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幼稚園退學還收代通知金?私幼耍流氓!

2021-02-08 羊胖語錄

停課放假閉關期間,每日全靠姥姥的花式酸辣麵、酸辣粉度日。酸、辣、麻、香,好吃的讓人停課停不了口。



2020庚子年開場,國家不幸遭遇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香港的情勢也非常緊張,為避免未來進一步的社區感染,香港教育局果斷做出了延長農曆新年假期一個月的決定。


「香港教育局今日(一月三十一日)宣布,根據疫情的最新發展,全港學校(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特殊學校及提供非正規課程的私立學校)最早會在三月二日複課,但仍待進一步評估。」


也就是說,整個二月份,全港學校停課。關鍵是,疫情當下,三月究竟能否如期複課,無人知曉。當年2003年SARS非典期間,從3月29日開始全港停課,幼稚園一直停課到5月19日才全線複課。那麼,今年的疫情,究竟什麼時候才敢複課呢?停課期間,這幫兩三歲的猴子們的學習怎麼辦?不上課也要白交的學費怎麼辦?


這令家長和學生人心惶惶,不少家長寫信給學校查詢學費減免及補課事宜,儘量在跟學校不撕破臉皮的前提下,小心翼翼的表達停學的猶疑和忐忑;有的家長當機立斷,立馬交了2月份的退學信,同時去銀行掐了2月份的學費繳交自動轉帳;還有的家長不好意思自己出頭,搞了聯名上書,要求校方儘快公布未來的補課安排;甚至有的家長更狠,直接寫信聯署要求教育局為本港學童代繳停課期間的學費;當然,也有一些家長站在道德高地,指責以上家長:要求學校減免學費很不合理,學校都要交租、都要給老師付工資,將心比心,我們作為學生,沒理由不交學費,我們應該跟學校共渡難關!還有最狠的一批家長,他們表示:我們12月一收到幼稚園(K)的錄取信,我們就利索的把現在的幼兒園(PN)退學了,PN就是用來考K用的,考上K了就沒用了,還留著白交學費幹嘛?


面對家長們的花式查詢,校方們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


有的學校當日立即公開回覆:2月學費減半,復活節和暑假補課。而且,公開信字裡行間,陳情懇切:我校是私營機構,自負盈虧,疫情令我們百上加斤,2月學費減半的安排,雖並非完美,但懇請家長體諒,與校方共渡時艱。這簡直字字泣血,字字誅心,激發了家長同舟共濟的不好意思之情。

與此同時,那些趕著1月31日的月底期限,已經向該校遞交了2月份退學的家長,更加不好意思起來,沒想到學校這麼客氣誠懇,那咱們是退還是不退啊。

不過,該校的行政成熟度真不是蓋的,對這批遞交了退學信的家長,不覆一字,權當沒發生過,給家長留足了冷靜期。後面的家校聯繫,該派通告派通告,該發網課發網課,網課由學校自行錄製,倫敦音的老師該露全臉露全臉,還自編自導木偶劇,整的跟當年的《七巧板》和《大風車》似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兒們,在家學起來吧!神馬?你要退學?不好意思,我沒聽見。


也有的學校,也給家長發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陳情表》,大意就是:主耶穌基督十字架在上,我校願意把2月份的學費減半,但是,希望你們明白,我們真的是窮到當褲子了,如果3月還不開學,我們是絕對不能再減免任何學費了,求你們了,可憐可憐你們的學校吧(背景音樂:二胡獨奏《江河水》)……家長讀後,無不動容垂淚。


還有的學校,非常硬核,直接簡單粗暴的回應:我校決定,二月放暑假,七月再補課!


