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案、營銷、生活的15條思考

2021-01-08 騰訊網

習慣思考的人 運氣不會太差

1、有一種營銷運營大招叫像素級模仿!

如果你玩抖音,你會再次看到營銷運營的一個超級大招——像素級模仿。

一個東西火了,抖音裡面馬上就會出現一批非常類似的火爆抖音視頻,不管是形式、音樂、場景,還是說的話、表情、動作等等都是驚人的一致。還有一些能在此基礎上二次創新,很多都會火爆起來。

我們說,模仿是簡單的,但如果你能認認真真去找到優質案例,像素級去學習模仿,那很牛!像素級模仿需要你每個細節都要思考為什麼這麼做、怎麼做更好、我可以做什麼。如果再能加入一些個性特色微創新,那就更棒了!

2、貧窮會限制你的營銷想像!

做營銷推廣策略,千萬不要總是把關注點放在成本預算上,哪怕你的公司有預算限制也不要總是擔心成本。

這個擔心太貴,那個害怕燒錢......想個什麼營銷玩法都是畏畏縮縮,這就是屬於典型的成本視角,想都不敢想,還能出什麼創意?更別提去真正做了。

老賊建議每個隱形人都跳出成本視角,一方面更多的用「投資—回報」的眼光去想營銷策略,另一方面先去想創意,打開思維,然後再在成本下做替代方案。你放心,基本上所有的大創意都會有不錯的替代方案。

3、減少自我證明傾向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某種方法,並不是為了真正改良自己的行為,而是先有了某種行為,然後尋找對應的理論方法來為自己的行為做依據,也就是自我證明。

貌似人人都會有這樣的傾向,因為每個人都有認知閉合的需求。

也就是當人面對模糊性的問題時,有非常強烈的找一個明確答案的欲望。而在高度認知閉合需求狀態下,我們會想要趕緊得到一個看似合理的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往往也就不願意接受新觀點或其他模糊信息。

4、你能夠隨時讓自己變成傻瓜嗎?

張小龍曾在一次分享中說:「賈伯斯之所以厲害,在於他能1秒鐘變傻瓜。馬化騰需要1分鐘,而我差不多需要5~10分鐘的醞釀。」

這首先是張小龍說話的藝術。另外,這裡的傻不是變蠢,而是做產品時變成普通用戶一樣的認知視角,洞察用戶真正關注和需要的是什麼。

很多人都習慣基於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去判斷其他人,但是當這種自我視角思維用在營銷、產品、文案的時候,做出來的東西很可能看不懂,不喜歡,也不需要。不是每一個專業科研工作者都能寫出刷屏的文章,這無關專業能力,可能就是不能隨時讓自己變傻!

5、遲來的獎金很有趣

經濟學裡面有一個「遲來的獎金」理論,很有意思。

給你月薪4000做馬雲的助理,或者給你月薪10000做個小公司經理。你會選哪個?

我估計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做馬雲助理,雖然工資是暫時低點,但沒關係。他們會覺得馬雲助理機會更大,能得到的肯定更多,有「遲來的獎金」可領。

所以,這個我們預判的「遲來的獎金」往往比眼前的利益更值錢,直接會影響我們決策。比如你的產品有什麼「遲來的獎金」?

6、負風險承諾,你敢嘗試嗎?

最近,接觸了幾個購買負風險承諾營銷的案例,效果還不錯。

零風險承諾大家都知道,就是可以退貨退錢。而負風險承諾就更牛了,就是承諾買了產品有什麼不滿意,可以退貨,我還補償你一些錢,比如原價100元,我退你110元。更有甚者,產品保留,錢退給顧客!

