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案,有方法,文案的11個思考公式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想寫出一個好的文案,除了要多看多練,更重要是能從問題的關鍵規律出發,對症下藥。本文作者總結分享了常見的文案寫作和創意策劃的11個思考方式,並分別展開了梳理分析,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

自廣告誕生以來,便有著無數前輩,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嘗試探究出廣告、文案、傳播的規律問題。

並且,他們努力把這些規律,提煉出一個成型、簡化、易懂的工具,供後來者使用和參考。

而我個人,在工作時也會用到這些工具,去打開思路、提高效率,或者去檢驗工作是否符合標準。

以下便是一些常見的文案、創意思考工具,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01 文案關鍵四問

多年之前,讀過一本書叫《奧美的創意觀點》。

書中說一篇文案要解決的,其實就是四個問題:「為什麼說?向誰說?怎樣說?以及說什麼?

只要很好的解決了這4個問題,那便是一個通順的文案邏輯了。

為什麼說:就是你的文案,要解決什麼具體的商業問題,想要消費者做出什麼具體改變。向誰說:確定目標讀者,具體是哪個人群。怎樣說:以哪種方式、哪種風格、哪種調性、哪種口吻…,將廣告信息傳達給目標消費者。說什麼:具體要說些什麼,重點去傳達什麼內容,以打動你的目標讀者。

02 ROI創意標準

ROI標準是廣告大師伯恩巴克提出來,去衡量一個文案創意是否合格的標準。

他認為一個好的廣告創意必須包含以下三點:

相關性(Relevance):也就是文案創意必須與商業訴求相關,不能傳達商業訴求的創意,可以說是一件藝術作品,但絕不是一個好廣告。原創性(Originality):這個詞也可以翻譯為「獨創性」,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創意必須是新穎的、有創造力的,而不是因循守舊、默守陳規的。震撼力(Impact):也可叫做「影響力」,就是文案創意必須在消費者中產生影響力和震撼力。

03 引爆點法則

引爆點法則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總結的,一則信息之所以引爆流行的3個關鍵點:

首先,製造流行一般都會通過一個大的、關鍵的傳播節點,去放大信息聲量、擴大傳播圈層。

這個節點可能是一個社交達人、也可能是一個KOL,或者一個大V,或者是一個媒體,甚至一個大喇叭。

總之,靠一個人的肉嗓子,再好的信息也很難引爆傳播。

這就是「個別人物法則」。

其次,信息要有足夠的附著力、足夠的粘性,這一點很好理解,一個看過就忘的信息,不可能流行起來。

這就是附著力法則。

最後,信息的流行會受到環境的極大影響,比如當你出了一則關於愛情的文案,那麼在情人節發布,就會比平時的效果更好。

因為此時的環境,對於這類信息的傳播是有幫助的。

或者如果是策劃一場關於「畢業」的傳播活動,那麼在八、九月份的畢業季舉行,就會比在其他時間的要好。

這就是環境威力法則。

04 愛達模型(AIDA模型)

愛達模型是推銷專家劉易斯,提出的一個推銷模型,後來被廣告、文案圈廣泛使用,也對之後的消費路徑研究帶來巨大影響。

它雖然比較簡單和樸素,但卻有著清晰和嚴密的邏輯,描述出一個好的推銷(無論是面對面推銷,還是廣告推銷)需要解決的4個關鍵問題。

這4個步驟層層推進,缺少哪一個,都會影響最終目的實現。

比如一張海報,你必須要先通過標題或者視覺設計,去引起人們的注意,讓人們去看海報。如果第一步做不到,人們壓根不去看,那後面的一切都是白費。

然後,要通過海報的具體內容,去誘發消費者繼續閱讀的興趣,以及對於產品的興趣。並在這個過程中,去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最後,以優惠、打折、限時購買等等方式,去促成消費者的儘快行動

05 AIDMA模型

愛達模型之後,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模型也在不斷的進化,比如AIDMA模型,就是由愛達模型進化而來。

AIDMA模型的進步之處,在於意識到消費者心動之後,有時並不會立即下單購買,或者沒有條件立即購買。

因此,廣告必須解決一個關鍵問題,就是要讓消費者記住廣告(Memory)。

以便當消費者產生購買需求,或者有了購買條件時,可以回憶起廣告,進而選擇此商品、此品牌。

06 4A模型

凱洛格商學院的羅克爾教授,也對AIDA模型進行了修改。

在羅克爾教授的新模型中,「興趣」和「欲望」被整合成了態度,也就是說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態度如何,決定著消費者的後續行為。

