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非常PDCA循環——持續改進的系統方法》

2021-02-13 院前急救聯盟

編輯推薦:

•一本真正把PDCA循環講透的書!

•一本融匯PDCA循環管理基礎與實踐應用的書!

•一本提供了PDCA循環使用說明書和安裝手冊的書!

內容簡介:

首次在文獻中正式提出PDCA—8分法

把PDCA循環實戰流程分為20個步驟分別介紹

把PDCA循環分為10種亞型,並提出了其循環組合

在七種工具、新七種工具的基礎上,提出C7(常用7種工具)

針對不同情景,使用不同的PDCA類型

作者簡介:

許大國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質量管理科主任,中國國家質量獎醫療領域標準制定專家,湖北省長江質量獎評審專家、廣東省醫學教育協會質量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發表論文50餘篇,參編專著10餘部,獲中國醫院協會科技創新三等獎1項。潛心研究醫院管理學近20年,對質量管理、服務管理、精益管理、績效管理、專科建設等均有一定研究。從基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最了解基層應用與推行PDCA循環的苦衷。他在學習、應用、推廣、培訓PDCA方面感受頗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經過翻閱大量的書籍,系統梳理了關於PDCA循環的文獻,並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編寫了《非常PDCA循環——持續改進的系統方法》一書。

目錄:

第一章  PDCA循環簡介

第一節PDCA循環

第二節 PDCA循環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章  PDCA循環中的關鍵術語

第一節 目標

第二節 問題

第三節 數據

第四節 原因

第五節 對策擬定

第六節 計劃

第七節 改進與持續改進

第八節 標準與標準化

第三章  PDCA循環的流程

第一節 PDCA循環的8個步驟

第二節 PDCA循環十步法

第三節 PDCA循環實戰流程圖

第四節 問題發現

第五節 主題選定

第六節 小組成立

第七節 現狀調查

第八節 目標設定

第九節 原因分析、要因確定與真因驗證

第十節 對策擬定與對策確認

第十一節 計劃擬定

第十二節 計劃實施與應急處置

第十三節 結果檢查與效果確認

第十四節 標準化與推廣

第十五節 成果總結

第十六節 成果發表

第十七節 檢討與復盤

第十八節 遺留問題進入下一個PDCA循環

第四章  PDCA循環的亞型與適用情景

第一節 「1+3 質量改進」模式

第二節 部門內基層工作:QCC

第三節 跨部門複雜工作:QIT

第四節 SDCA循環

第五節 Focus-PDCA循環

第六節 更高的要求:PDSA循環

第七節 從檢查開始:CAPD循環

第八節 六西格瑪

第九節 問題解決型A3報告

第十節 8D方法

第十一節 PDCA循環組合

第五章  PDCA循環與常用管理工具

第一節 PDCA循環與常用管理工具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七種工具

第三節 新七種工具

第四節 C7

第五節 必須掌握的「兩圖一表」

第六章  PDCA典型案例詳解

第一節 「1+3質量改進」模式案例

——降低口服包藥機給藥缺陷率

第二節 問題解決型QCC案例

——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就診至靜脈溶栓時間

第三節 課題達成型QCC案例

——提升骨科清潔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成效

第四節 QIT案例

——規範住院超30天患者管理

第七章 PDCA循環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

第一節 主題選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二節 問題分析的誤區與對策

第三節 真因驗證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四節 對策擬定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五節 標準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六節 PDCA循環推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第八章  PDCA常用表格彙編

第九章  PDCA經典圖書推薦

第一節 《質量免費》

第二節 《豐田汽車:精益模式的實踐》

第三節 《改進:日本企業成功的奧秘》

第四節 《金字塔原理》

第五節 《用圖表說話》

第六節 《A3思維:豐田PDCA管理系統的關鍵要素》

第七節 《高效PDCA工作術》

第八節 《品管圈實際演練法》

第九節 《品管圈活動有問必答》

第十節 《品管圈實務》

第十一節 《QC手法運用實務》

參考文獻

在線試讀:

                                                                                                             前言

PDCA循環誕生於美國,興起於日本,改革開放後傳入我國,首先應用於製造業,之後應用於醫療、教育、商業等各行各業。PDCA循環的推廣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在光鮮亮麗的表象下也隱藏著一些隱憂。有的組織為了趕時髦,爭相引入,但形式大於內容,一陣風后未能真正留下什麼;有的組織為了應對檢查和評比,被動創建,照葫蘆畫瓢,有形無神,未能真正促進質量的提升;有的組織已經認識到PDCA循環的巨大價值,但推廣應用中才發現PDCA循環比想像的要難得多,甚至做不下去,只好生搬硬套、機械導入,日常工作硬生生「被」披上了PDCA循環的外衣。

