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09:59 |樂清日報全媒體-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望喜/文 黃瀚/攝
12月2日,2020年柳市鎮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柳市鎮城市書房(樂清市圖書館東風分館)揭牌亮相。
至此,除樂清市圖書館柳市分館之外,作為浙江省書香鎮的柳市鎮共建成投用1家城市書房、3家百姓書屋、5家農家書屋和94家文化禮堂圖書室,進一步發揮了公共閱讀空間在基層的推廣和帶動作用,讓更多人感受到了開卷有益的美好,也有力推進了「書香柳市」「文化柳市」建設。
樂清市圖書館柳市分館。
鬧市裡的縷縷書香
柳市鎮東風社區育英北路地處柳市建成區,沿路商鋪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熱鬧。
城市書房鬧中取靜,就矗立於育英北路一側,毗鄰原柳市包宅電影院;兩層樓,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
城市書房臨街的落地窗寬大透亮,窗外,是最撫凡人心的市井氣息;窗內,有著讓人靜下心來的縷縷書香。
一個暖陽和煦的午後,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這家剛開放的城市書房,進門的瞬間,仿佛一下子從「耳有車馬喧」踏入了「心遠地自偏」。書房一樓有成人閱覽區、少兒閱覽區和自助借閱區等,設有鄉邦文獻、紅色書櫃、兒童繪本等書籍專櫃。其中的兒童閱覽區有卡通的小椅子、色彩明快的兒童畫點綴其間,布置得溫馨而不失活潑,幾名小學生或站於書架旁,或坐在桌子前,正饒有興致地翻看少兒讀物。「這裡環境真不錯,離家又近,以後我們一定會是這裡的常客。」一旁,家長包女士帶著3歲的女兒一邊翻看兒童繪本,一邊點讚道。
拾級而上,城市書房的二樓設有閱覽區和非遺展示區,大大小小的桌椅、沙發擺放有序,幾盆綠植、幾幅名人字畫裝點了桌面和牆面,呈現出清雅和素樸。
「城市書房現有藏書1萬餘冊,文學、歷史、科技、繪本等各類別書籍齊全,書籍數量還在繼續追加中。」城市書房管理員介紹,「目前,因疫情常態化防控需要,城市書房的開放時間為每天9:00至17:30。這幾天,來書房的讀者比較多,男女老少都有。」
另悉,城市書房實現了與樂清各地圖書館(圖書分館)一卡通用、通借通還,讀者只需動動手指,在自助借還機屏幕上點擊操作,就能實現辦理借書證及圖書自助借還。
「東風社區一帶是居民生活的核心區,很高興城市書房能選址在東風社區,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居民走進書房、愛上閱讀。」東風社區黨委書記包偉豐說。
柳市鎮有關負責人介紹,城市書房可以讓廣大居民就近享受高品質的公共閱讀服務,是一項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後續,將以城市書房為平臺,組織開展國學講座、讀書沙龍、繪本分享等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以進一步激發居民的閱讀熱情。
城市 書房。
家門口的精神糧倉
敞亮的環境、合理的布局、四溢的書香……走進位於柳市文化中心內的樂清市圖書館柳市分館,只見人們三三兩兩埋首卷中。
作為鎮級圖書館,樂清市圖書館柳市分館於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有藏書3萬餘冊,包羅萬象,各個年齡段的讀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
小河依依,白鷺輕飛,位於柳市鎮長虹社區柳川公園內的長虹百姓書屋環境優美。該書屋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於2019年12月對外開放,有藏書1萬多冊,書屋內配置了沙發、茶几、綠植等,供讀者閱讀、休憩。
「這裡圖書種類很多,環境也很舒服,我經常來的。」家住柳市鎮長江路的居民鄭曉說,先到柳川公園散步鍛鍊,再到書屋看書「充電」,這樣的日常平淡又充實。
與長虹百姓書屋一樣,象陽和黃華2家百姓書屋,朝陽、長虹、蟾東、高園和曹田後等5家農家書屋,以及覆蓋全鎮各村社的文化禮堂圖書室均具有「貼近百姓接地氣」的內涵。
近期,朝陽東村66歲的老趙幾乎每天到朝陽農家書屋「打卡」,他說,書屋布置得古色古香,關鍵藏書不少,他喜歡的古詩詞欣賞、養生類的書籍都有,他經常過來一坐就是兩個來小時。「之前因為疫情原因,書屋作為公共場所一直沒對外開放,我一直盼望著大門重開,現在好了,又可以天天來了。」老趙說。
朝陽東農家書屋。
