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衣戀等知名商業集團跨界餐飲緣何紛紛折戟?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近日,關於著名的甜甜圈品牌美仕唐納滋上海地區所有10家門店自3月25日起停止營業的消息,讓人唏噓不已。

據悉,日本得斯清於2000年在上海推出「美仕唐納滋」大陸1號店。2009年與臺灣零售巨頭「統一超商」合作,以上海為主要市場,到2012年擴大至25家店鋪。但之後未能實現持續增長,與統一超商的合作也已取消,並逐步關閉虧損店鋪。

據聯商網上海商業情報專欄調查了解,以統一方便麵和7-11便利店聞名全國的臺灣統一集團曾先後在大陸市場以特許經營及合作模式經營多個國際餐飲品牌,但其中成功案例僅見星巴克咖啡合作案(2017年美國星巴克公司以13億美金從統一集團手中收購星巴克華東地區合資公司剩餘的50%股權),統一在大陸市場引入的諸如美國酷聖石冰淇淋、日本午茶風光Afternoon Tea、日本美仕唐納滋甜甜圈、日本樂豪Royal Host西式家庭簡餐、日本和食莎都Sato日料等知名品牌均陸續折戟沉沙。

近年來,傳統零售市場競爭慘烈,各大商業集團紛紛跨足增長迅猛的餐飲市場,生鮮超市+餐飲、百貨+餐飲、便利店+餐飲、書店+餐飲、花店+餐飲、健身+餐飲、影院+餐飲、化妝品+餐飲、服飾+餐飲、美業+餐飲、KTV+餐飲,浴場+餐飲、網吧+餐飲……新模式層出不窮。更有LV、Gucci、愛馬仕、阿瑪尼、香奈兒、無印良品、LINE FRIENDS、悅詩風吟、雙立人、奔馳、寶馬汽車、同仁堂、胡慶餘堂、王老吉等知名品牌,也都先後在甜點店、咖啡店、茶飲、主題餐廳等領域跨界布局。

但餐飲市場同樣競爭激烈,每年新增的餐飲品牌及門店數量層出不窮的同時,大批餐飲品牌被淘汰出局,餐飲迭代更新速度遠超零售業,每年從紅海市場中脫穎而出的餐飲新品牌可謂鳳毛麟角。隔行如隔山,雖然有宜家、盒馬、超級物種等少數商業集團經營餐飲獲得成功,目前來看,真正從餐飲業務獲得盈利的商業集團並不多。

以中國百貨業、服飾業、奢侈品業中的三大巨頭為例,以百貨零售為主業的馬來西亞百盛集團,旗下獅騰餐飲公司於2015年引入中國市場的四大歐美餐飲品牌:美國Johnny Rockets美式正餐、The Library Coffee Bar咖啡、美國Quiznos Sub美式簡餐、Franco法式正餐均已淡出市場,僅剩臺灣Hogan哈肯鋪手感烘焙麵包店尚在擴展業務。

以服飾零售為主業的韓國衣戀集團先後在中國市場引入ASHLEY西式自助餐、自然別谷韓式自助餐、Teenie Weenie主題咖啡、美國香啡繽咖啡雖在初期均獲得良好口碑,但如今均已悉數退出中國,僅剩Café Lugo咖啡在衣戀旗下優客城市奧萊維持運營。

著名的奢侈品集團開雲集團旗下上海1921 GUCCI餐廳也於2018年7月黯然退市。

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旗下高端餐飲品牌COVA進入北京市場3年後,在京的3家門店已於2018年底全部關閉。

相對於餐飲新創業者,這四大王牌商業集團可謂跨界餐飲中的富二代及種子選手,要資金有資金,要品牌有品牌(都是國際知名餐飲品牌),更有商業運營能力作背書,所以門店進駐的都是普通餐飲品牌難以入駐的知名商圈優質商場,但為何這些享盡優質資源能夠呼風喚雨,也曾獲得較高影響力和口碑的餐飲大牌最終卻落得幾乎無一倖免鎩羽而歸的局面?