PDCA循環發展至今,我們有必要深刻反思:什麼是真正的PDCA循環?PDCA循環到底有沒有用?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和理念在組織中、甚至全社會推行PDCA?在組織中推行PDCA的難點是什麼?如何克服?政府層面如何看待與推行PDCA?其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培育質量文化?我們與日本的PDCA推廣與應用相比,差距在哪裡?如何縮小差距?我國為什麼缺少大師級質量管理專家?為什麼缺乏重大的質量管理理論創新?PDCA與創新是什麼關係?如何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PDCA循環只能是曇花一現,或者維持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狀態而滯步不前。

當年美國人面對日本人的競爭,提出了「日本行,我們為什麼不行?」的反思,由此PDCA開始在美國普及,在此基礎上掀起了新一輪的質量革命。ISO9000、六西格瑪、卓越績效模式相繼問世,對美國產品質量、乃至綜合國力的提升,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儘管近年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但仍不能掩蓋經濟社會發展所折射出來的諸多質量問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正因為如此,2015年我就有撰寫本書的衝動,擬定了目錄,並嘗試寫了幾章。2017年終於靜下心來開始寫作,一篇篇小文章,匯集成涓涓細流,於2018年12月終於完成了初稿!之所以取名《非常PDCA循環》,旨在徹底打消大家的疑慮。其實真正理解PDCA循環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工具和流程之後,再來學習、應用PDCA循環,就會覺得PDCA循環非常簡明、非常實用、非常有效、非常有必要!每個人都可以掌握它。掌握之後,你的工作、生活將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本書第一章介紹了PDCA循環的特點、意義和發展史,幫助讀者對PDCA循環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激發學懂用好PDCA循環的時代感與使命感;第二章介紹了8個與PDCA循環密切相關的管理術語,為理解應用PDCA循環打下基礎;第三章分20個步驟介紹了PDCA循環的實戰應用流程,對每一步做什麼、怎麼做,以及應用要點作了詳細闡述;第四章介紹了10種PDCA循環的亞型與適用情景,倡導在不同情境下應用不同類型的PDCA循環,以提升改進的效率和效益;第五章介紹了21種PDCA循環相關的管理工具,包括七種工具、新七種工具、*常用的七種工具;第六章介紹了4個PDCA循環經典案例,把之前的基本概念、實施流程、PDCA循環亞型、管理工具等串聯起來,便於讀者參考借鑑;第七章介紹了PDCA循環應用與推廣中的常見難點與對策,旨在為讀者排憂解難;第八章彙編了18種PDCA循環常用表格,為具體應用提供便利;第九章精心推薦了11本與PDCA循環相關的經典圖書,方便讀者延伸閱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欲掌握PDCA循環,就要學習其系統方法,方能厚積薄發、揮灑自如。這個系統方法就是洞見與習得整體與局部、冰山之下與冰山之上、珍珠與項鍊的關係。本書第一章至第五章就是冰山之下、是局部、是珍珠,第六章至第八章就是冰山之上、是整體、是項鍊。全部章節合在一起,旨在系統地介紹PDCA循環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以及如何才能學好用好。希望作者的苦心與精心能得到讀者的品味與點讚。

本書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思考與探索,可以作為PDCA循環普及性讀物,也可指導具體PDCA循環的實踐,同時可以作為一般管理常識性圖書。希望本書能夠幫助讀者答疑解惑,解決PDCA循環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推動PDCA循環在我國的發揚光大。

本書首先要獻給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積極進取、勤勞奉獻、吃苦耐勞和以身作則的優秀品質,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寫作中夫人謝華女士承擔了幾乎全部家務,是本書的第一位讀者;兒子弈坤正處於初三升入高中的關鍵期,他很是爭氣,緩解了我寫作的壓力。正是因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家人的陪伴和奉獻,才有了自己的今天。因此,首先要感謝我所有的親人們!本書的構思和靈感源於我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工作期間。羅傑教授在我成長的道路上給予了莫大的幫助和充分的信任,在此特別感激他!感謝我曾經工作過的太和醫院的師長、同事和朋友們給予我的指導和幫助!

本書撰寫過程中,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王前院長、馮常森副院長、郭洪波副院長、袁小澎處長、支國舟處長、王志遠主任等各位領導和同事多次關心、支持我的工作和生活,並得到了珠江醫院院長基金(yzjj2018g103)支持。質量管理科姚瑤老師為本書提出了寶貴意見,王敏撰寫了《規範住院超30天患者管理》案例,黃婧雅為本書繪製了圖表,李妙、王藝蓉等同事進行了資料整理。院內許多同事也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幫助,在此一併致謝!

