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的電影到底有多難拍?丨夜問

2021-01-09 新京報網




今天在金球獎上獲得最佳劇情電影的一戰題材影片《1917》,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方式拍攝,「這部電影的設計初衷就是一個鏡頭」。門德斯稱,這部電影是他迄今為止完成的「技術上最困難的事情」,但也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


之所以全片只用一個長鏡頭,與電影的故事有關。一戰期間,兩名年輕的英國士兵受到指派,執行一場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必須和時間賽跑,冒險進入敵區傳遞一個重要情報,挽救1600名士兵的生命。


門德斯表示,「一鏡到底」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更有代入感。該片主要在英國取景拍攝,導演門德斯和攝影師羅傑·迪金斯花了9個月時間籌備。由於主要是外景拍攝,受天氣影響很大,只能用自然光拍攝,讓拍攝工作也變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迪金斯之前憑藉《銀翼殺手2049》拿下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之前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攝影13次提名,在好萊塢是名副其實的金牌攝影師。其實,在收到電影劇本之前,迪金斯並不知道導演要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收到劇本後,劇本第一頁就寫著:「這是一個長鏡頭」。


迪金斯還透露,最長的拍攝時間可能是8分半鐘,演員在表演,所有的東西都要同步。這也意味著,該片採用的應該是類似《鳥人》一樣的「偽長鏡頭」手法,並非真正現場實拍一個單獨長鏡頭,而是用技術手段將多個「較長的鏡頭」組接起來,讓整部影片看起來是一個鏡頭。



其他著名的單鏡頭電影:




《奪魂索》(1948年)

導演希區柯克的首部彩色片,也是偽「一鏡到底」,時長80分鐘,整個故事都發生在一間房子裡,總共有六次剪切,大都靠演員背影黑幕轉場造成連續畫面來製造觀眾視覺連貫的假象。




《鳥人》(2014年)

該片是偽「一鏡到底」,由10多個長鏡頭無縫銜接而成,時長119分鐘。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大獎。





《俄羅斯方舟》(2002年)

俄羅斯導演索科洛夫拍攝,時長100分鐘,是實打實的實景拍攝,用一個鏡頭展現了200多年的俄國歷史,總共拍攝了4次才成功。




《大空港2013》(2013年)

日本導演三谷幸喜執導,100分鐘,共拍攝6天。由攝影師山本英夫一人獨自完成拍攝,將改裝的20公斤設備穿在身上,由推車和步行混合移動,每次拍攝完他都會直接癱倒。




《維多利亞》(2015年)

全片138分鐘,實景一鏡到底,一天完成拍攝,影片並沒有因為一個鏡頭而弱化了戲劇情節,結局很震撼。該片曾入圍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因此,後三部都是真實的一鏡到底的電影,前三部是由不同鏡頭拼接而成,只是視覺上看起來是一個完整的鏡頭。


