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連夜撤退,貨也搬空,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

2021-01-09 網易新聞

深圳華強北美妝城出事了?

今天網上有多個消息指出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美妝城的店鋪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明通化妝品市場的管理方——深圳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方面獨家獲悉,目前正應政府要求進行市場整頓,讓店鋪補臺帳。

華強北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

據青眼報導,1月5日下午5時,以往每天勤勤懇懇「曬貨」的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下稱「明通」)檔口老闆李明(化名)突然發朋友圈稱,「由於特殊原因,本店今天無法接單發貨」。

晚上10點多,記者來到華強北明通數碼城附近,發現明通已不讓進入。周邊聚集了不少圍觀者,有警察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明通數碼城位於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的華強北商圈的華發北路,由桑達工業區415棟和414棟改造而成,總建築面積60000㎡,總投資近億元。

近年來,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明通數碼城是向美妝方向轉型最成功也是最徹底的一個。

按照以往,晚上十點多是明通的發貨高峰期,通常燈火通明,人流湧動,小推車穿梭其間,可如今卻門庭冷清,空氣裡充斥著緊張的氣氛。

商場外有三五位摩的司機,他們常年在華強北拉客。其中一位告訴記者,晚上八點半左右,裡面(明通數碼城)的人就被「趕」了出來,要查裡面的貨,當時這裡站滿了人。

事實上,當天,不止明通商城,曼哈、萬美、遠望商城內的美妝店也幾乎全部關門了。

1月6日,據證券時報·e公司,現場98%以上美妝店仍處於關門謝客狀態,且店內幾乎沒有現貨,部分商家為避免客戶損失,門店外貼著「盤點」的字眼,也有商家店外仍貼有微信二維碼或手機號碼,便於客戶聯繫。

記者在曼哈、萬美、遠望、明通商城內發現,這些商場內到處貼有「打擊走私,利國利民,全民參與,禁絕走私」、「依法打擊走私行為,強化整頓市場秩序」、「誠實守法經營 合法合規宣傳」、「打擊假冒偽劣化妝品 維護公平有序市場」、「誠信興商 守法共贏」等紅色橫幅,部分右下角標註為「華強北街道辦事處」宣。

明通回應: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聯手查帳

華強北化妝店為何突遭變故?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明通化妝品市場的管理方——深圳明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方面獨家獲悉,目前正應政府要求進行市場整頓,讓店鋪補臺帳。

該公司公關部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1月,深圳政府要求美妝店鋪必須要有銷售進出記錄,尤其是進貨記錄,各店鋪均在按照政府要求在準備相關資料,料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運營,「都有商家陸續開門了。」

明通美妝城有店鋪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在聯手查帳,該店鋪目前在關閉中,短時間內還開不了。該負責人拒絕回答自身店鋪貨源問題,僅向記者保證全都是正品免稅品。

據青眼報導,一位在明通工作了十幾年的工作人員表示:「十幾年了,第一次見到這麼嚴格的檢查。商家、檔口老闆這兩天連夜撤退,昨天(5日)晚上大車小車地裝,把貨都運出去了。」

7日上午,仍有零星檔口商家在往外搬運部分貨物。上述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市場嚴查,為了防止商家撤貨,電梯都封了一大半。」

華強北賣的是水貨還是假貨?

SK-II神仙水230毫升710元,小棕瓶精華100毫升620元......根據公開報導,大牌化妝品在華強北美妝市場上的流通價格優惠曾經低於專櫃價的5折。

為了方便交易,2020年8月明通還上線了一款官方認證的小程序「明通找貨」,檔口老闆可以在該平臺發布存貨量和價格。以雅詩蘭黛第七代50ML的小棕瓶精華為例,青眼發現,2020年12月8日該產品在「明通找貨」小程序中的報價為380元左右,而今天其報價為585元。據悉,此款產品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售價為900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時以「雅詩蘭黛特潤小棕瓶」為搜索關鍵詞,與上個月顯示不同的是,今天中午12點左右青眼搜索發現,有部分檔口老闆將「一般貿易」「國內專櫃貨有標籤」字樣標註在產品報價欄。

左圖截圖時間為2020年12月8日;右圖截圖時間為2021年1月6日12點40

那麼這些超低折扣的化妝品又從何而來?媒體走訪得了不同的回答

據青眼報導,明通化妝品市場工作人員透露:「美妝城裡90%都是水貨、假貨。一查起來都要遭殃。」

華強北一位美妝從業者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採訪時則表示,華強北出去的美妝其實都是正品,從國外走私回這邊的,因為都是靠做回頭生意,只有少數黑心商家會摻雜假貨銷售。

