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華強北,賺起了女人錢

2020-12-1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李詩韻,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臨近雙十二節點,下午三點的明通化妝品市場從午休中逐漸甦醒。狹窄的過道中,拖著行李箱、手拎著黑色塑膠袋的顧客與推著滿載貨品拉杆車的小哥摩肩接踵。相比普通的批發市場,這裡鮮有砍價聲,更沒有叫賣聲,但此起彼伏的支付寶到帳以及拉杆車輪聲,都在不斷示意著這個市場的繁榮。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7-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同時,敏銳的商家們也不會放棄繼續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的機會。

圖註:明通化妝品市場

01、轉業:美妝的進,數碼的退

「嚓——」給貨物粘上封膠的聲音迴蕩在明通商城中。打單、給貨品裝箱、封膠、搬上拉杆車再轉移到貨運車上,行雲流水的動作在一個個明通美妝店鋪前重複著。而相隔僅20米不到振華數碼城卻人流稀少,偶有駐足在大廈前的三兩人群,湊前一聽,也是在商量去明通拿貨的事宜。

上世紀80年代初,華強北還是一片以電子工業和加工為主的工業區。隨著華強北匯聚了來全國各地以及港臺產業鏈商家,經營範圍也擴展為進口元器件、數碼產品、BB機以及3C產品等。藉助深圳特區的優勢,華強北以豐富且全面的產品線以及低廉價格,書寫了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電子類產品年銷售超千億元的傳奇。那「一米櫃檯」先後走出了騰訊、TP-LINK路由器以及海能達等知名企業。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這兩個被稱為「中國小矽谷」的地方,各自逐漸發展成中國南北方最大的電子產品的生產及批發零售中心。在十年前的頂峰時期,明通數碼城董事長林建華曾言,「深圳上市的新款手機,24小時之內就可能出現在世界另一個角落。毫不誇張地說,這裡只有你想不到的款式和型號,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此外,當時華強北「山寨機」的強悍一度讓業內虎軀一震。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對於智慧財產權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監管也對山寨、盜版等行為進行打擊。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甚至中國大陸搶先發售的大背景下,華強北的手機業務逐漸失去了成本以及信息差的優勢。

擁有從業十餘年經驗的姜叔告訴新浪財經,前兩年他選擇關掉了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了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女人世界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

對於轉業,姜叔表示也是無可奈何之計。「當時賣一臺幾千元手機利潤最後只剩下兩元,而一隻百元口紅利潤也是兩元,你說怎麼辦?」隨後,在提起前一段時間有個客人在他那一次性下了一百支口紅訂單時,姜叔語氣又從無奈轉為略微激動。

像姜叔這樣的轉業者在華強北不計其數,熟悉華強北人士告訴新浪財經,在整個商圈共計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明通化妝品市場前身是「明通數碼城」,也是最早一批開始轉型做美妝的商城。2017年,初步放開招商品類要求的明通,並不是一開始就鎖定美妝這個行業,但在多個入場的品類中,老闆發現做美妝的「能交得起租、生意明顯火旺,能跑出一條路」,最終才促使明通從數碼完全轉做美妝。

02、廝殺:租金漲至五六萬,價格戰不可避免

根據Euromonitor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美容用品及個人護理品類市場容量為4777.20億元,同比增長13.84%,10年複合增速達到10%。其中皮膚護理和彩妝市場2019年分別實現銷售規模2444.15億元、551.89億元,增速分別為14.7%和27.4%。而大型美妝品牌的毛利率約在70-80%間。

看到巨大的市場前景以及利潤空間,就不難理解華強北的選擇。從3C產品轉到美妝,面對兩個毫無關聯的產業,華強北人仍能將其成熟的經商模式複製過來,並且繼續以低價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這又是如何做到的?

從貨源端而言,華強北的美妝品大多分為歐版、韓國免稅版或者公司版等。姜叔告訴新浪財經,越接近原廠拿到的價格越低,主要還是看商家一次能投入多大資金去拿貨。而客戶端,有散客,也有原來部分做3C時積累的客戶轉行跟著賣的,但更大一部分是「代購」。即他們從華強北進貨,再通過自己微店、淘寶等平臺以海外代購為名銷售給普通消費者。

華強北繼續憑藉渠道、資金以及市場等優勢,還是以「低價」的特質迅速佔領美妝市場。新浪財經了解到,以銷售量比較高的雅詩蘭黛50ml「小棕瓶」精華為例,官網價格為900元,海南免稅店為698元,在華強北明通約400就能買到。