相關焦點

  • 「一鏡到底」有何玄機?專家解讀電影《1917》
    有網友評論,「這才是讓人真正感受到『一鏡到底』魅力的電影」,但也有網友評價:這部電影 「除了假的『一鏡到底』還有什麼?」那麼,長鏡頭為何如此受爭議?「一鏡到底」的運用,又是否真的讓觀眾「身臨其戰」呢?本期《今日影評》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索亞斌,和我們一起聊聊電影《1917》。
  • 《1917》一鏡到底
    其實在《1917》拍攝過程,並不是真的一個鏡頭拍到底(也不可能),而是運用了巧妙的運鏡和特效,把22個鏡頭完美地拼接在了一起。所以《1917》敢用「一鏡到底」來呈現,我不禁要為大洋彼岸的薩姆·門德斯導演起立鼓掌——能有這樣一部作品的出現,雖然一定程度上歸功於現代電影技術的發展,但同樣要感謝是導演和劇組的不懈努力。那接下來是我個人對使用「一鏡到底」這個拍攝手法所拍攝的電影,在表現力上出現的優點和缺點的個人見解。
  •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時長119分鐘的大片,用了「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憑藉這個技巧,電影《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下面我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聊一聊它給這部電影帶來了什麼價值。1、「一鏡到底」究竟是什麼?
  • 如何拍出精彩的「一鏡到底」畫面?
    很多人和「一鏡到底」的第一次「相遇」是通過2017年的奧斯卡影片《愛樂之城》,也有人是在湖南衛視2018年的自製綜藝《幻樂之城》和它相識。綜藝《幻樂之城》片段截圖那麼一鏡到底究竟是什麼?長鏡頭和一鏡到底有什麼區別?
  • 說到《1917》,還是得談談一鏡到底的藝術
    有時電影若執意為了一鏡到底而一鏡到底,其拍攝效果其實未必會比高明的剪接來得好。除非電影祭出更高明的一鏡到底拍攝技術。而《1917》便是非常高明的一鏡到底電影。必須解釋的是《1917》並非全片一鏡到底,它是一部透過特殊取景和剪輯設計而完成的「偽」一鏡到底電影。
  • 5000字解讀電影《1917》,它的好不止于震撼的一鏡到底
    而「一鏡到底」這種並不稀奇的拍攝技術,則是《1917》最大的看點和噱頭。這個「一鏡到底」不是片中的一個長鏡頭,而是從影片開始到結束由一個不間斷的長鏡頭構成。長鏡頭的拍攝難度和技術要求可想而知。很多電影都因為一個令人深刻的長鏡頭而廣受讚譽,《上帝之子》、《贖罪》就是其中代表。但真正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影史上也是鳳毛麟角。
  • 論「一鏡到底」製作技術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這部119分鐘的大片,採用「一鏡到底」製作技術,憑藉這一技術,影片《1917》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最佳聲音和最佳攝影大獎。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一鏡到底」的製作方法,並談談他給這部電影帶來的價值。1、什麼是「一鏡到底」?電影《1917》是一部改編自真人故事的戰爭電影,由夢工廠製作。
  • 求變的門德斯:一鏡到底拍《1917》不是讓你欣賞戰爭背景的
    這也是繼《007:大破天幕殺機》之後門德斯第二部專門為IMAX製作的電影。電影技術的革新引領著電影的未來,也為電影的表達手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1917》中,門德斯與老搭檔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勇於嘗試突破,他們用巧妙的剪輯實現了「一鏡到底」的特殊視效,這也是該拍攝手法首次完整運用到戰爭片中,360度的還原出戰爭的殘酷與無常。
  • 盤點九部一鏡到底的精彩電影
    觀眾想在電影中追求的,就是身臨其境的參與感和劇情跌宕起伏的流暢性。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更能提高影片的敘事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但一鏡到底拍攝起來的難度也極大,不僅人力、物力巨耗,演員調度也是一大難題,所以在電影史上鮮有導演進行嘗試,而一旦成功,大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 影史上最牛的12部一鏡到底影片,你看過幾部?
    今天社長來推薦10部影史上最牛的一鏡到底影片,你都看過嗎?1、《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片神作,今年奧斯卡獲獎影片,最佳攝影,最佳視效,兩座小金人收入囊中,超強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尤其是最後逆向奔跑的鏡頭,震懾人心。
  • 【淘電影】影史一鏡到底的九大神片,斬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不止一部