但,有的學校,回復時隻字不提學費減免和補課安排,只是非常機械化和官僚化的強調本校2月份繳交學費的deadline是2月3日,並且再次強調,根據本校《學生手冊》規定,退學必須提前一個月通知校方,否則需要繳交一個月學費的代通知金。所以,即使貴家長於1月31日提出了退學申請,2月的學費也必須如期繳交。


還有的學校,直接回覆:我們不清楚什麼時候覆課,都要看疫情程度,現在給不了你答案,你既然交了信要退學,那我先給你把退學手續辦了,你愛咋咋,同時,請你先把2月份的足額學費、茶點費和校車費交了。對的,就算你2月沒上一天學,你的足額學費、茶點費和校車費也得交齊,因為退學需要於一個月前通知,否則要繳納代通知金。


更有的學校,更狠,收到家長查詢之後,不回復,不聯絡,直接二話不說,把家長從學校官方的WhatsApp聯繫群裡給踢了。Game Over。這算是學校單方面毀約麼?下面的劇本都不知道該怎麼寫了……


一場疫情,把香港溫情的學校和二愣子學校都戳出來了。管理能力、公關能力、官僚程度、嗆人程度、二逼程度,高下立現。


由上可知,家長們面臨的,基本就是兩條路:不退學!退學!


如果不退學,需要繼續在停課期間繳納全部學費,一直堅持到遙遙無期的複課。這期間娃在家大鬧天宮,還得找個全工分的勞力看著。學費一分不少拿,自家還得白出勞力。很多家長心有不忿。


如果退學,那最早也是一月底通知校方退學,會觸發校方「學生退學須於一個月前通知校方否則需繳交一個月學費的代通知金」的規定,有的學校,甚至代通知金的時限要求是兩個月!這樣滿打滿算,孩子拖延到3月或4月才能正式退學,中間代通知金的錢也沒少交,到時候可能4月就已經全港複課了。人家複課了,自家娃卻退學沒有了學位,只能在家裡虛度5678月,狂刷老母親,實在是可怕。


因此,關鍵點就在於這個退學產生的「代通知金」上。那麼,退學的代通知金這項學校收費,在香港究竟是否合法呢?



收取「代通知金」是否合法,需要分成幼兒園(PN,0-3歲)和幼稚園(K,2歲8個月起-6歲)兩個層面來進行討論。在香港,獨立的幼兒中心由社會福利署負責,附設於幼兒園的幼兒中心由教育局幼兒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負責,幼稚園則由教育局負責 。


首先來看適合幼兒園的法律,根據香港243A《幼兒服務規例》,45A-E清楚規定:

除了幼兒中心就照顧及監管一名兒童每月所收取的費用總額(每月全費)之外,禁止幼兒中心收取其他費用。

每月全費須按月收取。

每月全費詳情,將會被社會福利署於憲報刊登,所有收取的款項,必須在事前得到社會福利署署長書面批准。

經營者可向學生免收全部或部分每月全費金額。


上述意思就是,幼兒園每個月的學費,都是學校上報社會福利署批准之後的固定款項,學費數額受到嚴格的規管,不能想改就改,除了這筆按月交的學費之外,嚴禁收取其他費用。同時,學校有免收學費的權利。


換句話說,PN班的小朋友們,本來就是按規定每月交學費,交一個月讀一個月,不交就不讀,不讀就不用交。這種靈活的繳費方式,是因為幼兒園、幼兒學校、幼兒中心的本質就是為那些未能有時間照顧0-3歲子女的家長提供的一種多元化幼兒照顧服務。需要照顧的時候就送幼兒園,不需要照顧就不送幼兒園。但當家長需要有地方照顧幼兒的時候,幼兒園就得876,全年開門。這類比較極致的幼兒園甚至暑假只有14天,聖誕、春節和復活節假期也就是意思一下而已。比如政府因疫情將本港公務員的春節假期延長到了2月16日,隨著2月17日公務員復工,此類幼兒園也就立即跟著同日複課了。因為,公務員復工是全社會復工的風向標,家長復工,就必須有地方照顧幼兒,幼兒園就得提供服務。這就是幼兒園PN班按月收取學費的本質原因。


接下來,再看適合幼稚園及中小學的法律,根據香港279A《教育規例》,60-67清楚規定:

學校的收費總額,必須在獲得教育局書面批准之後,印在「收費證明書」上。收費證明書須以顯眼方式展示於該學校的顯要位置。  

收費總額以外的其他費用(包括入學試費用及學生註冊及退學費用),必須獲得教育局額外批准之後才能額外徵收,否則,嚴禁收取。

課程的費用總額須按月平均計算,並在該教育課程進行期間的每月的首個上學日或之後繳交。


上述意思就是,幼稚園的學費,是全年總費用,學校必須按月分期收款。每個月上學日的第一天收。收的這些錢數,必須印在公示的收費證明書上,除此之外,沒印在這個證明書上的其他費用都不能收。至於入學試費用、註冊費、退學費用等,這些必須經過教育局特批,而且跟從教育局的統一定價,不得擅改;教育局沒批的,啥也不能收。


