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米的距離父子倆卻走了6年,背後的真相讓人紅了眼眶

2020-12-25 人民日報

1917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要修建一條鐵路。但因當時的鐵路技術不夠先進,只能停留於幻想。這條鐵路就是途經甘、陝、川、渝22個縣、市、區,可扶持13個國家級和4個市級貧困縣的第三條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大動脈——蘭渝鐵路。2017年9月29日,這條曾讓世界專家束手無策的「天塹」鐵路,全線通車。

像「在豆腐腦裡打洞」

德國專家直呼「不可能」

這條從重慶到蘭州,總裡程僅800多公裡的鐵路線穿山越嶺無數,有226座隧道,396架橋梁。其中更有被稱為蘭渝鐵路「鬼門關」的「胡麻嶺隧道」。

這條隧道雖然全長只有13.6公裡,但地質條件極其複雜。隧道圍巖巖體比麵粉還要細,挖掘起來就像在「在豆腐腦裡打洞」。義大利專家對此束手無策,美國專家對此大呼無奈,德國專家帶著世界頂級設備和專業團隊連連失敗,直呼「不可能」。

巖體比麵粉還細

因此,這條隧道被定性為「世界難題」、「頭號重難點」工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性難題,卻被中國的鐵路建設者,用中國人的智慧攻克了。

在《歡樂中國人》的舞臺上,中國故事講述人李晨就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在攻克胡麻嶺隧道的過程中,父子兩代鐵路人的故事……

視頻:李晨講述《隧道父子》

173米的「牆」將父子分隔了6年

夏荔的父親夏付華是一名36年的鐵路建設者,因工作任務繁重,每年只能回家2次。夏荔從小就和父親聚少離多,每次夏付華回家,夏荔最喜歡的就是和他一起坐火車。在小夏荔心中,修建鐵路的父親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為了能夠更多地見到父親,長大後,夏荔也成為了一名鐵路工程師。

左為父親夏付華:中鐵十九局胡麻嶺隧道1號斜井測繪員,右為兒子夏荔:中鐵十九局胡麻嶺隧道2號斜井總工程師。

2011年,胡麻嶺隧道遇到難題,世界專家束手無策,整個工程陷入停滯。在工程技術方面頗有天賦的夏荔臨危受命,被調到胡麻嶺隧道的二號斜井擔任總工程師,與隧道那頭正擔任胡麻嶺隧道1號斜井測繪員的的父親共同攻克難題。儘管父子二人的相距僅有173米,但卻被這堵厚達173米的「牆」分隔了6年。

因女兒重病妻女返回老家

一個擁抱相隔千裡

蘭渝鐵路從2008年就開始修建,這條花了800多億元打造的鐵路幹線,帶著沿路1.8億人民的期待。如果最後的173米不能打通,整個工程都將功虧一簣。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擔任總工程師的夏荔壓力巨大。在重壓下,夏荔還要時刻忍受與妻女分隔的煎熬。

2015年,夏荔不到一歲的女兒垚垚,因不能適應胡麻嶺惡劣的環境,突發疾病,40度高燒不退,全身青紫,時刻面臨生命危險。為了女兒的身體,夏荔不得不將妻女送回老家。

從此,他只能在視頻中看看女兒的臉,只能緊握著手機,送給家人一個隔著千裡之外的擁抱。

沒有跨不過的河 沒有攻不破的山

父子相隔,妻女遠走,任務繁重……這一切都沒有把夏荔嚇跑。他時刻謹記父親的囑託,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攻不破的山,中國人自己的難題,自己解決。

經過100多個日夜的苦思冥想,夏荔和他們的團隊,終於想出了解決這個世界難題的「九宮格作業法」。

他們將一個大的作業面,分成9個小的作業面,在保證巖體穩定性的同時,讓挖掘工作得以開展。

開工第一年,父子相隔173米;開工第三年,父子相隔96米;開工第六年,父子相隔15米……2017年6月,父子相隔只剩下最後一米。這對父子經歷了8年奮戰,6年守望,終於在隧道中相見。

隧道打通,父子在隧道內相擁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全線通車,標誌著這條讓全世界專家都束手無策的「天塹之路」,被中國鐵路人徹底攻克。

中國鐵路建設者們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自己有能力、有智慧、有決心解決自己的難題。

胡麻嶺隧道通車

在整條蘭渝鐵路的修建過程中

還有不計其數的感人故事

在千千萬萬中國鐵路建設者中

更有無數像夏付華、夏荔這樣為夢想而努力的偉大建設者們

是他們用自己的雙手

創造了屬於中國的奇蹟!

