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疫情衝擊波:八成學前班學生退學!香港私立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
受疫情影響,香港中小學、幼稚園自農曆春節以來,一直停課至今,香港教育局表示,4月20日之前不會複課。為此,很多就讀私立幼稚園的家長選擇退學,導致私立幼稚園經營出現困難。
位於香港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3月11日向家長發信表示,辦學團體因學生退學潮、無法預期疫情何時完結、前景不明朗及業主加租等因素,今年8月1日起停業。校方指,在疫情影響下,自2月開始,退學人數不斷上升,」學前班退學人數更達八成。加上三月份學費減半,來年租金上調,本校卻是無法在此財政情況下繼續經營。」
據了解,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提供全日或半日制課程,根據幼兒基礎階段(英國)、kidsDNA教育系統課程及香港教育局指引設計。資料顯示,該校上、下午班以及全日制約有184名學生;而按教育局收費證明書,該校半日制學費55680至66600港元,而全日制學費則為86640至90120港元。目前,全校有34名教職員,總學生人數約為300人。
該校校長周雯茵表示,自2月中教育局宣布延長停課後,該校俗稱N班(學前預備班)出現退學潮,全校約有130名N班學生,其中約100人退學。
香港教育局表示,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屬私立獨立幼稚園,校方已就停辦安排與家長進行溝通,目前屯門區內有足夠幼稚園學額供受影響學生就讀。
幼稚園或現倒閉潮
教育局自1月25日宣布全港學校延長農曆假期,其後多次宣布延後複課日期,目前最早的複課日前為4月20日。即使複課也很有可能採取分批覆課,這意味著幼稚園的複課日期有可能進一步延後。
香港教協此前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並收集得238位校長意見,調查幼稚園的經營情況及採購防疫物資的困難,參與調查的佔全港884間幼稚園的26.9%。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停交學費及退學的情況嚴重,70%收費學校均有家長停交學費,亦有向學校退學,其中有10間幼稚園有至少半數學生退學。
上述調查亦顯示,超過70%的受訪幼稚園難以支付教師及職員工資,約20%的學校可能面臨倒閉。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目前香港的幼稚園全都屬於私營機構,分非牟利幼稚園及私立獨立幼稚園兩類。特區政府規定,非牟利幼稚園的利潤不能多於5%,而私立幼稚園的利潤上限則為10%。私立幼稚園財政獨立,不接受政府資助。
特區政府自2017/18學年起推行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向合資格的本地非牟利幼稚園提供基本資助,讓幼稚園為所有合資格兒童提供3年半制服務,涵蓋幼兒班(K1)、低班(K2)或高班(K3)的學童,而N班則不包含在內。
因此,N班收費一直是補貼幼稚園營運開支不足的重要收入,業界估計,香港共1044 間非牟利及私營幼稚園中,有502間設有N班,如果其中有一半倒閉,將有超過200間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
香港幼稚園的下半年學期通常從春節後持續到7月中,學費和餐費一般從家長的銀行卡上按月自動劃扣。香港教聯會理事蔡麗芳表示,在停課後,非牟利幼稚園陸續出現家長拒交學費或餐費,也有N班家長馬上為幼兒申請退學的情況,估計約三分之一學生已申請退學。個別學校已有過百人退學,甚至有家長寫聯名信要求學費優惠,但校方仍要支付教師薪金及租金,僅是2月已虧所過100萬港元。
事實上,在疫情影響下,香港多家私立幼稚園已經作出學費減免、縮短復活節假期、暑假補課等措施,一些學校亦要求教師放無薪假或減薪來減少開支。
教育局2月6日宣布考慮為參加「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幼稚園提供一項「防範疫情特別津貼」,以便加強預防傳染病措施,包括購買防護及消毒用品,以及按需要購買清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