再說仔細點兒就是,只有存在「上學日」的月份,才能收學費,不存在「上學日」的月份,不能收學費。所以,我們通常看到學校的收費標準大都是:xx年級,全年學費多少錢,分十期或者十一期繳交。為何不是十二期,而是十或者十一期呢?因為只要在某月份想收學費,那麼該月份就必須存在「上學日」,只有「上學日」的首日才能交費。如果學費收了十二期,那上課的日期也得橫跨到十二個月。除了個別極拼的學校及以照顧看護娃為主要目的的學校之外,鮮有學校這麼幹。老師也是人,誰為了符合「上學日」收學費這個梗,那麼拼的陪你全年無休啊。


那麼,什麼日子算是「上學日」呢?簡而言之,365天-學校假期-不包括學校假期的周六和周日-教師發展日-學校自行決定的特別假期=上學日。舉例來說,全日制學校的上學日,不得少於190天。


但是,即使學校的收費符合了於「上學日」收取的規定,想收錢,那也必須把這些名目和錢數正式印在「收費證明書」上,而且在學校顯要位置公示,家長也可以在教育局網站自行下載查看。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綜上所述,幼兒園和幼稚園想向家長收取學費,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 收費當月客觀上存在「上學日」是收費的先決條件;

2. 當月所收取的費用,必須經過教育局批准且在「收費證明書」上公示。

以上,不是什麼政策性文件或者溫馨提示指南,而是香港法律。



回歸到今日討論的「代通知金」話題。學校到底能不能收這筆費用呢?


我只能老老實實的回答,我看過了這麼多學校公示的收費證明書,基本沒見過教育局批過除了「每月全費」以及「收費總額」之外的其他什麼退學費用。「代通知金」這個關鍵詞,在教育界,除了聘請和解僱老師,從未出現在跟學費有關的任何文件裡。而且,就算校方巧立名目,用的不是「代通知金」這個關鍵詞,而是使用了其他同類意思的表達,都不能在未經教育局批准的前提下收取這個費用。幼兒園幼稚園退學還要收代通知金,是耍流氓。


我們在這個立場上,再回頭重新研讀各校的疫情停課政策,則會發現,確實有未發現的驚喜。


1. 各校在提醒1月底發信退學的家長們繳納2月學費時,對於這個「代通知金」的規定,紛紛引用的都是自家的《學生手冊》,而不是「收費證明書」。為毛不引用證明書呢?因為證明書上面根本沒批過這個收費項目啊!有了令箭,誰還拿雞毛啊?


2. 根據小眾抽樣調查,大約有五成的學校,《學生手冊》對退學的規定,僅僅是規定了「學生退學須於x個月前書面通知校方」,甚至有的連通知時限都沒有規定,僅僅是寫了需要書面通知。而對家長需要追繳的「代通知金」,則是通過相關負責老師旁敲側擊或者口頭傳達。這說明,代通知金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個忽悠的操作手法。


3. 大約有另外五成的學校,在《學生手冊》寫明了退學的通知時限和「代通知金」的規定,但很難嚴格執行。還能怎樣嚴格執行呢?把欠費的家長告上小額法庭麼?法庭之上,誰主張,誰舉證,那校方如何證明自家的《學生手冊》是符合《教育規例》的呢?學校招生運營,不是一個純商業的盈利項目,家校之間訂立的各種契約,都必須符合教育局的監管,符合《教育規例》。學校又不是健身房,辦卡一次性繳清,來不來都得付錢,並不存在家長在違法的《學生手冊》上被要求籤了個字就合約生效、毀約一方要承擔所有損失的道理。


4. 部分學校已經針對欠繳2月學費的家長,發出了2月份的催繳學費通知信,但有趣的是,我發現該催繳通知的落款卻故意是3月的日期。為什麼呢?因為已知2月沒有「上學日」,本來也沒有繳費的先決條件啊!