明通的成功,讓其他商城例如女人世界、曼哈等看到了希望,並選擇先後入局。今年5月,女人世界開始進行裝修改造,從原來專營服飾、飾品等類別的商城,轉型為美妝為主的綜合性商城。萬商電腦城的三四層保留舊業賣高級音響,一二層則招商改賣美妝,曼哈也改稱美妝城。

但有限的市場規模,大量玩家的進入,不可避免地帶來價格戰、租金人力成本攀升,利潤被瓜分等問題。「你猜我在明通的店鋪,7-8平每個租金多少?五萬!」,姜叔說道。在華強北好做的生意,店鋪租金一定會隨之上漲。

明通美妝市場招商辦工作人員也從側面印證了這點,他告訴新浪財經,現在明通A座已經沒有空餘店鋪了,如果要入駐可以等商家轉手,盤一個7-8平的店鋪轉手費大概八十萬到一百萬。與之對比的,女人世界四樓租金正處活動期間租金在4千左右,萬商電腦城一樓租金大概在600月每平每月。

此外,明通商城藉助官方小程序「明通找貨」讓每個店鋪商品報價處在高度透明環境下,因此一分一元的差價都有可能讓自己的交易處於劣勢位置。姜叔感嘆到,價格戰是肯定有的,「例如有些店家貨囤多了,急於出貨,虧本清倉的都有,對我們這些普通商家影響也大。」

03、選擇:「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相當於免稅店價格7折的力度,專櫃價一半不到的價格,讓華強北美妝從誕生到如今一直裹挾在「假貨」的質疑聲中。在華強北各大美妝商城中,隨處可見的是各種承諾牌,如「100%正品,假一罰十」,以及商家籤署的保真協議。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總有投機者鑽空子。不僅顧客,店家在應對「假貨」路上也如履薄冰。除了承諾與協議,新浪財經在明通化妝品市場還看到不少警示牌,例如提醒謹防「山寨」第三方平臺冒充商家虛報價格虛假交易,再如每個店家桌面都貼著告示「商品當面點清,離櫃後概不負責」。

圖註:商城中隨處可見的貼牌

還有商家粘貼聲明稱,「近期有不法分子盜用本店頭像冒充本店客服……請各位顧客務必認準,顧客和非本店客服微信的一切交易事務與本店無關。」

在被訪的深圳人中,大多數對於華強北的美妝仍持有懷疑態度,並表示自己不會去購買,會選擇去專櫃或者通過靠譜途逕入手。有在明通拿貨的顧客告訴新浪財經,她一般都會幫襯熟悉的店鋪,「像眼影這類的假貨會少點,一般假貨比較多的是口紅。」

但華強北並沒有因為質疑而停下步伐,它只會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的機會。與女人世界相隔不到五十米就有一座大型高端商城,其中一層專櫃就售賣數十種國際大牌美妝護膚產品。「無論是追求服務、品牌還是追求價格的,都能在華強北得到滿足。」

如果你問那個被譽為「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華強北,真的已經落幕了嗎?答案並不一定。在今年秋季,一款山寨Air Pods藍牙耳機的出現讓沉寂已久的華強北電子市場又「火了一把」。正品十分之一的價格,堪比原裝的性能,讓市場目光重新聚焦在華強北模仿能力以及供應鏈體系上。

「畢竟華強北·中國電子市場價格指數還在,而賽格、華強或者新亞洲的電子依舊是領先全國的,華強北強大且完整的產業鏈優勢也是不可替代的」,華強北從業者向新浪財經表示。當年帶領華強北走向頂峰的電子產業,即便利潤被蠶食,也是他們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華強北自誕生以來就帶有多個標籤,而捕捉利潤與市場才是它的基因。只是在「小步試錯 快速迭代」的深圳步伐及行業風口下,美妝品類在這兩年贏得了先機。但是,華強北又是一個流動性極強的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對於華強北靈敏的商家們而言,他們總是在不斷尋找下一個風口以及利潤增長點。「如果明年我那個美妝店利潤再下滑,我就準備轉手好了」,姜叔說道。夜幕降臨,離開華強北的路上,一家專做包裝食品的新商城正在招商,三兩工作人員看到有人駐足,便起身上前招呼。2天時間裡,該商城的28個門店已經有8個被定下。