可以確定的是我國法律規定「進口化妝品外包裝、說明書、小包裝上應當註明的內容,必須要有中文記載」。也就是說進口品必須要有中文標籤才是合法合規的,才能進行銷售,那些銷售沒有中文標籤的進口品的商家一旦被舉報或者被相關部門查到,將會被罰款+停業整頓。

一般而言,正規進口化妝品外包裝上都貼有一張中文的翻譯標籤,包括產品名稱、原產國或地區名稱、經銷商、進口商、在華代理商、生產批號及使用期限等等,但是代購屬於個人,不用貼中文標籤,換言之,可能華強北大部分美妝產品都屬於「代購產業」。

那麼實體門店關閉,華強北美妝城內微信、電商是否可以正常經營?記者聯繫了一位在華強北美妝城有實體店的店主,對方告訴記者「今天不能發貨,要過幾天,在查中文標。」

記者了解到,華強北美妝城內美妝店的倉庫也普遍設在美妝城內,所以即使網上可以下單,但倉庫、門店等都被關閉了,就無法正常發貨。

事因此前6億走私大案

華強北這場風暴,應該從去年年底說起。2020年12月28日,《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深圳華強北一起大型美妝走私案被警方偵破,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涉案物品包括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知名化妝品。

據了解,此次行動按照海關總署緝私局的統一部署,海關緝私部門和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

在對華強北哈曼數碼廣場等商場的涉嫌走私店鋪查緝行動中,警方查獲了大批涉嫌走私進口的化妝品等貨物,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走私團夥4個,沒收走私貨物價值超過6億元。

海關緝私部門介紹,該四個團夥有通關團夥、貨主團夥等,主要通過偽造「三單」,改變貿易性質來走私貨物,即走私貨主在境外將貨物組織好,之後交給通關團夥,然後通關團夥利用非法渠道購買的公民的個人信息,製造虛假訂單,用虛假的支付單和虛假的物流單,欺騙海關,將貨物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運進國內。

按照我國相關規定,目前跨境電商個人年度交易額度限值為2.6萬元。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購買的進口商品,只能由提供身份信息、具有消費額度的公民享用,並且不允許進行二次銷售。

但涉案平臺卻利用這一政策以內部成員及周邊關係人的身份,大量註冊銀行帳號,並通過這些帳號去支付通過電商平臺走私進口商品的貨款,想方設法盜用消費者的信息以及消費額度進行跨境電商交易。這不但侵犯了公民權益,破壞了國內市場秩序,也影響了跨境電商的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團夥作案外,緝私民警還在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裡查獲了出售走私渠道貨物的CC美妝店。在該店中,除了外包裝為雅詩蘭黛、蘭蔻等國際知名品牌的化妝品,還有許多日韓產化妝品,涵蓋護膚水、眼影、口紅、防曬霜等多個品類。據店主交代,貨源均是從境外通過走私渠道低價購入的。現場查獲的貨物價值約200萬元。

正因為這起數額龐大的緝私案件,華強北美妝城的化妝品來源成了政府本輪整頓清查的重點。

「傑西卡的秘密」執行長王猛指出,在華強北多個數碼城迅速轉型為美妝城過程中,難免有假貨和走私摻雜其中,如果任由假貨和走私化妝品泛濫,將會損害我國國際形象,對於品牌商來說,也衝擊了他們正規的營銷體系和定價策略。因此政府出手嚴厲打擊是必然的,也會震懾市場回歸正常。

「政府的整頓工作並不是要摧毀市場,而是矯正市場,」一位不願具名的免稅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一旦美妝城的商品補稅完畢仍可進入市場流通,屆時有可能價格會走高。

「水貨」時代終結?

據青眼報導,這已是華強北歷史上第二次面臨危機。2011年,長期被詬病「山寨」「水貨」「假貨」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迎來了一次「大掃蕩」,華強商業圈出現「關、停、並、轉」潮,華強北手機專業市場3575個商戶主動退場。

憑藉深圳的海關港口貿易和便利的物流條件,自2017年起,深圳華強北中的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方向轉型。截至去年11月,已有明通、女人世界、遠望、曼哈等7家商廈轉型專業美妝市場。曾以電子聞名的華強北逐漸轉型成了「美妝批發地」。

但此次,十幾年來罕見的嚴查給轉型成功的華強北增加了一些不確定因素。華強北美妝市場是否會走上曾經的老路,逐漸蕭條,還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對華強北商圈美妝城的嚴查整頓,也反映出在化妝品行業新監管背景下,國家打擊「走私」「水貨」化妝品的決心。

