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薩姆·門德斯指導,羅傑·狄金斯掌鏡的《1917》,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效效果獎,最佳視覺效果獎,金球獎的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還有很多提名獎。
對《1917》的大部分讚譽,都集中在其大膽的電影風格上:整部電影感覺像是一次連續的拍攝,將觀眾帶入了法國北部戰場的激烈而且是幽閉恐怖的旅程。
當然,這部電影實際上不是一次拍攝,而是一系列連續的,未切割的鏡頭,它們可以無縫地連接起來,看起來感覺就像是連續拍攝一樣。
導演門德斯承認這種方法是壓力非常大的,而且「我幾乎每天都在想,為什麼我要這樣做呢?」
「以傳統的方式做到這一點會容易得多,您知道嗎?」 他說。「 但是當您拍攝漫長的鏡頭時,它是如此令人興奮和激動,還想再來一次。」
他們有專門為這部電影拍攝的攝影機
羅傑·迪金斯(Roger Deakins)去了Arri公司,要求他們加快相機的生產,因此1917年可能是第一部使用最新技術的電影。
門德斯表示「排練之前,我們什麼也做不了,因為我們必須測量每個場景所經過的距離。因此,我們不停地進行幾個月的排練,實際上持續了六到八個月」。
《1917》的最後部分是斯科菲爾德在戰場上奔跑,他沿著壕溝拼命的跑,身邊到處是爆炸,與士兵相撞。
為了不破壞一戰的氛圍,攝製組穿著士兵的衣服,跑在斯科菲爾德的前面。
有時甚至用吉普車來追上斯科菲爾德。
儘管他們在拍攝時所做的一切都如此精確,但仍有發生了幾次事故。當斯科菲爾德快要走出戰壕時,你會看到他碰到一些額外的東西。
那不是計劃好的,而是演員無意中撞到了他們,如果攝製組立即喊停,那麼表現戰爭混亂的偉大而真實的時刻就永遠不會融入電影中。
在一個激動人心的過程中,斯科菲爾德穿越了一座燃燒的城市,跳下壁架進入了一條河。如果您在幕後看到相同的鏡頭,您會看到喬治在同一個城市中奔跑並跳下壁架。但是他沒有河,而是跳上了墊子。藉助一些視覺效果,編輯者能夠無縫地將跳下壁架並進入急流的角色縫合在一起。
正是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再加上優秀的導演和攝像師,才造就了這部浸入式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