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決定恢復死刑,被全世界痛批,廢除死刑真的代表先進文明?

2021-01-08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最近幾十年的時間,在歐美強大的「文明精英」勢力的影響下,關於廢除死刑問題是愈演愈烈,只要不是廢除死刑的國家都是不文明國家和無人權國家。

而國內某些司法、法律從業者、媒體人、大V、自媒體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顯示自己比別人更「文明」,也不斷跟風,力求把自己的三觀改造成與歐美所謂「文明精英」一致。

現在川普又出來拿皮鞋抽他們的臉了,美國政府在7月10日表示,聯邦法院決定在下周開始對某些重犯執行死刑,並允許受害者家屬出席罪犯強制執行的過程。

這是美國十七年後再次恢復執行死刑。

為此歐洲幾個國家迅速做出應對,7月10日,歐盟發布一份聲明:堅決反對美國在中斷17年後恢復死刑處決,這個決定讓美國與文明潮流——廢除死刑制度相違背,所謂死刑是不文明、不人道的殘忍懲罰,生命權是寶貴的,是不可剝奪的,死刑是無法真正有效遏制犯罪,反而會加劇犯罪。

然後一大堆各種教授、媒體出來對川普進行新一輪輿論轟炸。

但川普依然穩坐釣魚臺。

川普畢竟是政治家,而且臉厚心黑,壓根就沒有搭理歐盟和那些某某教授、某某媒體的公開痛批,因為他清楚的知道什麼才是美國民眾真正喜歡的,所謂亂世用重典,他已經清除了死刑執行方面的法律障礙,這又是一次川普大勝利。

去年,川普就已經授權司法部恢復執行死刑的相關決議,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受到地方法院的抵制。

今年,因為美國疫情的大爆發和佛羅伊德事件導致的美國大動亂, 終於在6月29日,聯邦最高法院發布聲明,支持川普政府執行死刑的決定。

廢除死刑與死刑執行在司法上的反覆博弈,背後是美國兩黨的較量,也是保守派與激進派的交鋒,那麼,所謂「廢除死刑代表人類文明方向」的說法還能自圓其說嗎?

其實歐美在這個問題上的考慮本質上依然只是政治而已。

在美國,除了聯邦政府之外,還有另外一些州一直在執行死刑,比如德克薩斯、喬治亞、田納西、密蘇裡州等等。

川普恢復死刑執行的動機雖然也有維護法律、安慰受害者家屬、維護正義理念等等,但是最主要的還是11月的大選,川普希望通過執行死刑這項法令,增加可以獲得支持死刑的底層多數民眾選票的可能性。

但這讓歐盟和某些教授、媒體臉面難看了,因為廢除死刑是歐美所謂的文明精英共同價值觀核心部分之一,而且還是加入歐盟的重要門檻之一。

廢除死刑也自然而然的被宣傳為人類最文明的價值觀之一,是歐美人權的最佳代表。

歐盟

川普這麼一搞,等於直接宣布所謂人類最文明的價值觀,所謂人權都是假的,都是政治需要,都是歐美所謂文明精英用來忽悠人的。

可惜這次面對的是老大美國,老大說什麼都是對的,錯的也是對的,歐洲除了毫無威脅的乾嚎兩句之外,也不敢採取真正的制裁,只是希望美國老大能撤回廢除死刑的決議。

歐美主流聲音一直都是強調死刑多麼多麼殘忍,多麼多麼踐踏人的尊嚴,堅決廢除死刑,無非是因為歐美上層階層比如資本家、政客、教授等人想站在道德高地,逃避自己的社會責任,逃脫法律的嚴格懲罰。

西方資本家

特別是歐盟將廢除死刑的硬性條件列為歐盟成員國必備條件之一,並通過媒體、學校、電影等媒介努力向全世界推廣,表示這是真正的文明價值標準,而他們西方人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標準制定者。

隨著中國的崛起,歐美也日益不安,為此歐美一些教授找到了他們所認可的官方廢除死刑最早記載,是來自中國的《舊唐書》:「大赦天下,除絞,斬刑,但決重杖。」

並以此攻擊中國。

你看,一千多年前的封建中國都廢除死刑了,現在這個中國一定要廢除死刑才能證明自己是「文明」國家,不廢除,就不是文明國家,就是沒人權的國家。

唐朝

那麼我們就要搞清楚一個問題了,唐朝的這種理念是出仁政思想還是廢除死刑思想?