相關焦點

  • 父子倆在蘭渝鐵路修德美幹不了的隧道:分居兩頭,6年未相見
    父子倆在蘭渝鐵路修德美幹不了的隧道:分居兩頭,6年未相見 2018-05-10 0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蘭渝線:6年掘進173米,8年打通「地質博物館」
    ━━━━━6年掘進173米世界隧道看中國,中國隧道看西部,西部隧道看蘭渝,蘭渝最難的隧道在甘肅,胡麻嶺就是蘭渝鐵路上最後一道「鬼門關。」於1958年開工建設的老關角隧道,位於青海省境內,隧道全長4010米,平均海拔3600米,受自然環境和當時施工條件制約,工程建設於1961年被迫停工。直到1974年工程復工建設,1977年隧道主體完工,當年的鐵道兵參與修建隧道時,最先進的機器就是風鑽,其餘全是依靠洋鎬、大錘、鋼釺、抬筐等輔助設備,由人工完成。
  • 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
    文字背後的真相:父子8年水火不容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 婆婆照顧小外甥3年,生日時包了2000的紅包,得知真相我紅了眼眶
    後來,姐姐要上班,不得不請個保姆過來幫忙帶孩子,但是怕保姆自己一個人在家照顧不好小外甥,於是又把婆婆接了過去,婆婆這一走就是三年。說實話,三年裡我也埋怨過。我和老公剛結婚的時候,他家庭條件不太好,那時候我們倆為了多掙點錢就跑到南方打工。這三年,我們為了還結婚時的房貸,一心都撲在工作上,孩子我們都沒要,只為了能夠多掙點錢。
  • Kimi與林志穎賽車 父子倆並肩站在一起
    Kimi與林志穎賽車 父子倆並肩站在一起時間:2019-05-26 22:17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Kimi與林志穎賽車 父子倆並肩站在一起 愛秀美 據臺灣媒體報導,藝人林志穎25日到桃園某家賽車場,帶兒子Kimi(黑米哥哥)來試新賽車。
  • 2019年心理防線崩塌的傷感說說,瀰漫著悲傷,讓人紅了眼眶!
    2019年心理防線崩塌的傷感說說,瀰漫著悲傷,讓人紅了眼眶!一、總以為來日方長,殊不知人走茶涼,明白了世態炎涼,懂得了一如既往。二、承諾太廉價,誓言不牢靠,現在誰在你身邊就對誰好一點就夠了。 三、人們都說失去後才知道珍惜 ,其實珍惜後的失去比什麼都痛。
  • 說說肅寧吹糖人的父子倆
    ……  在滄州市肅寧縣狀元湖公園廣場上,吹糖人的一對父子倆受到廣場上孩子們的歡迎。  吹糖人的這對父子倆是肅寧縣付佐鄉西泊莊村人。父親叫孫正,兒子叫孫進良。一到冬天,這父子倆就帶著吹糖人的工具箱忙起來了。  在肅寧縣狀元湖公園廣場,記者見到了這對父子。在廣場上,一群孩子圍著他們,孫正老人吹得正起勁。「這是金雞報曉。」他把一隻活靈活現的大公雞放到一個孩子手裡,孩子高興得愛不釋手,哪捨得放進嘴裡吃掉。
  • 被囚6年,為父子生下3孩:是人性黑暗,還是愚昧悲劇?
    在2019年的今天,如此荒謬絕倫的情節真實地上演著。竟讓人有種身處蠻荒之地的錯覺。因為此事關乎婦女兒童權益,《家庭雜誌》作為廣東省婦聯下屬媒體,必須發聲。希望能藉此獻出一些微弱的力量。14歲的少女小茉(化名)失蹤了整整6年。被母親找到時,她已患上精神分裂。眼神木訥呆滯,經常兀自傻笑。
  • 我走出來了想幫更多的人照進陽光
    兒子意外猝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讓夫妻倆的生活陷入黑暗。3年前,有一群人走進了夫妻倆的生活,他們是奉化「青鳥探巢」公益項目的志願者。一頓家常菜、一次嘮嗑、一次旅行、一次陪伴,他們想讓這些失獨老人走出來,享受該有的生活。現在,汪炳素從幫扶對象化身志願者。「我走出來了,想幫助更多的人照進陽光。」
  • 伍零伍·「你和喜歡的人,還有五米的距離」
    &你知道那種一想到他就會忽然傻笑起來不一會又忽然紅了眼眶的感覺麼我努力了 可是根本藏不住&昨天看了一本書 上面說「在暗戀的人面前你的目光只會落在他身後五米遠的距離上」你望向地面 看起來無所事事的捏了捏鼻子
  • 急紅眼眶 !臺灣女星黃小柔帶玩具槍被海關攔下
    網易娛樂6月13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黃小柔和老公近日飛到衝繩參加愛紗的婚禮,12日開心準備回臺,還買了兒子最愛的玩具槍當禮物,沒想到卻被海關攔下來,讓她急到眼眶都紅了,最後順利帶回來,讓她忍不住放聲大哭。
  • 謝霆鋒新歌MV謝賢驚喜出鏡,父子倆攬肩並排走,謝賢親暱摸兒子頭
