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合肥10月19日電 題:科普:量子是什麼?從「微觀世界規律」到人類「新物理革命」

  記者徐海濤、董瑞豐

  19世紀末,歐洲一些學者認為從牛頓力學到熱力學、電磁理論,人類的「物理學大廈」已全部建成,再沒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但是,在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論,為人類開啟了探索「微觀世界規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論也與相對論一起,成為現代物理學兩大支柱。

  打開「量子之門」:微觀世界裡的奇妙「疊加」與「糾纏」

  量子是什麼?根據量子理論,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能量單位。我們中學物理書上提到的分子、原子、電子,其實都是量子的不同形式。可以說,我們的世界由量子組成,我們每個人都是「24K」純量子產品。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裡,物體的位置、速度等,都可以通過經典力學精確測算。但在微觀量子世界裡,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奇妙物理規則,最有代表性的是「疊加」與「糾纏」。

  在宏觀世界,任何物體在某一時刻都有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但在微觀世界,量子卻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和多個位置的「疊加」。

  物理學家薛丁格曾用一隻貓比喻量子疊加: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但在量子世界中,它可以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

  如果用一個人來比喻,他不僅同時處於生和死兩種狀態的疊加,還可以同時身處多個地點,比如既在北京又在上海。

  更難以想像的是,量子的狀態還經不起「看」:如果你去測量,它就會從多個狀態、多個位置,變成一個確定的狀態和位置了。也就是說,如果你打開「薛丁格的箱子」,貓的疊加態就會消失,你會看到一隻活貓或一隻死貓。而「量子人」的「分身術」也會消失,他會出現在北京或上海。

  疊加已經很奇妙,但當兩個量子「糾纏」在一起,那種奇怪連愛因斯坦都難以接受。

  根據量子理論,如果兩個量子之間形成「糾纏態」,那麼無論相隔多遠,當一個量子的狀態發生變化,另一個也會「瞬間」發生相應變化。愛因斯坦曾把這一現象稱作「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從「被動」到「主動」,兩次「量子革命」深刻改變人類文明

  量子理論誕生一百多年來,國際學界運用多種實驗和數學方法檢驗均發現,量子的奇妙特性客觀存在。

  「量子力學是一個神秘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學科,我們誰都談不上真正理解,只是知道怎樣去運用它。」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穆雷·蓋爾曼曾這樣說。

  「量子理論的出現,在上世紀引發第一次量子革命,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介紹,基於量子理論,核能、雷射、半導體等科技得以問世,進而發展出計算機、網際網路、手機等重大應用。

  進入21世紀,量子領域的新發現、新理論、新技術密集湧現,預示著「第二次量子革命」已進入加速期、起跑期。

  「第二次量子革命的戰鼓已敲響!」英國《自然》雜誌評論說。

  「第一次量子革命,人們只問量子理論能讓我們做什麼,不去問為什麼,是被動的觀測與應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說,第二次量子革命則是主動利用量子特性,開發出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創新應用。

  這些應用的革命性在哪裡?簡單來說,量子通信可以在理論上做到通信的絕對保密,量子計算可以令人類的運算能力實現指數級增長,比如傳統計算機需要數萬年才能破解的複雜密碼,量子計算機幾秒鐘內就能破解。傳統測量技術最小只能探測到微米量級,而量子測量可以進一步精細千倍、萬倍達到原子量級。

  中國量子崛起,美好未來可期

  如今,量子科技已成為國際上風起雲湧的戰略科研方向。近期,歐盟擬投資80億歐元支持新一代超級計算技術,量子計算是其中重要內容。美國開通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網站,並發布了聚焦八大研究領域的《量子前沿報告》。