中國講究儒家思想治國。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孟夫子更是說出了當時驚天一句:「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從儒家思想可以看出中國是不搞廢除死刑的,而是出於仁政思想的考慮,儘量少殺,體現以人為本的儒家關懷。

在唐朝那恢宏的盛世背景下,實行仁政,儘量去減少死刑的判決,本就理所應當的,但並不是廢除死刑,罪大惡極罪無可恕的罪犯依然要被處死,以正人心。

當西方經歷了噩夢一般的一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特別是臭名昭著的集中營殺害眾多民眾,最終讓歐美走向另一個極端——廢除死刑,這使得法律脫離了社會現實基礎,也讓法律不再是單純的維護正義的法律,而是一種形上學的道德。

奧斯維辛集中營

法律是需要實踐的,道德是虛無縹緲的,法律變成道德的時候,最終只會導致法律越來越虛偽。

1981年法國立法廢除死刑時,73%法國人要求保留死刑,而不到10%的文明精英依然決定死刑廢除,這就是所謂的民主抉擇?還是強綁民意?

接著,那些鼓吹廢除死刑的文明精英,將廢死與普世價值觀掛鈎,無限制拔高廢除死刑與人權與文明的意義,並以此來區別「民主國家」和「不民主國家」,「人權國家」和「專制國家」。

雖然廢除死刑思想在18世紀的歐洲就有個別知識分子提出,但那時候這種聲音非常微弱。

全世界第一個頒布廢除死刑法律的國家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國家——蘇俄,然而蘇聯也被譽為流血最多的國家之一。

其實,無論是在歐美,還是在蘇俄,誰才是廢除死刑法令的真正受益者呢?

就是那些窮兇極惡、十惡不赦的罪犯和社會上層社會的精英。

那些文明精英一邊說什麼廢除死刑是為了保護人權和生命權,一邊又在疫情期間搞「群體免疫」,讓生命被無情的剝奪。

能同時讚揚這兩種截然相反做法的人,很顯然並不是因為人權、自由、民主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因為利益相關或者是所謂「白左」的道德潔癖。

還記得已經過去幾年依然不知道下落的章瑩穎嗎?

章瑩穎

2019年7月18日,美國聯邦法官正式宣布,經過陪審團的審議,克裡斯滕森被判終身監禁且不得假釋。

雖然法官判了這名罪犯最高的聯邦法律刑罰,但是他依然逃過死刑。

因為美國聯邦法律規定,12人陪審團全部贊成死刑判決的情況下才能判死刑,然而因為有陪審員是廢除死刑的堅定主義者,否決了死刑判決,最終法官無奈的判了終身監禁。

克裡斯滕森這名窮兇極惡的罪犯的人權得到了保障、生命權得到了尊重,那那請問廢除死刑的那些文明精英,章瑩穎的人權呢?生命權呢?法律的正義在哪裡?

難道只有活人有人權?死人沒有任何權利?

克裡斯滕森

川普很多時候以一種滑稽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但是廢除死刑這件事做的的確漂亮。比如美國這次執行死刑的幾名重犯,全部是對兒童犯罪,而且兒童都被殘忍地殺死。處死它(這些犯人不能稱之為他)們有什麼問題嗎?

如果在歐洲,它們卻都能得到國家養老終身的優厚待遇,被殺兒童的父母家庭卻只能永遠活在痛苦之中,對這種的重犯,還能大講寬容和尊重的人,本身就是一位殘忍的人。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健康有序、懲惡揚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正義得到弘揚的文明社會,而不是無條件廢除死刑,回到最原始的血親復仇的輪迴式社會。