相關焦點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轉型做美妝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對於智慧財產權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監管也對山寨、盜版等行為進行打擊。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甚至中國大陸搶先發售的大背景下,華強北的手機業務逐漸失去了成本以及信息差的優勢。  擁有從業十餘年經驗的姜叔告訴新浪財經,前兩年他選擇關掉了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了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女人世界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對於智慧財產權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監管也對山寨、盜版等行為進行打擊。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甚至中國大陸搶先發售的大背景下,華強北的手機業務逐漸失去了成本以及信息差的優勢。擁有從業十餘年經驗的姜叔告訴新浪財經,前兩年他選擇關掉了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了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女人世界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落幕了嗎?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對於智慧財產權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同時監管也對山寨、盜版等行為進行打擊。在國產手機品牌崛起,國外品牌新品全球同步發售,甚至中國大陸搶先發售的大背景下,華強北的手機業務逐漸失去了成本以及信息差的優勢。擁有從業十餘年經驗的姜叔告訴新浪財經,前兩年他選擇關掉了在華強北的手機店,盤下了明通的店鋪做美妝,同時在女人世界又開了一家賣進口零食的店。
  • 我買了華強北最強的山寨AirPods Pro,與正品幾乎無差!
    要是蘋果 AirPods Pro 的降噪門檻不復存在,那麼這次外觀做到 1:1、擁有彈窗功能的「 華強北 Pods Pro 」,豈不是完全可以以假亂真了?有了前面這些迷霧彈,光從藍牙功能上來看,「 華強北 Pods Pro 」對於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 AirPods 的小夥伴來說已經分辨不出來了。好在經過一番琢磨,託尼還是發現了正品 AirPods Pro 和山寨 AirPods Pro 在配對上蘋果設備之後的區別。
  • 深網|山寨AirPods的暴利江湖:批發價低至22元,商家月賺數千萬
    山寨AirPods越來越逼真背後是巨大的財富效應,低調的華強北商人有時並不避諱講述身邊的財富故事:「前幾年做的基本都發財了」,「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賺幾十萬都有過」,「我有朋友靠做白牌在深圳買了幾套房」……
  • 蘋果12還未上市,大陸山寨搶先一步,開箱後傻眼:相機是粘上去的
    ▼▲相機鏡頭相當粗糙。一名經常做科技產品開箱的中國YouTuber「華強北再發黑科技」就開箱了中國制的「山寨iPhone12 Pro」影片。「華強北再發黑科技」針對該手機外型做了許多介紹。有趣的是,這隻山寨iPhone12 Pro雖然外觀上配有四顆鏡頭,但實際開箱後只有一顆能用,而且整體鏡頭模組還是用黏上去的,質感相當粗糙。雖然山寨iPhone12 Pro配有人像攝影以及美圖等功能,但實際拍照效果十分拙劣。
  • 「評測」華強北AirPods Pro與官方AirPods Pro深度測評 值不值得買...
    (結尾有抽獎活動哦)「視頻介紹」華強北降噪款AirPods Pro對比官方AirPods Pro 不吹不黑 真實測評1、開箱對比 2、外觀對比 3、降噪模式對比 4、通透模式對比 5、音質對比 6、通話質量對比
  • 500萬人用山寨12123查違章?高仿APP不只是坑錢
    之所以會有上面這一幕,是因為同事下載到了山寨12123的「高仿APP」。一番深扒之下,騷尼發現這款高仿APP可不只是坑錢這麼簡單。具體地,我們接著往下看。官方?山寨的「王中王」騷尼在某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裡搜索「12123」發現,搜索結果中有不少名稱與官方「交管12123」類似的APP。而同事下載到的這款「12123X違章」APP,在模仿能力上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 華強北的「飛機杯」們
