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楞嚴咒漢字諧音與梵文音標以及錄音教學:
看看你念楞嚴咒或念佛等的修行達到第幾階段了
作者:普敬法師
雖然修行佛法不等於練功,但是修心的這個過程,從散亂無比到攝心無比,再到定力顯發,這個過程的心態變化,也是可以定位出層次或者階段的,
現在談談念佛念咒修行過程的各個層次階段都有怎樣的狀態,然後再對比一下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目前屬於什麼狀態,達到了哪個層次了:
1、修行入門階段: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對於佛法佛咒都還不是很深信,容易被人的閒言閒語所影響,比如遇到有人誹謗某經某咒,就開始動搖信心,並因此總是不停研究各種密咒,希望找一個適合自己且不懷疑的,
但是過程由於沒有感應或者不攝心法喜,就不停變換咒法持誦,常常撿芝麻丟西瓜,心不夠定。這是因為缺少一定的聞思來解除疑惑,以及缺少自身對佛咒的實踐效果來增長信心。
這個過程很多初學者都會經歷,很正常,但是不能一輩子這樣,選擇法門的過程是有,但是不要一輩子偷心不死,不停的變換各種法門,否則必定空耗時間也。
2、 修行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的修行者已經有了自己所持的咒語或者佛號,但由於持咒或者念佛都是剛入門,還降服不了那顆散亂的心,時常念著念著就不想念了,或者根本念不下去,會產生怎麼越念妄想越多的錯覺。
實際上,這是因為平常妄想慣了,已經和妄想融為一體而不自覺,現在開始修行了,就發現了妄想的存在,但是發現以後又制止不了,就煩惱無比,然後跑去看電視電影或者出去閒逛才能覺得舒服一些。
這也是缺少念佛念咒的攝心方法,如果掌握以後會好很多。
念佛者可以學習十念法去念佛,短咒如文殊一字咒如是,念佛十念計數法可見我發表過的【蒙文殊點化而八月未眠行持般舟三昧的老和尚與此法可適合現代眾生談】一文的末尾部分(見本次推文第四篇)。
如果念楞嚴等長咒,攝心方法則是念誦的時候念清楚這一句聽清楚這一句,快念完的時候立馬想到下一句這樣去攝心;
並且咒語要學會默念並且念出節奏感,默念功效與長咒的節奏感念誦音頻示範可見我發表過的「楞嚴咒要學會默念並且要念出節奏感才能攝心」一文(點擊藍字閱讀),
大隨求根本長咒的默念音頻示範可見我發表過的「梵音大隨求根本咒漢字與音頻及感應」一文,這種節奏感默念方法運用於生活中可以讓自己攝心不少,當然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出聲念誦,二者可以配合,出聲的攝心方法也差不多,但出聲念誦不宜念誦太快,否則耗氣。
如果能夠學會覺知之法,就能讓妄想事半功倍的減少,覺知之法可見我發表過的「領悟佛陀的覺知力」一文,這些方法都能掌握,念佛念咒的修行會進步神速。
3、修行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比前個階段好一點,前個階段有了咒法,但還是會尋找一兩個其它咒法念誦,並不能一心一意的修持某個咒法,而這個階段基本選定了自己所要持誦的咒法,不會輕易再變換,
即使同時念誦二咒也能把重點放在覺知上,咒語一個還是兩個並未對這個階段的修行者造成影響,並且由於擁有了足夠的聞思,而把一切的疑惑都理清了(有一種天生就比較單純而沒有什麼疑惑的人不用理清什麼疑惑就直接可以進入這個階段),擁有足夠的信心加上攝心,於是念佛或者念咒開始得力了,對於妄想已經有了一定的控制力。
可以把佛號或者咒語當成暫時擺脫煩惱的神器,世俗人是借酒消愁,這個時候的修行者可以借咒消愁,念著念著就攝住了散亂的心,心不散亂也就不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也就不煩惱了。
但是只要停止念咒,那些煩心的事又會接踵而來,包括淫心、嗔心等等都來了,只能拾起繼續念誦,這一念又好了,但是自己還是喜歡看電影電視乃至小說,習氣還挺多,需要給自己安排功課來督促自己,還不是很自覺,也無法做到隨時隨地的默念和用功。
特別一散亂的時候還會放逸,然後給自己找藉口說要勞逸結合,修行一直處於進進退退的狀態。
4、 修行第四階段:
主修一法能夠堅定信心,並且掌握了一定的攝心方法,也懂得覺知自身,這個階段的人修行念咒或者念佛,總是充滿法喜,這法喜已經大部分可以取代世俗的娛樂;
雖然還沒入禪定的功夫,但能陶醉在這種念佛和念咒的法喜中,有時候可以一整天不疲厭的默念咒語或者佛號(因為出聲傷氣,無法長期堅持,除非會用丹田氣),這個階段不想說太多閒話。
並且處於念佛念咒的法喜狀態時,啥事也不想管(曾經我處於這個狀態的時候接個問候的電話都感覺這種無聊的電話太打擾人,當然這個可不能這樣,畢竟人活在世間,很多事情還是需要你去負責任去承擔的,可不能啥事也不管,除非處於閉關狀態,這個時間段就可以一心修行。)