這樣的營銷策略看似很傻帽,但其實我接觸的這幾個案例,退貨率都很低,負風險承諾成了一個強力賣點,最終轉化率很不錯。

查理·芒格說:「手裡只有錘子的人看來,一切問題都是釘子」,我們總是傾向於藉助以往的經驗來處理事情,而其實很多我們所接觸的本來就並非絕對的,這會限制我們。

做營銷,需要敢於去嘗試,試一試搏一搏,就能看到更多之前可能不會發現的點。重要的是,很多事的價值,不在於它本身有沒有用,而在於被你怎麼用。

7、神奇的閃光燈記憶。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美國心理學界注意到一種讓人印象深刻的「閃光燈記憶」現象。

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在三年之後,經歷過9.11事件的人們還會清楚地記得9月11日當天發生的許多瑣碎的事情,包括那天早晨吃了什麼,那天見了誰,跟誰說了什麼話等等。

心理學家把這種由於周圍環境中發生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而產生非常生動的記憶,叫做閃光燈記憶,這些記憶的細節豐富並且保持時間非常長,正如閃光燈一樣,不僅對閃光燈印象深刻,還能記住閃光燈照亮的區域。

所以,這大概也是現在追熱點成為一個趨勢的原因,因為大家都在「閃光燈」下面。

8、正確的廢話&稀爛的提問

老賊經常會在自己公眾號或者其他一些平臺回答一些問題,說實話,有些時候我會回答一些「正確的廢話」,也就是大家都知道這個答案是沒錯的,但它無法給別人帶來什麼具體有價值的指導。

有時候是因為時間來不及了,而更多的時候這種答案其實是出於我的禮貌,因為有些提問真的太稀爛了。跟你聽到「正確的廢話」時的感受相同,一個「稀爛問題」帶給人的感受也類似。也就是你雖然聽到了一個問題,但卻無法給出任何具體的答案。

比如「怎麼做營銷?」、「我的產品怎麼賣?」、「老賊,你能幫我公司運營嗎?」、「我的產品銷量上不去怎麼辦?」.....

所以,在你問別人問題的時候,如果得到的是「正確的廢話」,或者你問了很多人都得不到滿意的答案,先別著急吐槽和抱怨,不妨想想你是否給別人丟了一個「欄問題」。

9、真正的情商高手總是不要臉的活著。

這個時代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太容易把別人當成自己人,卻又太渴望別人把我當成自己。

往往特別表現自己成熟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真正的情商高手總是不斷認可別人,自己卻在這個世界上不要臉的活著。

做營銷也一樣,並不需要過度表現自己,你需要不斷觀察消費者的需求並滿足他,結果會讓你很驚訝。

10、一個快速建立消費者認知的方法!

當你要介紹你的產品和服務的時候,對於一個完全不具備背景知識的人來說,大量的描述性語言和不斷介紹會讓人完全抓不到頭腦。

這個時候,一個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對方已有的熟知認知來解釋未知事物,用一種更視覺化的方法的表達,這樣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

11、一個讓消費者感覺你很牛的方法!

上一條說了,對用戶有時候需要用一些他們能聽得懂的語言和他們對話,利用對方已有的熟知認知來解釋未知事物。

而在他們對你的產品和服務建立了認知,熟悉之後,有一個方法可以讓消費者自己感覺你很牛,就是使用專業術語。

想要讓你的用戶理解你的產品後,還給他樹立一個專業領域的「專家」形象,就絕不能只用通俗易懂毫無專業感的詞彙。賈伯斯每次發布會在簡單讓大家明白產品之後,也會介紹一大堆新工藝、新技術、新的改進,都是用的一些只有業內人士才知道的專業詞彙。

反正我是看不懂,但是沒關係,我自己聽著都覺得超級牛,好屌的樣子。在他後面說能帶來什麼體驗的時候,我深信不疑。

12、人人都喜歡白日做夢,這是真的!

人的大腦想像體驗和真實體驗是相似的,就是說你幻想自己的行動和實際的行動,在大腦情緒體驗上,是分辨不出來的。同時,他人體驗和自己體驗是相似的,就是你看到一個與你相似的人做一件事,可以獲得真實做這件事類似的「情緒體驗」。

比如,我們在幻想自己身處江湖行俠仗義,或者在看金庸名著的時候,也會得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的這種仗劍走江湖,踏遍天涯路的暢快感。

所以,不管是營銷還是文案,要善於通過調動消費者的想像,或者替消費者完成了他們想做但沒做的事,說出他們想說但沒有說出來的話。這會讓他們獲得自己實際做這件事、說這些話類似的情緒體驗,引起高度共鳴。

13、羨慕別人前,先想清楚你要什麼?

