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巨人約翰·波格出書疾呼:貪婪與投機,夠了

2021-01-10 鳳凰網

  核心提示:近幾日G20峰會在美國舉行,歐美發達國家、中國等20個國家討論未來的國際金融體系。這是國際間的大事,但是美國國內依然毫不留情地將矛頭對準了金融界和投資銀行家,有學者提出了「金融民主」的話題,也有學者將矛頭對準了貪婪、投機、僥倖心理。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許多根基穩固的金字堡壘災情慘重,更讓從事金錢投機遊戲的紙上財富轉瞬化成泡沫。美國政府連續祭出金援紓困、降息種種積極手段介入,卻無法拉抬一蹶不振的疲弱景氣。書市反映時事向來慢半拍,可是《財星》雜誌封為二世紀四大「投資巨人」之一的老將約翰·波格(John Bogle),日前趁勢推出新書《夠了。》(Enough.),宛如暮鼓晨鐘,展現前瞻宏觀視野,教投資人做對的選擇,賦予老掉牙的「誠信」、「負責」、「管理」和「知足」嶄新解讀。

現年七九歲的波格1974年創設先鋒投資集團(Vanguard Group),是指數投資(Index Investing)之父。波格帶領先鋒集團一路成為全球第二大共同基金公司,唯一目標是讓基金持有人獲利,使波格贏得「聖人傑克」(St. Jack)美譽。2004年他入選《時代》周刊全球百大最有影響力人物,著名投資期刊公司Institutional Investor也頒給他終身成就獎肯定貢獻。

波格現任波格財務市場研究中心(Bogle Financial Markets Research Center)董事長,全公司只有他和三名助理。「我一次只過一天。」波格有他獨到的生活哲學,「我的體力雖不如以往,但我認為我的道德感、寫作能力和理智,與從前沒有差別。」新書中他分析,美國當前困境是數年金錢遊戲未受節製造成,如今必須付出代價。投資公司的佣金、管理高層的薪水、財務投機和業務行銷工本全都高得離譜,更重要的是,金融業在美國經濟及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比重太重。基金不是由為投資人打算的專業人才負責,而是短視的商人操盤,「他們脫不了責任」。

縱橫股海,波格詬病金融世界的盲區:價格太高,缺乏足夠價值支撐;投機太多,缺乏足夠投資;企業集中全力在數字及通路,缺乏足夠信用與管理;社會太著迷業者的神力和財富,缺乏足夠品格和智慧。他痛陳「不知足」不僅重創企業價值,更讓人在投資和生活做重大決策時迷失方向,「對財富的病態崇拜和企業道德的淪喪,終會顛覆社會的品格和價值。」

波格指出過往股價確實偏高,「瘋狂投機,一年內讓股價飆升百分之百。全和投資搭不上邊,根本是巨型行銷業。」2007年春季,標準普爾五百指數(S&P 500)公司獲利有三分之一是來自並無實質產出的金融服務業,如今金融服務業過度膨脹的影響力已大幅縮減。「這裡面有水、有熱空氣,我們排掉了。但現在我覺得排過頭了。」

近日受訪時,波格樂觀表示:美國股價跌至五年來新低,純屬超跌,「美國股市一年前價值八兆美元,現在只剩兆美元。傻瓜才會相信美國股市現值比起去年會相差八兆美元。」他主張基本面「大為優化」,預期未來年標準普爾五百指數公司獲利每年大約有7%成長,尤其低利率通常會伴隨牛市,對股市確實可以樂觀以對。

推薦閱讀:

