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股票多投機 看上去很美的它們到底怎麼投

2020-12-13 坤鵬論

一個低市盈率股票到底值不值得關注,關鍵還得看其成長性。對溫莎基金來說,低市盈率股票的市盈率必須低於市場平均值40%~60%,當然,無藥可救和混亂經營的公司另當別論,它們理應被人摒棄和遺忘。

但是如果一個低市盈率股票同時摜有7%以上的增長率,我們就認為它被低估了,股價有巨大的上漲空間,如果它的分紅也不錯,那麼這樣的機會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約翰·聶夫

前些天坤鵬論看到知乎上有個雞湯段子實在很經典,特別適合當下迷茫的我們喝上一碗:

問: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答:大概因為懶。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就來了……

仔細琢磨這個問題,坤鵬論認為,學習的好處不能立竿見影,生活的苦又常常滯後,而且許多人在遭遇生活苦的時候,常常不會認為是自己學習不夠,而是老天實在不公平。

這兩天坤鵬論突擊將彼得·林奇的幾本書讀了一遍,隨手記下了不少價值千金的筆記,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彼得·林奇對於周期性股票的選擇建議,其中坤鵬論會加上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夠對各位老鐵有所幫助。

坤鵬論翻看了很多文章後發現,中國股市周期性股票的投資策略基本都出自彼得·林奇,但許多人的問題是,只看到了隻言片語,卻沒有想到去閱讀一下原著中的說法,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中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講他如何選擇和操作周期性股票,絕不僅僅就是「周期股要在低PE賣出,高PE時買入」這麼寥寥一句話。

周期性行業是指那些和國內或國際經濟波動相關性較強的行業,比如:汽車、鋼鐵、房地產、有色金屬、石油化工等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其他周期性行業還包括電力、煤炭、機械、造船、水泥、原料藥產業。

由於銀行是全社會的資金渠道和最大的間接融資渠道,它與全社會的經濟密切相關,因此一國的經濟周期,會不可避免地明顯影響到銀行業,從而造成銀行業為周期性行業。

與周期性行業相對應的是,還有一些產業被稱之為防禦性產業。

這些產業運動形態的存在是因為其產業的產品需求相對穩定,並不受經濟周期性衰退階段的影響。

在經濟衰退時,防禦性產業或許會有實際增加,例如,食品業和公用事業等都屬於防禦性產業。

在股市中,周期性股票是數量最多的股票類型,支付股息非常高(當然股價也相對高),但會隨著經濟周期的盛衰而漲落,例如:汽車製造、房地產等。

這類股票多為投機性的股票。

與周期性股票對應的是非周期性股票,非周期性股票是那些生產必需品的公司,不論經濟走勢如何,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都不會有太大變動,食品飲料、交通運輸、醫藥、商業等收益相對平穩的行業就是非周期性產業。

一般來說,當經濟開始衰退的時候,精明的資本經營者會開始投資周期性公司,但彼得·林奇提醒大家,隨著投資者越來越早參與進來,周期性公司的投資越來越需要技巧和能耐,他也坦承,自己對於周期性股票的投資能力也就中上等。

首先,我們都知道市盈率低對於股票是好事,但周期性股票卻恰恰相反,彼得·林奇根據多年操作周期性股票的經驗證明:「如果周期性公司的市盈率開始變得很低,那麼這很可能是一個標準,預示著它們已經接近高潮的尾聲。」

這個時候的假象是,周期性公司的經營仍然運轉良好,公司收入仍然不菲,但是這種情況馬上就會改變,彼得·林奇建議,投資者最好趁高點賣出股票,避免大跌的風險。

因為接踵而來的很可能是經濟馬上開始停滯不前,周期性公司的股票會以令人毛骨悚然的速度直線下掉,這樣帶來的恐慌,會使更多投資者迫不及待撤離,最終股價一瀉千裡。

「當一個周期性股票的收益創出紀錄幾年後,當市盈率到達低點,實踐證明,此時購進股票是快速將自己的資金損失一半的『好』辦法。」

彼得·林奇認為,對於大多數股票來說,高市盈率是壞事,而對周期性行業的公司反而再好不過,因為它通常意味著公司正在走出最難熬的困境,不久業務就會改善,收入也會超出分析家的預期,股價必將穩步高走。

由於周期性股票一旦啟動便會漲個不停,所以大家都躍躍欲試,可是根據彼得·林奇的經驗,也因為周期性股票的實質是預期遊戲,要從它們身上賺錢倍加困難,「最大的危險就在於買得太早,等不及上漲又拋掉。」