本書「第二章 PDCA-8分法」受到了臺灣地區健峰企管集團阮建榮老師講座的啟發,該文源自他講座的整理。第六章的三個案例是在《中國衛生質量管理》雜誌社劉蘭輝主任的熱心接洽下得到了三個單位的鼎力支持:「提高口服包藥機給藥安全」系浙江省台州醫院蔣正立、朱玲鳳等老師賜稿,「縮短急性腦梗死患者就診至靜脈溶栓時間」系解放軍南京總醫院李芸、朱武生等老師賜稿,「提升骨科清潔手術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成效」系我國臺灣地區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柳營奇美醫院張炳欽、張基生等老師賜稿,在此對劉蘭輝女士和上述作者及其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湖北科技出版社李青等各位老師為本書編校付出了大量心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院管理研究所醫院管理諮詢中心王吉善副主任、浙江省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陳海嘯主任在百忙中為本書作序,並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意見,在此一併致謝!一本專著要參考許多文獻。本書參考了很多論文、專著和網上資料,有的附有參考文獻,有的未能附上,在此對所有作者深表感謝!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同行和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郵箱地址:852972566@qq.com。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十九大報告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判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新時代是質量的新時代,每一位專業技術人員、每一位管理人員、每一位質量人……都應擔當起歷史的使命、時代的重託,民族的希望!大力推廣、普及PDCA循環,通過質量興人、質量興業,到質量興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讓質量流行起來!新時代,讓PDCA循環流行起來!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許大國