  而經過三十多年努力,中國已崛起為國際量子科研版圖上的重要力量,在多個戰略方向上實現領跑或進入第一陣營。

  近年來,我國多次創造量子比特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發射世界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三大科學目標;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當前,量子科技已進入「產業化前夜」。展望未來,量子計算有望為藥物研發、能源勘探、金融分析、氣象預報等大規模計算提供全新方案;量子測量發揮測量精度、靈敏度優勢,有望在科研、醫療、能源、災害預防等領域大顯身手;量子通信融合量子計算技術,構成高速、安全的「量子網際網路」,與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可為人類生活增添無限可能。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人類的量子信息革命:上帝擲骰子嗎?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13日消息,回顧2019年的科學進展,量子物理領域收穫頗豐:人類首次拍攝到量子糾纏的照片,親眼看到這種「幽靈般的超距作用」;谷歌實驗證明「量子優越性」,演示了量子計算超越經典計算機超級計算能力,一個新的信息技術時代迎來新曙光。
  • 《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
    量子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一大表現,將影響未來信息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面貌。《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一書的作者曹天元將為我們科普關於量子的相關知識——科普作家,代表作《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被稱為中國的《時間簡史》。
  • 把握量子科技大趨勢,下好謀篇布局先手棋——評《量子科技:領導幹部公開課》
    人類逐步認識和掌握了微觀世界的物理現象和規律,例如能級躍遷、受激輻射和光電效應等,通過對電壓、電流、光強等宏觀物理量進行調控和觀測,誕生了以半導體、雷射器、計算機和光通信等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提供了信息獲取、存儲、處理和傳輸的基礎物理平臺和技術解決方案,為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並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的先進生產力。
  • 量子物理史話——意識構建的世界
    今天我們繼續講量子物理史話,今天的題目是意識構建的世界。
  • 量子力學造就第三次科學革命,加快量子科技發展
    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量子」是我們的老朋友
    量子力學建立以後,成為整個微觀物理學的理論框架,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1]。 量子力學解釋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化學反應、化學鍵、分子的穩定性等等,都是在電子和原子核的電磁力作用下,量子力學規律所導致。所以狄拉克在1929年就說:「整個化學所依賴的物理定律已經完全知道了。」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該書從回顧量子力學的發展開始,對當下量子力學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探討。
  • 神密的量子!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解密量子科技!
    能不能請您對我們的讀者再科普一下,量子科技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薛其坤:量子科技的核心要義,可以比較著去理解。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規律遵從牛頓運動規律。大家都知道牛頓力學,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物體的初始狀態和受力情況,通過求解牛頓第二定律方程就可以測定這個物體未來的狀態,即任何一個時刻的位置、速度等狀態參數。
  • 量子力學面臨的困境,該如何詮釋微觀世界詭異的現象?
    相同的實驗條件必然得到相同的實驗結果,既決定論的因果性觀念;一是相信科學理論都是對現象背後的客觀世界的規律的解釋,科學的目標在於掌握規律,作出預言。然而量子力學一開始就從根本意義上對這兩種信念提出了挑戰。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近年來,量子力學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個火爆詞彙,「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成為了科普作品評論區幾乎必備的一句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聊量子力學,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還有以愛因斯坦、波爾、薛丁格、普朗克等人為首的量子物理。物理其實就是研究我們這個世界的規則,也就是世界觀。經典物理就是研究我們所能看見的宏觀世界觀,而量子物理研究的是我們看不見的微觀世界觀。
  • 量子是什麼?幾個視頻讓你全面了解.
    什麼是量子?
  • 量子速讀、量子鞋墊、量子內衣……是真正的量子產品嗎?|神奇的...
    事實上,我們熟知的分子、原子、電子、光子、離子等物理系統都是量子。它就是一個物理量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就連人體本身,也由量子構成。中學物理課本上,經典力學理論幫助我們掌握了宏觀世界物體的運行規律。但量子是微觀世界的「小傢伙」,並不受宏觀世界規律的支配,經典力學理論在這裡驟然失效。
  • 深度科普:量子力學中量子究竟是什麼?與分子原子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6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指的是什麼?量子是研究微觀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中十分重要的物理概念,可能說起量子,大家會常識性的認為:量子與分子、原子、中子、電子一樣,也是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但實際上量子與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下面就給大家深度科普一下:微觀世界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
  • 為什麼說了解量子物理,你將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內有福利
    牛頓力學掌握著人類所知的一切現象,與電磁學、熱力學相互配合,構建了一座華麗雄威的物理殿堂。人們開始歡呼慶祝,造物主的秘密已經被偉大的人類窺探無餘。從那時開始,人類所理解的世界用這些理論都可以解釋,科學、嚴謹、非黑即白。
  • 量子糾纏突破人類想像,超越相對論對光速的限制,卻並不違背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我們都知道,從宏觀角度來看,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符合物理學規律,但是宇宙中也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宇宙天文想像,隨著人類對於微觀世界越來越重視,很多未知現象也有了科學解釋
  • 從「概率論」到「量子力學」,嬌豔的數學之花在物理的土壤上怒放
    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數學和物理的關係十分特殊,二者有時走得很近,有時又分離得很遠。然而回顧人類歷史,數學和物理從來就沒有真正地分開過,二者總是交相輝映和相互印證。特別是數學中的「概率論」和物理中的「量子力學」剛剛提出來之後,都不受人們的歡迎。但是一旦「概率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類的「近代文明」馬上迎來了新的春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2020年度「墨子量子獎」揭曉 三位量子精密測量研究者獲獎
    從事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的前沿研究,包括超冷原子-分子、量子精密測量、量子光學等領域。量子力學自從上世紀初建立以來,已成為近代自然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在過去的近百年間,量子理論已在揭示和應用微觀世界規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 人類根本無法想像,在微觀的粒子世界中,是有多麼的「詭異」!
    然而現在我們知道,在微觀的層面上,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因為人類又發現的幾套革命性的新規律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這些新規律叫做量子力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未感受到量子力學的奇異之處,但是在原子及其內部的粒子層面,主宰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定律與那些主宰日常物體的定律卻是大相逕庭的。要是你對它們有些許了解,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便會大大改變。
  • 不變中有變 量子振蕩新規律類似俄羅斯套娃
    探究材料內的量子振蕩、電子濃度、導電性等「宇宙信息」,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判斷,這些材料是金屬,還是半導體、絕緣體,繼而決定哪些可以成為製作計算機、晶片等設備、器件的「欽定人選」。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教授王健、院士謝心澄團隊歷時三年,研究三維層狀拓撲材料五碲化鋯單晶的磁電阻行為,發現了一種新規律的量子振蕩,即電阻隨磁場對數呈周期變化的量子振蕩。
  • 物理教育-量子力學(7)
    研究發展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世界結構、運動與變化規律的物理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