彼得·林奇承認,周期股的遊戲需要猜想和直覺,想通過它們賺錢,得有雙倍的技巧才行。

他還認為,如果沒有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哪怕你是個水暖工人也要比華爾街的投資經理強,因為你會對銅管的價格變化了如指掌,起碼對於銅這個行業,你的判斷超過任何人),很難踏準它的節奏,投資這類周期性公司是相當危險的,類似於在「賭」大勢反轉,事實上,能找到大底並行動的人實在鳳毛麟角。

彼得·林奇曾這樣評價道:「投資周期性股票就像玩21點撲克牌遊戲,如果賭的時間太久,最終會把贏來的錢再輸光。」所以,玩周期股重要的是抓住正確時機及時拋出獲利了結,不然的話,好股票就會變成爛股票。

綜觀彼得·林奇幾本著作,能讓傲嬌到不信理論、不信預測、不信權威的他說出這樣喪氣沒信心的話實屬罕見,可見周期股真的很難玩。

確如網友所評:「知易行難」,買入周期股要真正踐行「炮火中前進,煙花中離場」還是很難的。

彼得·林奇在遇到經濟開始蕭條,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周期股上,雖然他自認為能力還不足以完全Hold住,但相信「當情況變得不能更糟時,一切就又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一個受到壓制的周期性公司必將以出色的資產負債表重返舞臺。」

所以,他曾持有的一隻周期股整整一年股價呆滯沒有起色,彼得·林奇反而認為,一隻股票的原地踏步不構成放棄的理由,可能反而買進更多才對。

其次,投資周期股最重要的問題是看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是否穩健,能不能足以抵禦下一輪的低迷時期,這個重點其實是在經濟不好的時候,該對每一隻股票做的首要檢查。

坤鵬論曾在《按這樣的標準 泱泱大A股沒有一隻股票可投》中提到過,選股票儘量選行業第一,甚至是行業壟斷者,特別是在經濟低迷的時候,它們的抗風險能力要遠遠大於排在後面的公司。

彼得·林奇在1982年開始大規模建倉汽車股,而當時美國的轎車和卡車年銷售量從1977年的1540萬輛下降到了1982年的1050萬輛。

他開始先調研了福特公司,後來發現克萊斯勒更好,單單該公司有超過10億美元現金這件事,就至少能讓它兩年不破產,資產負債表很穩健。

1982年春夏之交,彼得·林奇開始大量吃進克萊斯勒的股票,佔了整個麥哲倫基金5%的資產,這也是美國證監會所允許的最大持股比例,他在當時甚至表示,如果法規允許,他會把基金資產的10%~20%都投在克萊斯勒上。

那時,麥哲倫基金的盤子是4.5億美元,如果是10%就是4500萬,其實沒多少,和克萊斯勒持有的現金比,怎麼看怎麼都是相當安全的。

彼得·林奇相繼又建了福特和沃爾沃股票的倉,三隻汽車股加起來的價值佔了麥哲倫基金總資產的8%,後來又加上紳寶、豐田等股票,汽車股儼然成了該基金的一個重要板塊,佔基金總資產的10.3%。

1984年全年,彼得·林奇一改以往頻繁交易的作風,堅持買入——持有戰略,基金前10位股票的數量一直沒有多少變化,其中就包含上述5隻汽車股。

最終彼得·林奇從福特和克萊斯勒兩隻股票上分別賺到了超過1億美元的利潤,加上從沃爾沃賺來的7900美元,造就了當年麥哲倫基金出眾的業績。

20世紀80年代末,汽車股露出敗象,1987年,彼得·林奇減少了汽車股的倉位,到了1991年,在麥哲倫基金中汽車股票的份額從它們的前期高點下落了50%之多。

提到周期股,還不得不提到另一位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約翰·聶夫,他的名著——《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一書中有對周期股投資的經驗總結,而周期股一般佔他所管理的溫莎基金1/3以上的倉位。

當年,約翰·聶夫和彼得·林奇、比爾·米勒,一起被美國投資界公認為共同基金三劍客。

約翰·聶夫生於1931年,1964年成為溫莎基金經理,並一直擔任至1995年退休。

在此期間,他將搖搖欲墜、瀕臨解散的溫莎基金經營成當時最大的共同基金。

他執掌溫莎基金長達31年,期間創造了讓人瞠目結舌的記錄,總投資回報高達5545.6%,而同期標普指數只有2229.7%。期間年化回報率13.7%,平均每年都超出標普3.5個百分點。

