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Pods 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2020-12-25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愛範兒」(ID:ifanr),作者:李超凡,36氪經授權發布。

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裡,段延慶運用內力將聲音傳到虛竹耳中,幫助他破解珍瓏棋局,而周圍的人卻沒有察覺,這門武功被稱為「傳音入密」。

圖片來自:《天龍八部》

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曾說,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都與魔法無異。如今「傳音入密」這一神功也已經可以通過科技實現。

最近以色列一家科技公司 Noveto 就發布了一款產品,能隔空將音頻定向傳輸給特定用戶,其他人則聽不見,就像戴上了一個無形的 AirPods。

想像一下,當你在地鐵上看劇時外放音樂、在深夜看球裡可以將音量調到最大,卻不會打擾別人,自己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那麼耳機似乎也沒什麼用了。

沒錯,這項技術的終極目標,就是取代耳機。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

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

無耳機定向傳輸音樂,到底是什麼?

Noveto 發布的設備叫做 SoundBeamer 1.0 ,外形和一個普通的音響沒什麼不同,之所以可以無需耳機就能定向傳播音頻,是基於一項新的音頻技術「sound beaming」(聲音光束)。

所謂「聲音光束」,可以看作將聲音當做手電筒的光一樣定向發射出去。SoundBeamer 1.0 通過內置的 3D 感應模塊定位和跟蹤用戶耳朵的位置,在耳朵周圍形成一個「聲音口袋」,並通過超聲波來傳輸音頻信息。

因此用戶就算不用佩戴耳機也能聽到 360 度的環繞聲,而旁邊的用戶則聽不到。而當用戶的頭部移動時,聲音也能自動「跟隨」,但這個跟隨的有效範圍是多大 Noveto 沒有透露。

這個技術很容易讓人想起 iOS 14 上更新的空間音頻功能,蘋果的這個功能其實也是通過定向音頻濾波在 AirPods Pro 上模擬環繞音效,並依靠陀螺儀來感應頭部的移動,實時跟蹤和同步各個方向的聲場。

不一樣的是,「空間音頻」需要依託於 AirPods Pro 這樣的可穿戴設備,而 SoundBeamer 則距離用戶更遠,雖然兩者都內置了數位訊號處理和晶片組,但後者跟蹤和調整聲音信號的難度顯然更高。

目前 Noveto 對於這款設備內部結構和核心技術沒有太詳細的介紹,不過卻在線演示了 SoundBeamer 的部分功能。

在其中一個演示場景中,一位工作人員用 SoundBeamer 傳輸音頻在玩一款槍戰遊戲,而另外一邊的同事則聽不到遊戲中的聲音。

其實早在 2018 年,Noveto 就曾向媒體展示類似的原型產品,據當時體驗過這款產品的 CNBC 記者介紹,當普通音頻切換到 Noveto 的定向傳播模式後,就像擁有了一個私人影院。

Noveto 的揚聲器通過攝像頭跟蹤我的頭部運動,將聲音傳到我的耳中。我和身旁的 Wallace 交談時,我能聽到揚聲器發出的音頻,而 Wallace 卻聽不到。

而 SoundBeamer 1.0 則是 Noveto 正式發布的第一款產品,Noveto 執行長 Christophe Ramstein 認為,SoundBeamer 在音頻產品體驗上的革新,可以和 iPod 相提並論。

據悉這款產品將在明年的聖誕節前上市,屆時設備的體積將比現在更小。按照 Noveto 設想。未來除了推出這種定向傳輸音頻的自由品牌產品,還會將技術授權給第三方硬體,讓更多設備支持這項技術。

看起來似乎能對這款產品喊一聲「Amazing」,但鑑於這款產品還沒正式發售,只有演示的 demo,不免讓人對其產生一些疑問,畢竟在音響和耳機市場,此前似乎還沒出現成熟應用這種技術的消費級產品。

不過也無法斷定這又是一款 PPT 產品,因為這背後的技術其實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不少產品也已經在一些行業中開始了商用。

黑科技背後的技術,可能比你還老得多

Noveto 研發的「sound beaming」技術,是聲頻定向傳播技術的一種,又被稱為「定向聲技術」,簡單來說就是讓原本在空氣中向四周發散的聲音朝著固定方向傳播。

目前定向聲技術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實現,即聚音罩技術、揚聲器陣列技術和基於超聲波聲頻定向傳播,而 Noveto 所用的則是第三種。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是 20Hz - 20KHz,是聽不到超聲波的,那怎麼用超聲波傳輸音頻信號並讓目標用戶聽到呢?