    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更能提高影片的敘事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但一鏡到底拍攝起來的難度也極大,不僅人力、物力巨耗,演員調度也是一大難題,所以在電影史上鮮有導演進行嘗試,而一旦成功,大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影片入圍第65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角逐最高榮譽金熊獎,實景一鏡到底,在一天內完成拍攝,但並沒有弱化戲劇情節。
  • 豆瓣8.5,這部「一鏡到底」的大片終於來了
    電影最大的亮點就是全片一鏡到底。所謂一鏡到底,就是指鏡頭從頭到尾一直在拍攝未出現cut的情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觀眾身臨其境的感知影片中所發生的一切,有一種極其強烈的真實感。當然,拍攝的難度也可想而知。演員的表演,機位的走動,光線採集等等各個因素都要嚴格把控。稍有差錯,就只能推到重來。
  • 《1917》的「一鏡到底」:成也真實,敗也真實
    今年金球獎中,《1917》取得最佳影片被視為爆冷之舉,面對一眾強勁對手,以歷史、戰爭、「一鏡到底」這套組合成功突圍而出,亦完全擊中了筆者的口味。緊接著《1917》又在奧斯卡以10項提名而大熱,之前預測有說過,可能會憑藉此片的「一鏡到底」讓導演斬獲「最佳導演獎」。
  • 英國電影學院獎頒出,無懸念,一鏡到底的《1917》成大贏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第92屆奧斯卡的「前哨戰」,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揭曉獲獎名單,《1917》拿下最佳影片、導演、英國影片、攝影、藝術指導、音效、視覺效果七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這份「生死速遞」情結,演化成電影核心情節。「生死速遞」在緊迫的滴答鐘聲展開,為阻止屠殺,拯救1600名戰友,兩個英國士兵被委以重任,穿過戰壕,穿越無人區,爭分奪秒傳達「立刻停止進攻」的密信。
  • 殘酷中的詩意,「一鏡到底」的《1917》到底優秀在哪?
    很多自媒體都在說今年是近幾年非常罕見的電影超級大年。僅拿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9部電影來舉例,除了《好萊塢往事》外,每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都高於8.3分。換作芭姐是評委,從這9部電影中抉擇出一部最優秀的,的確是件比買口罩還難的事。
  • 一鏡到底的《1917》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8分鐘建議收藏後觀看時隔四年,薩姆·門德斯攜最新力作《1917》席捲而來,斬獲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獎,並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十提三中」,成為年度最熱門電影之一。是的,曾執導《美國麗人》《007:大破天幕危機》的他,這次將目光聚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並如願以償地完成了一部史詩級的戰爭電影。
  • 發燒學堂:往手機裡放光學變焦到底有多難
    發燒學堂:往手機裡放光學變焦到底有多難    說到變焦,就有必要給不怎麼攝影的朋友區分下幾個概念,變焦與對焦,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這裡就不再多扯焦距焦平面這樣更加晦澀的概念了,簡單來說「變焦」(以鏡頭拉遠,即長焦為例)是管遠近,也就是將遠處的細小物體可以拍的與近處同樣清晰,而「對焦」則是使畫面變清晰的過程。
  • 影史一鏡到底的九大神片,導演閉嘴才好看
    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更能提高影片的敘事感,增強觀眾的代入感,但一鏡到底拍攝起來的難度也極大,不僅人力、物力巨耗,演員調度也是一大難題,所以在電影史上鮮有導演進行嘗試,而一旦成功,大都是難以超越的經典。
  • 《唐探3》被贊「超能力」 一鏡到底拍攝百人大戰
    電影《唐人街探案3》緣起於第二部的故事結尾,唐仁、秦風受日本偵探野田昊邀請,空降東京破解謎案。一路探到東京這座豐富多彩的國際都市,電影也融合了大量的當地元素。
  • 《航拍中國》第二季:川菜+川劇2分鐘一鏡到底如何拍攝?
    龍脈航拍主要業務是為電影、電視劇、廣告、城市宣傳、VR航拍、空中全景等提供多元化定製的高端航拍服務,影視代表作品有電影《戰狼2》、電視劇《芝麻胡同》等。2008年龍脈航拍成為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航拍獨家指定合作公司,併合作至今。龍脈航拍成立18年以來,為上百個公司及機構提供航拍設備及無人機技術服務,飛行軌跡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完成航拍鏡頭數千條,始終保持0事故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