能夠長期做到這樣成績的除了巴菲特等少數幾個人外,還無人能做到。

約翰·聶夫投資中最核心的一個特點是,買入低估值的股票。

他也有自己的一個神奇公式:

總回報比率=盈利增長+分紅率/市盈率

而約翰·聶夫會尋找那些總回報比例超過市場2倍的股票。

比如一家公司的盈利增速10%,分紅率5%,市盈率10倍,這家公司的總回報比率就是10+5/10=1.5倍。

約翰·聶夫偏愛那些持續盈利增長,但並不是很快的公司,盈利和收入五年增速在7%到25%之間,他認為,低於7%增速太慢了,高於25%往往要付出過高的估值。

約翰·聶夫的另外一個投資特點就是,持股比較分散,其溫莎基金對於大多數股票的持倉都在1%左右,他認為除非股票到了極端便宜的價格,才會買入5%的倉位。

坤鵬論認真地對比了約翰·聶夫和彼得·林奇的投資哲學,發現兩人有許多地方相當相似,都屬於逆向投資的典範。

約翰·聶夫的七大投資策略中有一條專門針對周期股:除非從低市盈率得到補償,否則不買周期性股票。

「對於周期性公司,我們不採用五年平均增長率的指標,而是參考公司的正常收益,正常收益是指公司在行業周期最景氣時期的估計收益。」

他認為,周期性行業不能長期持有來坐過山車,適合根據估值不斷地誘導屢次買進賣出。

約翰·聶夫曾這樣總結道:「時機的把握就是一切。沒有人能夠確鑿地預言行業的高峰和低谷,一些周期也會比另一些周期更持久。我們對此採取的保護措施是,只購買那些預計市盈率就要跌到底部的周期股。市盈率盈久必虧,即使我們沒能把握好節奏,那些錯誤的投資也能收回大部分成本。我們早早上船,一旦我們對了,我們就能收穫最大上漲空間帶來的超額利潤。」

他根據經驗得出,採用低市盈率策略購買周期公司,通常是在周期性公司報告盈利轉佳之前6~9個月時買入,然後等其反轉出手,這樣才能獲利最大。

但要準確地預測這個時間點,需要投資者理解相關行業的內在運行機制並能夠結合宏觀經濟走勢。

約翰·聶夫總結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周期股投資理念:

1.對於周期股,特別是谷底虧損的,採取的保護措施更應該看市淨率、產業成本、重置成本等;

2.不要試圖通過預測行業拐點來投資;

3.一定要投資財務健康的或龍頭;

4.要左側交易,邏輯是即使買太早了,只要不加槓槓假以時日總能收回成本,而周期股的上漲又總是來得突然和迅速,只有左側交易,我們才有可能獲得最大上漲空間帶來的超額利潤。左側買入的意識是,價格遠低於價值,如低於淨資產,低於重置成本等時買入;

5.當周期股恢復到正常收益時賣出,不要期待繁榮和泡沫,這可能犯過早賣出股票的錯誤,但這只是很小的一個代價,因為一旦延誤脫手的時機,你將騎虎難下,股價將一直沿著山坡加速下滑。

6.要有一定的經濟周期的概念和認識。

可以看到,彼得林奇說周期股最好在高市盈率時買,在低市盈率時賣,約翰·聶夫則選擇市盈率就要跌到底部的出手,這讓我們更加迷惑,但他們兩人共同的建議則是,不是非常懂行,最好別碰,周期股只適合投機,真的不宜長期持有。

所以,坤鵬論老老實實地堅決不碰周期股,因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道理,玩不轉非要玩,最終必被玩死。

