紫439)以來,逐步摸索總結出了黑小麥的生長習性和種植技術。2006年成立了館陶縣華野莊園黑小麥生產開發基地,並在國家商標局註冊了「華野莊園」商標;2007成立「館陶縣黑小麥產業服務協會」,制訂了無公害黑小麥生產操作規程,實施了無公害優質黑小麥基地管理措施,發動和組織會員開展規範的黑小麥種植,並採取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管理、統一收割、保價回收的運作模式,進一步促進了黑小麥產業的發展;2008年成立館陶縣華野莊園黑小麥產業有限公司,生產了富鉻黑小麥全粉、黑小麥掛麵、黑小麥麥糝、麥仁等產品,對黑小麥進行初加工,拉長了產業鏈條,提高了黑小麥的附加值。2013年2月,縣政府撥專款與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協商買斷了品種使用權。2014年7月,館陶縣黑小麥生產基地被農業部授予「中國優質農產品示範基地」稱號。
該縣與國內大型食品企業合作,採用傳統石磨工藝,研發製作了黑小麥石磨全粉、麥仁、麥片、麥糝、饅頭、掛麵、糕點、月餅8個系列30多種食品,並銷往全國各地,進入北京、上海、廣州、石家莊等大城市連鎖超市銷售,深受「三高」人群、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的青睞,廣大消費者反映良好。該縣還將與有關企業合作開發黑小麥醬油、黑小麥紅曲醋、黑小麥保健酒、黑小麥美容化妝品和黑小麥保健食品等系列產品,做大做強黑小麥這一富民強縣產業。
該縣農牧局局長任玉柱說:「館陶縣黑小麥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今年達到了36000多畝,力爭2016年發展到10萬畝以上,真正將館陶縣建設成為全國優質富鉻黑小麥種植基地、種源基地。」
博野縣念好小麥增收「富硒經」
「今年夏收我家的10畝富硒小麥可真是實現了高產高效,畝產達到了1100斤,每斤價格1.35元,比市場收購價高出了20%,種富硒小麥可是我們農民致富的好項目。」賣出今年的新麥,河北省博野縣程委鎮中陽莊村民劉孟超喜上眉梢,「當地的麥子從來沒賣過這麼高的價錢,這要感謝我們村的『土專家』肖運好呦。」
正是肖運好將富硒小麥引進了博野。2012年,中陽莊村高中畢業的青年農民肖運好在一期農業科技刊物上看到有關富硒農產品的介紹——硒元素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尤其是抗癌作用明顯。當了解到博野地處河北省富硒帶後,他萌發了在當地發展富硒小麥等糧食作物的想法。說幹就幹,當年他成立了富硒小麥專業合作社,試種200畝富硒小麥,經過河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測,富硒含量達到0.23毫克。肖運好將富硒小麥送到定州市一家石磨小麥加工廠加工成麵粉後,用小包裝到本縣糧油店銷售,每市斤5元還供不應求。
富硒小麥的高價位讓肖運好看到了商機,他印發富硒小麥的宣傳資料,號召村民加入合作社,同時向村、鎮、縣建議,在本縣富硒帶種植以小麥為主的富硒農產品。他的建議得到鎮、縣兩級政府的支持。在去年的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縣政府正式把種植富硒小麥列入農業經濟重點發展項目和扶貧項目。程委鎮政府也把本鎮位於富硒帶的3萬畝耕地規劃成以小麥為主要品種的富硒農產品基地,並把北陽莊、中陽莊和南陽莊5000多畝耕地作為富硒小麥示範基地。
為了確保富硒小麥達到富硒含量標準,肖運好向河北省農科院的專家請教,制定出栽培及管理的技術流程:播種拌種時要使用硒微量元素,返青拔節及灌漿期噴3次含硒葉面肥……他打算把富硒小麥基地擴大5萬畝以上,讓當地更多農民靠種植富硒小麥致富。
彩色小麥託起農民致富夢
麥海湧金浪,牧野話豐收。獲嘉縣史莊鎮農民劉忠於在當地推廣種植了2萬多畝彩色小麥,通過「搞好深加工,拉長經濟鏈」,讓當地農民增加純收入近600萬元。如今,彩色小麥正託起獲嘉縣農民的致富夢。
劉忠於經常為致富尋找新門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彩色小麥營養價值高,市場價格比普通小麥高約30%,市場前景可觀。
從2008年試種到現在,劉忠於通過「企業+農戶」的模式推廣種植的彩色小麥已達2萬多畝,並成立了獲嘉縣齊州種植專業合作社。「根據齊州麥仁廠這幾年的經營狀況,摸索市場,前景特別好,通過合作社跟老百姓直接籤訂合同訂單,採取訂單收購,企業把農戶種植的小麥加工成產品,比如黑小麥麵粉、綠小麥麵粉、麥仁,產品走向市場,老百姓、企業、合作社共贏。」劉忠於介紹說。
目前,他正在積極推進一條集彩色小麥繁育、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化之路,讓家鄉的老百姓靠彩色小麥飛速奔小康。劉忠於信心滿滿地說:「我下一步計劃是努力把種植基地和企業的生產量做大、做強,使獲嘉縣的彩色小麥,走出河南,走出國門。」
行唐千餘「麥客」跨區作業致富忙