在蟾東農家書屋,「農業技術經濟」「學生教育」「少兒讀物」等書籍分門別類擺放有序,滿室的書香。居民施女士帶著4歲的孫女坐在桌前看一本童話書,她說:「我們住得近,我有空就帶寶寶來這裡,她看不懂沒關係,我講給她聽,聽多了她就懂了,還能像個大孩子一樣乖乖地坐上好一會兒。」
蟾東農家書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這些分布在柳市各地的百姓書屋、農家書屋、圖書室等公共閱讀服務場所,正如一條大河的多條支流,流淌著知識的清泉,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精神食糧,潛移默化地滋養著基層群眾的精神世界。
城市書房裡的雅集活動。
聚人氣的閱讀活動
最是書香能致遠。閱讀已經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柳市鎮黨委政府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精神境界,培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創建學習型柳市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為貼近、契合市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現實需求,將文化服務真正送到市民家門口,柳市鎮堅持公共閱讀服務網絡建設,並將相關建設列入民生實事項目,以期書香墨味讓城鎮居民變得更加優雅、更加富足。
在完善公共閱讀服務體系的同時,柳市鎮加強運行管理,積極發揮資源眾享共用、活動眾悅共融的作用,依託各公共閱讀服務平臺,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活動,為廣大居民提供了閱讀交流的機會,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
除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中秋詩會這些常規的閱讀活動之外,柳市鎮定期推出了柳川讀書會、詩詞沙龍、文學沙龍等品牌活動,接下來還將舉辦古詩詞分享會等。
此外,以親子互動帶動全民閱讀新風尚,也是「書香柳市」的一抹亮色。今年以來,柳市鎮已舉辦多場親子繪本閱讀分享會、父母成長公益課堂,每次都人氣爆棚。
另悉,今年是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倡導和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第13個年頭。12月9日,柳市鎮舉行「倡導全民閱讀·共建書香柳市」2020年柳市鎮惠民助學圖書巡展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啟動儀式,倡導全民閱讀,提高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柳市古代藏書樓
二酉軒(小酉山房)
徐聘堂(名獻廷),清呂岙(今呂岙村)人,道光十二年歲貢生,書房名「二酉軒」,富藏書。其子徐飩士(名德元),道光十七年選貢生,曾出資修築七裡大埭,重建樂清校士、梅溪書院;承父志,在家建藏書樓,名小酉山房,藏書兩萬餘冊。
芸香精舍
陳璞山(榜名珒),清鯉岙(今屬柳湖村)人,鹹豐八年歲貢生,在家闢藏書樓三間,名「芸香精舍」。其弟陳厚石(榜名坤),鹹豐六年歲貢生,曾任光緒《樂清縣誌》總纂,藏書亦達萬餘卷,與兄所藏,合稱三萬。
古香樓
黃夢香(號昆南),清高園人,通經博史,擅長於詩,曾於業師林大椿建詩社,振興詩學,被尊為「詩壇盟主」。在家闢別院,名「古香樓」,藏書萬卷。光緒間,其子黃鼎瑞、其孫黃式蘇先後中舉人,叔侄登科,傳為佳話。
柳市歷代書院
北宋 鄉校
宣和間(1119-1125),邑大夫興鄉校,以鄉先生鄭君邦彥主之。鄭學術淵粹,為時名儒,從遊者以百數。 ——王十朋《東平萬府君行狀》
南宋 圖南書院
在柳市。宋翁敏之建……後翁氏兄弟並登第,建聯桂坊。 ——清道光 《樂清縣誌》卷四
翁敏之……所居舊有鄉校,乾道丙戌(1166)海溢廢。敏之與族人旁闢新學,扁曰「圖南書院」,招明師,聚族裡而教之。 ——明永樂《樂清縣誌》卷七
明 陳省齋書院
德春庵,在河岙山北,本陳省齋侍郎書院,後舍為寺。 ——清光緒《樂清縣誌》卷十五
清 鳳山書塾
在五都鳳嶼。長山鄭氏建。 —— 清道光《樂清縣誌》卷四
清 華村書塾
在七都黃華。 ——清道光《樂清縣誌》卷四
清 採真書塾
在八都橫帶橋。乾隆間(1736-1795)貢生鄭光燮建。 ——清道光《樂清縣誌》卷四
清 瀛洲書塾
在八都西鄉柳市。嘉慶十六年辛末(1811),增生陳瑞邦、監生胡明望、監生劉濟清建。光緒六年(1880),職員吳鄭衡等重修、立碑。
——清光緒《樂清縣誌》卷四
1607479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