相關焦點

  • 股票- 投機炒作誤區有哪些股票投機是什麼意思
    股票投機就是投資者在股市中以自己所承擔的高風險為代價來圖取收益的最大化。投入股市尋找機會在有效的市場中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投機就是追逐高收益同時擁有高風險。那投機炒作誤區有哪些呢?關於投機炒作誤區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常見的投機炒作誤區。
  • 我理解的股票投機
    今天想談談股票投機,股票投機與投資有什麼不同?在我看來,股票投機就是把原本不值錢的東西炒高了,賣給後來的接盤者。投資就是逢低價買入價格低於本來價值的東西等到價格回到原本價格賣出。現實生活中有一種經濟活動同股票投機很相似,那就是傳銷。同樣是把商品抬到原本高於其本來價值價格,再給後來者許以美好前景,再依靠後來接盤者高價接盤獲利。
  • 該不該投機?如何投機?
    今天來聊一聊投機。 投機這個詞聽起來就讓人很不舒服,很容易讓人想到投機取巧、投機倒把這些含有貶義的詞語,讓人厭惡。在那些投資者的眼裡,可以看到他們對投機者的鄙視和不屑,他們把投機視為賭博,把投機者稱為賭徒。 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投機。
  • 股票投機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股票投機也是一樣,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他們通過股票投機實現財富自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輕一點的是離開股市;重一點的受不了大幅虧損的折磨而選擇結束自己的sm。給大家舉兩個國外在股票投機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
  • 美投機大師:在大波動中賺錢 傻瓜才每天買賣股票
    實際上,早在1922年,有一位投機大師就在講述他的投資經歷的著作中否定了靠內幕消息贏利的觀點,「一個人如果想靠這個遊戲謀生的話,他就得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斷,那就是我不相信小道消息的原因。如果我聽信張三的消息買股票,我就必須根據張三的消息賣出一些股票。我得依靠他。假如賣出時間到來了,張三卻在外度假,那可怎麼辦?不行的,沒有人能夠靠別人的指導賺大錢。
  • 聰明的投資者:投資與投機
    最好的投資是投自己,最好的理財是理生活,歡迎大家來到小白財富營,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小白姐姐。對於很多小白來說,特別想增加自己的投資知識,來應對多變的市場。所以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說一說,投資與投機。格雷厄姆說投資往往會被誤用,在熊市的時候投資者會被看做成投機,而在牛市的時候,所有的投資者,投機者都會被看做投資,所以,投資與投機這兩個詞在很長時間內都被混亂的使用,由此可見,區分投資與投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好好區分,就會把投機的虧損認為是投資買股票造成的。
  • 投機大師利弗莫爾:股票作手回憶錄
    「傑西 利弗莫爾是20世紀華爾街最大的神話,每一個投機客都難以越過的股市豐碑,每一代投機商都或多或少從他的生平中汲取自己需要的營養,他就是傑西利弗莫爾。你可以假裝沒看見他,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你不能略過他。」--彼得 林奇   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
  • 喬治索羅斯:世界級的投機大師
    如果在1969年量子基金起步時就投入1萬美元,那麼1988年這筆投資將變成280多萬美元。他的量子基金現在管理著約20億美元的資金。據外界分析,他大約擁有量子基金25%的股份。和所有偉大的投資家一樣,索羅斯也是白手起家的。不過,與投資表現僅次於他的沃倫·巴菲特(他控股的保險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投資時也曾大量利用槓桿,並獲益匪淺)不同的是,他曾經遭受過挫折。
  • 特定股票投資法與特定股票投機法 你看中哪個
    =====推薦閱讀=====  股票入門:新手入市必須掌握的信息  基礎知識:投資者需要掌握哪些選股方法  股票入門:可以加倉布局的五種上升形態  =====全文閱讀=====  我想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大部分朋友都喜歡是的短線投機唄 ,恩 不錯 ,短頻快 ,確實很爽 ,如同長亮科技27日高送完後的三個漲停,也如同北礦磁材 英洛華 士蘭微 萊寶高科 這三個月的翻倍將近翻倍走法,我還不敢說銀寶山新247%和可立克169%從三月份的這種妖姬這種漲幅。
  • 林園:我只投兩三小時就能弄明白的東西
    6、任何股票,哪怕是再牛的股票,都會有調整。而且這個跌幅不算大跌,大跌要跌個50%、30%。7、市場隨時都有可能進入牛市,可能一天兩天就進入了牛市。8、牛市初期是能夠套住人的,只是那些核心、領漲的板塊不斷創新高。只有做對方向、持有核心資產,才能不被套住。