這個階段的人還會退轉,如果俗事太多,佛號咒語都放下了,容易習氣翻滾,還是得靠自覺才行,尚處於努力修行的狀態。
此時如果因為俗事太多而無法默念佛咒,可學會覺知之法,通過去覺知自己的一切動作(比如吃飯覺知自己在吃飯,洗衣服也覺知自己做了哪些動作等等)來保持覺知以達到攝心的狀態。
5、修行第五階段:
這個階段和上面所講的差不多,念咒的法喜亦遠遠超一切世俗娛樂,與上個階段不同的是,這種用功可以持續,可以一天到晚,行住坐臥都不停的默念咒語,包括上廁所都沒停下這種用功的相續。
比如我知道的某某居士曾經就好幾年處於這個狀態,一直心都很定,對於女色毫無興趣,也因此一直處於梵行狀態(不行淫則叫梵行),最終得到其所誦持的大悲咒本尊觀音菩薩的認可和攝受而天了天眼等功能。
當然咱們不以神通論修行,神通那是有一定的因緣且自然而然而得的,沒有一定的因緣,就如慧解脫的阿羅漢也照樣沒有神通,主要看心的狀態。更不能為了神通而修行,應當只為見性而精進,這才是正確知見,否則若知見不正,恐怕著魔有份。
(另外這裡要特別說明,單身者可以梵行,有婚姻者不可執著自身梵行而冷落對象,否則就違背佛法是讓社會和諧與家庭和睦的用意了;
包括吃素也是,可以自己吃素,不可逼迫家人,況且佛陀在小乘經典裡面是允許居士食用三淨肉————指死肉,我不殺,不為我殺,不聞殺的,這是為了接引初學入門而方便說的,這種說法可與大乘經典提及的不可吃肉之說法並存,沒有矛盾,看你攝受的對象根機如何;
否則若把佛門的門檻設的太高,很多人必定無法入門。並且不可執著自己修行而整天關起門來打坐,如此則會冷落家人,這樣家人會對佛法有意見,應該學會覺知之法,在日常行住坐臥的過程達到修行與做事兩不誤的境界。)
6、修行第六階段:
攝心念佛念咒非常法喜,此時能夠任運用功,毫無勉強,修行念佛還是念咒不僅可以持續法喜,甚至還能夠直接進入念佛三昧或念咒三昧狀態,下面引用長眉阿羅漢再來的廣欽老和尚闡述的念佛三昧狀態給大家一個參考,念咒如是:
有一次一位姓金的博士開口問老和尚說:他曾看佛學書籍中提到有個「念佛三昧」,到底有沒有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過這種境界?
老和尚說:「你來以前,我莫知你來,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哪裡去,現在你問我問題,我憑我的記憶回答你。我在五十幾年前,有一次情況我認為是念佛三昧,你以為怎樣我不曉得。」
老和尚說:「五十幾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時,有一次隨眾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隨著木魚聲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手結定印,邊走邊念,突然我那麼一頓。....」 當時「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先在大殿地面盤繞,然後再冉冉地迴旋上升起來,老和尚講到此處,邊作緩緩盤旋手勢,同時念佛,聲音深沉而渾厚。
他說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儘是彌陀聖號。
博士問老和尚:「此時師父行不行香?」
老和尚說,那時他也不曉得行不行香,也不曉得定在那裡,光是「南無阿彌陀佛」而已,最後維那引磬一敲,功課圓滿,大眾各歸寮房,他還是一樣「南無阿彌陀佛」下去,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上殿過堂,完全融於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聲中,鳥語花香,如此有三個月之久。
老和尚笑著說:「那真的很爽快!不過這只是我記憶中的體會,是不是念佛三昧,我給你作個參考,我覺得是個念佛三昧,你認為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以上就是修行過程會經歷的階段,對比一下就知道自己達到哪個階段了,實際上念咒達到一定的法喜,基本都不愛說話,也不會整天寫文章的;
因此如果我突然停止更新文章,那說明我進步了,這是正常的修行歷程,除非是一些必要的文章才會偶爾更新,我也沒興趣去挖掘和研究大藏經太多咒語,或者感應事例,這些都是初入門才需要的。
我覺得必要有用的挖掘一些就行了,這是給眾生持誦,因為自己也不會去持誦那麼多咒語。當然也有經常更新文章的佛友,那是在弘法利益眾生,這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