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衛方:為什麼我堅持要廢除死刑

2021-01-08 騰訊網

  原題:以直報怨。而非以怨報怨

日前,夏俊峰案和藥家鑫案在社會上引起了關於道德、教育、刑事受害者賠償機制、司法公正等一系列問題的反思。同時,似乎是一種回應,5月24日,最高法在人民法院工作年度報告中指出,人民法院將加強對死刑適用的指導,統一死刑適用尺度,「儘量依法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維持正義是否一定要罪犯們付出生命的代價?長期以來樸素的「殺人償命」的正義觀是否還適用於現代社會?死刑判決的標尺應該定在哪裡?我們的社會是否走到了可以告別這種殘酷刑法的關鍵時刻?廢除死刑,會不會讓受到損害的人們有「天道不公」之感並催生出一批濫用私刑的「替天行道」者,使得社會治安每況愈下?本報記者專訪著名法學家、廢除死刑的堅決支持者賀衛方先生。

  問:經常看到你在各種媒體渠道上發表反對死刑的觀點,幾年前你做的題為「拷問死刑」的演講更是引發了對這個話題的廣泛討論,你的這種看法是怎麼形成的?

  賀衛方:我是十多年前就公開地演講、寫文章、做訪談,主張徹底廢除死刑。主要是覺得死刑太殘酷、太殘忍。一個人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希圖用嚴刑峻法淨化社會是納粹的想法。希特勒在維也納的小旅館裡,看到某一些猶太人跟雅利安的年輕女性發生關係,他就想像著雅利安人的血液被汙染了,所以最後就採取了屠殺猶太人計劃,數以萬計的猶太人被殺害,他認為這就是淨化社會;義大利的黑手黨是幾百年都無法解決的社會難題,遇到了墨索裡尼的銅拳鐵掌就治好了,當時也是萬民歡慶。所以很多專制權力開始都是以正義的名義,做的都是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街上的那些地痞、混混誰看了不生氣,但如果無論有沒有刑法的嚴格規定,不分青紅皂白把那些傢伙都抓起來判刑甚至處死,的確能夠把那些小混混都給清理掉,但最後的結果就是:把色情都清理掉,接著就要把自由思想清理掉,知識分子的厄運也就到來了。

  我的碩士生階段,曾經做過天主教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其中有一部分是研究刑法,早在中世紀,天主教會就提出,刑法的目的是為了改造人,而不是為了一味地去進行報應式的懲罰。這對我思想的形成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影響。但是不是特別具體清楚哪個時刻突然就覺得要廢除死刑,我應該去推動這件事。我覺得現在還是任重道遠,中國需要有這樣的平臺能夠公開討論。

  何懷宏教授過去在《新京報》上發表過兩篇文章談死刑問題,我覺得特別好。許多國家廢除死刑的推動力量除了法律界以外,還有倫理學的、哲學的、文學的,甚至純粹藝術的,比方說電影,有時候一部關於冤獄的電影,會對人產生很大震撼力。

  問:如果我國著手廢除死刑,應該先從哪一類的罪犯開始呢?

  賀衛方:我覺得徹底廢除是最好的,但是很可能無法一步到位,只能逐漸推進。目前只保留殺人、縱火、投毒這些最為惡劣的罪行,那麼其他的所有的犯罪都可以廢除死刑。具體論及某起殺人案是不是惡劣到足夠判死刑的程度,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沒有一個國家法律能夠規定那麼具體,司法判決不是自動售貨機:投進去一個硬幣就出來一瓶飲料。這個時候就是靠獨立的和公正的司法,要給大家一個特別好的法律的推理,一個判決書應該非常清晰地告訴大家,為什麼這個案件我會判他死刑,理由是什麼?藥家鑫只是因為擔心怕被抄下車號,受到糾纏,而不惜連捅六刀殺人滅口,這是怎樣的一種心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惡的心理,可以非常好地去分析他。司法的決策過程受制於律師和檢察官,法官也必須要對每個相關的證據做出一個判斷,比方說李玫瑾這樣的專家,也可以出庭來告訴,如果她認為藥家鑫是有心理問題的話,可以到法院去給出一個很好的解釋。無論如何,國家的法院殺人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所以這樣的話,就會使得司法的判決有一個上訴審級,最後的覆核權還要最高法院進行獨立的覆核,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這種自由裁量和由此導致的錯誤。