這根本不是文明的進步,反而是一種文明倒退的表現。

當罪犯剝奪了別人的權利的同時,罪犯自己的權利也一同被剝奪了。

當罪犯剝奪了別人的生命,那麼他自己的生命也就被剝奪了,這才是真正的文明健康的社會應該有的價值觀。

就像《怒火救援》中的那句話:「原諒你是上帝的事,我的任務就是送你去見上帝。」

《怒火救援》

相關焦點

  • 美國終於恢復死刑了!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應該廢除死刑嗎?
    儘管在1999年,丹尼爾·李就已經被法院判處了死刑,但受害者家屬一直沒有等到兇手伏法的那一天。大家知道,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個州政府有著不同的法律。其中,有22個州已經廢除了死刑,例如北部的密西根州,在1847年就率先廢除了死刑;最近一個是科羅拉多州,今年上半年剛剛廢除死刑。從上圖可以看到,標為紅色的州仍然保留著死刑;而標為墨綠色的州則已經廢除了死刑。
  • 劉國福:中國廢除死刑是大勢所趨
    這打破了《刑法》立法不回應學術和社會各界關於死刑存廢爭論的局面,走出了中國逐步廢除死刑的第一步。自18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論沒有停歇過。進入20世紀60年代,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了廢除死刑觀念,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廢除了死刑,但是死刑存廢反覆的情況並不鮮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
  • 美國時隔17年首次執行死刑!是否廢除死刑,引發美國社會爭議
    咱們清楚,西方有很多國家是廢除掉了死刑的,他們的法理可能認為,死刑並不足以威懾罪犯,而死刑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太過殘忍。所以很多國家紛紛加入到了廢死聯盟,甚至咱們鄰邦日本,雖然沒有廢除掉死刑,但是在過去這些年很少執行死刑。以往我們還跟大家聊過,日本死刑是怎麼執行的,絞刑。把人吊上絞索之後,要由三個人分別按動一個按鈕,來實行絞刑。
  • 美國首次恢復死刑,而中國主張廢除死刑第一人,你知道是誰嗎?
    今天上班還沒坐定,就看到一個熱門新聞推送,美國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在當地時間周四宣布,美國聯邦政府將恢復執行死刑,這是時隔20年,美國第一次恢復死刑。死刑在美國廢除年月已久,而我們中國,主張死刑廢除的第一人,恐怕鮮有人知道。但是說起法學鬼才,法學界傳奇人物,無一人不曉,邱興隆。邱興隆,1963年出生,湖南湘鄉人。
  • 很多國家都廢除死刑,為什麼中國卻保留了死刑?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通常來說廢除死刑的國家大都是因為人權和宗教的影響,當然也有特殊情況,美國一些州執行死刑成本太高,所以希望廢除死刑,據說加州執行一宗死刑,平均花費達3億美元,堪稱最貴死刑。死刑的廢除與否,一直存在著爭論。反對廢除死刑的人認為,刑罰為的就是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而死刑恰恰便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警示。
  • 菲律賓是亞洲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最近因是否恢復死刑吵翻了
    但其實在世界範圍內死刑並不常見,大多保留死刑制度的國家都集中在亞洲。菲律賓作為亞洲西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於1987年首次廢除死刑,成為亞洲第一個廢除死刑的國家。但在是否保留死刑制度這一問題上,菲律賓是一個十分糾結的國家,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曾多次廢除及恢復死刑制度。
  • 你是支持死刑還是支持廢除死刑?其實執行死刑也是一種法治教育
    是否實施死刑是社會中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都能講出很多道理,也能引出很多案例。總體而言,當今世界,廢除死刑的國家越來越多,達到105個,即使部分國家沒有廢除,實際上執行死刑的案例越來越少,如日本,每年少於10件。還有部分國家死刑適用的法律條款越來越少,如中國。最近有人有提出:你支持死刑嗎?
  • 北大教授賀衛方:廢除死刑是刑罰上文明的體現
    七是廢除死刑是刑罰上文明的體現  我們從野蠻到文明,在刑罰上的體現就是要由暴力型走向教育型,由刑罰主義逐漸走向非刑罰主義。  死刑問題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不管怎麼說,只要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母親——比如聶樹斌的母親——為冤死的孩子而哭泣,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靈都無從安  寧。
  • 哪些國家是廢除了死刑的?
    根據 Amnesty International 的統計,2011 年有 21 個國家(地區)實際執行了死刑:中國、伊朗、沙特、伊拉克、美國、葉門、朝鮮、索馬利亞、蘇丹、孟加拉、越南、南蘇丹、臺灣、新加坡、巴勒斯坦、阿富汗、白俄羅斯、埃及、阿聯、馬來西亞、敘利亞。  更直觀的請見下圖,其中藍色區域為徹底廢除死刑的國家。其他三種顏色為仍保留死刑,但執行的程度不同。
  • 美國為啥還沒廢除死刑
    加蘭德指出了美國政治制度的獨特性以及培育它的政治文化,這些因素被他用來解釋為什麼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看起來是和其他西方國家一道主張廢除死刑的,但卻突然轉向了保留死刑。歐洲的立法者、法律人和高層公務員,由於受到納粹大屠殺的巨大心理衝擊,加上他們深信死刑並不能遏制犯罪,因此即使面對公眾強烈的、甚至是壓倒性的反對,他們還是廢除了死刑。