這裡需要引用一個叫做「非線性傳播」的概念,可如果要講清楚這項技術可能要一篇論文了。你只需要知道,當超聲波信號發射到空氣中,會發生某種作用而產生新的頻率。

因此只要讓這個新的頻率落在人耳可以聽到的範圍就可以了,而比起我們平時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超聲波信號更容易調製方向,這些特點也讓超聲波成為了定向聲技術的一個理想載體。

而且為了進一步提升聲音定向傳播的效果,在不需要聲音的方向會用無數超聲波單體抵消掉聲音,而在特定的方向上讓波形疊加以增強聲音信號,有點類似主動降噪耳機的工作原理。

基於定向聲技術,一個客廳內播放不同音頻卻可以互不幹擾.

而超聲波空氣中非線性傳播的自解調效應,則早在上世紀 60 年代就被研究者發現,到了 80 年代已經有人開始研發基於這種定向聲技術的揚聲器設備。

至於另外兩種定向聲技術方案,聚音罩技術需要在一個半球形的罩子才能體驗,而揚聲器陣列技術需要用到大量的高頻喇叭,無論是傳輸效果還是可靠性都不如基於超聲波的定向聲技術。

這項技術也填補了聲學領域的一大空白,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重要的技術變革。從這個角度看,前文 Noveto 敢將自己的產品的創新與 iPod 相提並論,至少是有一些理論支撐的。

美軍驅逐艦,廣場舞大媽,都用上了這項技術

不過這項技術正在走進大眾視野則要到 21 世紀,而在推動這項技術成熟商用的人中,Joseph Pompei 是不得不提的一個人。

早在 1998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 MIT Media Lab 就啟動了對於定向聲技術的研究,並給這項技術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Audio Spotlight(聲音聚光燈),並在 2010 宣布研發成功。

於是在 2012 年 MIT Media Lab 開始和一家叫 holosonics 的公司合作,將這項技術推向商業化。而 Joseph Pompei 正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同時他也是「聲音聚光燈」的主要開發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 Joseph Pompei 可謂是聲學領域難得一見的天才。年僅 16 歲就成為美國最大的音效製造商 Bose 史上最年輕的聲學工程師。

2018 年「聲音聚光燈」技術的用戶就超過了 100 萬,當中博物館等展館佔了很大一部分。這些場館可以向不同的展區傳輸不一樣的介紹音頻,而不相互幹擾。

而超市也是「聲音聚光燈」的目標用戶,主要用於在不同區域播放各種折扣優惠信息。當你走在商場,耳邊突然傳來一個渾厚的男聲:「OMG,買它!」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呢?

另外這項技術還有望用來解決廣場舞擾民的問題,前幾年浙江就有一個小區居民無法忍受廣場舞大媽高音喇叭的聲音,集資 26 萬買了一個「遠程定向強聲擴音系統」對著廣場舞大媽播放。

這樣「以噪制噪」的方式不可取,但如果將廣場舞大媽可以使用基於定向聲技術的揚聲器播放音樂,讓音樂集中在某個固定區域,就能大大降低對周邊居民的騷擾。

目前國內也已經有創業公司在研發類似的產品,比如今年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的「清聽聲學」,在 2017 年就推出了基於定向聲技術的智慧廣場舞系統,並在蘇州開展試點應用。

智慧廣場舞系統的定向揚聲器.