  問:可是我國的一些刑法判決恰恰缺乏獨立性,特別是牽涉死刑判決,利益相關方都要介入進來。

  賀衛方:對,現在的情況的確是如此。我曾經在微博上呼籲大家,尤其是法律界人士,不要去發傾向性過強的觀點。但是有不少人質疑說,現在權力在進行直截了當的幹預,那你學術界怎能不發出聲音?這當然也是一個有道理的說法。關鍵是要慢慢追求、培育有助於司法獨立的社會輿論,逐漸建立獨立的制度。我們憲法和訴訟法都規定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得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幹預,關鍵是如何落實下來。

  問:如你所說,在我國死刑的存廢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想要廢除死刑,有很多配套措施有待完善。司法的獨立性和公正性是不是廢除死刑的前提?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努力?

  賀衛方:我覺得死刑廢除的問題,跟司法獨立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好像還可以分離出來,所以我的結論是相反的,越是司法不獨立的地方,越應該先廢除死刑。因為司法不獨立就意味著司法會受到各種力量的幹預,整個過程沒有辦法做到非常審慎、認真和理性。這樣一種情況下,可能錯案的概率會遠遠高於已經實現獨立的地方。所以我覺得不用等到刑罰等配套制度發生變化就可以著手廢除死刑,西方國家最重的刑罰是終身監禁,我們叫無期徒刑,但我們的無期徒刑通常很少有真正老死在監獄裡邊,大多數人表現好一點,就可以減為20年,再往後減到15年,我覺得可以在修改刑法修改的時候再增加相關的條款,真正的引進一種美國式的刑罰制度,真正實現極其惡劣的殺人罪犯不可能減刑出獄,這個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心裡邊會平衡一點。其實對於一個理解自由價值的人來說,終身監禁是極其痛苦的一件事情。

  問:你反對死刑,理由之一是犯人本身也有尊嚴,而死刑本身就是對犯人人格尊嚴的一種侮辱和損害。從某種意義上說,終身監禁給人帶來的痛苦遠遠大於死亡本身,這是否也能算是損害了人犯的尊嚴?

  賀衛方:不,內心的痛苦是沒有辦法精確計算的,如果不伴隨任何痛苦,那刑法就失去意義,刑法制度,就是一種懲罰,這是一種讓你痛苦的過程。但死刑給人帶來的痛苦是不一樣的痛苦。我相信每個人面臨生死決策的時候是他所面對的最嚴重的問題,這比把你關到監獄裡頭不放出來忍受漫漫刑期更為殘忍。很多人描述過那樣的場景,包括像在陝西的李貴仁先生,他曾經坐牢,因為有知識,很會說話,被分配了一個特殊的任務——在行刑的頭天晚上陪死囚。據他說真的是很少有那種慷慨赴死的人,大多數人一下子就崩潰掉了,好好的一個人精神失常,突然大哭、大笑,大小便失禁,這些情況都有。當然,改死刑為終身監禁的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給人以糾正錯誤的機會,縱然不能徹底挽回,但還可以稍微進行一些補救,因為如果發現冤案,可以把人馬上釋放了。但是死刑那可真是一點辦法、一點糾錯的可能性都沒有了。

  問:現在「廢死」在某種程度上逐漸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是否仁慈、民主、人性化的標籤,美國為什麼還有些州繼續保留死刑?

