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1917》「一鏡到底」背後的故事

2021-01-10 兩分鐘科普

由薩姆·門德斯指導,羅傑·狄金斯掌鏡的《1917》,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效效果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金球獎的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還有很多提名獎。

對《1917》的大部分讚譽,都集中在其大膽的電影風格上:整部電影感覺像是一次連續的拍攝,將觀眾帶入了法國北部戰場的激烈而且是幽閉恐怖的旅程。

當然,這部電影實際上不是一次拍攝,而是一系列連續的,未切割的鏡頭,它們可以無縫地連接起來,看起來感覺就像是連續拍攝一樣。

導演門德斯承認這種方法是壓力非常大的,而且「我幾乎每天都在想,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呢?」

「以傳統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會容易得多,您知道嗎?」 他說。「 但是當您拍攝漫長的鏡頭時,它是如此令人興奮和激動,還想再來一次。」

他們有專門為這部電影拍攝的攝影機

羅傑·迪金斯(Roger Deakins)去了Arri公司,要求他們加快相機的生產,因此1917年可能是第一部使用最新技術的電影。

門德斯表示「排練之前,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因為我們必須測量每個場景所經過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停地進行幾個月的排練,實際上持續了六到八個月」。

《1917》的最後部分是斯科菲爾德在戰場上奔跑,他沿著壕溝拼命的跑,身邊到處是爆炸,與士兵相撞。

為了不破壞一戰的氛圍,攝製組穿著士兵的衣服,跑在斯科菲爾德的前面。

有時甚至用吉普車來追上斯科菲爾德。

儘管他們在拍攝時所做的一切都如此精確,但仍有發生了幾次事故。當斯科菲爾德快要走出戰壕時,你會看到他碰到一些額外的東西。

那不是計劃好的,而是演員無意中撞到了他們,如果攝製組立即喊停,那麼表現戰爭混亂的偉大而真實的時刻就永遠不會融入電影中。

在一個激動人心的過程中,斯科菲爾德穿越了一座燃燒的城市,跳下壁架進入了一條河。如果您在幕後看到相同的鏡頭,您會看到喬治在同一個城市中奔跑並跳下壁架。但是他沒有河,而是跳上了墊子。藉助一些視覺效果,編輯者能夠無縫地將跳下壁架並進入急流的角色縫合在一起。

正是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再加上優秀的導演和攝像師,才造就了這部浸入式的電影。