去年,網易做了非常多爆款H5案例,一些比一個能刷屏。有人就眼紅了,說我的產品賣貨H5出去怎麼就是火不了。

這其中問題很多,但有一點,遊戲類、測試類、新聞類、公益類H5在用戶接受度和傳播度上,相比營銷類H5肯定是有本質的優勢。當然,不是說產品介紹以及賣貨營銷類H5不行,只是有一點,你的H5目的要清晰明確。

說白了就是這個H5你要有所取捨,如果你是賣產品、賣服務、搞活動、做促銷的H5,你想要實際的轉化,那重點就是銷售轉化;如果你是想做品牌曝光傳播類的,那就更多的思考體驗、傳播機制,不要又在裡面各種打廣告。

如果你不想做出相應的取捨,那肯定不行。賣貨就好好賣貨,傳播就好好傳播。目的越集中,策略和打法也就越統一,效果也就自然越好。你一樣都沒做好,就想同時兩樣全要,那網易都該反過來學你了。

14、打折的一個小秘密。

8000的冰箱,你覺得是降價20%誘人,還是說立減1600元比較來勁?

我會選立減1600元,我感覺自己賺到了。

那20元一個的水杯,你覺得是降價20%吸引人,還是說立減4元比較好?

這個我又會選擇立減20%,因為這個時候我又覺得「降價20%」好像更能立刻說服我。

同一個產品,雖然都是減了相同的優惠數額,但是2種說法的確產生了不同的認知。在我看來:

對高價產品,在降價促銷的時候,用實際優惠金額來展示比較好;而對低價產品,用百分比折扣來展示可能更好。

15、我們不去教育消費者

當你說的東西並不符合別人已經認定事實時,想改變他的想法幾乎不可能。做營銷是同樣的道理,當消費者對某一事物已經有既定的認知時,我們要做的是想辦法發現並利用消費者腦海中存在的事實,用他的大腦戰勝他的大腦。

做營銷有這麼一句話,大家可以記下來多思考:

我們不去改變消費者認知,我們不去教育消費者,我們只是佔領消費者已存在的認知,並跟自己要主打的需求連接起來。

以上,對你有啟發嗎?