    如果給曾經的華強北一個機會,它能複製一個世界;如果給現在的華強北一個機會,它能創造一個世界。  不管是華強北山寨的舊傷換了新藥,還是它的舊藥換了新湯,這裡已經成了資本的天堂,創客的集市,山寨的墳場。  智能硬體風起,創客雲動,風雲際會,漫天捲起的都是人民幣的道場。
  • 電視劇「神奇小飛俠」吾王「亂入」!?國產山寨作品回顧
    其實,天朝的山寨能力爆表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各種影視劇動畫等作品的山寨更是比比皆是。在之前我們就曾為大家介紹過,國內某電視臺驚現真人劇「大偵探柯男」。
  • 未來深圳華強北規劃建成什麼樣子?你應該提前知道!
    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在多數人眼裡只是「山寨第一街」。強大的山寨、不良商家、隨時可能出現的騙子以及茂業年度打折的瘋狂.華強北似乎與高大上扯不上什麼關係。如今,蟄伏三年的華強北即將回歸。未來的華強北,既看顏值,又看內涵,但更主要看氣質!
  • 華強北山寨AirPods橫行,為何庫克「裝看不見」?縱容內幕被曝光
    和很多產品一樣,Airpods也難逃被山寨的悲慘命運。以華強北為首的製造商們,靠著山寨無線耳機,也輕鬆賺取了不少的「黃金」。可是即便如此,蘋果公司似乎也一直放任不管。 當初iPhone被山寨的時候,可是遭到了蘋果公司的強大打擊。
  • 深圳市華強北的沒落是什麼造成的?
    以前特別喜歡去華強北電子市場逛,不僅能看到各種科技新產品,還能了解各類電子設備的信息。女人世界旁邊還有個外貿市場,專營出口轉內銷的各種品牌服飾、物品。以前好幾棟樓都是賣山寨的各種國產機、諾基亞、摩託羅拉等,用戶的要求越來越高,別說山寨了。連諾基亞等非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都倒閉了,就如柯達公司一樣,不是我們的產品不好,只是市場不需要我們了。非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不得不結束那些沒人再購買的產品了。
  • 逛了兩天山寨手機市場,我現在非常生氣
    花這些錢買一個「電子垃圾」,實在讓人心疼。在數字鴻溝逐漸加深的今天,我們不能認為被騙是「愚蠢」的表現。對於數碼領域,不了解是非常正常的。這些消費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受害者,被模糊、虛假的宣傳所誤導。這種現象理應引起更多人關注和重視。
  • 華強北一米櫃檯,消逝的財富夢
    清晨,第一陽光灑在人流稀稀落落的華強北步行街上,它卻並未醒來。正午,這條930米長的狹窄街道上,開始人聲鼎沸,熙來攘往,華強北正式開工了。華強北的黃金時代1999年,手機開始普及,作為最靠近香港,貿易最開放的口岸,加之電子產品方面的先發優勢,這一時期的華強北佔盡天時地利。
  • 山寨起家的「奧利奧」是如何用設計逆襲的?
    現在聊起黑白夾心餅乾,大腦立馬聯想到奧利奧,兩樣東西被神奇地劃上等號。那句「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廣告詞,和同樣洗腦的腦白金廣告一同成為 80、90 後的童年記憶。圖片來自:LocalWiki 奧利奧的英文原名 Oreo,命名來源眾說紛紜,有猜測源自法語中的「金」或希臘語中的「山丘」,還有一種既輕鬆又有意思的解釋——兩個「O」形餅乾夾著奶油「cream」,即 O-re-O。如此可愛而朗朗上口的名字,自然更受大眾喜歡。
  • 華強北的二手手機財富傳說:三尺櫃檯走出50個億萬富翁
    庫存一多,錢就轉不動;客戶想買的機器沒貨,損失的也是錢。三哥對自己敏銳的市場嗅覺頗為自豪。去年9月13日,蘋果新品發布會後一天,三哥判斷,二手iPhone X會火。這天他早早地來到市場,在大量買家湧入前,不動聲色地把各個檔口的iPhone X搜羅了一遍。
  • 時代前沿華強北,為何轉型賣美妝?
    曼哈對面的女人世界在今年完成改造,從女性服飾外貿城轉型為美妝城。而最早完成轉型的明通市場,A座的檔口月租金已經炒到了5萬以上,轉讓費高達百萬,但即便如此,也是一鋪難求。2018年起,山寨機逐漸成為歷史,也沒有人再相信售價2000元的新iPhone。華強北站在潮流的前沿,嗅覺最為敏銳。賣手機的利潤薄了,價格越來越透明,租金又一直在漲。
  • 華強北商家變身背包客:大街上賺的更是汗水錢
    如果你在華強北市場裡看到那些背著書包,匆忙遊走於檔口間詢價的人,基本上就是背包客了。不過,當懂懂筆記探訪疫後華強北復甦的情況時,卻驚奇的發現背包客隊伍中多了一些新面孔。據了解,這些新入行的背包客有一部分原本是華強北檔口的商家。他們在退租「一米櫃檯」之後,背上了厚重的書包,也在華強北大街上當起了背包客。
  • 華強北手機批發報價:iPhone7不降反漲是什麼意思,中國錢好賺?
    每年9月份幾乎是果粉最為期待的一個月,因為會有新款的iPhone上市,也會有其他的蘋果新品上市.這會讓喜歡很多iPhone的用戶感到自己又可以買買買了,但是還有一些小夥伴屬於「持家過日子」類型,對於手機永遠不去追求新鮮和時尚,只希望價格合理手機能多用幾年是最好了.於是每年這個時候有一部分小夥伴關注新款iPhone上市,而另外一部分則是關注老款的iPhone究竟會降價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