相關焦點

  • 豆瓣8.5,這部「一鏡到底」的大片終於來了
    《1917》。金球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奧斯卡10個提名3個獲獎。豆瓣8.5分,近21萬打分。爛番茄新鮮度89%,爆米花度88%。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全片一鏡到底。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指鏡頭從頭到尾一直在拍攝未出現cut的情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知影片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一種極其強烈的真實感。
  • 「一鏡到底」有何玄機?專家解讀電影《1917》
    它,就是戰爭題材影片《1917》。8月7日,電影《1917》登陸國內院線,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首周末票房3686萬元,豆瓣評分8.5分,淘票票評分8.8分。和其他同類型影片不同的是,「一鏡到底」成為了《1917》最大的賣點,也成為了最大的爭議。
  • 《1917》一鏡到底
    所以《1917》敢用「一鏡到底」來呈現,我不禁要為大洋彼岸的薩姆·門德斯導演起立鼓掌——能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上歸功於現代電影技術的發展,但同樣要感謝是導演和劇組的不懈努力。那接下來是我個人對使用「一鏡到底」這個拍攝手法所拍攝的電影,在表現力上出現的優點和缺點的個人見解。
  • 殘酷中的詩意,「一鏡到底」的《1917》到底優秀在哪?
    僅拿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9部電影來舉例,除了《好萊塢往事》外,每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都高於8.3分。以我們看電影和故事的常識可想而之。但在這個沒有什麼跌宕甚至是前半部分讓人看得有些簡單無聊的情節下,是透過這兩個人、一場戰役的背後,帶給人有關於戰爭和人性的反思。
  • 《1917》的「一鏡到底」:成也真實,敗也真實
    今年金球獎中,《1917》取得最佳影片被視為爆冷之舉,面對一眾強勁對手,以歷史、戰爭、「一鏡到底」這套組合成功突圍而出,亦完全擊中了筆者的口味。緊接著《1917》又在奧斯卡以10項提名而大熱,之前預測有說過,可能會憑藉此片的「一鏡到底」讓導演斬獲「最佳導演獎」。
  • 說到《1917》,還是得談談一鏡到底的藝術
    然而這些,說到底都只是《1917》戰爭場面吸睛;但《1917》真正優秀之處之處,是在於電影它極其低調沉穩的敘事,背後卻織以一張全片一鏡到底的溫柔的網,支撐住了一個小人物歷劫心境投射在大時代的戮力反戰精神。然而時至今日,善用出神入化的剪接技術常能讓觀眾看片時不受剪輯而被剪斷觀影情緒。
  • 論「一鏡到底」製作技術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119分鐘的大片,採用「一鏡到底」製作技術,憑藉這一技術,影片《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聲音和最佳攝影大獎。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談談他給這部電影帶來的價值。1、什麼是「一鏡到底」?電影《1917》是一部改編自真人故事的戰爭電影,由夢工廠製作。
  •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時長119分鐘的大片,用了「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憑藉這個技巧,電影《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下面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聊一聊它給這部電影帶來了什麼價值。1、「一鏡到底」究竟是什麼?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而「一鏡到底」這種並不稀奇的拍攝技術,則是《1917》最大的看點和噱頭。這個「一鏡到底」不是片中的一個長鏡頭,而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由一個不間斷的長鏡頭構成。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技術要求可想而知。很多電影都因為一個令人深刻的長鏡頭而廣受讚譽,《上帝之子》、《贖罪》就是其中代表。但真正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影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 一鏡到底的《1917》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顯而易見,這個故事的情節發展是一直處於行動之中的,而薩姆·門德斯也想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製作這部電影。門德斯說,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玩戰爭類的電子遊戲,這使他產生了一鏡到底的想法。《1917》這部片子跟隨了兩名士兵的腳步,而薩姆·門德斯正是想讓觀眾體驗到那種與主角們同呼吸,共進退的身臨其境。
  • 英國電影學院獎頒出,無懸念,一鏡到底的《1917》成大贏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第92屆奧斯卡的「前哨戰」,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揭曉獲獎名單,《1917》拿下最佳影片、導演、英國影片、攝影、藝術指導、音效、視覺效果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1917》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主演。薩姆·門德斯醞釀了多年關於《1917》的故事靈感,他的祖父曾親歷一戰前線,是一位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傳令兵。這份「生死速遞」情結,演化成電影核心情節。
  • 求變的門德斯:一鏡到底拍《1917》不是讓你欣賞戰爭背景的
    在《1917》中,門德斯與老搭檔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勇於嘗試突破,他們用巧妙的剪輯實現了「一鏡到底」的特殊視效,這也是該拍攝手法首次完整運用到戰爭片中,360度的還原出戰爭的殘酷與無常。而面對某些對於該片「炫技」「激戰場面不過癮」的評論,門德斯曾表示本片的主題「角色的目標不是屠殺儘可能多的敵人,而是要回家。」《美國麗人》劇照。
  • 《1917》:奧斯卡獲獎電影,「一鏡到底」的非典型戰爭片強在哪
    《1917》首映日,我便去影院觀看了這部獲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獲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的戰爭片。 格局:從小人物史觀看戰爭 《1917》的故事簡言之就是一戰時期的兩名英國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爾德奉命去前線傳遞命令。
  • 影史一鏡到底的九大神片,導演閉嘴才好看
    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更能提高影片的敘事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但一鏡到底拍攝起來的難度也極大,不僅人力、物力巨耗,演員調度也是一大難題,所以在電影史上鮮有導演進行嘗試,而一旦成功,大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 《1917》,豆瓣8點5分的反戰電影,一鏡到底的視覺盛宴
    坦蕩的陣地戰和初次投入戰鬥的坦克,讓徵戰兩方非常默契的將徵戰地址從坦蕩的陣地戰造成加倍慘烈的戰壕戰,《1917》的段子時間在索姆河戰鬥以後,協大概國正決策打擊興登堡防地。由於通訊辦法的限定,其時想轉達緊張的消息。
  • 1917斬獲三項奧斯卡獎,導演首次嘗試一鏡到底,口碑炸裂大受好評
    當然受到大家期待的1917也是不負眾望,獲得了三個大獎,不過很可惜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這一部影片的故事和內容都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主人公就是兩名士兵,因為英軍準備發起最後的衝鋒消滅德軍,誰知道這是對方的一場陰謀,兩名年輕的士兵需要衝破敵人的防線,去將這個消息告訴前線的英軍,而且必須要在八小時內完成這個任務。
  • 一鏡到底的電影到底有多難拍?丨夜問
    今天在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電影的一戰題材影片《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之所以全片只用一個長鏡頭,與電影的故事有關。一戰期間,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受到指派,執行一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冒險進入敵區傳遞一個重要情報,挽救1600名士兵的生命。門德斯表示,「一鏡到底」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更有代入感。
  • 影史上最牛的12部一鏡到底影片,你看過幾部?
    今天社長來推薦10部影史上最牛的一鏡到底影片,你都看過嗎?1、《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片神作,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最佳攝影,最佳視效,兩座小金人收入囊中,超強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尤其是最後逆向奔跑的鏡頭,震懾人心。
  • 揭秘《1917》的「一鏡到底」——現場所有工作人員排練了24周
    獲得92屆奧斯卡三項技術大獎的電影《1917》確實驚豔到了我們,長鏡頭電影完全沒有那些藝術電影中長鏡頭的慵懶感,張弛有度的節奏變化帶給觀眾極強的「沉浸」感。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然後我們以男主角穿越一座被毀城市的戲份來舉例,看看這些模型可以發揮什麼具體的作用由於故事情節處於夜晚,唯一的光源是天上時不時出現的照明彈。
  • 這部電影的故事也是發生在戰火連連的非洲,豆瓣評分8.5!
    今天給大家擼一部適合周末看的經典大片,故事也是發生在非洲,戰狼2裡各勢力爭奪的要點是藥品;而在這部影片的各勢力爭奪得更為現實。這部電影還進入了豆瓣TOP250影片榜單,主演是好萊塢的風流小子: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