5. 部分學校主動提出2月學費減半,被評為良心學校,甚至還上了報紙,引來了教育局的評論,教育局稱:學校學費是根據全年營運開支計算,幼稚園須按收費證明書收取學費,若未經教育局書面批准,學校不得更改學費數額;同時,若學校已獲教育局批准收取學費,家長鬚繳交學費。

教育局的這番話,被家長批作不接地氣、不近人情。但教育局這番話確實沒毛病,這就是對幼稚園的法律規定。教育局批准之後的學費,幼稚園確實不可以擅自更改,家長也確實需要繳交學費。

但是,幼兒園的學費則可以減免。參見上文的法律解讀部分,法律賦予了良心幼兒園減免學費的權利。

但對幼稚園而言,雖然學費名義上不能減免,但問題是,2月份就木有「上學日」啊!木有「上學日」,本來就木有交學費這回事啊!

因此,為了觸發「上學日」這個先決條件,很多學校推出了網課,要求家長每周到校領取課本、工作紙材料,有的甚至讓校車公司每周幾次給家長送最新的作業……這是交了2月學費的學生們的權利和回報,也是學校能理直氣壯收學費的必需…… 學校實際上是用2月減半的學費,挽留了1月底想退學的家長,換取了未來34567月的學費收入,只要疫情過後能複課就能賺到。

不過,各校網課的質量,比起內地專業的網課app,則真的是一國兩智。有的學校,老師群體出動,戴著口罩錄課,收音差不說,口罩版的老師,學生瞄都不瞄一眼。


6. 部分學校提出的是豁免7月的部分學費,而不是2月的。這屬於放長線釣大魚的商業考慮,用7月份的學費優惠,穩住2月就想跑路的家長。還有部分考慮是,歷年5月左右,都是各校新生交註冊費的日子,家長只能選一間,那些原本hold住幾間K幼稚園offer慢慢考慮的家長,會在5月把大量offer放出來。只要offer一到手,很多PN幼兒園的家長都會直接退學跑路。採用7月而不是2月減免學費,既表達了學校的良心,又可以有更大的機會留住這些最後退學跑路的學生,多賺一個月算一個月。


7. 上學日是針對個體的,而不是群體的。如果學生在月底提出退學,在正常開課的次月沒上過一天課,沒有觸發「上學日」,仍然不需要繳納學費。甚至哪怕是次月交了學費上了幾天課才中途退學,也仍然可以與校方討論退費。


8. 校車費用屬於家長和校車公司之間的另一張合約,是否能減免費用,要看清楚與校車公司之間籤訂的合同。


9. 回顧歷史,教育局曾經在2016年10月4日針對從幼稚園退學是否需要繳納代通知金的問題,發出過一個公開回覆:教育局已就事件向該幼稚園了解有關情況,並清楚表明如學生在該月份未有上課,校方不得向學生家長收取該月份的學費。如學生已經繳交學費並於上課月份中途退學,校方須清楚向家長說明有關處理學費的安排。校方已答應通知家長,不會就需要一個月前通知退學而額外收取一個月學費。

這大約就是最清楚的回應了,只不過,背後的法律背景,教育局也懶得多說就是了。


10. 如果學校不停的用《學生手冊》中代通知金的名義追討你的退學費用。這只能說明兩個問題:第一,學校是法盲;第二,學校認為你是法盲。這個時候,你應該有禮有理地跟學校扛正面戰場:麻煩給我看看教育局關於貴校退學徵收代通知金的收費證明書。如果對方實在是真法盲,交流費勁,家長可以諮詢教育局,說清楚學校名稱,教育局會第一時間給學校打電話普法,然後,校方會換一個全新的姿態來聯繫你。


我不得不說,從此次疫情各校的反應和處理方法來看,各校的行政成熟度,差別太大了。那些開了好幾家連鎖分校,家大業大的大校,行政成熟,格局大視野廣,對家長能坑就坑,不能坑就不費勁了,家長就是不進坑,對方也不勉強。整個過程,雙方談笑風生,互生好感。

而有的學校,真的是斤斤計較,行政嘴臉惡劣,一心就等著收代通知金,裝痴賣傻,能騙就騙,吃相難看,無法溝通。



提問時間:


如果就是不想付2月學費,一心一意想退學,那該怎麼做?