6月13日,在高邑縣剛剛收割完最後一戶小麥的行唐縣翟營鄉宋營村「麥客」李樹心,開心地數著這幾天掙得6500多元機收費。像李樹心一樣在「三夏」時節當起「麥客」,南徵北戰輾轉數千裡跨區作業,走上致富路的行唐縣「麥客」達1800餘人。
今年54歲的李樹心作為一名職業麥客,已有20年的跨區收割「駕齡」了。「1995年俺就買了一輛小麥聯合收割機,當年就賺了兩萬多元!」回憶起過去當麥客的經歷,李樹心仍記憶猶新。「如今購買農機,能夠享受國家惠民補貼,前年俺買了臺新款小麥聯合收割機,國家補貼3萬元後,自己僅掏了8.5萬元,到去年就把本錢掙回來了。」
李樹心說,剛開始跨區作業,村民們一般是四個人一臺收割機,收割一年有了經驗後,就兩人一臺或一人一臺。如今,行唐全縣共有小麥聯合收割機1800多臺,主要集中在宋營、南翟營、北翟營、崗頭等8個村,這8個村的小麥聯合收割機就有近千臺,成為遠近聞名的夏收小麥聯合收割機專業村。這幾年每到5月20日左右,行唐1800多名麥客像候鳥一樣,成群結隊帶機南下到河南等地,當起職業麥客。
「俺們根據小麥由南向北成熟的時間差自行安排時間跨區作業,河南是俺們的主戰場,一般在那裡收割20天左右。」宋營村農機手仲新順說,「收割完河南小麥,俺們就立即開往邯鄲,隨後趕赴邢臺及石家莊周邊縣。6月15日左右回到家鄉,用一周時間收割完當地的小麥後,再用板車把收割機拉到內蒙古臨河、五河等地。7月上旬俺們收割就全部結束,開始返程,整個跨區作業一般在40天時間。」
李樹心說,「40餘天的『麥客』之旅,雖然辛苦一些,但算下來收入還真不是個小數字,一般的『麥客』在『三夏』時節幹上一個月,純收入少的兩三萬元、多的六七萬元。」
跨區當現代「麥客」讓行唐許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據行唐縣農機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縣1800多名「麥客」「三夏」期間,跨區作業為異地麥農收割小麥300多萬畝,可增收1.5億多元。
灤南縣青貯全株小麥餵奶牛 助力農民致富
連日來,在灤南縣宋道口鎮楊顧莊村東的麥田裡,一輛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收割著小麥。不過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收穫的小麥將作青貯,用於奶牛飼養。
灤南縣是奶牛養殖大縣,飼料需求量大。青貯全株小麥用作奶牛青貯飼料尚屬首次,是灤南縣農業發展的新探索。灤南縣濟鑫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從宋道口鎮楊顧莊村流轉土地500畝,去年秋季規模種植了400畝小麥。合作社通過與蒙牛乳業(灤南)有限責任公司聯繫,為縣內一大型奶牛養殖場收割即將成熟的小麥,進行青貯後作為奶牛的青飼料。每畝全株小麥的生物學產量可達2.0—2.2噸,種植戶可獲得純收入900元左右,略高於收穫小麥的收益。收割全株小麥進行青貯比正常成熟時間上提早20天,為下茬玉米爭取了生長期,同時減少了小麥的晾曬,避免了焚燒秸稈,省去了秸稈粉碎還田帶來的成本。
合作社負責人馮曉民介紹說,全株小麥青貯飼料具有營養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等優勢,能最大限度保持小麥的多汁、青綠和營養成分,在保障糧食總量和小麥每畝效益的基礎上,解決了奶牛養殖飼料短缺的問題,不失為一次有益探索。
夏收小麥速成交 利民服務得美譽
進入6月,全國各小麥主產區進入了大面積收穫期,各地區已正式拉開麥收序幕。北京的老客戶王老闆再次合作一畝田,從河南唐河地區購進49000斤優質小麥。
北京朝陽區的王老闆自上次合作後,一直對公司辦事的效率和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讚不絕口,隨著夏收的到來,王老闆非常看好夏收小麥這一市場,立即聯繫了公司唐河產地的工作人員小張,希望找到優質貨源。小張接到電話後,想起之前合作過的糧食批發商王老闆,趕緊與王老闆聯繫,商談此事。正好,王老闆剛剛進購一批小麥,聽了小張的一番話後,當即表示願意洽談這筆生意,可以儘快聯繫北京的王老闆來看貨。
北京的王老闆得知這一消息,立即和工作人員一起趕到河南王老闆家中看貨。兩位王老闆都是爽快之人,做事乾脆利落,沒多久就談到了一起。關於小麥的價格、數量和質量,雙方也沒多大異議。最終以1.1元/斤的價格,採購了49000斤小麥。從看貨、議價到裝車,整個過程非常快。半個小時過後,供貨商王老闆就收到了貨款。
整個對接一氣呵成,讓兩位老闆讚不絕口,覺得一畝田公司的工作效率確實快速敏捷,絕不拖泥帶水;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也是非常誠懇認真周到,相當負責任。二人非常真誠地說道, 「一畝田真是一個利民工程,一個實惠平臺,我們以後就是一畝田的免費宣傳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