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言」在我家行不通,每天一到吃飯時間,全家人就各種話題開始討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飯桌上兒子談論的話題讓我腦子一片漿糊,完全不知道他說的什麼。姑娘每天聽科普故事,她倒是可以和哥哥談論幾句,老公也一知半解地能應和幾聲,只有我成了最無知的。
上了高中兒子的詞彙中頻繁出現的便是「量子物理」,他竟然說愛因斯坦可能錯了。
關於愛因斯坦我知道他三個小板凳的故事,還知道他是偉大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這樣一個神一般存在的人,怎麼會在自己的領域錯了呢?
兒子給我講「真隨機」「假隨機」,講「上帝的骰子」,還講「墨子號」……我表示完全不懂。
上了高二,兒子說,他以後想學量子物理。這就玩大了,老媽完全未知的領域,兒子卻越來越感興趣。
為了走進兒子的世界我開始嘗試讀一些科普類的書和文章,但是大多數書都是只有「科學」,內容卻「普及」不了我,我表示還是不懂。
潘建偉
後來關注了一個「墨子沙龍」的論壇,該論壇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發起,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辦,以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為基地的公益科普論壇。其中有一部分配了漫畫的文章,把科學生活化,文學化,終於讓我明白了「量子力學」的大概樣子。
「墨子沙龍」2019年發行出書《奇妙量子世界》,該書上榜央視10套「2019年一本好書」,從去年七月第一版到今年四月已經第五次印刷。而我有幸成為這本書的讀者。
央視十套主持人薦書
這本書是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漫畫,全書共十五章,把刊發在自然科學等國際一流學術期刊上的科研成果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形式表現出來。
全書從全球招募10萬人向「上帝」發起攻擊開始寫起,介紹了關於量子力學的「大貝爾實驗」。這個實驗是想搞清楚愛因斯坦口中的那個等同於物理定律的上帝是不是真的「擲骰子」,是不是真的創造了一個完全隨機的量子世界。
接著還通俗易懂的介紹了量子通信,量子密碼,量子計算,量子模擬,量子糾纏等高科技問題,最振奮人心的部分是介紹我國在量子力學方面取得的巨大貢獻。
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被納入我國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重大科技項目。《奇妙量子世界》一書介紹了期間的成果——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線路京滬幹線的建成及其實驗內容,「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及其工作原理等。
從書中得知:中國的量子通信技術實現了世界級領先。一本科普讀物激起滿滿的愛國熱情,也看到了量子科學將成為全球下一輪科技革命的引爆點。
這本書之所以一發行就受到大眾歡迎,除了語言的通俗易懂,幽默生動,還在於它把科學與生活,與文學等聯繫起來,還加入時下熱門的話題,給幽默加了點墨色。
比如在介紹「真隨機」和「假隨機」的問題時以買房搖號做類比,而買房的人背著一袋子榨菜,聯繫出書期間的「涪陵榨菜」事件,諷刺性不言而喻。
還有類似於「臣妾做不到」之類的流行詞彙不時在書中出現,當紅相聲演員的漫畫也出現在書中,一波又一波的操作讓讀者輕鬆了解量子力學這樣高大上的科學知識。
本書的漫畫是由Sheldon漫畫工作室原創,該工作室創始人李劍龍,是浙江大學理論物理系博士,喜歡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主角Sheldon,給自己以此取了英文名,致敬英雄。
物理+故事+漫畫的組合,把冷門知識變成幽默漫畫是他們工作室的定位。所以他們為《奇妙量子世界》配畫可以說是強強聯手。對於讀者來說絕對是福音。
當漫畫中出現牛頓坐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愛因斯坦坐在牛頓的肩膀上,疊著羅漢向科學衝刺時,讀者在笑過之後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讀完全書好風覺得本書也有其不足之處:因為是一篇篇獨立的論文轉化而來,所以缺乏系統性,一些知識點在第一章出現,後面若干章還會反覆出現,並且每次出現幾乎都以介紹新知識的方式進行。
雖然科普書理解起來困難,但也大可不必這樣反覆詠嘆,完全可以整合重新排列內容的。
無論如何讀完全書後今天中午在飯桌上我提出一個量子力學的問題,兒子完全不知道,一直追著我問詳細的解釋,我把書推薦給了他。
做父母不易,想要跟上孩子們的腳步就得拼一點。不過讀完這本書,我也開始喜歡量子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