並且,他還新增了「再購買」環節,關注到了消費者購買完成後的行為,用「再購買」去衡量消費者對於品牌忠誠度。

07 AISAS模型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消費者的購買路徑也有了很大變化。

而AISAS,就很清晰的描繪出,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者購買路徑是怎樣的。

通過與愛達模型的對比就會發現,網際網路時代的購買路徑,和傳統時代的購買路徑最明顯的不同,便是增加了「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環節。

也就是現在的消費者,產生了購買興趣之後,並不一定直接購買,而是要搜索、參考一下產品的口碑。

比如想跟朋友吃飯,在選擇餐廳時,很多人都會在大眾點評上,看看這家店的口碑如何(Search進行搜索)。

而當吃完飯後,無論體驗如何,很多人會將此次的就餐體驗,朋友圈等社交平臺(Share分享信息)。

08 5A模型

5A模型是科特勒在《營銷革命4.0》中,提出的一個消費路徑模型。

與傳統消費路徑相比,5A模型最大的不同,也是在吸引之後,增加了「問詢」的步驟。

另外,當行動(購買)過後,如果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比較好,那麼消費者便會轉變為「擁護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品牌粉絲」。

09 非比尋常的新聞要素

這是廣告人鄧斌,在《金牌文案》中提到一個很實用的創意方法:

在新聞稿的撰寫中,一般都會包含5個要素,也就是5個W,Who(主角是誰)、When(什麼時間)、Where(什麼地點)、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而做)

假如這5個W都是普通的、常見的,那麼這個事件便不能引起人們注意的。

而只要將其中的一兩個W變成非比尋常的,那麼這個事件就能吸引讀者的目光:

比如一個廣告創意如果是:「一個男人(who),在早晨(when)的洗手間(where)用某某牌洗面奶洗臉(what),以保持面部的清潔(why)」。

那麼這就是一個,令人熟視無睹的創意。

但是如果我們將其中的一兩個W,換的非比尋常一些,就會立刻增加這則信息的吸引力:

「一個男人(who),在早晨(when)的飛碟上(where)用某某牌洗面奶洗臉(what),以保持面部的清潔(why)」。

或者

「一個原始人(who),在早晨(when)的山洞裡(where)用某某牌洗面奶洗臉(what),以保持面部的清潔(why)」。

10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麥肯錫的一個經典工具,不但可以用於寫作,也是一種強大的思維方式。

有很多人將「金字塔原理」講的比較複雜,但在我看來,它其實很像寫議論文時的「總分結構」:

在論述時,首先提出一個中心論點,然後以3個(或幾個)論據去支撐這個中心論點。

而這3個(或幾個)論據,也是一個個的分論點,因此每個分論點下面,也可以有3個(或幾個)論據去支撐,狀如金字塔。

其中的關鍵是「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11 SCQA模型

SCQA模型是麥肯錫一個非常經典的「結構化表達」工具,也是「金字塔原理」的一部分。

所謂情景,就是以某個大家較為熟悉的情景引入。所謂衝突,展現出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衝突。所謂疑問:從「衝突」之中,提煉出要解決的問題。所謂回答:用什麼方法,可以解決上面的問題。無論是在寫方案、寫文案,還是演講、分享中,這個模型都是一個十分實用的溝通工具。

比如,下面這篇文案,就是典型的SCQA模式:

它什麼都做,但是周末晚上赴宴的是誰?從前,有一部醜陋的甲殼蟲。它跑27英裡只用一加侖汽油;它跑四萬英裡只損耗一組輪胎;而且它能像蟲子一樣在一點點縫隙中停車。它送爸爸搭火車,送孩子們上學,也可以送媽媽到雜貨店、小商店,以及在別人都上班的時候,送媽媽去最愛去的地方。(情景引入)這醜陋的甲殼蟲就像家裡的一員。可是,唉!它不好看!因此,臨到任何重要場合,這部可憐的甲殼蟲就被停用。替代它的是一部300馬力的豪華轎車。(展現衝突)不久之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醜陋的甲殼蟲(造得十分堅固耐用)沒有越變越醜。但英俊的大豪車也沒有越老越好看。事實上,沒過幾年它的帥氣就消失了。(提出疑問)最後,你看吧!醜陋的小甲殼蟲比那輛英俊的大車子看起來還帥一點了!這個故事告訴我的道理是:如果你想炫富,就買一部拉風的豪車。如果你只是想變富,就買部甲殼蟲。(給出答案)

以上便是文案工作時,經常用到的一些工具,希望可以對大家帶來一點幫助。

參考資料/案例來源:

《奧美的創意觀點》譚啟明《營銷革命4.0》科特勒《金牌文案》金牌文案聯盟《引爆點》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金字塔原理》巴巴拉·明託