相關焦點

  • 最近,關於文案的10條思考
    這些是最近這段時間,腦袋裡蹦出,又隨手記下的一些有關文案這檔子事兒的思考,分享與你。時間過得真快,窗外的樹又快光禿禿了。3 文案的本質其實是在說話與溝通,所以文案應該是聽覺化口語化的,而不是視覺化文字化的。這可能是文案人經常和搞設計的意見不合的原因。文案和設計做出來的東西,雖然都是用眼睛在看,但設計師更多是視覺思考,更關注整體入腦的畫面感和想像空間。
  • 文案傳奇人物寫好文案的15條公理,太精闢...
    這本書裡關於好文案的 &34; 是其中精華的部分,當時對我理解文案的世界有很大幫助。一個好文案,行業相關的積累是一定需要的。另外就是對世界、對生活的積極熱情,積累各種有用的無用的東西,增長見識,看得多自然能寫出的東西就多。
  • 文案傳奇人物寫好文案的15條公理,太精闢……
    這本書裡關於好文案的 "寫作15條公理" 是其中精華的部分,當時對我理解文案的世界有很大幫助。結合我的一些看法,也分享給大家。▼★ 第1條文案公理:文案寫作是一段精神旅程。另外就是對世界、對生活的積極熱情,積累各種有用的無用的東西,增長見識,看得多自然能寫出的東西就多。說白了,文案不應該是個專才,更像是個雜家。什麼都有了解,願意去體驗生活的種種。對於生活本身而言,成功或失敗都是一場旅行,重點在於是否參與了這個遊戲。
  • 最近,關於文案的11條思考。
    每一個人都可以藉此去獨立思考並發聲,你們有幸遇見這樣的時代;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奔湧吧,文案人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以上。往下。  1  李奧貝納說:「沒有任何一個客戶,會買他自己都沒興趣,或是看不懂的廣告。」
  • 15條母親節文案
    小公子翻來看看這張圖——2020年5月營銷建議,最近有個節日:5月10日母親節。還有兩天,那小公子提前整理15條母親節文案,分享一下1、過去你扶我蹣跚學步,未來我陪你夕陽漫步2、唯一的鎧甲,也是唯一的軟肋,媽媽節日快樂!
  • 關於比喻型文案的思考
    在日常文案中,比喻型文案是非常常見的,就比如以下來自於一些品牌的文案:  可以看到,這些比喻型文案,恰達好處的傳達了品牌想要傳達的理念。那麼,給文案人的一個思考是:這是為什麼?然後,我們班同學在下面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最終,我們造出了很多關於老師的比喻。這些比喻有:老師像燈塔,照亮我們探索知識的前程;老師像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知識的寶庫……等等等等。
  • 有關文案的13條思考!
    可見,幹廣告、文案這行,一直都是知易行難。別說偉大廣告的誕生了,哪怕一小段文案的誕生都能把你磨到懷疑人生。箇中苦楚,廣告文案人都得自己兜著。如果沒有,不好意思,我可能又快你一步了,這裡隨手分享一些有關文案的思考。1、請忘記你是一個寫字的 。首先你是一個能讀懂策略的人,然後你是一個為商業服務的人,最後你才是一個文案。自己玩自己的,不能算一個職業文案。2、文案本身是沒有調性的,品牌和產品才有。
  • 軟文營銷運用九宮格思考法發散思維,尋求文案寫作的創意
    在活動運營、主題內容延伸、創意發散的時候,經常會用到九宮格思考法。而在我們進行文案寫作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九宮格思考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怎麼用九宮格思考法進行文案寫作。首先,什麼是九宮格思考法?人類思考必在感覺器官感覺事物之後,方能利用九宮格圖形予以系統化,給予有方向感的利用,潛能便可在連續反應下持續被激發。因此九宮格思考法可分成『向四面擴散』的輻射線式和『逐步思考』的順時鐘式,後來,許多營銷人用於營銷事業上來。那麼如何用九宮格思考法寫作?
  • 文案必看:社交媒體營銷文案寫作12步走
    看書多,文筆好就能寫出好文案了嗎?寫出了好文案,作為營銷文案來用就一定有好效果嗎?現在這個信息爆棚、各路社交媒體猖獗、你的每個受眾都可能比你聰明,人人都是記者和主編的環境中。要當一個埋頭筆耕的文案還可行嗎?
  • 文案、新媒體、職場的10條思考
    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為了上帝能多笑,我一直都會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思考並記錄。每個月,在月底或下月初我會把當月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 吳凡誠:文案中潛意思營銷的五大策略?
    今天就說說潛意識營銷方面的一些東西,如果你想成為營銷高手,想成為文案撰寫高手,那麼這些是你必不可少的養料。為什麼很多文案大師,寫的文案平實,簡單但是卻威力巨大,能立馬讓你產生行動,這就是內在的功力使然,而內在的功力就包括我今天分享的五大潛意識營銷策略。
