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大家小時候都被家長或者老師問過這麼一個問題:你長大後想要幹什麼?
太空人、科學家、老師、醫生……這些名詞的出鏡率居高不下,當時的我們,小小的身軀之中有著大大的夢想,覺得這些職業就是英雄一般聖潔的存在,是每一個小孩子都嚮往的聖域。現實是殘酷的,長大後的我們,回首那些夢想,全都變成了一句笑談,一個泡影。
小時候總是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長大後才發覺並慢慢接受了自己的普通。
我小的時候,坐車的時候,看著遠方的太陽一直在「追隨」我移動,便以為太陽是我的宿主,我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太陽之子」;長大後,通過不斷學習才明白,太陽相對於地球上的我們一直是恆定的,只不過是我一直在移動而已。
如果可以,回到小時候,當老師再度問起我的理想,我絕對不會傻傻地回答科學家了。
日前一篇搞笑又犀利,近300字的作文《當一名房東》走紅了朋友圈。我有一次看到爸爸,很霸氣地在那喊:「收房租」,我很羨慕。
那裡面的人一聽見就出來乖乖地拿出一大把的錢交給了我爸爸了。
我每次都看見爸那威風的樣子,每次去敲門叫裡面的人拿出一大把的錢交給了我爸爸,爸爸拿過來就放到了口袋裡面去,這真是太威風了。
中國過去的十年狠狠地教育了有理想的老實人,看著挺可悲的,但確實有現實意義。這個孩子已經早早認識到人類致富的本質——勞動致富永遠跑不贏通脹,資產增值才能帶你成為人上人。不僅是這一個孩子,現在很多的孩子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還記得那個面對記者採訪說出以後長大要當網紅明星的孩子,當記者進而詢問他原因時,他說了一句:「這個輕鬆不累啊。」中國社會正在拼命地撕裂,日趨成為遙不可及的兩級裂谷。當這一代的孩子長大後,佔據大量社會財富的人上人們會囤積更多的資產,優生優育。而處於社會底層的大部分人就會認清現實,被逼無奈的心甘情願當無產階級,粗茶淡飯地度過一生,同時為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放棄遺傳自己的基因。畢竟人上人還是少數,這就一葉知秋般,很合理地解釋了,為什麼我國的出生率會斷崖式下降。
感謝高房價讓年輕一代幡然醒悟,從小就看清了社會的本質。以科技作為主導力發展的大經濟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網際網路,金融和房地產一起築成了新經濟的營壘,以前只敢說「實業誤國」這四個字若隱若現,但現在是真的在騎臉了。國家的GDP突飛猛進的同時,其中又有多少實實在在的乾貨呢?具體分攤到各地,各地的成績單紛紛無條件向GDP看齊,土地財政成為刷分的最佳手段,房價也水漲船高,一下子漲到了一家三代人,六個錢包的水平。中國曆朝歷代,大多數王朝都是因為土地兼併嚴重而亡國,故此,有識之士,明君賢相都在不約而同地做著同一件事:抑制土地兼併。土地是農民的立身之本,土地兼併嚴重則富者阡陌連片,窮者則無立錐之地。一旦遇上饑荒災年,老百姓走投無路,只能鋌而走險去造反。
房產就是新時代的「土地「,房東就是新時代的「地主」。深圳只是中國高房價的一個縮影,那些人,靠著幾棟回遷房收租,不勞而獲,過著鞋履蟲一樣的生活,那些因拆遷獲益,補償房產或金錢的土豪,給全社會樹立了一個示範:房子就是資產,就是衡量一切價值的萬用尺。實體產業從業者仍舊過著996福報,買不起房子的慘痛生活,那麼以後,只會有更多的小學生的理想是當房東。
小時候的我們,理想是科學家、文學家、太空人……但是所有想成為的對象,最後都變成想有個家。理想在房價的重壓下支零破碎,死無全屍。在理想的屍骨上,資本、財富崇拜的圖騰豐碑高聳天際。這個小朋友的作文,很驚訝嗎?這不過是深圳這種扭曲畸形價值觀的一個縮影,就如同古代放牛娃都想著成為地主老爺一樣。就算真的成為科學家,一個優秀的科學家,起碼得名牌大學畢業,家裡還得出錢供他讀研讀博,讀博士越來越成為家境殷實那批人的選擇,如果太窮的話,早就出來修996福報,賺錢養家了。物質是基礎,有物質基礎了才有資格談選擇。試想這個小孩當上房東收租,就意味著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他想去搞點研究或者鑽研某項愛好都可,這樣的人更容易做出成績,因為沒有生活的壓力,而不是我們這些996的社畜,天天跟螺絲釘一樣,鎖死在工位上,一個工具人,怎麼會有多餘的時間進行鑽研。連比爾蓋茨都瘋狂買地,小學生想當個房東又有什麼錯。世事最無奈的,莫過於你知道你將來會遇到什麼坑,而且別人翻車,現成的例子都擺在面前了,但你還是也只能是必須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