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國際東方散文獎】 天津 徐桂蘭 ‖我和黃豆的不解之緣

2021-02-16 東方散文雜誌

文/ 徐桂蘭

我出生在東北的農村,十一歲之前都是在農村生活。那時,農村的生活比較艱苦,夏天就飯是蔥葉子蘸醬,冬天是鹹菜、酸菜。農民們在貓冬的日子裡迎來了春節,也盼來了一年最好的吃食。有條件的殺口豬,做個豆腐。沒有養年豬的,就做一個豆腐過個年。

幾十年過去了,農村家中做豆腐的程序和情形我還都記憶猶新。因為,豆腐是我的最愛。

做豆腐的原材料是黃豆。把黃豆泡好後,要先磨成漿。不管是用大石磨還是用小石磨磨豆漿,我都能幫上忙。雖然幹不了多長時間,也能替大人去抽一支煙或解個手。磨好了豆漿,要放到鍋裡熬開了,然後過濾出渣。出過渣之後的豆漿要放到鍋裡熬好長時間,不知要燒開多少次。這時,得有個人專人看鍋。期間看鍋人要不停地用水瓢上下地揚著豆漿,目的是防止鍋內的豆漿沸出來。媽媽告訴我,如果豆漿一旦沸出來,那一大鍋的豆漿也就只剩下鍋底那一點點。我很願意幹這個活,也很盡心,特別怕跑了鍋。但是又覺得時間太長,用水瓢上下揚個沒完沒了。現在我明白為什麼豆漿要熬那麼長的時間,主要是怕熬不熟。現在就有偶爾就有自家打豆漿沒熟透中毒死人的報導。我嫌豆漿熬的時間太長,不是怕累,主要是嘴饞了,想早些喝點豆漿。如果是晚上,不管多晚我都等著。喝了豆漿,點完豆腐後再美美地吃上一碗豆腐腦,就跑到屋內睡熱炕去了。

豆腐做好了,除了凍上一小部分吃凍豆腐,餘下的媽媽就用壓豆腐擠出的水把新鮮豆腐泡上。少時吃到正月十五,多時吃到二月二,豆腐也不會變壞(那時的東北冬天特別的冷)。一兩天一頓的燉豆腐,著實讓我飽了口福,解了饞。就這樣兒時的豆腐給我的味蕾打上了印記,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我結婚後的1980年代,全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豆腐不再是稀罕物,可以隔三差五地買上一次。而現在,豆腐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從營養學的角度上講,寧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特指黃豆)。

我愛吃豆腐,許多國人同胞也愛吃豆腐。就連喜吃西餐的美國人也對豆腐情有獨鍾。據說,美國還專有一個「豆腐節」。

黃豆不僅可以做水豆腐,還可做出很多豆腐類的食品。如幹豆腐(千層豆腐)、豆腐乾(香乾)、醬豆腐等等。

黃豆除了可以做豆腐,在東北農村的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做醬。大醬在東北人的餐桌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食品。尤其是以前在農村,大醬是人們飯桌上一年365天都不能少的。在農村拔苗、耪地的季節,一大盆小米(或高粱米)水飯,一碗大醬,幾把蔥葉子和其他的蘸醬菜,把人們吃得滿頭大汗,胃飽肚圓。過去我老家那還有一個笑話,說有人去走親戚,回來後鄰居問吃啥好菜呀?他回答:二十個菜。鄰居一驚。他馬上回答:「韭菜加韭花,二九一十八。大蔥蘸大醬,正好二十樣。」這個說頭還真不是笑話,是說大醬也是待客的主要食材。當今城裡人也有吃生菜蘸醬的,那是特加工的黃醬,有幹黃醬,海天黃豆醬。不同於天津人吃的面醬,幹黃醬的主材就是黃豆。我家餐桌上的大醬,都是老家親屬給帶來的,鋪上一層菜葉子,抹上大醬,撒上一些蔥末、香菜末和辣椒,倒上熱乎乎的小米飯,打一個菜包吃,那味道絕不亞於全聚德的春餅卷烤鴨。