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內部層面,不同於宜家餐廳多年長期單品牌運營營造的生活方式氛圍,百盛、衣戀、統一集團都採取多品牌多點開花。由於戰線拉得過長,商業上的優勢難以複製,餐飲人力團隊資源空降兵和品牌運營營銷都跟不上擴張的步伐,出現餐飲品質下降或新品創新不力,產品老化失去競爭力,自顧不暇導致效果不盡如人意。

此外,以特許經營或合作經營模式獲得海外餐飲品牌的國內運營權這一方式也存在先天缺陷,海外品牌往往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例如2018年退出大陸市場的英國Pret A Manger、美國澳拜客),也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更容易由於文化理念分歧導致雙方合作分道揚鑣。

外部層面,餐飲整體競爭激烈,一方面新店新品牌大量湧現,另一方面老店老品牌成批消失。

據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闆內參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餐飲門店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在增長的同時,其壽命也在不斷縮短,去年倒下了285萬家餐廳,去年關店總數是年新開店總數的91.6%。有人歡喜有人愁,新店開得快,老店淘汰得更快,冰火兩重天可謂是中國4萬億餐飲市場的縮影。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據中商數據2015年以上海百家餐廳為樣本的一次調查發現,平均生命周期已經從2013年的2.9年縮短至2.1年。

美團點評發布的《2017中國餐飲供給側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已關餐廳平均壽命為508天,傳統餐飲品牌的平均生命周期已經從2013年的2.9年縮短到了2017年的1.39年,統一、衣戀、百盛、開雲上述四大商業集團旗下餐飲門店的運營周期已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由於店鋪租金和人力成本不斷提高,很多地方的餐廳關關停停如同走馬燈,即便是專業餐飲集團的知名餐飲品牌同樣難逃關店厄運,部分購物中心餐飲店鋪的租約已由以往的五六年縮短到如今的三年,以便於迅速調整。門店眾多口味同質化的大連鎖品牌對於商場的吸引力逐步降低,口味有足夠特色的老牌經典街鋪餐廳和有潛質的新網紅餐廳被廣大購物中心所挖掘招攬以聚攏核心客群,如杭州新國大城市廣場、北京朝陽大悅城、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上海LCM置匯旭輝廣場、上海世茂廣場等,都引進了不少特色餐飲品牌。

另一方面,餐飲新軍面臨著更富有經驗的餐飲老司機的挑戰。

專業餐飲集團的多品牌戰略(內部孵化新副牌,外部引入合作品牌),相對於商業集團的餐飲多品牌之路,雖然也並非一帆風順,但由於更熟悉餐飲市場的變化與需求,明顯要更受優質購物中心的歡迎。

比如望湘園母公司原微集團自 2016 下半年起整合了旺池川菜、百春原、辣些魚、巨說還不錯、醉東、spicymoment等餐飲品牌,憑藉具有定位優勢的新品牌,原微集團得以突圍進入原先望湘園無法進入的高端購物中心,比如上海靜安嘉裡中心引入了原微旗下醉東餐廳與spicymoment六月半精緻湖南料理餐廳。

圖片來源:好奇心日報

如今購物中心一方面遭遇零售品牌日趨同質化困境,另一方面,人們消費需求日趨個性化。故各大購物中心都在不斷提高體驗式消費比例和餐飲業態佔比的同時,大力引入複合各種不同文化元素的跨界餐飲主題餐廳,增加顧客就餐滯留時間的同時,通過混搭多元體驗吸引顧客消費購買更多不同類型的商品。

馬雲曾說,這是一個跨界打劫的時代。在轉型跨界盛行的當下,跨界餐飲因為對餐飲自身特色以及主題文化的挖掘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且零售品牌跨界餐廳能有效解決非就餐時段坪效難題,也得到了購物中心的青睞,「跨界餐飲風」於是愈演愈烈。

眾多行業紛紛牽手跨界餐飲,雖然跨界餐飲依託跨界基因比傳統餐飲更會玩疊加創新,但失敗與成功並存。據中商數據統計,全國一二線城市典型優質購物中心中,跨界餐飲數量正逐年增多。如今回頭再看,有幾家跨界餐飲獲得成功,又有幾家已然退出市場?