另外定向聲技術還能變成一種武器應用在軍事領域,也就是定向聲波武器。美國的國民警衛隊曾用 LRAD 定向聲波驅散器來驅趕聚集人群,海軍也常用這種設備來對目標船隻進行驅逐和警告。

而在李安導演的科幻電影《綠巨人》中,就用了強度更高的定向聲波武器來對付綠巨人,一度震得綠巨人無法招架。

可以看到,目前定向聲技術的商用領域集中在 B 端的大型揚聲器設備,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產品非常少,其中價格和便攜性都是不小的障礙,此外 C 端和 B 端的用戶需求也有很大不同

取代耳機?不是沒可能,但不容易

在定向聲技術的領域,設備的微型化已經是國內外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而設備的小型化則是邁向消費級產品不可或缺的一步,畢竟如果要抱著個大音響才能實現定向音頻,那為什麼不戴一個耳機呢?

前面 Noveto 展示的設備的便攜性雖然也不如手機,但已經比之前的產品體積小了許多。

此外三星也曾在 CES 2018 發布過一款號稱「全球最小定向音響」的概念產品 SRay,售價約為 209 美元,雖然沒有正式推出市場,但這大概就是定向聲技術消費級產品比較理想的形態。

基本研發類似產品的廠商,都或多或少提過一個宏大的目標:最終能取代掉「耳機」。但顯然沒那麼容易,目前這個目標還遙不可及。

除了體積和價格,定向揚聲器的音質比起傳統音響設備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中低音是最大的短板,這也是目前聲音定向傳播技術必須付出的代價。

這在博物館、超市、軍用等領域問題不大,但在影視、音樂、遊戲等娛樂場景,用戶對音質的要求則高得多,2016 年也推出過家用的定向聲產品,但消費者並不買單。

如果定向聲技術真的想誕生出足以取代耳機的產品,除了要能成熟應用在便攜的小型設備上,也要保證音質的體驗,同時價格不能過高,這裡面還有太多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暢想這種技術在未來的應用,除了可能替代耳機,還可能誕生一種新的交互界面。

蘋果就曾申請過一項叫做「可攜式媒體設備設計的定向音頻技術」的專利,設備在用戶周圍發出的定向音頻形成一個「聲音界面」,從而讓用戶進行非視覺的交互,就像是基於聲音的多點觸控。

我們在此前一篇文章提到,AirPods 革新了耳機交互,讓人與設備的交互更接近馬克·維瑟(Mark·Weiser)構想中的「普適計算」。

普適計算旨在打造一個「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且不可見」的計算環境,用戶在不覺察的自然情況中與設備進行交互。

如果說佩戴 AirPods 已經在很多場景讓人「無感」,那麼「無形」的定向聲技術是否則更加契合普適計算的願景呢?