別去學校領取2月份的課本或功課,別登陸學校網課,1月底或者2月份直接書面退學。理論上,就算現在已經是2月了,家長也領了幾天功課,但還是鐵了心的2月退學,也仍然是可以的,甚至中途退學也能退部分2月學費。不過那就全靠家長和學校之間斡旋了,搞不定就找教育局調解吧。


如果疫情過後,又想重新入讀之前退過學的學校,該怎麼做?


此時的學生身份就是插班生了,可以直接厚著臉皮向學校詢問是否有學額,是否能夠插班,如果當初退學的時候沒跟學校撕破臉,學校有學額可以收生,那就可以直接插班。但請注意,幼兒園這個類別的學校,主要為0-3歲的學生提供服務,如果插班時,年齡已滿三歲,則有可能不獲錄取。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其實,根本不必擔心這個問題,目前PN大量學生退學,複課後,跟自己也退學了的好朋友互相換換孩子的學校插班就行了。比如,A從A校退了,再開學就去B校。B從B校退了,再開學就去A校。連校服和課本都不用重複買了,互相換換就行,反正堅持到暑假,有個看孩子的地方就是了。

我目前接觸過的最成熟的學校做法是:無需退學,同意學生2月停學,不追討2月學費,2月的網課和作業照舊發放,官方複課後歡迎學生隨時回來,還給保留了9月入讀K的學位,你們自己體會吧。



文末,再次重申一下香港幼兒園和幼稚園的收費遊戲規則:


PN幼兒園的收費規則:按月收費,有上學就收整月費用,沒上學就不收。允許校方自行免收部分費用。校方公示的收費證明書列明的是一整月的學費。


K幼稚園的收費規則:讀一學年,交一學年的學費,學校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交費期數也不能變。每個月第一個上學日或之後收費,收滿期數為止。沒有任何上學日的月份就不用交費。校方公示的收費證明書列明的是一整年的學費。


切記,究竟是咬牙死扛著白交學費,還是瀟灑的直接退學,沒有固定答案,這一切取決於你所擁有的籌碼。


如果你娃正處於PN,已經拿了更好的K的offer,那選擇直接從PN退學也沒什麼損失。

如果你娃正處於K3,已經拿了牛逼小學的offer,那選擇直接從K退學也沒什麼損失。


最多就是,你娃木有幼兒園或者幼稚園的畢業證書了,不過,等你娃將來大學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誰會在意他有沒有幼稚園畢業證書呢。當然,如果是身處特別牛逼的幼稚園,還是不要退了吧,在香港這種世襲制的幼稚園招生規則下,給你孫子將來多留條後路吧。


但,如果你娃正在讀好不容易才考上的牛逼幼稚園K1、K2、牛逼小學、牛逼中學,或者是PN和K3在讀,卻無論怎麼拼了老命考,手裡都僅有一把拒信和Waiting……


我真心勸你:

還是打腫臉,趕緊屁顛屁顛的,一路小跑著,陪著笑去把學費交了吧!


20200212

鯉大帝,香港教育界資深段子手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
【羊胖語錄】ID:
yangpangyulu
獲得智慧和幽默!