    3月6日,謝霆鋒粵語新歌《善良》正式上線,時隔一年再次推出新歌,這讓不少歌迷驚喜萬分。歌曲發布後立馬在各大音樂平臺引來熱議,話題度也是一路攀升,而謝霆鋒也用他獨特的嗓音為網友和粉絲帶來了一場聽覺享受。聽著醇厚嗓音的娓娓道來,再配上異常戳心的歌詞和MV,謝霆鋒可謂是把這首歌曲的主旨體現的淋漓盡致,《善良》這首歌也成了他送給所有人的強心劑。說到發布這首歌的初衷,謝霆鋒也解釋希望能通過歌曲傳達善意、釋放出正能量,也好在這段艱難的時間為身旁所有人加油打氣。
  • 為什麼孩子走幾步路就要"抱抱"?其實不是矯情,背後真相很暖心
    為什麼孩子走幾步路就要&34;?其實不是矯情,背後真相很暖心如果&34;這句話的重複率排第二,根本沒有人敢排第一!其實,這還真不是矯情,孩子要求抱抱的背後,其實是在呼喚愛,真相讓人暖心。研究表明,即使在一枚5分錢硬幣大小的皮膚上,也遍布著25米長的神經纖維和1000多個神經末梢。而擁抱孩子,給予皮膚撫摸,就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34;。
  • 哥哥結婚我給六萬,女兒滿月繼母給個薄紅包,我卻紅了眼眶
    我卻感動地紅了眼眶,這到底是為何?我15歲那年父母離婚了,我跟著父親,後來父親再婚娶了繼母,繼母來我們家的時候帶了一個比我大小一歲的哥哥,自從哥哥來到我們家,父親總叮囑我,讓我讓著哥哥,不許我欺負哥哥。那個時候我已經懂事了,說心裡話,對於繼母和哥哥的到來,我非常不喜歡。在我看來,父親太偏心了,哪有妹妹讓著哥哥的?
  • 【暖心】小孩的一句「叮囑」,紅了民警眼眶
    【暖心】小孩的一句「叮囑」,紅了民警眼眶 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陪6歲兒子騎遍中國四大淡水湖
    我問他可以嗎,他說可以了,我們重新開始走。」四年後回憶起騎行第一站,方文廣的敘述像電影回放那般清晰。2016年的國慶,兒子方家珉6歲,剛剛邁進一年級大門。在很多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的時候,方家珉已經和爸爸方文廣站在了環太湖400公裡的騎行道上。
  • 小孩的一句「叮囑」 讓民警紅了眼眶
    叮囑完其他巡邏人員,老李迅速趕往轉盤,眼看女子和小男孩正要過斑馬線,老李趕緊上前牽著小男孩的小手,「慢些走,我帶你們過馬路」。走過馬路,老李才有時間詢問母子的去向。原來,他們就住在附近,趕著晚上出來做點小生意,因為家中無人照看小孩,孩子只有跟著媽媽在寒風中度過……老李抱起孩子。「走,我在附近巡邏,順便送你們回家。」說完,老李就用對講機告訴其他同事,他去附近送這對母子。
  • 女攤主每天胸掛「布袋」營業,顧客湊近看卻紅了眼眶:再來一份
    前言每一位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都變成了超人,為了照顧孩子,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媽媽在背後總是會付出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有人說「為母則剛」,在當了媽媽之後,很多女性才意識到做媽媽的責任和艱辛,也意識到生活的不容易。
  • 女攤主每天胸掛「布袋」營業,顧客湊近看卻紅了眼眶:再來一份!
    前言 每一位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都變成了超人,為了照顧孩子,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媽媽在背後總是會付出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有人說「為母則剛」,在當了媽媽之後,很多女性才意識到做媽媽的責任和艱辛,也意識到生活的不容易。
  • 女攤主每天胸掛「布袋」營業,顧客湊近看卻紅了眼眶:再來一份!
    每一位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都變成了超人,為了照顧孩子,讓孩子健康茁壯的成長,媽媽在背後總是會付出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有人說「為母則剛」,在當了媽媽之後,很多女性才意識到做媽媽的責任和艱辛,也意識到生活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