  賀衛方:現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雖然都廢除死刑了,但沒有哪個國家敢用投票的辦法來廢除死刑。所謂「人同此心」,其實一般人的正義觀都是很樸素的: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尤其是對於非常惡性的、引起全社會震動的兇殺案更是這樣。罪犯應該為他給受害人帶來的痛苦來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按照罪和刑相適應的原則,對方死了,任何其他的處罰都好像不足以補償你帶來的損害,這樣的理論在美國也通行。

  還有一次我跟法國的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出版人索爾曼(GuySorman)聊天,他談到一個觀點,說在基督教的大的系統之下,新教的地方廢除死刑要難於天主教國家。比如說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這些國家都廢除了死刑,但是在美國這樣的新教國家,廢除死刑的難度就很大。這可能跟清教徒的傳統有關係。其實清教徒在殖民地時代,在美國所實施的刑法制度有不少是非常殘酷的,羞辱性的,對人性更苛刻的要求。霍桑的小說《紅字》寫的就是那段歷史。美國是萬花筒式的地方,對某些事物特別寬容,對另一些事物卻極苛刻;很多時候非常色情的東西都可以接受,但是有些地方就很極端,據說楊百翰大學甚至不允許女生的裙子高過膝蓋,這都是一種聽起來非常怪異的事情,但這就是美國。

  我有一本臺灣朋友送的書,叫《佛教反對死刑》,臺灣的佛教組織和一些佛教徒們一直致力於廢除死刑,儘管目前還沒有廢除,但是在大約去年之前,已經九年沒有執行死刑了;韓國比較徹底一些,韓國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執行死刑。當然韓國刑法中間還是有死刑的。現在保留死刑的許多國家,其實保留的是叛國罪和惡性殺人罪;日本倒是每年都會執行好幾起死刑,日本這樣一個發達國家為什麼一直保留死刑?新聞界一直在做這方面的研究。