整個明通商城中,由深圳市海防與打擊走私委員會辦公室、福田區華強北街道辦事處張貼的「打擊走私犯罪」的告示牌隨處可見。與明通整個陳列相比,這些告示牌大都是嶄新的,似乎剛掛上去不久。

利好品牌進口商與國產品牌

華強北美妝城的火熱和暴利是我國化妝品市場的縮影之一。

目前,中國化妝品市場是全球化妝品行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根據歐睿諮詢統計,2012-2018年國內化妝品行業市場銷售額年複合增長8.7%,其中彩妝市場年均複合增速達到15.4%,同期全球化妝品市場增速為0.9%。2018年國內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105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彩妝市場增速從2013年的13%進一步提升至2018年的24.3%,增速呈現進一步加快的趨勢。2019年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規模高達人民幣4777.2億元,同比增長13.84%。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雖然我國化妝品市場超過70%的份額被寶潔、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等國外巨頭瓜分,但是近年來,國產化妝品的市場佔有率增長迅速,到2019年,總體市場佔有率可達18%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華強北美妝城整頓,國內美妝行業發展越來越規範,或利好行業巨頭發展及國產優秀品牌崛起。

據了解,目前我國化妝品上市公司年收入基本落在10億及以下區間。對比國際巨頭,歐萊雅作為全球第一的化妝品集團,最新財年規模接近300億美金,雅詩蘭黛集團2019財年收入規模149億美金,寶潔旗下化妝品部門銷售收入129億美金。國內化妝品上市公司在營收規模上,與這兩類化妝品企業均存在巨大的量級差距,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相關焦點