#專欄作家#

文案、品牌主管;對文案、營銷、品牌有些深度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好文案,有方法,文案的11個思考公式
    編輯導語:想寫出一個好的文案,除了要多看多練,更重要是能從問題的關鍵規律出發,對症下藥。本文作者總結分享了常見的文案寫作和創意策劃的11個思考方式,並分別展開了梳理分析,供大家一同參考和學習。他認為一個好的廣告創意必須包含以下三點:相關性(Relevance):也就是文案創意必須與商業訴求相關,不能傳達商業訴求的創意,可以說是一件藝術作品,但絕不是一個好廣告。原創性(Originality):這個詞也可以翻譯為「獨創性」,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創意必須是新穎的、有創造力的,而不是因循守舊、默守陳規的。
  • 最近,關於文案的11條思考。
    文案是寫給人看的,且帶有商業屬性。別人選擇你,取悅一下又何妨?我相信在慢慢受挫時,所有人都會漸漸明白這個理兒。但依舊很少有文案真的在把取悅消費者當回事。  5  別太傲嬌,文案該抄還得抄,「原創」 只是個幌子,市場只認好的東西。文案的抄,是找大量/精準的參考。
  • 10年小編感言:文案其實是數學公式
    文案也成了數學,有了章法,不是空穴來風,看看最近的文案書籍的編輯就知道了這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將文案公式化,我覺得是一件對於小白省力的入門方法,比較容易掌握。文案哪,說白了,也是套路,套路就是人們對於認知的便於了解。接下來,我將總結一下,常用的文案公式有哪些?
  • 銷售文案標題寫作的終極魔法公式
    今天我將給大家揭秘一個快速寫標題的終極魔法公式。只要你掌握這個公式,你可以在5分鐘之內寫出一個令人叫絕的標題,即使你以前寫的標題有多麼的糟糕! 雖然我也認為好標題是任何銷售文案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我堅決反對你投入過多的精力去撰寫標題
  • 文案專題|如何寫好朋友圈文案?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同樣的文案,在別人的朋友圈可能會賣的火爆,但是到你這裡確實寥寥數人諮詢。所以,好的朋友圈文案,不一定是華麗辭藻堆砌,也不一定是聲嘶力竭的宣揚,但一定是建立在分析並有清晰認識基礎上的。
  • 有關文案的13條思考!
    可見,幹廣告、文案這行,一直都是知易行難。別說偉大廣告的誕生了,哪怕一小段文案的誕生都能把你磨到懷疑人生。箇中苦楚,廣告文案人都得自己兜著。你,有開始在做了嗎?如果沒有,不好意思,我可能又快你一步了,這裡隨手分享一些有關文案的思考。1、請忘記你是一個寫字的 。首先你是一個能讀懂策略的人,然後你是一個為商業服務的人,最後你才是一個文案。自己玩自己的,不能算一個職業文案。
  • 寫好文案的三個基本原則,讓你的文案具備銷售力
    《文案訓練手冊》一書中說的好:文案的唯一目的,就是促進銷售。反過來說,具備銷售力的文案,就是好文案。 寫好文案是有很多技巧的,如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引用具體數據等等,但是,再多的文案技巧,也必須遵循三個文案基本原則,以便讓你的文案具備銷售力。
  • 史上最實用的寫文案方法,用簡單的方法寫出優秀文案
    對於寫文案這事,起初我認為往往寫出一篇好的文案需要靈感突然的迸發,並不需要思考文案的邏輯。但是,並不是這樣,在查看了上百篇文案之後,我發現一個好的文案,都不是靠靈感突然迸發寫出來的,需要自己擁有優秀的文案基礎,只有文案功底紮實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文案。
  • 關於比喻型文案的思考
     可以看到,這些比喻型文案,恰達好處的傳達了品牌想要傳達的理念。那麼,給文案人的一個思考是:這是為什麼?然後,我們班同學在下面開始絞盡腦汁的思考,最終,我們造出了很多關於老師的比喻。這些比喻有:老師像燈塔,照亮我們探索知識的前程;老師像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知識的寶庫……等等等等。
  • 文案之道:視覺化思考
    從以上的語錄中可以看出,不只是文字,構圖、設計也是理想文案的關鍵詞。  而這,也是文案Big Idea表達所需要的——視覺化思考!  有經驗的旅客喜歡我們的設備,也喜歡我們照顧這些設備的方法。  下一次,請搭乘美航。畫面分析:畫面明暢,看似極易了解,但是,機內乘客卻是同一個人物,有看雜誌的、睡覺的、沉思的、向窗外望的,總共有三十多位生科,用的卻是同一位模特兒。美航的這則廣告文案和構圖所要傳達的是什麼呢?
