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見習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阮芝芳 沈笑馳見習記者 陳彥汝 通訊員 阮芝芳 沈笑馳
要說最近的夜宵紅菜,小龍蝦肯定榜上有名。再加上5月以來杭州市場上小龍蝦價格大幅「跳水」,吃貨們紛紛喊話:「終於可以實現『小龍蝦自由』了!」誰知,大快朵頤之際,不少人卻吃出了問題。
這不,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腸道門診最近吃壞肚子的患者,不少就是小龍蝦吃出來的。
上周五下午,記者來到浙中醫大二院的腸道門診,進門就碰到兩位急性腸胃炎的患者,都是昨天晚上夜宵吃了頓小龍蝦。
5斤小龍蝦入肚 30歲小夥急性腸胃炎入院
小趙(化名)今年正好30歲,他告訴記者,前一天晚上,他與朋友約在燒烤店吃夜宵,當時朋友胃口不佳沒吃多少,點的5斤蒜蓉小龍蝦幾乎全是小趙吃的。
回到家不久,小趙開始上吐下瀉,於是自己吃了點胃藥就睡下了。第二天上午,小趙腹痛還是沒好,而由於前一天的多次腹瀉嘔吐,他全身無力,還發燒到38.6攝氏度,趕緊來到附近的浙中醫大二院掛了急診,隨後被轉至腸道門診。
小趙說自己鍾愛小龍蝦的味道,每次吃起來要把裡裡外外都吃乾淨,連殼都要嚼碎品嘗味道。這還是自己今年第一次吃,沒想到就吃壞肚子了。後來他還打電話詢問朋友,也說昨天晚上肚子不太舒服。
診室裡,23歲的姑娘小許(化名)正做著皮試檢查,由於一上午沒有好好進食加上反覆腹瀉,機體缺水,小許的臉色變得蒼白。說起她的經歷,坐在一旁的男朋友打趣說:「昨天小龍蝦、冰水果吃得這麼爽,今天拉肚子拉爽了吧。」
小許也是一位小龍蝦忠實愛好者,多的時候一個人能吃10斤。前一天晚上11點左右,小許讓男朋友從外面的燒烤店打包回來了3斤十三香味的小龍蝦。大快朵頤之後,小許覺得還不過癮,又吃了冰箱裡的1塊西瓜和2顆楊梅,看著韓劇吃著夜宵,一直到將近1點才休息。第二天天還沒亮,小許就被強烈的腹痛給痛醒了,一個上午跑了6次廁所,都是水樣稀便,只好中午跟單位請假去了醫院。
「一時沒管住嘴,吃了頓小龍蝦,結果今天只能請假,要被扣錢不說,還得來醫院掛鹽水,真是得不償失。」小許後悔道。
每年5月開設腸道門診
三分之一的急性腸胃炎
跟吃小龍蝦有關
浙中醫大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周冰之說,5月到10月屬於腸道疾病發病的一個高峰期,這類疾病基本以胃腸道反應為主,比如急性腸胃炎、急性腸炎,還有腸道一些具體的傳染病,包括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等。
每年5月開始,醫院都會設立腸道門診。她大致統計了一下,最近一周以來醫院腸道門診的急性腸胃炎患者中就有三分之一是吃完小龍蝦之後發作的,很多還是配上冰飲料、水果一起吃,而且幾乎都是25-40歲的年輕人。
「這段時間來就診的都是當下愛吃夜宵的年輕人,罪魁禍首都是小龍蝦或各類燒烤。」周冰之主任告訴記者,夏季溼熱,就拿這段時間來看,氣溫不斷升高,雨水充沛,空氣溼度大,為腸道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導致寄生在小龍蝦身上的病菌大量滋生。
「而人體出汗增多,飲水量增大,也衝淡了我們胃酸的濃度,這樣就會降低我們胃的殺菌能力,反而增加了發病的機會。人在夏天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是腸道傳染病在這個季節特別容易發生和流行的一個原因。」她說,一旦吃下不衛生的食物,再加上冰鎮飲料一灌,胃腸道遇冷收縮,處於缺血狀態,對細菌的抵抗能力進一步減弱,就很容易引發急性腸胃炎、細菌性痢疾,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出現脫水休克,危及生命。
周主任提到,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小龍蝦加啤酒也更容易引發痛風。另外,每年的這段時間,吃完小龍蝦發生橫紋肌溶解症的患者也有出現,患者會出現肌肉酸痛、無力,小便呈醬油色。因此,如果進食小龍蝦後24小時內出現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要及時到醫院就醫,並說明進食史。