除此之外,在農村黃豆的吃法還遠不止做豆腐。到了農曆二月份,家家幾乎都要炒黃豆做醬。這時孩子們的小口袋裡都會有了零食——炒黃豆。那時農村孩子嘴裡的炒黃豆,魅力不亞於現在的德芙巧克力。媽媽在炒豆子的同時,還會把熱得燙手的熟黃豆剷出一些放到一個盛有鹽水的碗裡,「嗤」的一聲響,媽媽趕忙用盤子扣上——一碗鹹豆就做得了。到了下午吃飯時,端到飯桌上的那碗鹹豆,讓人們胃口大開。我希望媽媽多留點鹹豆就飯吃。媽媽告訴我,家趁(有)萬石(糧),不可鹹豆就飯。意思是那種吃法太浪費了,不可取。

黃豆的另一種吃法是做龍酥豆。在過去東北農村二月二龍抬頭時,有的農家要做龍酥豆作為零食吃。做法就是把黃豆用水泡發後,放到屋外面凍透了,然後放上沙土在熱鍋裡炒幹,炒熟。出鍋後用篩子過了沙土。一個豆子放到嘴裡,不用使勁嚼就酥酥的放出了香味兒,都不捨得咽下去。那種舌尖上的享受絕不遜色於現在天津崩豆張的產品。遺憾的是,這種龍酥豆現在是沒人做了。五花八門的小零食多得是,哪個還做它呀,可還真是想它。

黃豆的其它做法還有很多。生黃豆芽是春天農村最常見又省事的做法。不管是吃大煎餅,還是吃小米乾飯,熬上一鍋黃豆芽湯,就是一頓美味佳餚。那爛乎乎的黃豆吃在嘴裡越嚼越香。

現在自製豆漿,在城鄉家庭也很普遍,我也成了做豆漿的行家裡手。想到自己小時候站在熬豆漿的大鍋旁那饞巴巴的樣兒,覺得很可笑。

黃豆不僅能做出多種豆腐製品,還可以做幾十種菜餚。如燉五香黃豆、香滷黃豆、 蓮藕黃豆排骨湯、黃豆燜雞腿、黃豆醬鯽魚、馬蹄淮山黨參黃豆羊肉湯等等。黃豆還可以加工成豆豉,不僅用於食品調味料,還可以作為藥材入藥。

榨油,做工業和食品加工原料,黃豆都能大顯身手。某家製藥廠生產的一種藥膏在汶川地震時救治傷員大顯神威,其成分中的主料就是黃豆,因屬於商業秘密不宜公開。

黃豆(統稱為大豆)起源於中國, 歷史源遠流長。從中國大量的古代文獻都可佐證。 司馬遷的《史記卷二十七》中就有軒轅黃帝時期種植黃豆(菽)的記載。朱紹侯主編的《中國古代史》中在商代(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也有記載,當時的主要的農作物為黍、稷、粟、麥(大麥)、來(小麥)、秕、稻、菽(黃豆)等。 公元前1000年以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也辨別出有黍、稷、豆、麥、稻、桑等,是當時人民主要賴以為生的農作物。

黃豆在中國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但以東北大豆質量最優。我家住天津,在市場上買黃豆,問詢只要是東北的產地,我肯定會買一些。去年我家附近的市場來了一家豆腐坊,聽老闆的口音是東北人,頓感親切。以後,我就成了這家豆腐坊的常客。

黃豆在200多年前(1804年)就走出國門在美國安家落戶,成為美國南部及中西部20世紀中葉重要的農作物。由於美國人對黃豆的鐘愛,美國的豆腐節也就應運而生。除了美國,中國的黃豆還周遊列國並安營紮寨,使得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種植。黃豆由於它的營養價值高,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在國外有著極高的聲譽。我們作為中國人,傾昧黃豆也就不足為奇了。

需要說明的是,黃豆並不是獨生子。作為大豆家族中的主要成員,它還有同族弟兄。如黑豆、青豆,他們的姿色也各有千秋。

黑豆又名櫓豆,味甘性平,滋補入腎。黑大豆具有高蛋白、低熱量的特性,外皮黑,裡面黃色或綠色。現在人們都把黑豆當做補腎的佳品,炒黑豆已同開心果一樣,登上了乾貨市場的大雅之堂,也是我家必備的零食之一。