相關焦點

  • 銀行內控系統的循環與改進
    銀行內部控制系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在這個循環系統中主要包括:設計→執行→評價→改進四個環節。內部控制系統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持續地循環,包括:再設計、再執行、再評價、再改進。銀行內部控制系統就是在這個不斷的循環中得到持續的進化。  一、內部控制的設計  銀行設計內部控制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其經營目標。
  • PDCA周期(計劃,執行,檢查,執行):周期和持續改進
    該PDCA循環是實現一個最常用的方法持續改進系統的公司或組織。在本文中,我們將向您解釋其代表的含義,它的工作原理以及與PDCA周期和某些ISO標準(例如用於質量管理體系的ISO 9001)之間的關係,其中提到了ISO 9001的基本原則。
  • 製作【PDCA管理循環】思維導圖的過程
         【PDCA管理循環】是很多人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個管理流程工具,可以說,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pdca循環,都需要計劃、實施、檢查結果,並進一步進行改進,同時進入下一個循環,只有在日積月累的漸進改善中,才可能會有質的飛躍,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項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 PDCA循環的內涵特點與運用
    PDCA循環又叫「戴明循環」,簡稱「戴明環」。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於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  一、PDCA循環的內涵  IS09001:2000標準0.2條款的「注」指出, PDCA方法可適用於所有過程。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辦「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PDCA主題競賽
    他表示,醫院質量與患者安全是醫院發展的生命線,今天舉辦的醫院第一屆「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PDCA主題競賽活動,是以新概念、新視角、新手段探討醫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方向與未來,從去年11月份組織競賽以來,各部門、科室積極開展案例改進,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著手,展開頭腦風暴,注重效果核查,很好的推動了醫療質量的提升。
  • 質量管理工具之PDCA | 讓持續改進的理念深入人心
    這一工作方法是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企業管理各項工作的一般規律。特點PDCA循環具有四大特點。首先,PDCA循環具有周而復始的特點。它的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完結,而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當一個循環結束,解決掉一部分問題,可能還有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又出現新的問題,於是再進行下一輪PDCA循環,以此類推。
  • 推廣PDCA循環需要活學活用
    PDCA循環管理正是遵循科學的程序,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收集大量數據資料,並通過優化流程等途徑來增強系統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提高部門服務質量和醫院的整體績效。 一個PDCA循環一般經歷4個階段(計劃、實施、檢查、處理),但如果從選題開始來劃分進程,我們可以將PDCA循環細分為9個階段,而這9個小階段就是通常所說的「FOCUS-PDCA」。
  • PDCA循環、SDCA循環雙軌改善,威力無窮!
    PDCA和SDCA是改進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其適用範圍非常廣,而且簡單易用。 01 SDCA和PDCA聯用 SDCA一旦和PDCA聯用則會威力無窮。
  • 工廠管理的好方法:做好PDCA循環了嗎?
    6.QE技能與系統提升培訓教材全套7.供應商質量管理系列教材全套8.品質體系運營方式指導教材全套2.600頁超全面企業管理制度彙編3.企業各類宣傳標語彙總4.經典6S目視化管理手冊2.2021工作總結計劃模板全套PDCA循環是製造工廠中簡單有效的管理方法,一聽大家都懂,但是用起來就比較難,
  • 學習中的PDCA循環
    今天給同學們推薦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戴明的PDCA循環,同學們可以把它用在自己的學習中,今後也可以用在生活中。一、概念小咖老師每次講解之前都會讓同學們了解下概念,或許這就是職業習慣吧,先弄懂這是什麼,再來談談如何運用。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下PDCA循環。
  • 建築安全管理的PDCA循環
    安全管理具有系統性、連續性等特點,本文將全面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模式應用於建築安全管理,探討了建築業安全管理的全新方法及其操作過程,藉以降低建築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築業生產率,增加琢益。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建築安全管理;PDCA循環  長期以來,建築業一直是各國職業安全事故率較高的工業部門之一。
  • 戴明(PDCA)循環工作法:工作流程化,執行簡單化!
    戴明循環工作法有時也被為稱「戴明輪」或「持續改進螺旋」,它是一個質量持續改進模型:PDCA循環工作法,表現為整個管理系統的各個層次、各個環節都在進行「計劃→執行→檢查→處理」這種循環,它體現了系統運行的內在邏輯。
  • 醫院質量管理工具的前世今生:從Deming環到PDCA循環與PDSA循環
    PDCA循環或PDSA循環始於企業界產品開發的一系列步驟,最終發展成為質量持續改進的一種方法。首先讓我們一起回顧這兩個理論的發展歷程。事實上Deming循環起源於Shewhart循環,Shewhart博士於1939年出版的《質量管理角度上的統計學方法》一書,該書第一次引入了一種含有三個步驟科學流程,即:標準、生產和檢驗,標準、生產和檢驗就對應科學方法中的假設、進行實驗和對假設的檢驗,這三個步驟就構成了獲取知識的動態科學流程。如圖2所示。
  • PDCA循環管控 打造企業高績效團隊
    PDCA循環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旨在為企業理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持續改進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 PDCA的名稱來源於首字母縮寫詞「 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首先確定目標,然後落地執行,其次檢查應用結果,最後對結果進行處理,並沉澱經驗,快速複製,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裡,周而復始的進行階梯式上升循環。
  • SWOT、PDCA、SMART……這些對你絕對有用!
    1今天,認證君為各位推薦讓你的效率提升10倍的7個人生工具,很多方法,其實也是管理工具。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意義:幫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資源方面的優勢與劣勢,把握環境提供的機會,防範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威脅,對我們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職場有料:不可不學的管理方法,PDCA循環法精要
    PDCA循環法看似簡單,實為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工具,是理順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效率的利器。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PDCA循環法,這一質量管理方法最初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由戴明採納、宣傳,獲得普及,所以又稱戴明環。
  • SWOT、PDCA、SMART...這些對你絕對有用!
    10倍的7個人生工具,很多方法,其實也是管理工具。>一、SWOT分析法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ts:威脅意義:幫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資源方面的優勢與劣勢,把握環境提供的機會,防範可能存在的風險與威脅,對我們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PDCA循環,你必須要掌握的項目管理方法
    CEO非常重視,緊急召開高階主管會議,研究對策。討論幾小時後,各部門都有不少改進的提議,執行長也提出很多要求。最後執行長說:「不看廣告看療效,大家要立刻行動起來。散會。」 CEO對大家的態度都很滿意。直到有一天,他問負責產品的副總裁:「上次開會時,我讓你派人去德國考察一下他們的質量管理體系,你們去了嗎?感覺怎麼樣?」
  • 項目經理知道PDCA循環、SDCA循環嗎?10分鐘告訴你!
    PDCA和SDCA是改進工作中最基本的方法。其適用範圍非常廣,而且簡單易用。SDCA和PDCA聯用SDCA一旦和PDCA聯用則會威力無窮。首先採用PDCA循環對問題進行改進,然後採用SDCA方法將改進的成果予以標準化,使問題不會反彈。
  • 持續改進路上的鏗鏘足音
    醫院確信持續質量改進項目一定會對醫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為此醫院強力推行,立即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持續質量改進領導小組,確定改進題目,成立CQI小組,學習、培訓、研究持續質量改進的理念和工具。為此,在2002年該院提出「以問題為導向,持續改進,產後出血不能死人」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