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5月28日電 (記者 李啟瑋)香港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28日向特區政府提交報告,提出超過40項建議,希望在建議落實時,達到約60%就讀於香港非牟利幼稚園的學生無須繳付學費的目標。
報告指出,將現時的12年免費教育延伸至涵蓋幼稚園教育的15年免費教育,進一步改善幼稚園教育質素,是現屆政府的重點工作。報告指出,香港必須確保所有兒童,不論他們家庭的經濟情況,均可接受優質幼稚園教育。
特區政府於2013年4月成立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就如何持續及切實可行地推行免費的優質幼稚園教育進行深入研究並提出建議。
委員會認為,現行的資助學校的資助模式或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均未能完全適用未來幼稚園教育政策。委員會提議,採用彈性的資助模式,向個別幼稚園提供的資助,可根據幼稚園或學生的特殊情況提供額外資源。
委員會在報告中建議,特區政府提供的基本資助,應涵蓋所有3至6歲的合資格兒童接受的半日制服務,而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將會獲得額外資助,以減輕需要此服務的家長的負擔,資助額可訂為半日制單位資助額的25%至30%。
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主席鄭慕智表示,特區政府的資助水平應足夠讓幼稚園提供優質教育,基本資助應涵蓋學費,以支付直接與學生學習及營辦學校有關的開支。其他收費,如幼稚園接受的政府租金資助少於租用校舍的實質開支,則應由家長承擔。
另外,委員會建議為幼稚園員工訂定薪酬幅度,以教師為例,建議月薪介乎18000元(港元,下同)至32000元,以中位數計即25000元,較現有制度下平均18000至19000元大幅增加。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優質幼稚園教育對學生日後的學習和成長尤其重要,新政策目標不單增加資源,更重要的是建構優質幼稚園教育藍圖。他認為,委員會提出的報告全面,是香港幼稚園教育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香港的幼稚園全屬私營機構,由志願團體或私人開辦,分為非牟利幼稚園及私立獨立幼稚園兩類。在2014/15學年,非牟利幼稚園約佔當年所有幼稚園約80%,其餘為私立獨立幼稚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