這一天是否真的會到來,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關於AirPods的八個問題和你一定不知道的六個隱藏使用技巧
    airpods還將有距離傳感器和陀螺儀塞了進去,在你聽歌時候拿下一個耳機,歌曲暫停,帶上繼續播放,幾乎沒有延遲,這是距離感應器在起作用;其實與它配合的還有個陀螺儀,如果耳機是橫向帶著的,帶上之後不會立刻播放音樂。
  • airpods丟了怎麼定位 蘋果airpods耳機定位找回教程
    隨著手機的更新換代,手機上的耳機插孔逐漸取消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無線耳機。無線耳機的弊端就是容易丟失,那麼我們要怎麼通過定位來找回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3、在設備界面,選擇需要查找的airpods設備。  4、進入後,點擊「播放聲音」的選項。  5、進入後,選擇需要定位的耳機即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airpods查找耳機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 「靠譜!」華強北AirPods頂配購買攻略!
    目前華強北airpods以次充好,魚龍混雜非常多,在深圳,大大小小的作坊有上千家,總之一句話形容,一分價格一分貨。華強北藍牙耳機有很多版本,不同的版本代表的是晶片的不同。主流的幾大晶片廠商包括洛達、高通、恆玄、瑞昱、傑理。
  • 江西省蘋果藍牙耳機三代airpods生產
    江西省蘋果藍牙耳機三代airpods生產,鑫灝源立足製造業,著眼智能製造,並以全球化的視野、持續的創新和卓越的服務讓公司成為知名的智能互聯終端產品一站式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提供商。
  • 蘋果校園大促又要開始,這次送的耳機變成airpods,心動不?
    在過去5年,蘋果都是贈送Beats耳機的,而今年蘋果將Beats耳機改為了airpods。而且這次送的airpods是帶有有線充電盒的第二代airpods,既不是無線充電款也不是Pro。有人說,蘋果太會算帳了。
  •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打開APP airpods使用方法_airpods怎麼調音量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8 15:54:22   airpods使用方法   irPods在推出之後立馬成為了一線藍牙耳機梯隊,但是許多擁有AirPods的用戶朋友可能都還不知道這款耳機有哪些強大的功能,AirPods使用技巧大全集合了所有AirPods的功能並進行精簡,只需要簡單閱讀AirPods使用方法即可徹底掌握這款耳機的所有功能。
  • 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怎麼接電話?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使用方法教程
    8月29日,隨著蘋果開啟了耳機口充電口二合一的時代。3.5mm耳機接口的取消,為蘋果手機裡的其他組件爭取了更大地空間去優化性能。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怎麼接電話?蘋果airpods藍牙耳機使用方法教程。 AirPods在再現音樂和電影聲音方面做得「不錯」,但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
  • B&OH9體驗:誰說降噪耳機就一定要「醜醜的」?
    降噪耳機「三劍客」,最上為 H9在所有耳機類別中,降噪耳機的「工具屬性」要更強一些,降噪效果往往是評判耳機好壞的第一要素。但作為一個能夠提升耳朵「幸福感」的產品類別,降噪耳機的使用場景正在拓寬至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於耳機「顏值」的追求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我看來,這也是 H9 這類耳機存在的價值。
  • 【耳機便攜】專屬於「我」的參考耳機:索尼Sony Just Ear定製入耳耳機
    因為「量身訂做」的關係。三種調音取向既然是「量身訂做」,Just Ear服務所提供的XJE-MH2,還有三款聲音設定走向略有不同的XJE-MH2,分別是「Monitor監聽式調音」、「Listening聆聽式調音」與「Club重低音式調音」,消費者可以到Sony合作的耳機專賣店,試聽挑選最喜歡的調音款式,然後預約時間到「博士助聽器」安排耳模製作,完成之後送往日本手工製作
  • 看到蘋果AirPods Max,Beats耳機表示很受傷