  • 3個適用於所有人訓練的文案標題撰寫公式
    閱讀任何文案寫作手冊或文章,它會告訴您標題是銷售文案中最重要的部分。確實如此。不幸的是,隨後的建議通常來自上個世紀的直郵銷售信。大多數有關文案撰寫的文章都告訴您使用的標題(例如,「您需要從XXX手中竊取到這套美妝技巧」)或古老的「誰還想學習殺手級銷售秘訣?」 標題公式。
  • 視頻文案找不到?推薦11個文案寶藏網站!
    文案,是做自媒體文章和視頻的重要支撐。看似簡單的文案內容,其實背後要不斷積累很多語言性的東西。文案要力求「短平快」,快節奏,短句聯合,平仄有韻味。這樣的文案讀起來很舒適,無論你是做文章還是視頻,優質的內容只有配以相當優美的文案,才會顯得相得益彰。
  • 讀完《文案創作完全手冊》,驚喜發現原來文案的第一目的是……
    喻翼飛1分鐘前我有運營9年經驗、操作眾多項目、會花廣告費但也會賺錢!只為交個朋友還在堅持寫作......究竟什麼樣的文案才是好的文案?對於不同媒介平臺上的文案又該如何去寫?文案創作過程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讀完這本《文案創作完全手冊》,讓我對文案有了更深次的認識。
  • 文案寫作的5個步驟,發現、思考、最終解決問題
    商務文案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了。用文案的形式分析問題的成因,解決方法。《麥肯錫教我的寫作武器:從邏輯思考到文案寫作》是作者高杉尚孝在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工作的豐富經驗,從邏輯思考到文案寫作,清晰的闡述了一份商業文案所需的要素。構成商務文案信息的三種類型:記述、評價、規範。
  • 文案、新媒體、職場的10條思考
    一分鐘的思考抵得過一小時的嘮叨。捷克小說家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為了上帝能多笑,我一直都會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思考並記錄。每個月,在月底或下月初我會把當月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分享給大家。
  • 文案寫作的基本方法,如何讓我們的文案更有吸引力?
    一篇文章,是否能夠吸引讀者,不在於文章字數的多少,也不在於它有更多絢麗多彩的詞語,往往最能吸引人的是能夠與讀者的精神相融合,與其的思想產生共鳴,但是也不能讓讀者感受到的枯燥與乏味。(文案寫作的建議)通過文案的學習、寫作我歸納總結出下面幾點:一、孰輕孰重,分清主次文案總要有一個側重點,就像熱點文案一樣,既然是熱點文案,那它的主要重點就是這個熱點,這種我們稱為「蹭熱點」,我們也不枉想像一下
  • 90%電商文案都在用的「九宮格思考法」,超實用!
    對於電商文案的創作者來說,可能都知道文案必須展現商品賣點,如商品質量、設計、包裝等,但如何挖掘商品賣點、以便更快速、高效地寫出好文案,這就需要了解文案創作的幾種基本模式。今天小璽君為大家帶來電商文案創作的一種經典方法——九宮格思考法。
  • 寫好餐飲文案首當其衝
    我常想,有沒有辦法,至少可以讓餐飲從業者一拿到任務就懂得如何思考?就好像數學公式一樣,我們用這個公式可以去解決與文案相關的所有問題,比如特色菜的銷售,服務理念的傳達等等。也許你會好奇,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思路和框架?經過我多年在餐飲行業的摸爬滾打,和對餐飲行業的了解。我總結出大家都會覺得很簡單的思路:「說什麼——對誰說——在哪說——怎麼說」。
  • 文案傳奇人物寫好文案的15條公理,太精闢……
    另外就是對世界、對生活的積極熱情,積累各種有用的無用的東西,增長見識,看得多自然能寫出的東西就多。說白了,文案不應該是個專才,更像是個雜家。什麼都有了解,願意去體驗生活的種種。對於生活本身而言,成功或失敗都是一場旅行,重點在於是否參與了這個遊戲。
  • 最近,關於文案的10條思考
    這些是最近這段時間,腦袋裡蹦出,又隨手記下的一些有關文案這檔子事兒的思考,分享與你。時間過得真快,窗外的樹又快光禿禿了。3 文案的本質其實是在說話與溝通,所以文案應該是聽覺化口語化的,而不是視覺化文字化的。這可能是文案人經常和搞設計的意見不合的原因。文案和設計做出來的東西,雖然都是用眼睛在看,但設計師更多是視覺思考,更關注整體入腦的畫面感和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