青豆外皮為青綠色,按著顏色又可分為青皮綠仁大豆和綠皮黃仁大豆兩種。青豆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劑、異黃酮、鉬、硒等抗癌成分,富含蛋白質和纖維,它是人可以攝取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K的主要食物來來源之一。天津人吃麵條喜歡放各種菜碼,尤其是辦喜宴,菜碼中必不可少的就有青豆,和紅粉皮兒、黑木耳、白蝦仁等相映成輝,實乃秀色可餐,使人們的食慾大增。我家要是來了客人吃麵條,菜碼中也少不了青豆。

儘管離開故鄉多年,奔七的我還是有一個願望:再像從前那樣做一次豆腐。熬一大鍋豆漿,站在熱氣騰騰的鍋臺旁,用水瓢上下揚著,再吃上一碗最原始的地道的豆腐腦。我知道,這已經是一種奢望。因為做豆腐的加工工藝已經機械化,我只能在回憶中品味做豆腐的樂趣了。但我和黃豆的不解之緣,將至我生命的最後。

作者簡介:徐桂蘭,筆名懷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天津作家協會會員,《散文福地》雜誌編輯。出版有散文專集《心靈放歌》(團結出版社)。曾有通訊、散文、詩歌、小說發表在《吉林日報》、《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農民報》《中老年時報》《東方散文》《永恆的飄揚》(天津社科院出版社)等報刊上。散文《璀璨的街燈》獲天津建衛600周年全國散文徵文大賽二等獎,散文《女人是五味瓶》獲全國散文徵文大賽優秀獎,散文《「愛軍」—抗戰老兵的福音》等作品獲「在美麗的桃花島上」徵文特等獎。

推薦閱讀

【特別推薦】本刊編輯部‖首屆「曲江海洋公園杯」全球華語散文大獎賽徵文啟事

【特別推薦】 本刊編輯部‖ 全國散文作家大理筆會徵稿啟事

【特別推薦】本刊編輯部‖第二屆國際東方散文獎有獎徵文啟事

【大賽通知】本刊編輯部‖第二屆國際東方散文獎組委會緊急通知

主        辦:《東方散文》雜誌社

顧        問:林   非    賈平凹     萬伯翱

                   韓石山    劉玉堂     石   楠

社        長:劉雲龍

總        編:憨   仲

副   總   編:蔡永祥   毛小東

總 編 助 理:邵寶珠   馮小軍

編輯部主任:白  冰

值 班 編 輯:李建文   魏玉玲

責 任 編 輯:楊玉泰    國際軍    張廣利

                     陳慶連    丁    素    路曼曼    

統一投稿郵箱:dfsw123456@163.com(友情提示:來稿限原創首發作品,投稿時,請將作品與作者簡介和生活照一起發郵箱,如有高清配圖,可一併發來,十天內微信平臺未刊發可另投,今後紙刊所有文章均從東方散文雜誌、東方新韻、東方文韻三個公眾號選登。)