相關焦點

  • 北大教授賀衛方:廢除死刑是刑罰上文明的體現
    類似的冤假錯案在前些年也非常多,例如雲南昆明的杜培武案件,湖北的佘祥林案件,另外在湖南還有一起已經執行死刑17年後來又發現當年被殺害者仍然活在世上的報導。  大家就要反思,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冤假錯案?我們能否避免死刑的錯殺?我們如何小心謹慎地判決每一個涉及死刑的人,不要再出現那樣的錯誤?
  • 廢除死刑的國家已有85個,北大教授賀衛方再次呼籲
    新聞引子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人民法院組織法進行修改,明確從2007年1月1日起,所有死刑案件核准權都收歸最高人民法院統一行使。屆時,部分死刑案件覆核權授權地方高院行使的20多年歷史就此告終。此外,根據最高院的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對所有死刑第二審案件實行開庭審理。人物名片賀衛方,男,1960年生。曾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做訪問學者。
  • 北大教授賀衛方:廢死刑避免冤案!
    賀衛東說,大家就要反思,我們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冤假錯案?我們能否避免死刑的錯殺?我們如何小心謹慎地判決每一個涉及死刑的人,不要再出現那樣的錯誤?  河南一份報紙報導了鄭州公安抓獲了一個現行犯罪分子,他招供說他不僅僅在此犯過罪,以前還在河北石家莊的郊區強姦殺害了一位婦女。
  • 《為什麼要廢除死刑》:一位推動法國終結死刑的律師心聲
    為什麼要討論死刑的問題羅貝爾•巴丹德通過大量國際調查證明,在廢除死刑的地區,血腥犯罪並沒有增加,是否有死刑的規定對犯罪的發展並未造成任何影響。但他的努力往往是徒勞的。在那些堅定不移支持死刑的人眼中,最殘酷的犯罪行為是否因為廢除死刑而增加,並不重要。他們要求的就是殺人償命。
  • 很多國家都廢除死刑,為什麼中國卻保留了死刑?
    通常來說廢除死刑的國家大都是因為人權和宗教的影響,當然也有特殊情況,美國一些州執行死刑成本太高,所以希望廢除死刑,據說加州執行一宗死刑,平均花費達3億美元,堪稱最貴死刑。死刑的廢除與否,一直存在著爭論。反對廢除死刑的人認為,刑罰為的就是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而死刑恰恰便是一個極為有效的警示。
  • 死刑真的不能廢除
    關於關於刑法的處罰,其中較為有爭議的一種刑罰就是死刑,如今許多國家已經廢除了死刑,當然也有像咱們一樣的一些國家還保留著死刑,關於保留還是廢除死刑其實一直以來都是爭論的焦點。今天咱們就該聊聊到底要不要廢除死刑。持有廢除死刑觀點的人往往有以下多種理由。
  • 中國為什麼不廢除死刑?看看這些你就都明白了
    這些刺目的字眼一遍又一遍的在拷問我的內心:「人,怎麼能這麼殘忍?」看完報導才發現,這起案件早就看過,當時華仔看到小姑娘的打碼照片時,還在心頭大罵那個男學生:「畜生!」兩年了,小姑娘的母親因為這起案件不斷奔走,就為了法院判決犯人死刑,甚至連小姑娘的遺體都不願儘早火化。
  • 美國時隔17年首次執行死刑!是否廢除死刑,引發美國社會爭議
    咱們清楚,西方有很多國家是廢除掉了死刑的,他們的法理可能認為,死刑並不足以威懾罪犯,而死刑剝奪了一個人的生命,太過殘忍。所以很多國家紛紛加入到了廢死聯盟,甚至咱們鄰邦日本,雖然沒有廢除掉死刑,但是在過去這些年很少執行死刑。以往我們還跟大家聊過,日本死刑是怎麼執行的,絞刑。把人吊上絞索之後,要由三個人分別按動一個按鈕,來實行絞刑。
  • 民主黨人呼籲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
    12月15日,周二,數十位民主黨人加入「小隊」,呼籲喬·拜登廢除聯邦死刑,他們督促拜登就任首日就廢除死刑,甚至呼籲拜登徹底廢除死刑,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便他是所謂的罪大惡極的殺人犯!因為美國憲法第八修正案要求不得對任何美國人施加「殘酷和異常的刑罰」。
  • 你是支持死刑還是支持廢除死刑?其實執行死刑也是一種法治教育
    是否實施死刑是社會中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有人支持,有人反對,都能講出很多道理,也能引出很多案例。總體而言,當今世界,廢除死刑的國家越來越多,達到105個,即使部分國家沒有廢除,實際上執行死刑的案例越來越少,如日本,每年少於10件。還有部分國家死刑適用的法律條款越來越少,如中國。最近有人有提出:你支持死刑嗎?
  • 湖南召開首個死刑問題研討會 我國是否應廢除死刑