  • 廢除死刑近40年後,為何過半法國人開始支持死刑?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正式廢除死刑是在1981年,雖說和歐洲大部分國家相比算不上最早的一批,但是距今也已有將近40年的歷史了。實際上,正式廢除死刑的決定,是法國人努力了近200年才得到的成果。法國斷頭臺,從法國大革命開始就名聲在外,無數名人的生命都止步於此。
  • 死刑真的不能廢除
    關於關於刑法的處罰,其中較為有爭議的一種刑罰就是死刑,如今許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當然也有像咱們一樣的一些國家還保留著死刑,關於保留還是廢除死刑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爭論的焦點。今天咱們就該聊聊到底要不要廢除死刑。持有廢除死刑觀點的人往往有以下多種理由。
  • 民主黨人呼籲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
    12月15日,周二,數十位民主黨人加入「小隊」,呼籲喬·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甚至呼籲拜登徹底廢除死刑,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便他是所謂的罪大惡極的殺人犯!因為美國憲法第八修正案要求不得對任何美國人施加「殘酷和異常的刑罰」。
  • 中青報: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原標題: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伴隨著「復旦投毒案」二審,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論再一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包括法律人士在內的一些知識分子在廢除死刑上的激進態度與社會大眾「殺人償命」的樸素情感形成激烈的衝突。坦率地說,對於困難重重的中國法治進程而言,這種衝突並非好事。
  • 湖南召開首個死刑問題研討會 我國是否應廢除死刑
    2002年12月9日至10日,死刑問題國際研討會在湖南湘潭召開。也許是巧合,湘潭恰好是一貫主張「少殺」、「慎殺」的毛澤東的故鄉,而代表中國共產黨提出「逐步地達到完全廢除死刑」主張的劉少奇,其故鄉離湘潭也不遠。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丹麥人權研究中心、湘潭大學聯合主辦,30餘位中外法學者與會。據了解,這是國內第一個以死刑為中心的大型國際研討會。
  • 懂王的「加急槍斃名單」:創131年來,聯邦司法部死刑執行紀錄
    西方主流政治、媒體覺得上任八年沒有批准過一起死刑執行的歐巴馬政府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有的死囚坐牢時間長達20多年,他們也假裝看不見。在美國之外,歐盟曾在7月10日發布一份聲明稱: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在中斷17年後恢復處決,這個決定將讓美國與全球廢死潮流背道而馳,死刑是殘忍、不人道、有辱人格的懲罰,生命權不可剝奪,死刑也無法有效遏制犯罪。
  • 中國再減9死刑罪名 專家:非暴力犯罪死刑應廢除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解釋稱,死刑要跟剝奪他人生命的暴力犯罪有關。有學者考證過,實踐中最常用死刑的,分別是故意殺人罪、搶劫罪、故意傷害罪和毒品犯罪,而一些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少之又少。  「進一步削減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逐步將死刑只適用於那些侵犯公民、社會和國家重大利益的極其嚴重的犯罪,是慎用死刑政策內涵所決定的。
  • 現代各國死刑概覽:147個國家存有死刑 僅美國使用電刑
    死刑,作為最古老且最嚴厲的刑罰方法,在18世紀以前,很少有人對之提出非議。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的發展,到十八世紀,一些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死刑所固有的殘酷性特徵。為有助於了解和研究世界各國死刑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趨勢,我們將收集到的全世界185個國家和地區關於死刑情況的最新資料(基本上截至1990年,主要是外文資料),予以編譯、歸納和整理並介述如下: 一、完全廢除死刑的國家 刑事立法上明確廢除死刑導因於貝卡裡亞等人在理論上的論證和呼籲。世界範圍內最早廢除死刑的國家是突斯展尼(今義大利西部)和奧地利。
  • 賀衛方:為什麼我堅持要廢除死刑
    問:如你所說,在我國死刑的存廢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想要廢除死刑,有很多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司法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是不是廢除死刑的前提?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努力?  賀衛方:我覺得死刑廢除的問題,跟司法獨立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好像還可以分離出來,所以我的結論是相反的,越是司法不獨立的地方,越應該先廢除死刑。
  • 楊支柱:中國廢除死刑應當分三步走
    不過從這一常識推導出的死刑特別威懾力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犯罪是出於衝動,那是來不及權衡後果的;如果犯罪是仔細權衡後做出的決定,那麼首先權衡和主要權衡的一定是犯罪後逃脫的可能性而不是未逃脫時的懲罰力度,因為一旦被抓捕,即使最輕的刑法也足以讓犯罪行為得不償失。但是無論如何,死刑的威懾力還是比無期徒刑還是要大些。真正的問題恐怕在於提高破案率來增加刑罰威懾力的代價與適用死刑增加刑罰威懾力的代價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