  • 股市中投資是怎麼變成投機的?
    那麼投機者怎麼賺錢呢?下面向大家揭示。首先,投機者要通過各種理由讓人相信恆瑞醫藥保持92倍估值是合理估值,通策醫療保持166倍估值是合理估值。這樣的話只要在5年時間,接盤者認為上述兩個公司估值不變的話,對於恆瑞醫藥,則股價是5年前1.2^5=2.48倍,通策醫療則是1.3^5=3.71倍,我們不用去管5年後恆瑞和通策是否維持高增長,我們只需要在恆瑞或者通策在高增長結束前,把股票賣給接盤俠就行了。這種投機的風險是,我們怎麼知道明年,後年或者大後年市場認為恆瑞或者通策多少倍估值合理?
  • 2020年林園投資語錄(一):我只投兩三小時就能弄明白的東西
    任何股票,哪怕是再牛的股票,都會有調整。而且這個跌幅不算大跌,大跌要跌個50%、30%。7. 市場隨時都有可能進入牛市,可能一天兩天就進入了牛市。8. 牛市初期是能夠套住人的,只是那些核心、領漲的板塊不斷創新高。只有做對方向、持有核心資產,才能不被套住。
  •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第一章:價格走勢總在遵循一定的規律(5)
    我當然有賺有賠,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賺得多。這些令人髮指的障礙本來就足以擊退任何人了,但他們還是不滿意,又對我施加騙局,可他們到底也沒抓著我,我的預感幫我逃脫了魔爪。《股票大作手回憶錄》封面正如我所說,大世界是我最後的去處。它是新英格蘭最富有的投機交易行,按照慣例,他們對交易向來不設限制。
  • 一生成功的投機大師 - 伯納德·巴魯克的秘密
    格雷厄姆被稱為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非常敬佩的投資者就是巴魯克,在1929年美國股災,格雷厄姆幾近破產,而巴魯克卻成功逃頂,巴魯克比格雷厄姆大24歲,1929年股災前鋒,59歲的巴魯克和35歲的格雷厄姆有過一次長談,巴魯克希望格雷厄姆能做他的接班人,格雷厄姆深感榮幸卻拒絕了,雖然他們一致認為股市將會暴跌,但格雷厄姆虧到幾乎傾家蕩產,花了7年時間才將虧損彌補完畢,而巴魯克在災難來臨前賣掉了一切能賣的股票
  • 股票作手回憶錄:投機成功的基礎,是未來會繼續犯以前的錯誤
    投機只是一種職業 眾所周知,前赴後繼的人湧進資金市場,必須搞明白的是投機。我們是來投機的,把錢變成更多的錢。這分明就是一種職業,作為職業,你又是經理人,又是分析師,又是交易員。就像一個公司在運作,你是管理者,也是執行者。你唯一的目的就是獲利,而你虧損了,就是經營不善,是你自己出了問題。
  • 你投資股票為什麼總虧?怎麼選到好公司?四步思維把你整明白!
    但投什麼?怎麼投?選哪家公司投?一談投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股票,很多財經博主都在聊大盤怎麼看?股價受什麼消息影響?影響上漲下跌。這些其實都不是在講投資,就連股票都不是,因為股價是沒有辦法短期預測的。消息出來了再說,漲或者跌,這種跟隨股價的馬後炮,最多只是一個單口相聲而已。真要給他們歸類的話,最多就是投機,投資不是投機。
  •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
    的確如此,當人們去嘗試先判斷大盤的漲跌,再去買入相應的股票時,就是在投機,我們常常聽到的抄底、逃頂實際上絕大多數也是在進行投機型的交易,因為經濟面向好、資金面向好而買入股票,同樣帶有了投機型交易的特徵,簡單來講大部分投機型交易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趨勢策略,其核心是在預測趨勢,預測未來。
  • 炒股改為股票投資,千萬不要再投機了
    今年年初以來,我們講了多隻翻番的大牛股:長春高新、石頭科技、科沃斯、中微公司、南微醫學、天味食品、加加食品等等。3. 隨著退市新規出爐和全面註冊制的實施,隨著國外成熟資本在A股中的比例不斷提升,價值投資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4. 退市新規導致了ST股票連續兩天出現跌停潮。
  • 平頭哥說投機之開篇 何為投機
    投機,這裡聊的不是說意趣相合,見解相同的投機,而是說的是如何利用時機謀取利益。從百度百科的資料來看,投機指利用市場出現的價差進行買賣從中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個人覺得只要是想著低買高賣的行為都可以認為是投機。
  • 坤鵬論:投機之王利弗莫爾的瘋狂一生
    ——傑西·利弗莫爾利弗莫爾史稱投機之王、華爾街巨熊、百年美股第一人,後市無數投機者眼中的「投機交易第一人」。他是《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這就是世界最著名的投機客邁出的投機生涯第一步。勝利的喜悅促使利弗莫爾開始在波士頓每一家對賭行賭股票,他極有才華,可以解釋股票價格每時每刻的波動,很快他賺了一大筆錢。幾年後,他的天才在波士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一家對賭行敢接受他的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