相關焦點

  • 【二屆國際東方散文獎徵文展示】安徽 陳 進‖半山腰的人家
    三姐探頭探腦地,小聲地問門衛室裡一個戴大蓋帽的保安:「警察大哥,我是來找我兒子的,給他送生活費的。」一邊說著一邊遞上兒子寫的紙條。保安一邊接過滿是褶皺的紙條,一邊打量著跟自己說話的這位農村婦女:胖胖的身材,個子不高,臉被風吹得很粗糙,像沒有釉的陶器,嘴唇乾得都爆起了皮,上身穿著厚襖子,下身穿一條灰褲子,腳上穿著男式的運動鞋,鞋上沾滿了黃泥……。
  • 散文薈 | 張中坡:黃豆黃,綠豆綠
    黃豆地裡有許多黃豆蟲,它們爬在黃豆稈和黃豆葉上生存,渴飲雨露,餓食黃豆葉。因為它們身體的顏色與黃豆稈和黃豆葉幾乎一樣,所以很難被人發現。青嫩時的黃豆蟲是一肚子的黃豆葉子青色的汁液,但老時的黃豆蟲就變得皮硬肉厚,且外觀一派金黃,用火烤烤吃,十分筋拽。黃豆、綠豆的收穫方式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都屬於費工費時的莊稼。
  • 長治美女作家魏麗饒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6月23日,全國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揭曉,頒獎典禮在四川眉山舉行。中國作協名譽副主席蔣子龍、冰心先生的女兒吳青、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李舫、《文學報》總編輯陸梅等文學藝術界大咖參與了頒獎儀式。肖雲儒、胡煙、高亞平、杜京等作家成為本屆冰心散文獎得主。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甌海揭曉
    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在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會上致辭 11月29日晚,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甌海區琦君文學館揭曉。評獎範圍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的散文作品。同時,另設「特別獎」1名,獎勵海內外公開出版的以書寫鄉情鄉愁、地方文化、生態自然為主題的散文和非虛構類書籍。前四屆獲獎者包括張煒、鮑爾吉•原野、周曉楓、李修文、蘇滄桑、賈樟柯、沈芸、半夏、彤子等。 十月雜誌主編陳東捷致辭說:「自2016年『琦君散文獎』啟動以來,至今已舉辦5屆。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即將揭曉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29日在甌海舉行。屆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浙江省作家主席艾偉等著名作家將現身頒獎典禮現場。琦君更以散文享譽文壇,其文筆舒放自然,典雅雋永,被譽為臺灣「愛國懷鄉」題材作品的「文學代言人」。2016年,甌海區人民政府與十月雜誌社聯合設立「琦君散文獎」,獎掖海內外優秀的散文家。舉辦四屆以來,已經有賈樟柯、張煒、鮑爾吉·原野、周曉楓、李修文、蘇滄桑等16位著名作家學者獲得琦君散文獎。
  • 成都女作家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小桔燈點亮了我的文學夢
    近日,第八屆冰心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四川眉山舉行,冰心女兒吳青,著名作家蔣子龍、葛水平、穆濤、陸梅,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周明、常務副會長紅孩、副會長葉梅,以及獲獎作者等300餘人參加了頒獎活動。據了解,本屆冰心散文獎獲獎數量很多,高達129部(篇)作品。四川省一共有10部(篇)作品獲獎,其中,成都作家的獲獎作品有四部,分別是:曹蓉的《塞上,我的遠方》、李銀昭的《別如秋葉之靜美》、袁瑞珍的《穿越生命》、張中信的《成都書》。
  •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
    【第五屆 「琦君散文獎」在溫州琦君故居揭曉】 今天晚上,第五屆「琦君散文獎」頒獎典禮在溫州甌海琦君文學館揭曉。國內知名作家李敬澤的《——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祝勇的《故宮六百年》獲「作品獎」,胡冬林的《山林筆記》獲「特別獎」。
  • 泰州作家陳社散文集《走過》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
    第八屆冰心散文獎近日在四川眉山頒獎
  • 第四十屆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獲獎名單出爐
    第四十屆時報文學獎暨金沙書院散文獎獲獎名單新!鮮!出!爐!1.一等獎1名。,臺灣桃園何志明。何志明,老兵的小孩,補教老師,曾獲新北市、臺中、桐花……等文學獎獎項。近年來在各級報刊發表小說、散文、詩歌作品若干。4.佳作獎5名。《回家》,臺灣臺北劉鈺鎰;《送魂》,廣東廣州蘇煒;《鼓浪嶼百年風雲的東顧西望》,江蘇無錫黃美林;《鄉間的年饃》,河南博愛邱保青;《八方雲集》,四川成都黃禮晨。5.入圍獎35篇。大陸作者24位,臺灣作者6位,海外作者5位。
  • 西安三位作家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
    西安三位作家獲第七屆冰心散文獎時間:2016-06-22 11:46:27來源: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作者:編輯:  白忠德 記者 王健 攝   6月18日上午,第七屆冰心散文獎在河北承德舉行頒獎儀式。令人矚目的是,今年西安共有3位作家獲獎。
  • 首屆「琦君散文獎」頒獎 黃燈等人獲作品獎
    《安放自我》獲得「琦君散文獎作品獎」,溫籍青年作家周吉敏的散文集《斜陽外》獲得「琦君散文獎特別獎」。她有多篇散文作品入選大陸和臺灣的中小學課本,小說《橘子紅了》改編成同名電視劇,紅遍海峽兩岸。有散文集、小說集、兒童文學作品50餘種。  「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於今年10月,由十月雜誌社、浙江省作家協會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是繼「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後,落戶溫州的第二個全國性文學大獎。