TIPS:優秀的餐飲需要匠心精神的內心傳承,但眼下的匠心卻異化為浮躁的資本包裝與時尚推廣炒作。

(來源: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聯商網上海商業情報專欄 郭歆曄,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百盛集團與韓國衣戀集團組建合資公司 開創韓式元素城市生活廣場
    百盛商業集團CEO張瑞雄、百盛商業集團主席鍾廷森及夫人陳秋霞、衣戀集團副會長樸聖敬、中國衣戀集團總裁崔鍾良、中國衣戀集團董事總經理梁逸喆出席籤署儀式 此次合作中,百盛集團將與衣戀集團共同投資除以上合作舉措外,百盛集團還計劃為 City Lifestyle Mall 引入更多形式多元的餐飲品牌,包括百盛早前籤約引入的四大連鎖餐飲品牌,即美式快餐店 Johnny Rockets、休閒餐飲店 Franco、咖啡店 The Coffee Library Bar,以及三明治店 Quiznos。同時,百盛集團旗下的自營品牌及代理品牌也將入駐。
  • 百盛將與衣戀在滬開中國首家City Lifestyle Mall
    (百盛商業集團CEO張瑞雄、百盛商業集團主席鍾廷森及夫人陳秋霞、衣戀集團副會長樸聖敬、中國衣戀集團總裁崔鍾良、中國衣戀集團董事總經理梁逸喆出席籤署儀式)  據了解,在此次合作中,百盛集團將與衣戀集團共同投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打造一家具有獨特概念的City Lifestyle Mall,首店進駐上海市長寧區天山百盛百貨。
  • 百盛南昌恆茂店將關門 與衣戀合作開優客城市奧萊
    9月13日晚間,百盛集團發布公告,將出售旗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北京華德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所經營的物業是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太陽宮百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日,《聯商網》獨家獲悉,百盛南昌恆茂店也即將關店。百盛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次關店是集團的戰略部署,我們將與韓國衣戀公司合作,轉型打造優客城市奧萊,合作模式跟上海天山百盛基本相同。」
  • 第二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落戶南昌 百盛集團深造轉型之路
    百盛商業集團近日宣布,全面改造升級後的南昌百盛恆茂店即將開業,這也將是中國第二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   2016年1月,百盛集團與韓國衣戀集團首度合作推出百盛優客城市廣場,零售業態的調整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韓國主題購物全體驗與價格物超所值的折扣產品。
  • 百盛優客城市廣場上海開業 衣戀神話在滬開啟
    其中衣戀的自有品牌佔30%,百盛自有品牌佔5%,兩者自主品牌合計約佔總數的35%。針對不同消費群,整體空間還劃分為東館和西館兩部分。其中,東館瞄準30-40歲的目標消費群體,主要由國際知名品牌、奢侈品以及高端生活方式館組成;而西館則針對20-30歲的年輕顧客引進了規模最大的國際SPA品牌、美食品牌等共計200餘個的品牌,以此打造差異化的品牌集合館。
  • 【品牌事】New Look計劃開男裝專賣店 百盛衣戀合作
    (贏商網上海站)本周品牌方面最新動作如下:去年才在上海自貿區開業的D.I.G.已經開店23家,年內計劃開至45家;New Look對外宣布將推出男裝專賣店的計劃,到今年年末將開五家新店;繼在印尼、馬來西亞、香港等開設分店後,新加坡餐飲品牌莆田餐廳大陸首家分店落戶虹橋南豐城;百盛集團與與韓國衣戀集團,將共同投資1億元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計劃2015年年底開業全新City
  • 一周爆料:百盛衣戀合作的下一家優客是誰?
    導語:百盛衣戀的下一家優客是誰;2015鄭州商場業績排名;成都群光的化妝品牌子疑問;零售人來談你的年終獎;Dior店員毆打消費者;畢業接手家裡超市心迷茫。一、百盛衣戀合作繼續 下一家優客是誰?@消化不良:烏魯木齊的百盛,這幾年銷售一直保持在10億+,去年底開始重裝,一樓剛剛開了蘭蔻,今年據說還會開希思黎、悅木之源之類的。
  • 攜手衣戀打造成都首個City Lifestyle Mall
    近日,位於成都建設路商圈的華聯商廈被曝已成功牽手韓國零售品牌巨頭衣戀(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集團,二者將攜手打造成都首個City Lifestyle Mall(城市生活廣場),也被稱之為「衣戀版城市奧特萊斯」,這是衣戀繼去年8月成功牽手百盛商業集團在上海打造中國市場首間City Lifestyle Mall之後的又一次全新嘗試。
  • 衣戀旗下E·LAND KIDS、PAW IN PAW 入駐昆明金鷹A座
    (贏商網報導)自2014年引入餐飲業態後,昆明青年路的金鷹百貨沒有停止業態調整的腳步,相應增加了兒童業態品牌在百貨中的佔比,繼續向金鷹全國大戰略「全生活中心」方向轉變。據贏商網了解,韓國衣戀集團旗下E·LAND KIDS和PAW IN PAW已於9月入駐昆明金鷹A座。