相關焦點

  • 香港私立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 八成學前班學生退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衝擊波:八成學前班學生退學!香港私立幼稚園面臨結業壓力受疫情影響,香港中小學、幼稚園自農曆春節以來,一直停課至今,香港教育局表示,4月20日之前不會複課。為此,很多就讀私立幼稚園的家長選擇退學,導致私立幼稚園經營出現困難。位於香港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3月11日向家長發信表示,辦學團體因學生退學潮、無法預期疫情何時完結、前景不明朗及業主加租等因素,今年8月1日起停業。校方指,在疫情影響下,自2月開始,退學人數不斷上升,」學前班退學人數更達八成。
  • 幼稚園都倒閉了,香港啥時候才能開學啊?
    圖:WHO 香港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加至129宗,死亡3人。疫情對香港各行各業衝擊巨大,你可能第一個想到,首當其衝的是餐飲業和零售業,然而……有本地的幼稚園也扛不住了! 幼兒園倒閉,小朋友怎麼辦?
  • 香港幼稚園入學要面試啥?四大幼稚園名校面試內容曝光……
    近日相信家長都收到幼稚園的面試通知,下周多間熱門幼稚園包括根德園、國際英文幼稚園、救恩學校(幼稚園部)及創價幼稚園也陸續進行K1入學面試,為了幫助家長們為面試做足準備,我們為大家綜合了以上4間幼稚園的面試題目、流程和方式,給家長們事前一個心理準備。
  • 在香港讀幼稚園要花多少錢?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一:香港社會如何保護幼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二:香港如何確保幼兒教師質量?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三: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 幼稚園每年9月份接受入讀申請,10月份前後是幼稚園招生的高峰期,口碑較好的幼稚園一般在9、10月已經滿額。家長可以去學校索取報名表格,也可以直接將孩子資料寄給幼稚園,再等候學校面試通知。一些「名牌」幼稚園只在學校派發表格,先到先得,家長們為了領到一張報名表,往往需排上幾個小時隊。
  • 香港幼稚園教育有什麼特點?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一:香港社會如何保護幼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二:香港如何確保幼兒教師質量?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三: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張女士對幼稚園的餐單非常滿意,她笑著說:「兒子這兩年都是在學校吃的,他吃得好不好一看就看出來,臉蛋很紅潤,身體也結實,我們家長很放心。」 不僅是膳食和營養,香港對學前教育的規範管理還體現在其他方面。從樓宇設計、家具設備、安全措施、環境健康到課程活動、教職員工、收費等方面都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
  • 香港免費幼稚園計劃推行:半日制幼稚園逾90%免費
    《大公報》消息,香港免費幼稚園計劃本學年正式推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公布約逾90%半日制幼園免費,家長學費負擔大為減少,其餘獲批收費的半日制幼園多數每月收費600元(港幣,下同)或以下。全日及長全日制方面,約450間每月學費1000元或以下,約90間免費,家長只須繳膳食費。創校30年、位於鰂魚湧的怡寶中英文幼稚園,因不敵租金問題於七月停辦。圖片來源:香港《大公報》。
  • 中國香港向所有幼稚園發6-16萬港元,還有防疫特別津貼
    關於疫情對學校及學生家長的影響,中國香港政府可否告知本會:1、鑑於有幼稚園學童的家長認為,其子女整個二月及三月未能上學,理應無須繳付該兩個月學費,教育局會否考慮代全港幼稚園學童的家長繳交二月及三月份學費;如否,有何措施協助有經濟困難的家長;2、自疫情爆發以來,教育局向學校提供的各項支援的詳情,以及會否向有需要的學校提供津貼,以繳付租金及薪金等開支;3、鑑於全港有近28000名跨境學生,
  • 【幼稚園】2017香港幼稚園排名(港島區)
    寶山幼兒園的學生大多非富則貴,有名人的第二、三代,甚至第四代,包括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女兒、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與伏明霞女兒、霍啟剛與郭晶晶兒子、林海峰女兒林泳、張學友女兒張瑤華,故被喻為貴族幼稚園。家長和學校一樣表現低調,坊間甚少學校的消息流出,現時半日班全年學費$95,400。
  • 在香港讀幼稚園要花多少錢
    每年9月到次年2月,香港幼稚園和幼兒中心展開下一學年的招生,地鐵站、巴士站成為學前機構的宣傳場地,家長為孩子報名的熱潮席捲整個城市。學前機構的服務分為全日制和半日制。學校類別又分為非牟利和私立獨立。在如此多元化的學前教育背景下,香港幼稚園的入學情況是怎樣一番景象?幼稚園如何面對激烈競爭?幼稚園與小學又是如何銜接?