《貪婪、欺詐和無知:美國次貸危機真相》

《次貸危機與房地產泡沫》

《次貸危機》

《終結次貸危機》

《金融帝國:美國金融霸權的來源和基礎》

《華爾街投資銀行史:華爾街金融王朝的秘密》

相關焦點

  • 投資還是投機?簡單三句話,句句戳心!
    橫看指數側跟風,漲跌起伏各不同,不識投資真面目,只緣深陷投機中。 優秀的基金拿不住,教訓是慘痛的,下圖是我的操作記錄。當初賣出的理由是:大環境不好,賺了一點趕緊跑,也是聽到一點消息就成了驚弓之鳥,驀然回首,嘆息良久不能平靜!我總結錯誤的根源是:自己不知道什麼是投資,什麼是投機。
  •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約翰·劉易斯去世
    參考消息網7月20日報導外媒稱,美國象徵性的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曾經的同行者約翰·劉易斯當地時間17日因胰腺癌去世,終年80歲。據法新社華盛頓7月18日報導,這位非裔美國人鬥爭的老兵終其一生都在為消除社會歧視而頑強奮鬥。他曾遭到警察毒打,參加抗議活動時數度被捕。劉易斯是民主黨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表示:「我們很少有人能活著看到自己的遺產以如此顯著且有意義的方式得到發展。約翰·劉易斯做到了。」「他如此熱愛他為之付出生命的國家。」
  • 如何區別投資和投機 投資和投機有什麼不同
    在市場上,證券交易中的投資行為和投機行為往往一起發生,不容易嚴格區分開來。一般投機行為是在證券投資過程中出現之後,才被確認這種投資行為的本身是在投機。那如何區別投資和投機呢?關於如何區別投資和投機,接下來說一下如何投資和投機的方法。
  • 股神巴菲特和投機大師索羅斯,對於散戶我們該崇尚誰的投資模式?
    尤其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具體的交易方法,最典型的就是尋找到一個一直被低估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索羅斯他就是個典型的投機者,很多人對投資和投機的概念可能比較模糊,甚至有著明顯的誤解。投資和投機各自在市場上有什麼表現呢?投資一般是長期持有比如說某隻股票,以時間換空間帶來收益。
  •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沃倫·巴菲特  在最近和一些朋友以及同行的交流中,我們逐漸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大部分投資者甚至是專業的投資機構都沒有弄清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對於這種區分我認為是非常必要的(大部分人則認為只要賺到錢就可以),因為只有知道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才能去確定市場波動中哪部分錢是投資賺的,哪部分是投機賺的,進而獲得長期穩定盈利。
  • 聰明的投資者:投資與投機
    最好的投資是投自己,最好的理財是理生活,歡迎大家來到小白財富營,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小白姐姐。對於很多小白來說,特別想增加自己的投資知識,來應對多變的市場。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一說,投資與投機。格雷厄姆第一次給投資下了定義,是以透徹分析為基礎,確保本金的安全,並獲得適當的回報業務為投資,而不滿足這個條件的業務則為投機。大家知道了這個概念,可能還是不太理解投資與投機,這個我們還會詳細分析的。
  • 什麼是投資?什麼是投機?
    什麼是投資?什麼是投機?小王同學最近在讀《聰明的投資者》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但是也不好回答,在本書中就試圖準確地定義兩者之間的差別:「投資操作是以深入分析為基礎,挖掘行業和公司增長的潛力,並獲得適當的回報;不滿足這些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機。」
  • 投機與投資有哪些本質的區別?
    主要是大部分人投資與投機傻傻分不清,把投機當成了投資,真的以為投資與投機只是普通話與廣東話的區別。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投資與投機到底有什麼區別,讓你真正理解投資。最根本的來說,投機是一種心理遊戲,不關注投機對象自身的價值,不關注成長性,只關注市場的預期,關注是否有人願意以更高的價格接盤。所以,只要你能找到一個更高價格的買主(接盤俠),你就可以賺差價。但實際上往往很多人都沒有找到更好的買主,只能虧損賣給其他投機者。這也反映了為什麼我國大部分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因為他們在投機而不是投資。
  • 八旬翁8年鑽研"數獨"痴迷九宮格 自費出書
    其實,數獨並不是「天才」才能玩,蘇州姑蘇區雙塔街道就有一位「數獨爺爺」,不僅鑽研了8年「數獨」,還自己出書教老年人玩「數獨」,他就是家住網師巷社區南石皮弄1號的俞傳賢。記者了解到,俞傳賢今年81歲,他自掏腰包出版了一本《數獨:老年人也能玩的腦力遊戲》,希望在老年人當中推廣,鍛鍊腦力,抵禦衰老。