  • 對網絡營銷文案策劃的認識
    對網絡營銷文案策劃的認識網絡營銷文案是伴隨著網絡營銷的發展衍生出的一個新興行業。它是基於網絡營銷這個平臺,在傳統文案的基礎上應用在網絡營銷中。隨著網絡營銷的快速發展,基於網絡平臺的文案也應運而生,這些文案以商業目的為寫作基礎,通過網站、論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從而達到讓瀏覽者產生信任並引起購買慾望的目的。網絡營銷文案不同於傳統文案,網絡營銷文案中不僅包括文字,還包括圖片、音視頻、超連結等網絡元素來豐富文案的內容,使文案更具吸引力。網絡營銷文案是網絡營銷的核心。
  • 社群營銷,10分鐘告訴你每天發30條朋友圈文案不被好友刪除的秘密
    老王和老李同時做的是一個項目,老王每天發十幾條朋友圈文案,不到一月3000好友全部拉黑刪除了他,老李每天發三十幾條朋友圈,甚至有時可以發到100多條,好友不僅不刪除拉黑他,還偷偷的做筆記學習模仿,甚至都不願分享給其他好友知道。(有價值的東西沒人願意分享哈)。
  • 校園營銷文案中需要避開的四個坑
    但大多數企業校園營銷文案人員往往忽略了企業校園營銷最關鍵的要素之一:對校園市場的洞察和分析。除此之外,同時還需要把握校園市場中存在的熱點,企業的校園營銷文案需要準確抓住大學生消費群體對產品的關注點是什麼,不然,企業的校園營銷文案看上去再多麼高端但不能夠很好的契合大學生消費群體的需求,戳中大學生消費群體的需求痛點,也就很難讓校園營銷文案真正得到轉化。
  • 好文案,有方法,文案的11個思考公式
    編輯導語:想寫出一個好的文案,除了要多看多練,更重要是能從問題的關鍵規律出發,對症下藥。本文作者總結分享了常見的文案寫作和創意策劃的11個思考方式,並分別展開了梳理分析,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自廣告誕生以來,便有著無數前輩,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嘗試探究出廣告、文案、傳播的規律問題。
  • 好文案,有方法,文案的11個思考公式
    編輯導語:想寫出一個好的文案,除了要多看多練,更重要是能從問題的關鍵規律出發,對症下藥。本文作者總結分享了常見的文案寫作和創意策劃的11個思考方式,並分別展開了梳理分析,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以下便是一些常見的文案、創意思考工具,在這裡分享給大家。01 文案關鍵四問多年之前,讀過一本書叫《奧美的創意觀點》。
  • 文案之道:視覺化思考
    從以上的語錄中可以看出,不只是文字,構圖、設計也是理想文案的關鍵詞。  而這,也是文案Big Idea表達所需要的——視覺化思考!我是個屢遭誤解的文案。多少次我面對對手文案老掉牙的輕蔑忍氣吞聲:"恭喜得獎,你那廣告『很好看』。"字裡行間別有意含,他們真正的意思是"顯然你和那廣告一點關係都沒有"。有次我還因此丟掉一個工作。本來要僱的那個人最後改變主意,因為他認定我的Reebok廣告是藝術指導做出來的。反正我也不覺得我們一起工作會合得來。因為視覺思考而遭受誤解的文案不止我一個。
  • 呂生榮:文案才是營銷的重中之重
    營銷是一個計劃和執行知識,不管你是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要學會營銷自己。  財商思維一共有4大學問,分別為:營銷學、財務學、投資學、法律學。  1.營銷學:  一家公司如果沒有營銷,沒有銷售,這個公司就沒有任何收入。
  • 關於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三點思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化媒體營銷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極客思維小編也在經過社會化媒體營銷的項目之後,有一些思考。總結了一些關於社會化媒體營銷的問題,希望能夠分享給大家,為大家未來做社會化媒體營銷有幫助。這些思考也許不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希望能夠和大家分享。
  • 魏江:新媒體社交內容電商標準營銷流程以及營銷文案支持系統
    魏江是靠自媒體和內容起家,然後再把社群營銷與之相結合,可以說,魏江基本上已經把自媒體、內容、社群相結合的營銷模式用到極致了,在過去幾年中,我總結了一套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實戰的「自媒體+內容+社群」營銷的流程,今天把這套實戰總結的科學營銷流程,以及相對應的營銷文案支持系統,以及系統使用的相關說明、注意事項公布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