  • 香港18區幼稚園排名揭曉!哪些幼稚園免費又優質?(值得收藏)
    指引還列明,K2及K3(幼兒園中班和大班)也不應進行機械式的抄寫及計算,不應安排過量、頻密或過於艱深的家課,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操練;學校亦宜安排一些既輕鬆有趣,又適合幼兒的小任務或親子習作。總的來說,就是:香港教育局建議幼兒園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書寫和功課練習,但不應太過密集、頻繁。
  • 新生兒:報考香港幼稚園經驗分享-上
    大概是在我懷孕的時候,在逛香港媽媽論壇時才了解到,原來上香港幼稚園這麼複雜,要提前一年報名,還得面試通過才能錄取。甚至聽說很多名校連得到報名的機會都很難,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一出生就報名了。在這樣的傳言下,我對未來孩子要上幼稚園充滿著恐懼和焦慮。
  • 探秘香港幼稚園:幼兒教育有什麼特點?
    人民網駐香港記者經過深入採訪,推出「十問香港幼稚園」系列報導,對香港學前教育進行全方位介紹,希望能給內地的學前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在羅湖和黃崗口岸,每天都會見到許多內地學童往返於深圳與香港之間。為了接受香港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孩子們每天在交通和通關方面就要花費三四個小時。在內地家長的眼中,香港幼稚園國際化程度高,英語教學好,教師素質高。
  • 香港幼稚園大戰開鑼
  • 只看外表,你絕不會相信這是香港富豪幼稚園!
    在香港島的渣甸山的一條馬路內,有一家幼稚園,從外面看平平無奇,而且名字很簡單的寫「寶山幼兒園」,門口看起來的確不咋滴,跟內地很多二三線城市的豪華幼稚園比較
  • 什麼是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代通知金?又如何計算?
    二、經濟補償金與代通知金的關係 關於代通知金的標準,很多人會以為兩者一致 前者是12個月的平均工資,且社平工資三倍封頂。後者則是上一個月的工資,且無封頂。「代通知金」源自於香港僱傭條例,意思是僱主或僱員只要給予對方通知期內僱員本應計算的工資額,就可無需給予通知而隨時終止合約。
  • 關於香港幼稚園,你不得不知道的事情
    長全日制是上午8點到下午6點,有的甚至還可以延長到晚上8點。香港的學校要求,寶寶上幼稚園的最低年齡是2歲零8個月。一般幼稚園按年齡分為三個班級:K1,K2和K3,對應內地的小班、中班和大班。本土非牟利及私立幼稚園香港幼稚園分為非牟利及私立兩類。非牟利幼稚園多由教會、慈善或志願團體開辦,私立則為私人經營。香港政府規定非牟利幼稚園所賺取的利潤不能多於 5%,而私立幼稚園所賺取的利潤不能多於 10%。
  • 圖:港府推出"學券" 在香港讀幼稚園要花多少錢?
    幼稚園每年9月份接受入讀申請,10月份前後是幼稚園招生的高峰期,口碑較好的幼稚園一般在9、10月已經滿額。家長可以去學校索取報名表格,也可以直接將孩子資料寄給幼稚園,再等候學校面試通知。一些「名牌」幼稚園只在學校派發表格,先到先得,家長們為了領到一張報名表,往往需排上幾個小時隊。
  • 香港幼稚園簡介(含十大著名幼稚園面試技巧)
    為了接受香港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內地港寶們每天在交通和通關方面就要花費三四個小時。在家長的眼中,香港幼稚園國際化程度高,英語教學好,教師素質高。香港幼稚園有哪些不同於內地的特點,又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成功申請學位呢?
  • 內地幼兒如何在香港上幼稚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一:香港社會如何保護幼兒?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二:香港如何確保幼兒教師質量?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三:在香港開辦幼稚園需具備哪些條件?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四:香港幼稚園教育有什麼特點?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五:在香港讀幼稚園要花多少錢?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六:香港幼稚園校車如何保證安全? 「十問香港幼稚園」之七:香港幼兒的一天如何度過?
  • 經過半年親身試驗,我從香港口碑國際學校為女兒辦了退學
    編者按:很多家長想把孩子送到香港國際學校,不惜購買天價債券,這位媽媽們卻給孩子辦了退學,這為期半年的試驗,這位媽媽都經歷了什麼,今天,圈圈帶您一起走進媒體人爾姍姍為女兒擇校的經歷。上個月,我已經從那家很有口碑的國際幼稚園為女兒辦了退學,這其實是一次試驗,一次為期半年的試驗,而半年過後,我不得不向傳統和自己的內心交了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