    哪怕是它的定價超過了 4000 元,但「AirPods」的前綴已經證明了它的純正血統,自然也就會有放棄 Beats,轉投新耳機麾下的用戶。截止到今天,Beats 官網大部分在售的無線耳機和頭戴式耳機,都已經內置了和 AirPods 同款的 W1、H1 晶片。在「蘋果芯」的支持下,意味著 Beats 耳機可以像 AirPods 一樣,支持和蘋果設備的彈窗秒連,以及語音喚醒 Siri 的功能,而其它第三方耳機,還得走一遍設置裡的藍牙配對。
  • 蘋果推頭戴式耳機Airpods Studio,魔聲怎麼辦?
    魔聲是全球領先的高品質耳機製造商,為家庭娛樂、音頻、家庭影院、手機、電腦和遊戲提供高級連接性解決方案,同時也是iPod,iPhone和iPad配件和專業音頻領域的傑出創新者。魔聲公司由總裁李美聖(Noel Lee)於1979年創立,致力於「打造更完美的音樂聲效」的產品。
  • AirPods 也有「保險」了,AppleCare+ 還能按月買 | 愛範兒
    明顯的變化,就是有了「適用於耳機的 AppleCare+ 服務計劃」。現在用戶花 299 元購買這項服務後,蘋果就能為 AirPods 提供為期兩年的專家技術支持、額外硬體保修服務,還能提供最多兩次意外損壞保修服務(每次收取 199 元)。當然,服務範圍不包括 AirPods 變成 AirPod 或變成 Air。
  • AirPods Max——戴上它來一場「天籟之旅」
    「驚嚇」——售價4399RMB。當然,在耳機上使用不鏽鋼以及鋁合金的材質,代價也是「沉重」的,耳機本體重量高達384克,但是好在AirPods Max的重量都集中在兩側大耳罩上,而蘋果在頂部採用穹網設計,巧妙的讓這款耳機「只壓髮型不壓頭」。
  • 等了這麼久,新AairPods值得出手嗎?
    蘋果稱,公司設計的H1晶片擁有10個音頻核心,實現了極低的音頻處理延遲,讓實時降噪成為可能。此外,AirPods Pro 的充電盒也變得更「扁」,但整體的體積還是比市面上其他入耳式降噪耳機的充電盒更「苗條一些」。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AirPods Pro還加入了IPX4防水等級,至少意外潑濺不會再產生「即死」效果,同時在H1晶片的加持下,AirPods Pro的穩定性也沒什麼好懷疑的。
  • vivo TWS Neo真無線藍牙耳機,可媲美蘋果airpods,價格還便宜!
    就在前不久vivo公司發布自己的照相手機X50的同時也隨之推出一款真無線藍牙耳機TWS Neo。為什麼說這個無線藍牙耳機可以媲美蘋果的airpods呢?請聽小編娓娓道來。首先vivo TWS Neo和去年9月份發布的TWS 1非常相似,整體充電倉也十分小巧。整體尺寸為58.1X51.6X24mm相比蘋果第一代以及第二代的airpods更小巧一些。
  • 耳機鄙視鏈頂端,有了它還買什麼 AirPods?
    有「奶茶自由」,當然也有「耳機自由」。 所以仍然有人對現在的耳機不滿意:就沒有不塞進耳朵的耳機嗎? 他們覺得,AirPods 系列雖然被稱為「史上最好的無線耳機」,但是顯然歷史是從「最好」到「更好」的。 從外觀看,它是一枚復古的大框眼鏡,但是在兩個鏡腳,The Mutrics 往裡塞進了兩枚骨傳導式揚聲器。
  • 看到蘋果 AirPods Max,脖子上的 Beats 耳機表示很受傷
    哪怕是它的定價超過了 4000 元,但「AirPods」的前綴已經證明了它的純正血統,自然也就會有放棄 Beats,轉投新耳機麾下的用戶。截止到今天,Beats 官網大部分在售的無線耳機和頭戴式耳機,都已經內置了和 AirPods 同款的 W1、H1 晶片。在「蘋果芯」的支持下,意味著 Beats 耳機可以像 AirPods 一樣,支持和蘋果設備的彈窗秒連,以及語音喚醒 Siri 的功能,而其它第三方耳機,還得走一遍設置裡的藍牙配對。
  • 拒絕耳機意外丟失,實用Airpods2防滑保護套推薦
    伴隨著蘋果3.5mm接口的取消,蘋果發布了Airpods無線藍牙耳機。剛開始很多人對於藍牙傳輸的音質不是很看好。不過蘋果Airpods發布之後還是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追捧。不僅在音質上不輸有線耳機,而且小巧輕便的造型設計,外出能夠更好擺脫線材纏繞的煩惱。
  • 在蘋果、谷歌之後,微軟的智能耳機離我們還有多遠?
    而想要讓智能語音助手能夠接入人們不同生活場景,爭取到足夠多種類設備的支持是未來大家需要去做的事情。在智能音箱之後,誰又會是下一個焦點呢?我們認為可能是智能耳機。下面一起來看看,有關智能耳機,蘋果、谷歌以及微軟,這三家處於網際網路行業頭部位置的公司做了什麼。
  • 智能耳機 2021
    AirPods 的出現幾乎重現了蘋果公司在 iPad 上的情景,作為耳機,AirPods 沒有什麼與 EarPods 有明顯不同的設計,看起來像「剪斷線」一樣的耳機產品竟然要花費一千多元的價格,很多人在 AirPods 的官方視頻點「踩」,產品公布之後的前幾個月,那支官方視頻有一半的是「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