  • 韓流的成功:衣戀憑什麼縱橫中國
    而若要追溯這些服飾品牌的源頭,其實它們全部同屬一家公司——韓國衣戀集團。《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從韓國衣戀集團了解到,從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該集團入駐了國內主要城市的大型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並運營著8000多家直營店。8000家直營店意味著什麼?對比下當前風頭正勁的優衣庫或許有一個直觀感受。
  • 真功夫、海底撈等餐飲紛紛跨界房地產 是機遇還是陷阱?
    (贏商網記者報導)在餐飲行業競爭壓力加劇的背景下,「跨界」風愈演愈烈,餐飲企業紛紛尋找新的投資口,而在樓市調控亦步亦趨的前提下,一些餐飲企業卻逆勢進軍房地產市場,尋求集團固定資產的利益最大化。     近日,真功夫(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在廣州南沙拿地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猜測,有人稱真功夫此舉是有意進入房地產。
  • 韓流的成功:衣戀憑什麼縱橫中國(圖)
    而若要追溯這些服飾品牌的源頭,其實它們全部同屬一家公司——韓國衣戀集團。  《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從韓國衣戀集團了解到,從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該集團入駐了國內主要城市的大型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並運營著8000多家直營店。  8000家直營店意味著什麼?對比下當前風頭正勁的優衣庫或許有一個直觀感受。
  • 百盛跨界做餐飲 合作的四家品牌都是什麼來頭?
    聯商網消息:由百盛集團旗下上海獅騰餐飲有限公司主辦的,百盛商業集團——獅騰餐飲品牌籤約儀式於昨日(2015年3月19日)舉行。金獅集團董事長鍾廷森、百盛商業集團CEO張瑞雄等高管及籤約品牌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
  • 疫情下的革新|韓國時尚巨頭衣戀集團開啟商業模式新思維
    左:伯俊軟體 COO 王敬濱 右:衣戀集團 中國區 IT部長 權純範近日,伯俊軟體與衣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基於伯俊軟體在零售行業豐富的數位化落地經驗,幫助衣戀集團完成全渠道商業模式布局,構建集團新零售體系,用智慧零售賦能業務,拓展銷售渠道,實現集團數位化轉型。
  • 多品牌跨領域經營 韓國衣戀到底憑什麼縱橫中國?
    而若要追溯這些服飾品牌的源頭,其實它們全部同屬一家公司——韓國衣戀集團。《第一財經日報》日前從韓國衣戀集團了解到,從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該集團入駐了國內主要城市的大型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並運營著8000多家直營店。8000家直營店意味著什麼?對比下當前風頭正勁的優衣庫或許有一個直觀感受。
  • 百盛1-9月虧損收窄43.8% 新開兩家Parkson Beauty
    聯商網消息:百盛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盛)近日公布其2018年度第三季度業績。得益於化妝品與配飾類別銷售的強勁表現,以及不斷深拓中的多元化零售業態創新舉措,百盛於2018年第三季度經營收益額錄得人民幣11.63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7.0%;第三季度經營利潤為人民幣162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幣1470萬元。
  • 上海百盛優客城市廣場是如何實現3倍銷售、8倍客流增長的
    中國衣戀集團董事總經理梁逸喆在《中國購物中心與時尚零售發展論壇》上這樣形容上海百盛優客城市廣場的四個變化。上海百盛優客城市廣場是百盛商業集團與韓國衣戀集團聯手打造的中國市場首個城市生活廣場。百盛優客城市廣場開業初期就達到了超乎想像的效果。去年12月,時尚館率先試營業。試營業當日的銷售額比百盛購物中心運營時最高的日銷售額高出5倍,上升了1525萬人民幣。
  • 百盛在京只剩復興門一店,百貨業離場進入倒計時?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曾一起走卻走失那路口……   商業市場中的聯姻大多始於轟轟烈烈,最後落得無可奈何的收場。近日,與龍湖北京長楹天街(開業時間:2014-12-20、已籤約547個品牌)合作兩年之後,百盛於5月31日選擇閉店提前結束這段曾經美好的「姻緣」。
  • 百盛恆茂夢時代店因何關閉
    而僅僅在兩年前,國內經濟專家一致看好綜合商業體的前景,並認為其是一種最新的融商業體模式,並成為學院派教科書。 不過,百盛恆茂夢時代店或將關閉事出有因,端倪出於百盛集團淨利潤大幅下滑的年報,此後百盛集團被迫做出關停多家門店的無奈之舉。記者另從接近百盛恆茂夢時代店的權威人士處掌握到,關閉的百盛恆茂夢時代店將升級韓國單一品牌的商場。對於此事,本網記者兵分兩路展開深入調查。