  • 華強北出事!美妝店連夜撤退 貨也搬空 店家懵了:十幾年來第一次見...
    華強北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   據青眼報導,1月5日下午5時,以往每天勤勤懇懇「曬貨」的華強北明通數碼商城(下稱「明通」)檔口老闆李明(化名)突然發朋友圈稱,「由於特殊原因,本店今天無法接單發貨」。
  • 「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化妝品店全部關門,貨也搬空了
    曾幾何時,深圳華強北就是電子產品的代名詞!素有「中國電子第一街」之稱!但是近年來隨著網絡電商行業的興起衝擊,華強北電子生意是一落千丈!更是在這兩年內已經轉型,幾大賣場商鋪其本變成了化妝品專賣店。由此在深圳坊間有傳「中國電子第一街」變成了「化妝品批發市場」!
  • 華強北突發「大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 連貨也搬空了!商城貼滿「禁...
    來源:中國基金報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
  • 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 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
    已化身「美妝城」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出事了!新年伊始,華強北曼哈、遠望、明通、女人世界、萬美等幾個主要的美妝城內美妝店目前已全部處於關閉狀態,僅有零星的少數幾個門店還正常營業。什麼情況?「華強北這幫賣化妝品的,其實都是以前那幫賣手機的人。」華強北有美妝從業人士向記者透露。然而,1月5日,屬於華強北美妝人的至暗之日來了,曼哈、萬美、遠望、明通商城內美妝店幾乎全部關門了。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轉型做美妝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 7-8 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 48 個商城中,有 10 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華強北美妝集體關門!從百萬入場費,到一夜空城……
    華強北化妝品市場,空了!如果你這幾天去華強北掃貨的話,會發現一向人山人海的明通化妝品市場,如今已經人去樓空,基本上所有商鋪都沒營業。而除了明通,曼哈、女人世界等華強北美妝商城的大部分檔口皆處於歇業狀態。網友一片震驚:「華強北美妝店主回家過年去了?」
  • 「美妝聖地」華強北:供貨全國網紅,沒100萬別想開店
    華強北老闆們轉行了。從2018年開始,這些嗅覺靈敏的華南生意人們發現,手機賣不動了。經濟實力不足的人選擇撤離,但更多人則轉行開始賣起了美妝。如今,華強北大樓的各個檔口前依然人山人海,絲毫看不出疫情也曾席捲過這裡。只是檔口前的人從電子產品販子變成了美妝代購。
  • 華強北的焦慮轉型: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 如今數碼城裡賣美妝
    華強北的焦慮轉型: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 如今數碼城裡賣美妝 各家店面積不一,和商場裡的化妝品專櫃比起來,這裡更像是一個大型批發市場,沒有BA微笑召喚著你來體驗,來這兒的似乎都是熟客——進來直奔主題,有沒有貨,價格如何。這些問貨的人裡面,除了通常意義上的買家,還可能有隔壁店鋪的賣家,因為市場夠大,即便自己沒有相應的貨品,能賺取一部分差價也是不錯的生意。郭建傳經營的美詩全球購在一樓,在這座樓裡,算得上是體量較大的店鋪。
  • 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電子與美妝可以說是華強北的「前浪」與「後浪」。當初誰也沒想到,華強路這條普通廠區道路的一小段,會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同樣的,誰也沒想「硬核」華強北如今成為了「美妝聖地」。而有意思的是,2008年這個檔口的租金是7000元/月,而如今,租金僅需3000元/月。從檔口的租金變化,也能窺得一絲電子行業的落敗。「我們這個傳統行業挺難的,能活下去就不錯了,都是做老客戶的生意。」江海表示。電子商城商鋪租金下跌已是普遍情況,多位華強北商城的店主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租金和十幾年前對比下降了不少。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同時,敏銳的商家們也不會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 7-8 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 48 個商城中,有 10 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時代前沿華強北,為何轉型賣美妝?
    1.轉型美妝華強北路位於深圳市福田區,以振華路為界,南面是電子通訊市場扎堆的地段;北面是零售商業群雄逐鹿的「沙場」。據界面新聞報導,2017年3月,華強北知名電子大賣場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方向轉型。隨後,另幾家數碼城也開始布局美妝市場。
  • 華強北「美妝聖地」明通商城集體關店,傳檔口涉走私大案
    深圳市華強北商圈,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如今商圈內還有全國最紅火的化妝品市場。然而,剛火起來不到一年,2021年新年伊始,華強北的美妝市場就遭遇了第一股「寒流」。李明1月6日告訴時代財經:「因為部門檢查,這兩天商場店鋪全部關閉,具體開店日期要等通知。」傳聞:受緝私案影響?
  • 深圳華強北轉型:從男人的數碼天堂,到女人的美妝海洋
    男人的數碼天堂,變成了美妝城「迪奧999口紅要20個,YSL小金條10個」、「雅詩蘭黛七代眼霜再拿5個」、「科顏氏白泥面膜給我15個,資生堂紅腰子要10個」……下午5點左右,華強北的明通化妝品市場二樓,一間位於電梯口的十幾平方米檔口,黑壓壓地擁著十幾名買家
  • 華強北被查,商家轉去哪裡找貨了?
    2021年1月1日,《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電子商務法》實施也剛好滿兩周年,全國多地監管部門排查化妝品市場,深圳華強北明通化妝品市場(下稱華強北)被嚴查,千家美妝商鋪連夜撤離。讓不少美妝商家深刻體會到,行業真的要變天了。而在此之餘,行業內更是展開新一輪的思考:究竟哪裡能找到靠譜的正規貨源?
  • 深度|起底深圳華強北美妝走私產業鏈:以跨境電商之名造假通關
    來源:時代周報華強北由「中國電子第一街」向「美妝聖地」的轉型之路,因一場緝私行動橫遭打斷。2020年12月底,海關緝私部門和深圳當地警方聯合對涉嫌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走私的團夥開展集中打擊行動,對華強北曼哈美妝交易中心等多個商場內的涉嫌走私店鋪進行查緝。經查,犯罪團夥涉嫌走私貨物價值超6億元。一場大整肅,在所難免。
  • 暗訪深圳華強北,從手機到美妝中心的美麗轉型
    根據Questmobile數據,淘寶直播帶貨規模逐月遞增,2019年是2018年的兩倍左右。在各路媒體的煽風點火下,觀看淘寶直播的用戶也越來越多。全球美妝一站式採購中心-華強北乍看這個稱呼好像有點奇怪,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不是直男聖地麼?怎麼會跟美妝扯上關係,直到我親自過去看了一趟,才發現事情已經悄悄起了變化。
  • 華強北「寒流」:美妝商鋪近日大多閉店 商場遍布「打擊走私」標語
    曾是「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商圈也於近年來開始謀求轉型,將目光投向了與電子產品相差甚遠的美妝。然而,轉型僅一年多,華強北的美妝便遭遇了2021年新年的第一股「寒流」。「這幾天整個華強北的美妝商場全都關門了,具體開店日期還不知道,要等通知,不過8號會有小部分先開業。」日前,一位明通美妝的從業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道。
  • 華強北「一米櫃」變「隔間」 美妝市場火爆 有商家入駐一個月接單...
    深圳茂業百貨華強北店營運一部主任黃英表示,閉店期間,華強北茂業全員轉戰線上賣貨,通過美妝直播、線上美妝節等手段吸引消費者購物,推動了線上商城的銷量。同時不少品牌也引進KOL的帶貨方式,拉高消費量。以該店SK-II專櫃為例,今年上半年實現2386萬元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上漲20%。究其原因,店長呂傳利認為和線上消費有直接關係。
  • 「山寨」華強北,賺起了女人錢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