    即使人們同意刑罰的目的在於阻嚇將來犯罪的發生,也不一定要堅持惟有死刑才可達到最大的威懾作用。北京大學法學院陳興民教授認為,事實已經證明,存在死刑的國家,與廢除死刑而以無期徒刑為最高刑的國家,死刑與無期徒刑對於犯罪的威懾力是相等的。  第二,死刑斷絕了犯罪人悔過自新的道路。  有資料顯示,謀殺犯無論是在監獄裡還是被釋放後,都極不可能再犯他罪。
  • 劉國福:中國廢除死刑是大勢所趨
    這打破了《刑法》立法不回應學術和社會各界關於死刑存廢爭論的局面,走出了中國逐步廢除死刑的第一步。自18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論沒有停歇過。進入20世紀60年代,國際社會普遍接受了廢除死刑觀念,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廢除了死刑,但是死刑存廢反覆的情況並不鮮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
  • 哪些國家是廢除了死刑的?
    徹底廢除死刑的國家(96 個)比保留死刑的更多,根據刑法學者劉仁文教授統計,現在世界上有 7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已在法律上或者是在事實上廢除了死刑。  所以回答哪些國家保留並執行死刑更容易。
  • 美國終於恢復死刑了!對於現代社會來說,應該廢除死刑嗎?
    儘管在1999年,丹尼爾·李就已經被法院判處了死刑,但受害者家屬一直沒有等到兇手伏法的那一天。大家知道,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和各個州政府有著不同的法律。其中,有22個州已經廢除了死刑,例如北部的密西根州,在1847年就率先廢除了死刑;最近一個是科羅拉多州,今年上半年剛剛廢除死刑。從上圖可以看到,標為紅色的州仍然保留著死刑;而標為墨綠色的州則已經廢除了死刑。
  • 死罪的歷史基因:中國會徹底廢除死刑嗎?
    但是肉刑雖然殘酷,也比不上死刑剝奪人生命的殘酷,漢文帝為什麼沒有廢除比肉刑更殘酷的死刑呢?由此這也看出漢文帝虛假的慈悲。中國古代刑罰的演變,唯一不變的是死刑的保留。  中國古代刑罰一直保留死刑,死刑罪名的數量也是十分龐大的。沈家本曾有簡要的統計:「中國的刑法,周時大闢二百,至漢武帝時多至四百九條,當時頗有禁綱漸密之議。元魏時大闢二百三十條。隋開皇中除死刑三十條。
  • 死刑應該廢除的根需解損分析
    2.國際趨勢層面廢除死刑已成為重要而迫切的國際趨勢當代的國際社會更加重視人權 ,而於保護人權 不甚符合的死刑的適用便受到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質疑,國際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已經廢除或者計劃廢除死刑,一些國際組織也在為死刑的廢除推 波助瀾,甚至聯合國也公開站在了廢除死刑的一邊。
  • 很多西方國家都廢除了死刑,並且要求中國也廢除,你怎麼看?
    很多國家都已經廢除死刑了,究其原因,大家可能都覺得,生命應該是讓人感到敬畏的,這是最後一道底線,沒有人能夠剝奪別人的生命,這是損害了人權,也是法律應有的底線。那些國家不僅自己廢除了死刑,還把眼睛看向了中國,希望中國也能廢除。絲毫不顧我們國家還有大批人喊著要求人販子死刑。
  • 楊支柱:中國廢除死刑應當分三步走
    不過從這一常識推導出的死刑特別威懾力是要大打折扣的:如果犯罪是出於衝動,那是來不及權衡後果的;如果犯罪是仔細權衡後做出的決定,那麼首先權衡和主要權衡的一定是犯罪後逃脫的可能性而不是未逃脫時的懲罰力度,因為一旦被抓捕,即使最輕的刑法也足以讓犯罪行為得不償失。但是無論如何,死刑的威懾力還是比無期徒刑還是要大些。真正的問題恐怕在於提高破案率來增加刑罰威懾力的代價與適用死刑增加刑罰威懾力的代價的比較。
  • 美國為啥還沒廢除死刑
    「只有州長才能批准處決,」懷特在陰森的音樂聲中宣布,「我這麼做過,我還會這麼做!」在1992年民主黨初選期間,比爾·柯林頓州長特意飛回阿肯色州,籤署了對瑞克·雷·雷克特(Rickey Ray Rector)的死刑執行令。瑞克在搶劫失敗後,殺死了一名警察,然後將槍頭對準自己;結果他自殺未遂,卻因腦部受傷成了一名嚴重的精神病患者。
  • 中青報: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原標題:中國社會還不到廢除死刑的時候   伴隨著「復旦投毒案」二審,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論再一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包括法律人士在內的一些知識分子在廢除死刑上的激進態度與社會大眾「殺人償命」的樸素情感形成激烈的衝突。坦率地說,對於困難重重的中國法治進程而言,這種衝突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