  • 短文:貪婪的巨人
    美麗的山谷裡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說,他們的統治者是一位了不起的巨人。很久很久以前,巨人打跑了山林裡的野獸,帶領人們沿著河流安家,還給山谷起了幸福的名字,人們便在這裡繁衍下來。幸福谷的人很感激巨人,推舉巨人成為首領,他們一起把荒蕪的山谷建成最美麗的家園。一開始巨人和人們一起居住在帳篷裡,後來他獨自居住在最大的木屋裡,木屋要十幾個人一起修建十幾天,但人們十分樂意,當做對巨人的報答。
  • 周期性股票多投機 看上去很美的它們到底怎麼投
    提到周期股,還不得不提到另一位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約翰·聶夫,他的名著——《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一書中有對周期股投資的經驗總結,而周期股一般佔他所管理的溫莎基金1/3以上的倉位。當年,約翰·聶夫和彼得·林奇、比爾·米勒,一起被美國投資界公認為共同基金三劍客。約翰·聶夫生於1931年,1964年成為溫莎基金經理,並一直擔任至1995年退休。
  • 王者榮耀:亞瑟打野位出裝,該選「巨人之握」還是「貪婪之噬」?
    物理傷害類型的英雄,用於打野,我們只有兩件打野裝備能夠選擇,一件「巨人之握 」和另一件「貪婪之噬」。那麼兩件裝備中,哪件更適合亞瑟,哪件帶來的收益更大?我們先分別看下兩件打野裝備的屬性,再結合亞瑟自身技能以及局勢來說明。
  • 股市中投資是怎麼變成投機的?
    比如我投資100萬,開個快餐店,一年去掉成本後淨賺20萬,這個生意應該還可以,因為預期5年收回投資,後面就是純賺了。用PE來估值,這個生意是5PE的生意。考慮到每年利潤會增長,比如第一年掙20萬,第二年掙了24萬,第三年掙了28.8萬,第四年掙了34.56萬。實際上4年就掙了107萬,這樣在第一年100萬投資的這個生意是個4PE的生意。
  • 投機一時爽,一直投機……
    同樣是掛鈎原油期貨的產品,工行紙原油和美國的USO等,儘管也遭遇了大幅的回撤,但畢竟沒有讓客戶欠債。所以,中行在產品設計、管理、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肯定是存在問題的。當然,隨著紙原油近期的大幅虧損暴露在大家的視野中,使得多數機構至少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 蓮邦投資:誠意正心之與格投資之物、致投資之知
    格心中之物,致存在之知,而要格物、致知,就需要意誠、正心。所以,在隨著做誠意和正心作業的時候,也致使自身的行為模式在發生變化。因此,也就有了現在從投機轉化至投資的結果。之所以五龍一而再的經常講觀念、理念和價值觀,是因為看到了太多的投資人和管理人所受之苦。
  • 巴菲特: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成功的投資都反人性!
    巴菲特有句著名的炒股論調「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成功的投資都是反人性的」。作為一個小散,本人不敢苟同。 首先我們要看清我們和巴菲特的不同。巴菲特的資金量相當龐大,作為我們小散資金量相當於大海裡的一滴水。巴菲特是擁有一個龐大的團隊,而我們小散是單兵作戰。
  • 為何短線投機必不可少?
    大多數有了一定經歷的投資者,都應該知道長線投資是大多數投資者成功的最終大道,也是監管者願意看到的健康市場行為,可是現實中卻存在大量的短線投機行為,那麼為什麼監管不直接提高短線投機的成本,反而這些年大大降低了短線投機的成本,如佣金與印花稅等。
  • 約翰·貝曼:我從母親和老師那裡學習愛
    (約翰·貝曼博士,世界著名的薩提亞大師,太平洋國際薩提亞學院創辦人,從事心理學教學、諮詢與管理近三十年。現任國際家庭治療聯合會董事。)星期日:對父親的想念,真正地能表達出來是什麼時候?約翰·貝曼:我母親非常想念他,她會表達,我就會加入她。總是她先開始。她從父親去世第一天就開始想念,談論他,談論他們的恩愛。儘管她成了寡婦,但在她心裡,她始終是在婚姻中。這是一種忠誠。我們家的價值觀中,還有一條是忠誠。星期日:所以,你一直有機會表達對父親的思念。
  • 十位世界級頂尖投資大師的投資哲學:忍耐、聚焦、堅定
    一、沃倫·巴菲特「股神」1930年8月30日誕生在充滿投機與動蕩的美國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秉持簡單、聚焦的原則,以企業經營者的心態投資股市,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聚集成龐大的財富王國,創造了從100美元到720億美元的財富神話,2009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在紐約公布了2008全球富豪排名,
  • 《巨人捕手傑克》英式冷笑話頻出 英劇迷呼過癮
    《巨人捕手傑克》英式冷笑話頻出 英劇迷呼過癮 《巨人捕手傑克》笑料不斷    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中國電影集團和華夏發行公司聯合發行的青春魔幻特效巨製《巨人捕手傑克》,日前正在內地熱映中,除去大製作、大場面獲得觀眾稱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