去年不過敏
今年吃了四次小龍蝦過敏三次
吃小龍蝦還要注意自己是否是過敏體質。
40歲的陸先生(化名),人送外號「人肉海鮮鑑定器」,因為海鮮新不新鮮,只需看他過不過敏就能知曉。陸先生對海鮮過敏,但前幾年吃小龍蝦反應並不大,而今年,他吃了四次小龍蝦,結果三次都「中招」了。
一個半月前,陸先生和朋友聚餐,那是一家吃了多次的小龍蝦店,當天四五個人點了五六斤小龍蝦。餐後幾個哥們坐著閒聊,聊了十多分鐘,陸先生感到強烈腹痛,來回上了三次廁所。幾乎虛脫的他在朋友的護送下回了家,這時,他的臉上、手臂、胸口都出現了大片的紅斑,渾身瘙癢。他意識到自己應該是過敏了。
回到家後,他服用了家中常備的抗過敏藥物,半個小時後,身上的紅斑褪去,腹瀉症狀也有了好轉。
這次過敏後,陸先生對小龍蝦有了些牴觸,不敢在外面吃小龍蝦了。正趕上五一假期回了趟老家,親戚買了小龍蝦張羅著給他們吃。因為是新鮮的,而且處理得很乾淨,陸先生抱著僥倖心理也吃了一些,還真的沒有任何反應。
莫非真的與小龍蝦新不新鮮有關?半個月前,陸先生在家裡做了一次小龍蝦,卻又「中招」了。這次對小龍蝦的處理非常仔細,每一隻都用牙刷刷洗過。然而,當天晚上八點多,他吃了十多隻小龍蝦。半夜一點多,他被劇烈的腹痛疼醒,跑了很多次廁所,直到吃了藥症狀才消退。
「今年吃四次小龍蝦,過敏三次,上吐下瀉,渾身紅斑,瘙癢難安。海鮮過敏,小龍蝦過敏,倒是省錢了,哈哈。」上周,陸先生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他感慨,如今過敏藥隨身攜帶,家裡、車裡、辦公室常備,小龍蝦是再也不敢吃了。
周冰之主任說,我們平常遇到的腹痛腹瀉都會認為是細菌感染,而像陸先生這種情況事實上是過敏體徵,「小龍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大量進食後,異體蛋白蓄積在體內,很容易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過敏體質人群尤其是海鮮過敏人群一定要注意,要和小龍蝦保持距離,切不可嘴饞。」
夏季飲食一定要注意管住嘴
吃小龍蝦一次不超過1斤(15-20隻)
周冰之提醒大家,夏季飲食一定要注意管住嘴,注意飲食衛生,也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大量吃小龍蝦,尤其不建議配上冰飲料、冰水果。
現在市場上的小龍蝦大多屬於人工養殖,生長環境相對乾淨,新鮮小龍蝦洗淨後,經高溫燒熟煮透,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龍蝦頭攜帶較多寄生蟲一般不宜食用,隔夜小龍蝦最好不要吃,不潔不熟小龍蝦吃後易引起腸道感染。
另外,小龍蝦屬寒性食物,多吃容易傷脾胃,攝入過多蛋白質,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年紀大、腸胃不好的人應該儘量避免,其他人也要適量食用,建議每次食用最好不超過1斤,按一般個頭算相當於15至20隻。另外過於疲勞的人也更容易感染細菌,因此大家在日常起居也要注意保證睡眠,少熬夜。
除此之外,周主任提到,在日常家庭飲食中,要注意熟食、生肉分裝,刀具、案板分開,混用容易細菌感染;夏天喜歡吃涼菜涼食的人,要使用專用的容器放置這些食物。
「冰箱不是保險箱,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一定要加熱後使用(一般至少加熱三分鐘),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一般要求用乾淨的水衝洗三遍以上。」周主任強調,儘量不要吃剩菜剩飯,一旦出現胃腸道的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或全身乏力,或是肌肉痛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