  •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再次摘得「冰心散文獎」
    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系列活動昨日在西安正式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獲獎者順利抵達西安。頒獎禮還未舉行,記者提前獲悉,連續三屆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著名女作家遲子建,此次憑藉散文作品《光明在低頭的一瞬》成為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獲獎者之一。
  • 吉水籍著名作家江子榮獲「孫犁散文獎」!(附獲獎作品全文)
    中國江西網吉水訊 李強報導:日前,第二屆「孫犁散文獎」雙年獎頒獎典禮在河北省安平縣舉行。吉水籍作家江子的長篇散文《高考記》脫穎而出,成為獲獎的十篇佳作之一。  河南省作協副主席喬葉,原安平縣委書記李哲民為江子頒獎  孫犁散文獎  河北安平是著名作家孫犁先生的故鄉,為繼承和發揚孫犁先生的文學精神,安平縣從2012年開始創辦「孫犁散文大賽」。
  • 第十三屆天津國際乳腺癌會議在津召開 頒發「金顯宅特殊貢獻獎」
    央廣網天津8月29日消息(記者王漪 蘇平)8月28日,第十三屆天津國際乳腺癌會議在津召開,此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學術交流的形式,聚焦精準診斷下乳腺癌治療的新理念、新發現、新成果。該會議為期兩天,由中國抗癌協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辦,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承辦。會議特別設立了「金顯宅特殊貢獻獎」,頒發給對人類乳腺癌防治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專家。金顯宅被譽為中國腫瘤學之父,「金顯宅特殊貢獻獎」是目前我國乳腺腫瘤界最高學術獎項。
  • 這屆琦君散文獎:有雲煙深處的華夏自覺,也有踏步山野的當下與民生
    又一年的琦君散文獎的四位獲獎者走上了領獎臺。據介紹,「琦君散文獎」為每年一屆的專業散文獎項,2016年由十月雜誌社和甌海區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該獎項以甌海籍臺灣著名作家琦君命名。評獎範圍為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在國內報刊公開發表的散文作品。同時,另設「特別獎」1名,獎勵海內外公開出版的以書寫鄉情鄉愁、地方文化、生態自然為主題的散文和非虛構類書籍。
  • ...散文》《小說月報》成功入選2019年中小學圖書館館配期刊目錄!
    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散文》《小說月報》兩部期刊成功入選。,1980年創刊於天津,以「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滿足人民群眾閱讀小說需求,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者提供資料和信息窗口」為宗旨,精選全國各報刊發表的最新優秀中、短篇小說。
  • 我市青年作家陳文雙獲三毛散文獎
    本報訊(記者 徐志雄)經過長達10個月的評選,第二屆「三毛散文獎」終評獲獎作品近日在杭州揭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對最終入圍的作品進行了評審,經過4次研討和先後8輪投票,最終26件作品獲獎。其中,賈平凹的《賈平凹靈性散文》全票通過獲得散文集大獎,我市青年作家陳文雙的《一棵水稻的現代屬性》獲得新秀獎。
  • 第二屆國際自然資源法治論壇在貴陽召開
    12月6日,第二屆國際自然資源法治論壇暨貴州省法學會礦產資源/國際法學研究會年會在貴陽召開。此次大會是貴州省司法廳、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貴州省法學會、貴州省傑出律師事務所代表和省內外高校首次「五位一體」共同探討研究自然資源法治的重大啟航,對推動省內外自然資源法學研究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者之間的交流合作,提升全省乃至全國自然資源行業的發展水平具有裡程牌意義。
  •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十二屆頒獎大會舉行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十二屆頒獎大會舉行   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王琦)茅以升先生是東南大學土木學科的創始人,在東南大學土木學科成立90周年之際,由中國工程院、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東南大學共同主辦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十二屆頒獎大會暨第三屆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論壇」於5月18日在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舉行。
  • 東呈國際集團第二屆橙呈節:在酒店空間為東方文化與美學找到棲所
    1月20日,期待已久的東呈國際集團第二屆橙呈節,在廣州國際會展中心16.2館隆重舉行。在「妙享東方」主題下,東呈為世界描繪出一幅東方詩意與生活交融的恢弘畫卷。 東呈國際第二屆橙呈節「妙享東方」現場 藉助現代設計理念與東方美學的物理碰撞,泛生活類領域與東方文化的思想碰撞,東呈帶來了「5大東方生活方式展演」、「重構東方印象高峰論壇」重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